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房普查中乳腺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明华 《广州医药》2002,33(3):66-67
目的:通过乳腺普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我厂女工三次乳腺普查中乳腺增生病的病例。结果;三次普查资料显示,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囊肿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结论:乳腺增生病好发于30-50岁的已育妇女,可能是卵巢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而致病。乳腺囊性增生期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乳腺腺病即乳腺囊性增生病,亦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见于20~40岁的妇女。可为单侧或两侧,或两侧相继发生。本病病因尚不明,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等有关。我科自1984年11月起用维生素E(加服维生素B_6)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囊性增生病概述 乳腺囊性增生病,又名乳腺结构不良症。近几年,乳腺增生症发病率上升较快,国内报道30-50岁的中年妇女发病率达到50%,严重影响妇女身心腱康,已成为城市女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乳腺结构不良症有一定程度的恶变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属乳腺结构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变,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该病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症(cysticdisease)两种。乳腺增生病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病,有人统计乳腺增生症在30岁~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5%左右,在乳腺专科门诊中占50%~70%犤1犦。该病有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乳腺增生病,越来越得到众多专家的重视。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1.1历代医家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乳癖之名始见于华佗《…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中医治疗近况申殿栋季志云,申玲(嘉祥县人民医院271400)(嘉祥县机关门诊部)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乳腺增生病是多发于中年妇女的常见病,其病因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内分泌失调所致,特别是促卵泡激素FSH与黄体...  相似文献   

6.
四味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症860例的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乳腺增生症,亦称乳腺结构不良,包括乳腺腺病及纤维囊性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发病高峰在30~40岁之间。在城市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13%。一般认为癌变率为1%。  相似文献   

7.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囊性增生病亦称慢性囊性乳腺病 ,简称乳腺病 ,为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 30~ 5 0岁的中年妇女 ,发生率高达 30 %~ 4 9.3% [1~ 3]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 ,体内黄体素不足 ,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周期性改变过程中复旧不足而引起的乳腺慢性良性增生性疾病[4 ] 。但也有学者认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5种病理改变中 ,最与癌变有关的是导管上皮增生和非典型增生 ,非典型增生程度与癌变率呈正相关[5,6 ] 。乳腺囊性增生病主要表现是随月经呈周期性乳房胀痛 ,偶伴有乳头溢液 ,…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症,因其病理形态多样,命名多不统一,西方学者多称“纤维囊性乳腺病”(Fibrocysticdiseaseofbreast),我国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一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以35~45岁为高发。国外报道其发生率达30%~40%[“,因乳房病变而活俭者约为60%是乳腺增生症D‘,尸检中有58%~89%的妇女有乳腺增生[31。国内报道,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为ic%左右,患病率为38.毛%~49.3%t‘】。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多认为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主要是:黄…  相似文献   

9.
乳腺纤维性囊肿病患者催乳素改变生物教研室程建军附属医院徐三荣,韦光龙乳腺纤维性囊肿病(FOD)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本病的命名很混乱,如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乳腺囊性增生等,现大多采用乳腺纤维性囊性病。本病常见于30~50岁妇女,多数与卵巢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见于25~50岁女性,本病为一类复杂并相互关联的乳房实质增生性病变,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乳腺增生症既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根据本病的病变特征及病理变化,采取了不同的命名。如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是非肿瘤性、非炎症性乳腺上皮增生性疚病,现代医学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一般认为其发病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由于卵巢的功能发生紊乱,体内黄体素减少,而雄激素相对增多,使乳腺导管及乳腺小叶上皮发生随月经来潮而出现增生和复旧不全,好发于30~40岁妇女,是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高外,女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如乳腺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其中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更有明显增高。曾有文献报道,在乳腺疾病标本中,乳腺增生症疾病发生率为58%,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1乳腺增生症的性质和病因近代病理学研究证实,被广义地统称为乳腺“小叶增生”的疾病,是一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是以患者的乳腺小叶和中、末导管的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一种缓慢的病理过程。该病变在发生和发…  相似文献   

13.
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激素受体的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在乳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增生I级者上皮细胞要色结果相似。不典型增生Ⅱ级ER表达明显增强,10例均为阳性。10例不典型增生Ⅲ级中4例强阳性、3例弱阳性、3例完全为阴性。4例乳腺癌中26例(60%),ER阳性。结论:ER作为乳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症亦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或乳腺腺病,多见于30~50女性,可为单侧乳腺或双侧乳腺发病,或双侧相继发生;病因目前尚未明了,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据报道有10%左右的患者可能发生癌变,故有人认为本病为乳癌前期。我们采用维生素E,加服维生素B_6治疗本病193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15.
杨锋 《开卷有益》2009,(10):4-6
乳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的“乳癖”范畴,是20~50岁育龄期中青年女性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西方发达国家有1/3以上的妇女患过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乳腺增生发病率占妇女总数的10%左右,囊性改变较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  相似文献   

16.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它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4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2例均为女性,1996年7月~2001年4  相似文献   

17.
乳腺囊性增生病60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囊性增生病进行bcl-2和PCNA标记。结果6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4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6.7%和54.2%;伴导管乳头状瘤者25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为16.0%和20.0%;伴大汗腺化生者52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为5.8%和7.7%;伴囊肿形成者53例,bcl-2和PCNA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者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导管乳头状瘤、大汗腺化生、囊肿与癌的发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房非炎性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妇女多为乳腺小叶增生:发生于哺乳后期者多为乳腺导管增生: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多为乳房囊性增生。笔者近年应用自拟消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乳腺囊性增生病系一种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双侧乳房囊性增生囊状扩张的疾病.多见于30~40岁妇女.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笔者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乳腺疾病,诊断64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乳病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2)乳腺腺病.(3)囊性增生病.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越来月低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