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帕金森病(PD)是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为特征的中枢退行性疾病,近年来从多方面证实了针剌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目前针刺治疗PD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对其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美多巴、针刺加美多巴三组治疗老年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PD患者,随机分三组,针刺组20例,美多巴组10例,针刺加美多巴组15例。针刺组取主穴:舞蹈震颤控制区、风池、风府、大椎、合谷、太冲,1次,日,一月为一疗程。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5%,美多巴组总有效率60%,针刺加西药组总有效率86.67%。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针刺组与针刺加西药组之间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清T—SOD活力变化:西药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针刺加美多巴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果说明针刺治疗PD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美多巴治疗;针刺可明显提高血清T—SOD活力值,提示这可能是针刺疗效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百生 《疑难病杂志》2002,1(3):157-157
<正> 患者,女性,65岁。2001年10月17日就诊。主诉慌张步态伴抽搐8个月。1年前因情绪低落而服农药(药品不详),后被发现抢救还生。之后每次睡觉起床后都要原地行走,慌张步态,15 min后才能正常行走,下肢偶有抽搐,经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患者血浆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美多芭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10d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治疗.对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抗氧化系统影响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webster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的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经过检测则发现研究组患者血浆中的过氧化物脂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结论 药物联合针刺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也对提高帕金森病治疗有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以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丧失为表现特征。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体位的不稳定性。当大约50%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已死亡时即可发生帕金森病,这些症状常常在发病之初都很轻,应用左旋多巴即可得到有效的治疗。但PD总是渐进性地发展,大多数病人可出现左旋多巴功效逐渐丧失伴运动原振动和运动迟缓。一种对提高PD治疗效果的主要策略就是通过投用可进一步阻止多巴胺能细胞丧失的药物以延缓疾病的发展。但目前尚未研究出有效治疗PD的神经保护疗法。在2000年10月27日的《科学》杂志上,Kordower等人证实,应用一个脑半球间注射了慢病毒的媒介动物,给黑质纹状体系统局部投放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灵长类PD模型中,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穴位合谷、外关、后溪、阳陵泉、太冲等穴位进行治疗,和对照组40例用口服安眠药物舒络安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疗效优于口服安眠药舒络安定.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V波谱伏期、Ⅲ~Ⅴ峰同期和Ⅰ~Ⅴ峰间期三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于针灸治疗或观察前后测定所有病例的脑干诱发电位的三项指标及Webster量表的积分值。结果 针灸组Ⅳ波潜伏期、Ⅲ~Ⅴ峰间期及Ⅰ-Ⅴ间期均见明显缩短,这种缩短与Webster量表的砬少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针灸可能提高了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脑内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06-10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下肢离心收缩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躯体运动功能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康复中心的124例帕金森病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单纯针刺组(62例)、针刺加离心训练组(62例);两组针刺治疗方案相同,针刺加离心训练组在针刺基础上加下肢离心收缩训练;所有治疗均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由同一医生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对总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erg量表对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步态评估量表(Tinetti Gait Analysis,TGA)对步态进行评估,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UPDRS-Ⅲ评分、Berg评分、TG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变(均P0.05):其中,针刺加离心训练组三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极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离心收缩训练均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针刺结合离心收缩训练更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平衡等运动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的效果。方法: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2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执行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执行运动治疗方案。结果:康复前2组上下肢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后的水平侧撑与上撑的支撑用力时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常见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显著特征,极大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帕金森病发病的机制逐渐认识,其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目前最为有效治疗仍以多巴胺药物替代治疗为主,抗帕金森病药物种类多。新版指南强调早诊断、早治疗、个体化用药。本文就国内外常见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力求为广大医生在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西医多以手术及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毫针针刺治疗BPH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疗法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针刺疗法,配合或不配合对照组所用药物;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10-01。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5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OR=3.21,95%CI(2.25,4.57),P<0.000 01;MD=2.48,95%CI(1.26,3.70),P<0.000 01〕;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低于对照组〔MD=-2.39,95%CI(-3.84,-0.94),P=0.001;MD=-10.59,95%CI(-15.20,-5.98),P<0.000 01;MD=-3.50,95%CI(-5.07,-1.93),P<0.000 1;MD=-0.68,95%CI(-0.99,-0.37),P<0.000 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Qmax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3.53,95%CI(2.20,5.68),P<0.000 01;MD=2.75,95%CI(1.62,3.88),P<0.000 0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9.41,95%CI(-15.87,-2.94),P=0.004;MD=-2.99,95%CI(-4.86,-1.12),P=0.002;MD=-0.74,95%CI(-1.33,-0.15),P=0.0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2.84,95%CI(1.67,4.82),P=0.000 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IPSS、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2.88,95%CI(-3.43,-2.32),P<0.000 01;MD=-12.25,95%CI(-16.92,-7.57),P<0.000 01;MD=-4.41,95%CI(-8.03,-0.79),P=0.02;MD=-0.59,95%CI(-1.03,-0.15),P=0.00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IPSS、Qmax、PVR、PV、QOL 5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改变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临床有效率、IPSS、Qmax、PVR、QOL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较为分散,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和Qmax高于对照组,IPSS、PVR、PV、QOL低于对照组。因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针刺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黑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法检测针刺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黑质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针刺治疗能明显抑制PD模型大鼠黑质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和美多巴近似。结论 针刺治疗PD可能是通过抑制中脑黑质神经细胞凋亡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伴发疼痛是困扰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慢性帕金森病伴发疼痛常见于帕金森病患者中晚期,发病机制复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左旋多巴剂量会增加“异动症”风险,使用镇痛药物存在一定用药风险。本文报道火针疗法配合普通针刺治疗不同类型帕金森病伴发疼痛患者3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提示火针疗法配合普通针刺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疼痛,有助于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好发于胸腰部,中医称“蛇丹”,其它颜面下肢也可发生,称为“蛇串疮”。治疗本病,循常法疗效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西药中维生素B1、B24肌注,进行神经调节,改善局部神经痛,内服病毒灵,维生素C,外用擦剂,有抗病毒感染作用,本文介绍针刺治疗,疗效明显,而又比药物治疗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PD)的临床及治疗原则。方法:于1993-2000年间收治的35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诊3-5年。结果:35例帕金森病病人中23例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情感障碍(65.7%),智能障碍8便,语言障碍11例(31.4%),结论:PD病人除表现为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三主征外,常伴有神经心理学症状,应及时注意,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发性帕金森病与中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及药物疗效的异同。方法:对35例早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中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不同,典型的搓丸样震颤及齿轮样肌强直少见,一般不累及智力和精神,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对安坦及美多巴效果好。结论:早发性帕金森病与中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17.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征性缺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变性疾病。有关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清楚。近10年来,氧化应激与。P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观点已为多数神经学专家接受。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与P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静滴GSH治疗患者,以探讨GSH治疗P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联合应用针刺和药物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54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9%,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针刺和药物疗法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侯玉超 《吉林医学》2021,(2):444-445
目的:研究rTMS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rTMS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将两组SCOPA-AUT评分和UPDRS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SCOPA-AUT评分(15....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救治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化和预后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临床常规取穴常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而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反其道而行,以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且越早介入针刺,疗效越佳,两种取穴方法迥异。醒脑开窍这一独特的取穴规律为临床实践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笔者结合上述发现,提出可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寻求最佳阳经穴与阴经穴的配比,加以最适刺激手法与刺激量,优化组合,获取最佳治疗方案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