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3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3 800例,检出十二指肠钩虫病31例,检出率0.82%,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4例,女27例,女:男=6.75:1,年龄25~73岁,平均43.8岁。其中城市患者2例,农村患者29例,全部均有下地劳作史。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  相似文献   

2.
内镜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内镜检查已经成为日常诊断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解决了很多临床问题,年复一年的工作使内镜诊断已越来越成熟,并且已经从单纯诊断进而通过内镜给予治疗,甚至替代了一些外科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内镜技术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学无止镜,还有许多疾病存在内镜诊断的困难,需要从事消化内镜的医生们去探索,以达到精益求精。如本期发表的少见疾病的报道,望引起同道们注意。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组织并致组织损害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胆管瘘1例报告刘壮患者男,40岁。因左上腹隐痛在外院经X线钡餐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后来本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胃内潴留中等量黄色透明液体(约200ml),胃窦部粘膜花斑样充血,幽门口开放呈圆形,十二指肠球部后壁距幽门口约3cm有一个直径约1...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2岁。因上腹不适1月余,伴烧灼感、反酸。于1995年6月在本院行内镜检查,于十二指肠球下壁见一米粒大小隆起,局部活检证实为类癌。因患者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上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故建议密切随访。于1996年8月2日再次内镜检查,镜下表现同前,肿瘤局部未见明显变化。体检:一般情况好,无明显异常发现,无类癌综合征表现。镜下表现及病理: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正常,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幽门口开放良好。于十二指肠球下壁见0.2cm大小的粘膜隆起。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多中心微小类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5.
例1:女,50岁。因腹胀,便稀5个月入院。大便每日5~6次,有时带脓血,伴有里急后重。2年前曾患结核性腹膜炎。查体:左下腹压痛;肛诊:直肠下端触及3×4×2厘米肿物,中等硬度,表面不平;钡灌肠:直肠粘膜不规则、僵硬。拟诊直肠癌。后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内镜检查作出诊断并捕获成功的十二指肠钩虫病例,且就此类钩虫的形态特点和寄生特性加以描述.方法本组男5例,女16例;13岁~15岁2例,20岁~29岁6例,30岁~39岁12例,40岁以上1例;全部来自农村,并以菜农为主14例.上腹部隐痛不适19例,乏力15例,食后发胀11例,贫血8例.结果内镜示:胃十二指肠粘膜呈苍白的17例;红白相间13例;虫体数1~6条不等;虫体咬吸伤处见渗血,附近伴出血痴及糜烂出血1且例;钩虫尾部有“扇状撒血”现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且就此类钩虫在内镜下所观察到的形态特点,寄生特性及捕获过程加以描述.此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及的.上腹隐痛不适、乏力、食后发胀、贫血、缺乏典型的溃疡病史及大便检查阴性者,宜早作内镜检查,对查明病因大有好处,且能观察到贫血的病因及钩虫咬吸伤处引起的渗血,附近伴出血痴及糜烂出血和虫体肠管内充满血液后钩虫尾部有“扇状撒血”现象等的客观依据,为及早驱虫提供了证据,也易于鉴定诊断.结论内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癌为消化道肿瘤中的少见病例,我院自1990年至2000年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共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侵犯胃者少见。我院1985年~1989年在309例内镜检查中,5例经活检病理确诊为胃血吸虫病,其中3例合并胃癌,现报告如下。本组5例均为农民,男4例,女1例,年龄d8~50岁2例,51~60岁3例;血吸虫病史,最短4个月,最长15年不等。内镜下见:(1)病变部位在胃窦部3例,胃角部2例,窦前区粘膜形成粗大皱襞,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反光增强.局部有点状出血;(2)均有幽门口变形,有2例呈“唇状”改变,关闭迟缓:(3)5例均有溃疡,溃疡最小为0.2×0.4cm,最大1×2cm。除2例特征与消化性溃疡无明显差别外,另外3例粘膜排列不规则,溃疡边缘隆起不齐,有的如同多发息肉或肉芽样隆起,高低不平,上浮污苔,僵硬,脆而易出血,常致胃角、窦部变形或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多数为炎性息肉或胃黏膜异位性息肉,临床上布氏腺瘤、异位胰腺、间质瘤等也偶可见到.我院发现较少见的十二指肠病变3例,报道如下. 例1,男,59岁,因上腹部不适3年,胃镜发现十二指肠息肉1d入院.镜下见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大弯侧不规则隆起,约1.5 cm×1.5 cm,表面见溃疡形成(图1).EUS见十二指肠壁1~3层内不规则回声肿块,局部可见无回声及高回声结构(图2),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于内镜下行圈套电切术.病理示:肿瘤组织由纤维、血管及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化示SMA(++)、S-100(+)、CD 34(+)、HMB 45(-)、Ki-67(约2%),诊断为错构瘤.  相似文献   

10.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病的方法要点和临床意义,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内镜常规操作方法,用日本PEXT FD-32A十二指肠镜,对十二指肠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5例,检出率为11%,其中合并出血3例,有11例曾先后经上消化道X线钡剂及十二指肠镜,对比检查,其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临床症状虽不严重,但并发症常危及生命,其发病率与年龄无关,经与X线造影比较,其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造影,说明十二指肠镜检查,是本病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陆海英 《内科》2009,4(5):744-744
钩虫病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粪便检查。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在常规胃镜检查中,十二指肠钩虫检出率逐渐提高。我院于2002年8月至2009年4月行电子胃镜检查15450例,检出十二指肠钩虫病72例,检出率0.47%,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降部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病变部位深,解剖结构复杂,常规内镜检查窥视不清,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有了较大改善.现就我院近2年来内镜确诊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18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降部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病变部位深,解剖结构复杂,常规内镜检查窥视不清,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有了较大改善.现就我院近2年来内镜确诊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18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内镜诊断1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降部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病变部位深,解剖结构复杂,常规内镜检查窥视不清,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有了较大改善。现就我院近2年来内镜确诊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18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37岁 ,因腹胀半年就诊 ,体检未见异常 ,行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有较多小息肉状物 (病理检查为十二指肠Brunner腺增生 ) ,降段十二指肠乳头下部见环状隔膜致狭窄口 ,隔膜上十二指肠皱襞由环形变为纵形 ,隔膜厚约 2mm ,狭窄口大小约 1.0cm× 1.0cm ,胃镜可勉强通过(图 1、2 )。讨论 十二指肠隔膜畸形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疾病 ,一般认为胚胎肠管发育的空化过程受阻 ,即空泡间未完全融合或未空泡化是其病因。发病率为0 .0 5‰~ 0 .14‰ ,临床上以膜式闭锁和膜式狭窄最多见 ,占4 1%~ 75 %。多在新生儿期发…  相似文献   

16.
17.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漏诊。1994~1998年,笔者用内镜诊断十二指肠降段病变1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27例;年龄15~87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56例,背痛28例,腹胀26例,嗳气21例,返酸17例,黑...  相似文献   

18.
本组男42例,女1例,年龄17~62岁,平均38.3,其中21~50岁32例。临床症状:上腹疼痛40例,嗳气18例,返酸15例,黑便或呕血12例。 43例中行X线钡餐检查12例,诊断为球部溃疡9例,球后溃疡1例,胃窦癌及未见异常各1例。内镜检查结果:43例共有溃疡44个,其中1例有2个溃疡,在乳头部,余均在上曲部。活动期溃疡34例,粘膜呈凹陷,覆稠苔,9例苔缘有少量褐色血性分泌物或血痂。溃疡疤痕期6例,霜斑样溃疡3例。有溃疡大小记载的32例,<0.5cm6例.0.6~1.0cm12例.1.1~2.0cm12例,>2.1cm2例。  相似文献   

19.
病例报告例1男,52岁内镜号960891,临床疑诊消化性溃疡出血,于1996.09-16内镜检查,术中见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线形溃疡,同时见十二指肠球部散在少许出血点,大弯测距由f73crn处,见一直径Zrnm,长约0.scrn线虫吸附球壁,虫体略透明,肉红色,尾部活动,随即用活俭钳取出,胃液无色透明,PH5.例2女,57岁.内镜号970157,因严重贫血查因而住院,1997-02-24内镜检查,胃内无特殊,十二指肠球部散在少许针尖大小出血点,大弯侧近前壁同一处吸附两条线样虫体,直径Zto,长约lgn。1.回m,。大。/h,合抱呈“人”字形,虫体肉红色…  相似文献   

20.
胶囊内镜诊断消化道疾病10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和慢性腹泻患者进行Pillcam胶囊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行传统检查(胃镜、结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2例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检查.胶囊1-4 d自然排出,食道排空平均时间2.46 min,胃排空平均时间37.8 min,小肠转运时间平均275.82 min,其中,5例胶囊未达结肠.所得图像清晰,检出食道静咏曲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肠炎症、克罗恩病、血管畸形、息肉和间质瘤等.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痛苦,成功率高,对病变检出率高,定位较准确.与其他方法相比.对小肠疾病和上消化道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