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室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收录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输液时间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1例,采取门诊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患者,均采取门诊输液综合护理。然后分析比较这两组护理满意度与护患关系情况。结果:研究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输液期间未出现护患纠纷情况;与对照组护理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孟繁华 《吉林医学》2014,(8):1778-1779
目的:研究在门诊输液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双向查对制度的效果。方法:将进行试验的患者分成两组,并分别用双向查对方法和传统的查对方法进行门诊输液护理。结果: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用双向查对方法出现失误的概率低而且患者反映护理效果好。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用双向查对法代替传统的查对方法护理效果较好,应该在以后的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玉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20-2021
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用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肝病患者分为2组。482例未使用标识腕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制度;511例使用标识腕带(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查对制度外,给每例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57%(P<0.01);观察组护患纠纷率0.20%、患者投诉率0.39%及护理工作差错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1.66%、患者投诉率3.32%及护理工作差错率1.24%(P<0.05~P<0.01)。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8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调查其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针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及人员调整,再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注射室接受注射的8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调查其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在进行门诊输液室护理措施整改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较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整改方案可显著提高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邱梅  张华 《吉林医学》2013,(26):5485-5486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减少输液室护理纠纷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培训前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培训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方法:选取本中心2012年7月-2013年8月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应用患沟通技巧前后时间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A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0.0%,患者满意度为86.7%;B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0%,患者满意度为98.4%。B组护患纠纷率明显较A组低,满意度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大大提高护患和谐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顾斌 《吉林医学》2010,31(6):802-802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护患纠纷产生原因的剖析,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转变了服务意识,整体素质提高,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3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输液护理。输液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分别为1.7%和0,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分别为10%和3%。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和护患纠纷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在患者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培训护士、病人的双向查对制度及用药安全知识,落实双向查对制度,调研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分析给药差错事件和因给药事件引发的护患纠纷、患者投诉,提出相应措施并进行持续整改。结果双向查对制度落实之后,给药差错事件、纠纷和投诉发生率有所下降,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24、P=0.031),医护患满意度得到提高(P=0.000)。结论双向查对制度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给药差错、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可提高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医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冯惠贞 《中外医疗》2014,(12):154-155,158
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办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1年7月—2013年4月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2012年8月—2013年4月入院患者定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表评价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护士形象、耐心解答的态度、主动健康教育、环境的整洁度以及就诊管理秩序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整体满意度为98%,因服务态度差而投诉以及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发生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出现4例门诊投诉,3例护患纠纷,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门诊投诉、护患纠纷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以及门诊投诉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以前(开展优质护理前)的3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以后(开展优质护理)的3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安排输液,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积极配合输液,护患沟通良好,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显著改善,满意度低,投诉4起。结论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实施护患沟通,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改善输液环境,规范护理服务沟通流程。  相似文献   

14.
吴金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50-55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1年中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不满因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随机对门诊输液室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率达到95%,有效地减少了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结论加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患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病人护患沟通的方法 ,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实施护患沟通,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改善输液环境,规范护理服务沟通流程.  相似文献   

16.
李春力 《包头医学》2016,40(1):35-36
目的:观察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巡视服务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输液室未实施巡视服务前的1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医院实施巡视服务后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10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调查对象,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巡视服务前后两组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情况.结果:在门诊输液护理中采取巡视服务后,患满意度为96%,同未实施前患者满意度相比76%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是医院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巡视服务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率,还能够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对实现和谐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站式服务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珍 《广西医学》2011,33(9):1214-1215
目的 探讨"一站式"服务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单日在门诊输液患者62例采用传统模式输液,双日就诊的69例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实施输液,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一站式"服务简化了服务流程、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6%,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一站式"服务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能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门自2009年12年~2010年12月输液的68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选取同期另外700例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参考组患者输液时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参考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患者进行输液同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吴历 《河北医学》2012,18(11):1632-1634
目的:研究护患双向查对法对减少护理缺陷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每天选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采用单盲试验对护患双向查对法在护理查对工作中进行监测记录,试验时间为60d,跟踪反馈至试验结束后5d.结果:试验组缺陷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试验组为99.1%,对照组为95.1%.结论:护患双向查对法应用于护理查对工作中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门诊静点室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护患纠纷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0位门诊病患,均分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患纠纷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观察组为2%;对照组满意度为85%,观察组为98%。结论护患纠纷属于可预见性,应注意护理操作上的预防处理,提升静点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