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胃镜检查术123例。随机分成3组。诱导开始Ⅰ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芬太尼1.6μg/kg;Ⅲ组静注芬太尼2μg/kg。2min后于20s内每组均推注丙泊酚2mg/kg。记录神志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意识恢复时间,停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追加丙泊酚例数。术始1min,2min,4min时MAP,HR,RR,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病人手术时间延长,追加丙泊酚次数明显增加(P<0.01),有显著差异。静注丙泊酚后1min3组病人循环和呼吸基本无变化。2min时HR,RR,SP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Ⅲ组HP,RR,SPO2均显著下降(P<0.01),有显著差异。4min时3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芬太尼诱导量采用1.6μg/kg时,镇痛效果完善,为有临床参考价值的诱导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最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最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子宫肌瘤凝固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探讨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择凝固刀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应用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应用组静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雷米芬太尼0.3μg/(kg·h)输注.对照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 +芬太尼0.6μg/(kg·h)输注.观察两组患者HR、SpO2、MAP在诱导前(T0)、注药后3min(T1)、10min(T2)及停药后5min(T3)的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下降情况、术中体动反应、注入诱导剂量后至针刺无反应的诱导时间、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和停.结果应用组、对照组在T0~T3时的HR无明显差异;T1~T3与T0比较,对照组MAP明显下降(PT1<0.05,PT2<0.05,PT3<0.05),应用组的MAP下降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SPO2、呼吸频率下降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α>0.05),应用组术中体动小于对照组(Pβ<0.05)、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γ<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子宫肌瘤的凝固刀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丙泊酚芬太尼或丙泊酚芬太尼配伍麻黄碱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门诊选择200例自愿终止妊娠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于术前缓慢静注芬太尼2ug/kg3分钟后,A组丙泊酚2mg/kg,B组丙泊酚2 mg/kg+麻黄碱0.08 mg/kg诱导,于40-60秒内注完,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观察术中视病人反应情况及连续检测BP、HR、RR和SPO2,并观察患者反应,恢复呼之睁眼,正确对答,自动离院时间.结果 A、B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诱导后BP明显下降,HR减慢,RR与SPO2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丙泊酚芬太尼配伍,基本抵销了丙泊酚芬太尼对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预防性抵销吸宫时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是比较理想的配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石志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7,9(18):F0003-F000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是否可以完成体表四肢恶性肿瘤非插管手术及最佳剂量。方法:84例乳腺癌、皮肤癌、四肢、会阴部肿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28),三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诱导量为1mg/kg。A组芬太尼诱导量为0.01mg/kg,B组为0.02mg/kg,C组为0.03mg/kg。芬太尼分次静注,0.02mg/(30秒.次)。诱导后30分钟切皮。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切皮时及手术结束后SPO2、平均动脉压(MAP)、HR及意识消失和恢复的时间以及呼吸暂停情况、丙泊酚、芬太尼的用量,手术结束后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病人术中需要追加芬太尼的量、SPO2、平均动脉压(MAP)、HR比较无显著差异,呼吸暂停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芬太尼用量比较A组与B组接近,C组大于A、B组(P<0.05)。苏醒时间A组与B组接近,C组延长(P<0.05)。三组病人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以完成体表四肢恶性肿瘤的非插管手术,但是需要加强呼吸管理。其中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时,芬太尼诱导的最佳剂量为0.02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异丙酚、异丙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消除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痛苦 ,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2 8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SA)Ⅰ~Ⅱ级的中青年女性分为 2组 ,其中 1组 (异丙酚组 )静脉注射异丙酚 2mg/kg ,首次剂量诱导 5 0s后追加维持量 0 .2~ 0 .5mg/kg ;2组 (异丙酚 芬太尼组 )先注射芬太尼 1μg/kg ,1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 1.5mg/kg于 30s注完 ,异丙酚首次剂量诱导 5 0s后追加维持量 0 .1~ 0 .3mg/kg。监测BP、HR、SPO2 。结果 两组病例显示意识消失快 ,恢复时间也快 ;手术时间在 15min内 ,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 5 .5min ,定向力恢复 8.7min ,病人在 30min内即可自己步行离院。结论 以上两种麻醉方法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均取得满意的无痛麻醉效果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微量泵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芬太尼组(n=40)。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μg/kg,以0.05μg·kg^-1·min^-1维持,丙泊酚剂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mg·kg^-1·h^-1维持),而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芬太尼和(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0min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重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农 《河北医学》2009,15(12):1423-142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诱导前1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0.04mg/kg,B组,丙泊酚诱导前缓慢静注芬太尼0.002mg/kg,C组丙泊酚2mg/kg,30s内匀速输注,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1mg/kg至体动消失。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min,术毕MAP、HR、SPO2及丙泊酚用药总量,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5、10、15 min宫缩痛VAS评分。结果:三组H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药后2 min MA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用药后2min 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P〈0.01,芬太尼组P〈0.05);清醒后VAS评分及丙泊酚总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复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总量,能有效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布托啡诺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更加轻微,还能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微量泵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级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芬太尼组(n=40)。芬太尼组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剂量为1.0μg/kg,以0.05μg.kg-1.min-1维持,丙泊酚剂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为3mg.kg-1.h-1维持),而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酌情追加瑞芬太尼/芬太尼和(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即刻两组患者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RR、SpO2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0min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应须重视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乳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应用于乳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乳腺切除术患者,其中乳腺肿物患者18例,乳腺小叶增生12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和Ⅱ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持续输注。Ⅰ组靶控输注芬太尼3ng/ml、丙泊酚3μg/ml,手术开始后停止芬太尼输注。Ⅱ组丙泊酚2mg/kg、氯氨酮1.0mg/kg诱导,患者入睡后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4mg/kg、氯胺酮2mg/kg。术中根据体动及MBP、HR、SpO2及RR变化调整丙泊酚的用量,两组均在缝皮时停止输注。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术中MBP、HR、SpO2及RR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诱导时无呛咳、胸壁强直发生。诱导后Ⅰ组MBP、HR、RR显著降低,Ⅱ缁变化不明显。停药后Ⅰ组较Ⅱ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Ⅰ组苏醒躁动,精神障碍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应用于乳腺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1组(A),喷他佐辛2组(B)和芬太尼组(C),每组30例.分别缓慢静注A组喷他佐辛0.4mg/kg,B组喷他佐辛0.6 mg/kg,C组芬太尼1μg/kg,随后3组均依次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阿托品0.01mg/kg,丙泊酚1mg/kg麻醉诱导,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4mg/kg.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min、4min各组的MAP、HR、SpO2、RR均降低(P<0.01);检查结束、苏醒时、离院时各组的MAP、HR、SpO2、RR均尤显著差异(P>0.05).各时点三组的MAP、HR、SpO2、RR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P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P组)。RP组首剂静注雷米芬太尼1g/kg,丙泊酚的用量为1.5mg/kg,追加剂量为0.75mg/kg;FP组首剂静注芬太尼1.5g/kg,丙泊酚用量不变。记录术前和注药后1min,3min,5min及术后5min各时点的Bp、HR、SpO2监测值,并记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RP组与FP组对比循环改变和起效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但RP组的呼吸抑制减少且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和芬太尼对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配伍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文峰  张文晋 《当代医学》2008,14(22):76-77
目的 比较丙泊酚配伍舒芬太尼或单用芬太尼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或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40例,随机分成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5mjn静注舒芬太尼0.02μg/kg、芬太尼1.0μg/kg.二组丙泊酚注射速度均为5~8ml/min,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在扩宫颈和吸宫时有体动或表情痛苦时追加丙泊酚以维持手术过程无体动.记录术前、给药后5min的MAP,HR和SPO2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的唤醒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下腹疼痛情况. 结果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术中MAP、HR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下腹疼痛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丙泊酚配伍舒芬太尼用于门诊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配伍舒芬太尼或单用芬太尼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ASAⅠ或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40例,随机分成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5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芬太尼1.0μg/kg。二组丙泊酚注射速度均为5~8ml/min,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在扩宫颈和吸官时有体动或表情痛苦时追加丙泊酚以维持手术过程无体动。记录术前、给药后5min的MAP、HR,和SPO2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的唤醒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和下腹疼痛情况。结果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术中MAP、HR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下腹疼痛发生事相仿(P〉0.05)。结论丙泊酚配伍舒芬太尼用于门诊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孔晓光  周易  甘玉芬  缪冬梅  余朗  卢彬 《海南医学》2007,18(6):111-111,168
目的 探讨羟丁酸钠和丙泊酚应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要幼儿唇腭裂12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咪唑0.2mg/kg,羟丁酸钠80-100 mg/kg,芬太尼3ug/kg,琥珀胆碱2mg/kg或仙林0.1mg/kg,经口或鼻气管插管,人工控制呼吸,切皮前静注芬太尼2ug/kg,术中必要时追加芬太尼每次1-2 ug/kg,Ⅱ组:仅用丙泊酚2mg/kg代替羟丁酸钠80-10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每次1-2 mg/kg,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诱导引起的循环变化,气管插管条件,术后并发症,术中肢体动情况及吞咽动作,拔管时间.结果 插管条件Ⅰ组优于Ⅱ组;术后导管拔除时间,Ⅰ组40±10 min,Ⅱ组10±3 min(P<0.01).拔管后Ⅰ组SPO298%,Ⅱ组出现喉痉挛8例,喉水肿3倒.HR:两组诱导后较诱导前均减慢(P<0.01).收缩压:Ⅰ组诱导后较诱导前升高(P<0.05),Ⅱ组20%婴幼儿诱导后较诱导前下降25%.术中挣动情况:Ⅰ组麻醉减浅时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无吞咽反射.Ⅱ组表现为肢体挣动,吞咽反射活跃.结论 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全凭静脉麻醉优于丙泊酚,但清醒慢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6.
沈隽  夏晓红  盛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14-421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ASAⅠ级~Ⅱ级,于手术区消毒时静注芬太尼0.75μg/kg~1μg/kg,丙泊酚2mg/kg~2.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在扩张宫颈和吸宫时有肢体扭动追加丙泊酚20mg~40m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SBP、DBP、HR、SPO2的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观察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扭动、术后恶心呕吐和腹部疼痛情况。结果:患者的SBP、DBP、HR术前与术后无显著差异,术中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P<0.05),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丙泊酚平均用量(115±20)mg,苏醒时间为8min~12min。无明显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确切,丙泊酚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比较理想的配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胃镜下取异物术中咪唑安定与丙泊酚的用量以及对呼吸、循环、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食管、胃内异物取出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Ⅰ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0.06mg/kg+丙泊酚2mg/kg-2.5mg/kg,Ⅱ组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0.04mg/kg+芬太尼0.8μg/kg-1μg/kg+丙泊酚1mg/kg-1.5mg/kg,两组根据需要分次追加丙泊酚30mg-50mg。观察术中HR、SBP、DBP、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第一次肢动反应时间,追加丙泊酚次数及丙泊酚用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Ⅰ组BP、HR、SpO2在术后2min~10min内下降比Ⅱ组显著(P〈0.05),但在给药前与结束时差异无显著(P〉0.05)。第1次肢动给药时间,追加丙泊酚次数与丙泊酚用量Ⅰ组与Ⅱ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取异物所需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三药合用,相互协同,用药量少,术中镇静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尤其适合时间较长的各种门诊无痛操作手术。  相似文献   

18.
覃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30-130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或芬太尼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ASAⅠ或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地佐辛组(Ⅰ组),丙泊酚+芬太尼组(Ⅱ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麻醉方法:Ⅰ组静注地佐辛5mg、Ⅱ组静注芬太尼0.1mg,等待5min后开始静注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为1-2mg/kg缓慢注射(6mL/min)。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四肢有躁动时适量追加丙泊酚。分别记录术前、给镇痛药后5min、给丙泊酚后的MAP、HR和SpO2变化;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停药后的唤醒时间及术后下腹疼痛情况;观察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头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组)和B组(对照组)2组各30例。 A组:局部浸润麻醉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丙泊酚2mg/kg。 B组:局部浸润麻醉后静脉给予芬太尼2mg/kg继而静注安主0.2mg/kg。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SBP、HR、RR、SPO2、BIS变化:及2组体动情况及镇痛效果比较。结果:2组术中SBP、HR、RR、SPO2、BI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2组体动及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中应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痛舒适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20.
陈力  李传祥  宋伏虎  王怡 《广东医学》2012,33(4):534-536
目的 研究术中给予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采用丙泊酚-雷米太尼静脉麻醉.F1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不追加芬太尼;F2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追加芬太尼3.0 μg/kg;F3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再追加芬太尼6.0 μg/kg.F2、F3组最后1次芬太尼均在手术结束前60 min给予.监测3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术毕至拔管所用时间、拔管期间不良事件,评定苏醒期躁动程度(RS)、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和镇静状况(Ramsay).结果 F2 组RS 评分[(0.8±0.5)分]、VAS 评分[(1.0±0.3)分]均显著低于F1组(P<0.01),Ramsay评分[(2.0±0.3)分]显著高于F1 组(P<0.05),显著低于F3 组(P<0.05);F3 组呼吸恢复时间[(10.0±4.5)min]、意识恢复时间[(15.0±4.5)min]和拔管时间[(17.0±3.0)min]与F1、F2 组比较显著延长 (P<0.01);F1组的MAP和HR在拔管后10 min时比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在拔管后10 min时F1 组MAP比F2、F3 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术中给予芬太尼6.0 μg/kg(在手术结束前60 min停止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适度,拔管时合作,虽血压升高、HR增快,但躁动少而且轻,且不影响苏醒速度和拔管时间,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痛觉高敏和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