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颈原位腺癌(AI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AIS病例6例,对其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临床特点:患者年龄29~47岁,中位年龄35.5岁,均无特殊临床表现,其中3例患者活检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进行了根治切除.光镜观察:4例AIS为颈管型,1例为肠型,1例为肠型与颈管型混合;6例均发生在移行区.6例病例的镜下共同特点为腺上皮出现复层或假复层、细胞异型性相对明显及核分裂像较多,都出现了凋亡小体;5例出现筛状结构,1例出现腔内乳头结构;4例伴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病变.免疫组化:p16(+)、CEA(+)、ki-67(+)(40%-70%).结论 子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宫颈病变,目前没有统一的形态学诊断标准,总结其常见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有助于AIS在日常工作中的病理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病理诊断过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结果3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中,32例为宫颈管型,2例为微小偏离型,1例为绒毛腺型。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2.9%(15/35)。漏诊4例,其中1例宫颈涂片漏诊,1例宫颈活检漏诊,2例宫颈活检正常,宫颈活检见异形腺细胞,经宫颈锥切确诊为宫颈浸润性黏液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5例病例中,26例(74.3%)CEA表达阳性,14例(40.0%)HPV表达阳性,其中8例伴有鳞状上皮病变。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黏液腺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宫颈黏液腺癌早期容易漏诊,宫颈组织大块切除活检、诊断性锥切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李峥嵘 《中原医刊》2004,31(23):9-10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病理特点。方法:子宫颈活检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病理常规脱水、染色。结果:30例患者中,7例为绝经后鳞状上皮不典型性伴假空化细胞,18例为鳞状上皮内瘤变伴化生型分化,5例为鳞状上皮反应性改变。结论:子宫颈上皮内的病变各有其不同病理特点,根据各自特点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宫颈腺癌比较少见,但在近年的报道中[1],宫颈腺癌占宫颈恶性肿瘤的比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分析10例宫颈腺癌的病理类型,并结合文献对宫颈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2002~2007年间我院治疗的宫颈腺癌患者10例,年龄32~61岁,平均45岁。本  相似文献   

5.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官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分析26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 慢性宫颈炎、宫颈癌、CIN Ⅰ、CIN Ⅱ、CIN Ⅲ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二者符合率分别为82.9%、75.0%、120%、56.2%和128.5%.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能及时发现官颈癌和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MDA)临床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14例宫颈MDA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14例患者平均年龄4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水样溢液,伴或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8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6个月和7个月死亡,3例转移,4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高度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增粗变硬者,应尽量深取组织(〉5mm),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情况。方法 总结分析 9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IN -Ⅰ为 9例 ,CIN -Ⅱ为 2 7例 ,CIN -Ⅲ为 6 0例。结果 CIN病变的发病以 30~ 4 0岁年龄组多见 ,阴道镜诊断较准确 ,各种级别CIN的方法处理有 :物理治疗、手术刀锥切术、电热环治疗 (LEEP)、全宫切除术等。结论 从CIN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它的处理方法不仅在于它的级别 ,而且要从患者的年龄及生育情况出发 ,以去除宫颈病变部位为最可靠的方式。治疗不足危害性大 ,做好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ISM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伴有促纤维结缔反应.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巢状或假腺腔样.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含少量黏液.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初始治疗行全子宫切除病理升级浸润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SIL,初始治疗行全子宫切除的165例患者,根据绝经年限分为未绝经组(52例)与绝经组(113例),根据病理分为浸润组(26例)与未浸润组(139例),研究影响病理升级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  结果  165例HSIL中浸润癌26例,总发生率(26/165,15.8%)。未绝经组病理升级率(6/52, 11.5%)与绝经组病理升级率(20/113,1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6,P=0.385);未绝经组单因素分析:病变点数≥3点、病变累腺、行人工流产≥2次为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点数≥3点及病变累腺为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组单因素分析:病变点数≥3点、病变累腺、绝经年限≥5年为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3个因素同样也是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绝经组浸润癌6例,4例ⅠA1期;2例ⅠA2期中1例淋巴脉管浸润;绝经组的20例,16例ⅠA1期,其中有1例出现淋巴脉管浸润,4例ⅠA2期。  结论  绝经与否在HSIL患者中直接采用全宫切除对病理升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SIL患者,不论是否绝经,病变点数≥3点及病变累腺都需要警惕浸润癌的发生;绝经年限≥5年者病理升级率会升高;HSIL患者行全宫切除后病理升级患者均为早期浸润癌。   相似文献   

10.
郭玉琳  韩莲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18-131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病因、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分析6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IN1级患者中接受物理治疗的40例,细胞学随诊证实CIN1级消退36例,8例宫颈病变切除后切缘细胞学随诊,均未示异常。19例CIN2~3级宫颈病变切除患者,17例细胞学随诊为阴性,1例持续阳性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锥切后病理提示原位癌,切缘阴性,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宫颈切缘净,术后阴道残端细胞学随诊均为阴性。结论:HPV检测可用于CIN1~3级发展、预后的预测、CIN和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CIN1级患者中接受宫颈病变物理治疗者与宫颈病变切除治疗效果相同;宫颈锥切是治疗CIN2~3级较好方法,宫颈细胞学随诊在宫颈病变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14例宫颈微偏离腺癌(MDA)临床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探讨MDA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14例宫颈MDA病理活检和/或全子宫切除标本进行巨检、光镜观察,其中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EA、p16、p53、Ki-67、CA125、ER、PR、HPV16/18等免疫表型.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4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水样溢液,伴或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或宫颈糜烂.术前病理活检确诊为8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6个月和7个月死亡,3例转移,4例健在,余4例失访.结论 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高度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增粗变硬者,应尽量深取组织(>5mm),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EA、p53( )及CA125、E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手术前后病理变化分析,探讨CIN诊治的合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将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级49例(41.5%),CINⅡ/Ⅲ级69例(58.5%).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性反应12例(10.2%),CINⅠ级31例(26.3%),CINⅡ/Ⅲ级74例(62.7%),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0.8%).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者占66.1%(78/11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17.8%(21/118),级别上升占16.1%(19/118).结论 宫颈锥切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对于CIN患者建议尽量先行宫颈锥切术,根据锥切后病理情况及患者意愿再决定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丽 《中原医刊》2006,33(13):81-8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作为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其明确诊断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2003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对377例怀疑宫颈有病变患者,逐一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并结合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生于子宫颈息肉的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临床病理学及细胞学特征。方法收集24例子宫颈息肉的SIL,复习病理切片、细胞学检查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PV-DNA(HC2HPV-DNA)情况,同时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生低级别SIL(LSIL)10例,发生高级别SIL(HSIL)14例。10例LSIL中,4例合并非息肉子宫颈的LSIL,其中3例细胞学为LSIL,1例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另外6例仅子宫颈息肉有LSIL的病例中,1例细胞学为LSIL,其余5例细胞学阴性。14例HSIL中,1例合并非息肉子宫颈的LSIL,细胞学为LSIL,3例合并非息肉子宫颈的HSIL,细胞学为HSIL。其余10例仅子宫颈息肉有HSIL的病例中,2例细胞学为HSIL,1例为倾向高级别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7例细胞学阴性。HC2HPV-DNA检测,3例LSIL及3例HSIL阴性,其余18例均阳性。结论子宫颈息肉的SIL少见,可合并或不合并非息肉子宫颈的SIL。单纯子宫颈息肉的SIL可能被细胞学检查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锦州市妇婴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60例CG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CGIN患者中,单纯CGIN14例(23.3%),混合CGIN患者即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6例(76.7%)。(2)60侧患者中,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提示子宫颈不典型腺细胞(AGC)16例(26.7%),TCT提示AGC的16例患者中,单纯CGIN 11例(78.6%),混合CGIN 5例(1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行宫颈管搔刮术(ECC)的12例CGIN患者中提示AGC者5例,占41.7%。(4)患者术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GIN者18例(30.0%),术前诊断率为30.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GIN的18例患者中,单纯CGIN10例(71.4%),混合CGIN 8例(1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0例CGIN患者均行宫颈冷刀锥切术,42例(70.0%)为术后诊断。结论:TCT、宫颈管搔刮及宫颈活检对CGIN的诊断率均不高,宫颈锥切术对诊断CGIN有重要价值。CGIN常合并CIN,TCT对单纯CGIN诊断率高于混合CGIN(合并CIN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病理,为防治CI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7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IN高发年龄主要在30~40岁,54.8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427例患者中,72.37%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18.5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9.13%例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前经阴道镜下(74.7%)或直视下(25.3%)宫颈活检明确诊断,CINⅠ级患者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病理符合率为82.61%。CINⅡ、CINⅢ级患者LEEP术后病理与宫颈活检的病理符合率均高于全子宫、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的病理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早期诊治至关重要,加强对适龄妇女的常规筛查和管理,对于较高级别的CIN患者应先行LEEP,然后根据病理级别、患者的要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方法:回顾分析360例子宫内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资料,按新标准重新分类。结果:简单型增生过长286例,占79.4%;复杂型增生过长21例,占5.8%;不典型增生过长22例,占6.1%;内膜腺癌31例,占8.6%。结论:子宫内膜简单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过长和内膜腺癌是一连续变化的病理过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过长是内膜腺癌的癌前病变。间质成份的变化、腺上皮细胞的乳头状、筛状增生伴异型性、核分裂相增多是判断子宫内膜上皮癌前病变和癌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局限于宫颈上皮内,具有不同组织学改变的非浸润性癌前病变。这些变化总是发生于或接近于宫颈移行带的部位,不仅可以累及表面上皮,而且可以伸入宫颈腺体。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腺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甚而近似宫颈癌,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就自己的资料对其不同类型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腺癌及间质反应等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估价预后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1970~1990年病理检验中遇到的32例子宫内膜腺癌(21例为子宫全切术病人),按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