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腺癌的诊治目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血管生成是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必要因素。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为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存在COX-1及COX-2两种同工酶,其中COX-2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胰腺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抑制剂可分为非选择性及选择性两种,两种COX-2抑制剂都对胰腺癌及其血管形成的发生与进展存在抑制作用,COX-2抑制剂抗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降低前列腺素(PGs)及其他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侵袭力和影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蟛蜞菊内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环氧化酶2(COX-2)、NO及TNF-α的作用。方法:ELISA方法检测0.2、2、20μmol/L不同浓度蟛蜞菊内酯对终浓度为10μg/mL 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蟛蜞菊内酯对LPS诱导COX-2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PS能够明显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产生的COX-2酶蛋白,蟛蜞菊内酯低中高3个浓度均能抑制LPS诱导产生的COX-2酶蛋白表达。PGE2可以被LPS诱导增加,与空白组比有显著差异。蟛蜞菊内酯低中高3个浓度均能抑制LPS诱导产生的PGE2、NO和TNF-α,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蟛蜞菊内酯抗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COX-2的蛋白表达,进而抑制PGE2的生成,也可能与抑制NO和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COX-2抑制剂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能显著降低各种肿瘤发生的风险,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的增殖、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环氧化酶-2抑制剂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攀  赵春景 《中国药业》2004,13(12):25-27
目的:介绍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预防和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COX-2抑制剂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能显著抑制多种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对肿瘤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结论:COX-2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COX-2抑制剂在肝癌的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钠抑制环氧化酶-2从而调控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建立化学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双氧酚酸钠组和生理盐水组,计算两组各个阶段新生血管面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OX-2在角膜各层中的分布,测定积分光密度确定表达的蛋白量。结果正常SD大鼠角膜中表达极低的COX-2蛋白;各个时段实验组的血管生长速度和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各个时段实验组COX-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内COX-2表达和角膜新生血管生成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双氯酚酸钠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COX-2的表达,从而调控角膜修复和炎症性新生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RAW 264.7细胞COX-2及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四氮唑盐法(monote-trazolium test,MTT)检测山奈酚对RAW264.7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山萘酚对PGE2和NO生成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山萘酚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PGE2和NO的生成,同时下调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COX-2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山萘酚抑制2个诱导酶COX-2和iNOS的表达,从而减少炎性产物PGE2和NO的生成,这可能是山萘酚抗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COX-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化酶-2(COX-2)是环氧化酶的诱导型,是催化花生四稀酸合成前列素的限速酶。COX-2在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OX-2与肿瘤关系密切,现对其与胃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KR2004071954-A从射干根茎中分离的异黄酮类化合物鸢尾黄素(tectorigenin)和鸢尾苷(tectoridin)具有血管生成抑制活性,且体内、体外动物模型试验均功效显著,可有效地防治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如癌症、关节炎和各种眼部疾病。本品以0.1%~50%的鸢尾黄素和鸢尾苷粗提物及极性与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cntistein,Gen)的生物学活性作用与类风湿性关节炙(rheumatoid arthrkis,RA)发病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Gen能抑制参与RA炎症疼痛及血管生成中的重要物质——环氧化物酶-2(COX-2);影响RA炎症过程的重要因子TNF-a、IL-1β的生成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与RA滑膜炎、关节损伤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因子——H1F-1n;抑制RA患者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重要环节——血管生成;抑制与RA的炎症程度和关节破坏程度密切关联的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分泌及表达;能拮抗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雌激素。结论:Gen的这些生物学作用有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未来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对COX-2抑制选择性高,胃肠道副作用小,但在炎症组织分布选择性低,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本文分析了典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心血管危险性产生的机制,指出探索更安全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经典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结构的合理改造,保持药物分子在炎症组织分布的高选择性,提高对COX-2抑制的选择性;同时,对经典NSAID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魏素菊  尤江莲 《河北医药》2008,30(12):1953-1955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受众多生长因子调节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主要有: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与配体的表达和结合及相应的信号传递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其凋亡,抑制基底膜的降解等。随着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逐步阐明,进一步证实了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而抗血管生成治疗也因其具有高效性、广普性、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无明显毒副反应等优点成为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舒林酸对3AO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血管生长因子(VEGF)、CD44V6及层粘蛋白受体(LN—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F方法观察阿司匹林、舒林酸在贴壁前后加入培养液中对3AO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研究两种药物对3AO细胞COX-2、VEGF、CD44V6、LN—R的影响。结果:MTT实验显示阿司匹林、舒林酸不论在贴壁前还是后加入均可抑制3AO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加药后调节pH可减弱生长抑制作用但仍然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阿司匹林和舒林酸对COX-2、VEGF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但对CD44V6及LN-R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抑制COX-2的表达可以下调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阿司匹林和舒林酸可通过抑制COX-2及VEGF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巨噬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及其主要产物前列腺素E2(PGE2)生成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加入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终浓度1、10、50μmol/L)进行预干预,1h后再加入脂多糖(LPS,终浓度1μg/mL)刺激,并设空白组和穿心莲内酯单独作用组作为对照组。取培养18h细胞上清,用Elisa法检测PGE2生成量;取培养24h细胞,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可以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COX-2表达和PGE2的生成,与对照组比较P<0.01;穿心莲内酯预干预可以抑制LPS诱导的COX-2蛋白表达,下调PGE2的生成。结论穿心莲内酯可通过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COX-2表达和PGE2生成,发挥抗炎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芩苷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SBM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PGE2合成、COX-2酶活性,COX-2蛋白表达、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SBM可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PGE2合成、COX-2酶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并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黄芩提取物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氧酶-2(COX-2)在骨形态蛋白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COX-2影响BMP9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定量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BMP9对COX-2表达的影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用RT-PCR法检测Smad6、Smad7 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印迹检测Runx2、Dlx-5、Smad1/5/8及磷酸化Smad1/5/8蛋白水平。通过体内异位成骨实验检测COX-2对BMP9诱导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利用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BMPs/Smads信号活化程度。结果 BMP9明显诱导COX-2表达,抑制COX-2酶活性或沉默COX-2均抑制BMP9诱导C3H10T1/2细胞ALP活性增加。沉默COX-2明显抑制BMP9诱导C3H10T1/2细胞表达Runx2和Dlx-5,以及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异位成骨。沉默COX-2抑制BMPR-Smad报告质粒萤光素酶活性,降低Smad1/5/8的磷酸化水平,以及抑制Smad6和Smad7的mRNA表达。结论 COX-2对BMP9诱导MSCs成骨分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OX-2调节BMPs/Smads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郭颖  肖颖歆  郭宗儒  程桂芳 《药学学报》2001,36(10):735-738
目的 研究苯并异硒唑酮磺酰胺衍生物对环氧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放免法;RT-PCR法。结果 化合物A和B对COX-1和COX-2的代谢产物TXB2和PGE2的IC50 比值分别为1000和560 ,化合物A和B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OX-2 mRNA生成,而对COX-1的mRNA生成无影响。结论 化合物A和B为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抑制COX-2 mRNA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赤芍801(propyl gallate,PrG)对环氧酶(cy-c looxygenase,COX)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COX-1和COX-2体外筛选模型,用钙离子导入剂(calc ium ionophore A23187)短时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lα)的量反映COX-1活性;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长时间刺激细胞,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的量反映COX-2活性。半定量RT-PCR法检测PrG对LPS刺激的Raw小鼠巨噬细胞COX-1、COX-2 mRNA表达的影响。W estern b lot法检测PrG对LPS刺激的Raw小鼠巨噬细胞COX-1、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rG体外10,5μmol.L-1浓度下不影响6-keto-PGFαl生成(P>0.05),而在1,0.5,0.1,0.05μmol.L-1浓度下则诱导6-keto-PGF1α生成(P<0.01),并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PrG体外1,10μmol.L-1可抑制PGE2生成(P<0.05)。PrG不同浓度对LPS刺激的Raw小鼠巨噬细胞COX-1、COX-2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rG(100,10,1μmol.L-1)浓度下可抑制COX-2蛋白表达,但对COX-1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在0.05~10μmol.L-1浓度范围内,PrG低浓度时促进6-keto-PGF1α生成,高浓度时抑制PGE2生成,提示其高浓度时抑制COX-2,低浓度时激活COX-1;不同浓度PrG对COX-1、COX-2 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rG(1~100μmol.L-1)浓度下可抑制COX-2蛋白表达,但对COX-1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酚类抗氧化剂,具有抑制体内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抗NO作用,抑制COX-2活性,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本文对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等很好效果。本文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凋亡,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了中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内抑素抗血管生成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血管生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滑膜病理改变特征之一,也是产生和维持RA血管翳的主要因素。内抑素可特异性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诱导其凋亡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应用内抑素抑制滑膜新生血管生成可成为治疗RA的一种全新方法。内抑素还可通过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发挥抗RA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