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是否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平衡功能损害严重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是否增多.方法: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 Master)对按照性别、年龄配对的单纯ADHD、ADHD+DBD和正常对照儿童各20例的平衡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以正常儿童各项指标晃动速率的第85位百分位数值作为临界值,比较各组儿童晃动速率高于该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结果: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0.65±0.26) °/s]、固定平面闭眼[(0.65±0.30) °/s]、海绵垫平面睁眼[(0.95±0.29) °/s]、海绵垫平面闭眼[(1.70±0.49) °/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7±0.18) °/s,(0.43±0.19) °/s,(0.76±0.21) °/s和(1.27±0.3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DBD组在海绵垫平面睁眼[(1.00±0.33) °/s]和闭眼[(1.78±0.66) °/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也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HD患儿在各种状态下的晃动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50%)、闭眼(50%)和海绵垫平面闭眼(50%)状态下的晃动速率高于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0%、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患组和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固定平面闭眼状态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ADHD组比例(50%)高于共患组(10%).结论:单纯ADHD患儿本身就存在平衡功能异常,共患DBD并不加重ADHD患儿平衡功能受损的程度,平衡功能受损明显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也未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7~14岁正常儿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以两岁作为一个年龄段)使用VTS 2000 /VNG-V600型前庭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前庭系统检查,比较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之间前庭系统的发育特点.结果:正常儿童视眼动反射,特别是扫视、反扫视从7~8岁开始有进一步的发育;从7~8岁到9~10岁,正常儿童扫视、反扫视的延迟时间明显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49±66)ms,9~10岁为(108±64)ms,P<0.05;7~8岁反扫视左向延迟时间为(178±127)ms,9~10岁为(101±88)ms,P<0.05],并且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7~8岁右向扫视速度为(138±12)°/s,9~10岁为(147±15)°/s,P<0.05];从9~10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反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9~10岁反扫数左向速度为(155±26)°/s,11~12岁为(172±34)°/s, P<0.05],同时扫视的准确度提高(9~10岁扫视准确度为0.88,11~12岁为0.90,P<0.05).至13~14岁,正常儿童的扫视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11~12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01±62)ms,13~14岁为(76±63)ms, P<0.05].ADHD患儿仅在从7~8岁到9~10岁间出现扫视延时的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时为(179±67)ms,9~10岁为(138±76)ms,P<0.05],7~14岁ADHD患儿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 ,OKN)的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OKN的慢相速度为138.07 °/s,9~10岁为40.24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26.88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1.30 °/s;7~8岁正常对照OKN的慢相速度为179.03 °/s,9~10岁为43.86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62.92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7.32 °/s),而ADHD患儿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视动性眼震+前庭眼震)慢相速度的比值在7~8岁和11~12岁组大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左向比值为0.73,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66;11~12岁患儿左向比值为0.80,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71;P均<0.05).在其它的年龄段,视眼动、视前庭眼动和前庭眼动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7~14岁正常男孩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男孩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以11~12岁年龄阶段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平衡功能测定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平衡功能特点及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 Master)对80名ADHD患儿及与之按年龄、性别配对的80名正常对照进行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功能测定,并用CART分析法探讨平衡功能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ADHD组在固定平面闭眼、海绵垫平面睁眼与闭眼以及单脚站立睁眼与闭眼状态下,身体的摇摆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海绵垫平面闭眼状态下的测试结果与感觉统合发育评定量表中的前庭失衡、本体感失调有关,还与韦氏操作智商、言语理解因子、注意/不分心因子、Conner量表中的多动指数相关。结论:ADHD患儿有平衡功能异常,其利用本体感觉、视觉和前庭觉调节平衡的能力有缺陷;平衡功能的异常与其临床症状、行为及认知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息闭眼及睁眼脑电图(EEG)脑能量对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招募12名健康男性在校大学生(20~24岁),分别在其闭眼及睁眼时先记录2minEEG,然后进行听觉P300实验.结果 ①Alpha波主要分布在顶枕区,Alpha-1 (7.5~ 9.5 Hz)区域能量[闭眼(2.62±0.81)μV2,睁眼(1.81±0.56) μV2],差异有显著性(P<0.01);Alpha-2( 10~12 Hz)区域能量[闭眼(8.55±1.85) μV2,睁眼(4.95±1.59) μV2],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P300实验标准刺激诱发电位以N1(90ms)及P2(180 ms)成分为主,闭眼和睁眼差异无显著性;新异刺激诱发电位以N2(207 ms)及P3(313 ms)成分为主,N2区域电位闭眼[(0.01±0.71)μV]较睁眼[(-2.13±0.80)μV]减小,差异显著(P<0.01);P3区域电位闭眼[ (4.16±1.08) μV]较睁眼[(4.78±1.20)μV]减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静息闭眼状态Alpha区域能量明显高于睁眼,而在听觉诱发电位P300范式N2区域负向电位明显小于睁眼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抑制能力在个体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智力及其他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7~12岁儿童抑制能力的发展规律.方法 整班选取某小学7~12岁儿童共187名,分为7~8岁、9 ~ 10岁和11 ~12岁3个年龄组,用Stroop色词测验在计算机上进行抑制能力测查,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所有儿童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 (743.16±227.20) ms]均短于不一致条件[(801.88±344.05)ms][F(1,181) =7.29,P<0.01];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0.94±0.11)高于不一致条件(0.90±0.13)[ F(1,181) =28.41,P<0.01].7~8岁组儿童反应时差[(117.81±396.68)ms]显著长于9~10岁组儿童[ (24.70±177.65)ms] (P<0.05);9~10岁组儿童和11~12岁组儿童[(32.44±120.07) ms]在反应时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别主效应不显著[F(1,181) =1.69,P>0.05].结论 7~12岁儿 童抑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9~12岁儿童的抑制能力达到稳定,儿童的抑制能力没有性别优势.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病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较大样本中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共患病的年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方法:采用半定式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1 002例门诊ADHD患者的精神障碍现患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共患率的差异.结果:各年龄段ADHD患者所患有的破坏性行为障碍(DBD)、心境障碍、抽动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共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DBD和心境障碍:12~14岁组的共患率(分别为124例,51.5%;18例,7.5%)明显高于6~8岁组(分别为160例,41.7%;9例,2.3%;P< 0.05);15~17岁组的共患率(分别为29例,72.5%;8例,20.0%)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抽动障碍:12~14岁组的共患率(50例,20.8%)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6~8岁组51例,13.4%;9~11岁组42例,12.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学习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习困难的共患率逐渐增高,9~11岁组的共患率(106例,31.5%)明显高于6~8岁组(80例,20.9%;P< 0.01),12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的共患率(12~14岁组164例,68.0%;15~17岁组28例,70.0%)均显著高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P<0.01).(4)无共患病者:12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中,无共患病的ADHD患者(12~14岁组29例,12.0%;15~17岁组4例,10.0%)均明显少于12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6~8岁组126例,32.8%;9~11岁组110例,32.6%;P<0.01).在男孩中上述年龄特征仍然存在.结论:ADHD患者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心理障碍增多,在青春期后期,这一状况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气质特征,了解ADHD儿童的气质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和对73例6~11岁ADHD患儿及47例正常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1.ADHD组儿童中难养型和中间偏难养型占的比例大,分别为23.3%和37.0%,ADHD组的8个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情绪本质、持久性、反应强度[分别为(3.90±0.77)分、(3.47±0.60)分、(3.53±0.58)分、(3.35±0.57)分、(3.64±0.67)分、(3.87±0.82)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37±0.62)分、(3.11±0.61)分、(3.21±0.57)分、(2.96±0.56)分、(3.04±0.81)分、(3.40±0.74)分],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ADHD组的注意分散、反应阈[分别为(4.33±0.78)分、(3.66±0.83)分]与对照组[分别为(4.01±0.69)分、(3.33±0.68)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ADHD组和对照组比较,男童的行为因子中分裂样、多动、违纪、强迫性及攻击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体述、社会退缩、抑郁有显著差异性(P<0.05).女童的行为因子中攻击性、多动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体述、社会退缩、抑郁有显著性差异(P<0.05).3.ADHD组男女童的气质纬度与多个行为因子具有相关性.结论 1.ADHD儿童较对照组儿童更容易产生行为问题.2.ADHD儿童的气质有其独特性,其气质纬度与行为关系密切.3.针对ADHD儿童气质特点进行行为矫正可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有与不伴有学习障碍(L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异同.方法 使用超导型磁共振仪,对19名健康儿童,17例ADHD患儿及10例合并LD的ADHD患儿进行视觉注意作业的fMRI检查.结果 (1)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组显示双侧前额叶(左额上回:正常儿童组15/4,ADHD组6/11,P<0.05;右额上回:正常儿童者组16/3,ADHD组5/12,P<0.01)、右额中回(正常儿童组16/3,ADHD组8/9,P<0.05)以及左额下回(正常儿童组15/4,ADHD组5/12,P<0.01)功能低下.(2)伴有LD的ADHD组在右侧扣带回(3/7)激活脑区计数低于ADHD组(13/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伴有LD的ADHD右侧扣带回受损更明显,其余fMRI模式与ADHD组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威廉斯综合征(WS)儿童的视觉注意功能.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共135例儿童参加了测试.WS组22例,平均12(6~16)岁,其中男13例,女9例;唐氏综合征(Ds)组25例,平均年龄12(7~16)岁,男21例,女4例;同年龄对照组45名,平均年龄12(6~16)岁,男27名,女18名;同智龄对照组43名,平均年龄4(2~8)岁,男23名,女20名.采用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进行智龄匹配.使用一套视觉搜索任务测试4组儿童的选择性注意、转移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1)单目标搜索任务中,没有与目标相似的干扰因素存在时,WS组儿童的正确反应率比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低(71%±25% vs 87%±14%,P=0.001),平均反应时间长(5 s vs 3 s,P=0.000),平均反应距离长(相对单位:25 vs 18,P=0.000),与DS组儿童比较,WS组儿童平均反应时间较长(5 s vs 3 s,P=0.022),但是与同智龄对照组儿童的表现相当;错误类型分析发现仅形状错误发生率比同年龄对照组儿童高(15%vs 0,P=0.000).在增加与目标刺激颜色相同、形状相近的干扰刺激后,WS组儿童的表现比同年龄对照组及同智龄对照组都差,表现为正确反应率低(39%±20%vs 77%±23%vs 66%±23%,均P=0.000),平均反应时间长(13 s vs 3 s vs5 s,均P=0.000),搜索距离长(41 vs 20 vs 27,P=0.000、P=0.004),形状错误发生率比同年龄对照组及同智龄对照组都高(14% vs 0 vs 7%,P=0.000、P=0.017),但是与DS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双目标交替搜索的转移性任务显示WS组儿童的转移性注意正确反应率较同年龄对照组低,平均反应时间长,搜索距离长(52%±28%、11 s、54±27 vs 78%±22%、4 s、31±13,均P=0.000),各指标与DS组儿童及同智龄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S组转移错误发生率比同年龄对照组和同智龄对照组儿童高(13%、0、4%,P=0.000、P=0.004).(3)警觉任务发现WS组儿童持续性注意的正确反应率较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低(52%±25%vs 80%±21%,P=0.000),平均反应时间长(4 s±1 s vs 3 s±1 s,P=0.000),错误点击数高(8 vs 3,P=0.000),但和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S组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脑电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脑电谱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早期对闭眼和睁眼差异的研究结果多集中在位于枕叶-顶叶的α波的幅度的变化,闭眼幅度大于睁眼。本文主要探讨单侧眼睛(左眼和右眼)分别睁开和闭合时所引起的七波段脑电图谱:Delta(0.5~3.5 Hz),Theta(4~7Hz),Alpha-1(7.5~9.5 Hz),Alpha-2(10~12 Hz),Beta-1(13~23 Hz),Beta-2(24~34 Hz)and Gamma(35~45 Hz)的差异。方法受试者为15名健康男性(年龄19~27岁),静息状态下,在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中,将随机单侧睁眼闭眼(左开/左闭,右开/右闭)作为刺激,采用电脑自动记录七波段脑电图(128-导EEG)。结果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区域能量:中间频率波段alpha-1与alpha-2闭眼时明显高于睁眼时(alpha-1,P=0.038;alpha-2,P=0.02),而比较单侧睁眼闭眼alpha-1与alpha-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pha-1,P=0.502;alpha-2,P=0.984),其他波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眼情况下α波功率显著高于睁眼,而在比较七波段单侧眼睛睁闭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单侧外界光线刺激引起的对侧大脑半球及视觉皮质的变化,经过视交叉传入,胼胝体整合两边的头脑反应是一种持续性变化(2 min),从而使两侧EEG区域能量图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哌甲酯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平衡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变化和临床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评价哌甲酯缓释剂治疗前后23例(男19例,女4例)ADHD患儿的平衡功能,并与年龄相匹配的38例正常男孩的平衡功能相比较.平衡功能的评价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SMART EquiTest)中的感觉整合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使用ADHD评定量表-Ⅳ(父母版)和父母填写的IOWA Conners量表评定症状.结果:治疗后ADHD平均平衡分(75.70±10.30),状态5、6的平衡分(61.84±14.19和65.88±15.41),状态4、5的策略分(89.20±3.17和83.22±6.56),前庭感觉比(67.64±14.43)均高于治疗前(68.70±11.96,49.81±16.26,57.61±16.72,86.84±4.49,78.55±6.55和54.46±17.27,均P<0.05).治疗前ADHD组男孩平均平衡分(67.95±12.17)和6种状态下的平衡分(分别为90.72±2.49,85.47±6.11,83.42±9.95,70.18±18.03,47.89±16.93和57.00±15.68),状态1的策略分(98.02±1.52),视觉和前庭感觉比(77.20±19.23和52.62±18.15)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7.71±6.20,93.14±2.45,89.59±4.22,89.13±5.06,83.11±5.75,60.11±10.11,69.75±12.03,98.68±0.39,89.22±5.43和64.41±10.03,均P<0.05);治疗后ADHD患儿仅有状态1的平衡分(90.82±2.98)和策略分(97.91±1.16)与正常对照组(93.14±2.45和98.68±0.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OT各项结果的变化幅度和ADHD评定量表总分、注意缺陷分、多动冲动分、IOWA Conners量表I/O和O/D分的减分率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甲酯对平衡系统有直接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DHD患儿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单剂量哌甲酯对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男孩脑α波竞争图的影响, 探讨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及寻找预测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方法: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encephaloflutuograph technology , ET),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ADHD诊断的88例男孩(ADHD-C男孩40例、ADHD-I男孩48例)在服用哌甲酯前及服药后2 h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服药后,(1) ADHD-C男孩及ADHD-I男孩脑电α波主频均明显升高,分别为9.05±0.96 Hz升高至9.72±0.99 Hz(P=0.000),8.90±0.93 Hz升高至9.25±0.86 Hz (P=0.002).且ADHD-C男孩服药后主频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ADHD-I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1 , P=0.035).(2) 两组儿童的全脑8 Hz优势几率明显下降,分别由24.34%±12.70%下降至20.74%±12.46%(P=0.002),28.82%±12.51%下降至25.64%±12.18%(P=0.003).两组儿童服药前后的全脑8 Hz优势几率变化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4, P= 0.621).(3)ADHD-I亚型男孩的总熵值明显下降,由0.74±0.10下降至0.70±0.13(t=3.579,P=0.001),两组儿童服药前后的总熵值变化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1 ,P= 0.258).结论: 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ADHD-C亚型男孩服药后主频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ADHD-I亚型男孩,ADHD-I亚型男孩熵值降低.主频升高与否可能是预测ADHD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学习困难(L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α波竞争图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方法: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并按照性别、年龄及ADHD亚型配对的单纯ADHD患者、ADHD共患LD患者及正常儿童各6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采集并分析处理三组儿童的脑电信号α波特点.结果:(1)单纯ADHD组: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5.84%±14.81%)高于正常儿童(16.50%±11.42%,P=0.000),主频是10 Hz,但α波能量分布均分散、低平.(2)ADHD共患LD组:8、13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分别为25.11%±11.88%,1.14%±1.14%)均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6.50%±11.42%,0.74%±0.97%,P值分别为0.000, 0.009);10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27.80%±13.28%)低于正常儿童(36.06%±17.21%,P=0.011);主频是9 Hz,α波能量分布均分散、低平;患者右脑及左侧顶、颞、枕部的熵值高于正常儿童,右侧颞、枕部的熵值高于单纯ADHD组(P均<0.05).结论:伴与不伴LD的两组ADHD儿童具有不同的神经病理机制:单纯ADHD儿童脑发育迟缓;共患LD儿童脑波发育偏离正常,认知参量10 Hz成分减少,脑有序度差,脑处于低功效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方法 在全国6个地区,以性别、年级(幼儿园小班~小学三年级)和区域(城镇和农村)作为分层变量,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儿童1 535名,年龄为3~10岁.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调查.结果 全样本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阳性率为24.95%.在各项得分上,男性[注意缺陷(Inattention,IA)分量表:(9.21±3.75)分,多动冲动(Hyperactivity-Impulsivity,HI)分量表:(8.62±3.87)分,总分(Total):(17.82±7.01)分]均高于女性[IA:(8.16±3.77)分,HI:(7.32±3.76)分,Total:(15.48±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女性的阳性率(IA:16.19%,HI:27.02%,Total:32.51%)则高于男性(IA:11.70%,HI:8.19%,Total: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岁是ADHD症状的高发期(7岁组IA:18.22%,HI:21.93%,Total:38.66%;8岁组IA:20.66%,HI:23.25%,Total:38.01%;9岁组IA:18.22%,HI:33.78%,Total:32.00%).农村儿童阳性率(IA:18.37%,HI:18.37%,Total:29.48%)高于城市儿童(IA:10.47%,HI:15.12%,Total: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睡眠因子对注意缺陷多动症状有一定的预测力度.结论 父母评定方法用于一般儿童人群时可能会出现较高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发生率;女性儿童和农村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7~9岁阶段是注意缺陷多动症状最为明显的阶段;儿童在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和入睡时间上的问题越大,则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Liu Y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89-392
目的 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对 6 0例ADHD门诊患儿 ,以及按年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配对的 6 0名正常儿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ADHD儿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及A、B、C因子 (分别为 10 4± 13,98± 14 ,10 2± 13,10 4± 13,10 0± 15 ,10 2± 15 )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12± 11,10 8± 13,112± 12 ,111± 12 ,10 7± 13,116± 13)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均 <0 0 1) ;韦氏记忆测验中 ,ADHD儿童长时、短时、瞬时记忆、记忆商及倒背数字得分 (分别为 4 0± 7,5 8± 12 ,7± 3,95± 15 ,4 2± 1 7)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 9± 5 ,6 3± 10 ,8± 3,10 9± 12 ,5 0± 1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5 ) ;ADHD儿童数字划消测验总分低于对照组 ,平均失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均 =0 0 0 0 ) ;Stroop测验中 ,ADHD组A、B、C、D部分完成时间及字义干扰时明显延长 (P均 =0 0 0 0 ) ,C、D部分的错误数显著增加 (P均 <0 0 1) ;瑞文测验标准分等级也低于对照组 (P =0 0 0 0 )。结论 ADHD儿童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且具有选择性抑制、语音信息的工作记忆和计划的执行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