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椎椎管内(颈髓3~8)良性肿瘤80例,其中神经纤维瘤68例,脊膜瘤12例,以硬膜下及亚铃型居多,76%累及颈髓2~3个节段,而神经纤维瘤的半数是以颈髓5~6为中心。本组近半数以颈神经根痛为首发症状,神经纤维瘤更多见,其与肢体麻木,力弱和肌萎缩均有一定的定位意义,神经纤维瘤者多有椎间孔扩大,辅助检查以脊髓碘油造影确诊率最高。本组术后复发者占17.5%,复发的神经纤维瘤均为亚铃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病理性扩大的椎间孔在袖套内切除偏一侧椎管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手术方法的应用.方法 对11例疑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采用经椎间孔袖套内人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全部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肿瘤为偏脊髓一侧骑跨椎间孔生长,形态为非明显哑铃彤,椎间孔扩大明显.肿瘤位于颈段者7例、胸段者2例、腰段者2例.结果 11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第4天即可下床活动,随访4-24个月,平均11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发牛.结论 经扩大的椎间孔袖套内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避免了术中的过度显露,不破坏脊柱的骨性结构,对椎旁肌及韧带的损伤与半椎板切除入路相同,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偏侧的骑跨椎间孔生长的非哑铃彤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3.
胸腔内脊膜膨出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39岁。右侧胸闷气短2年,伴右下肢麻木3个月,CT及MRI示胸椎管内占位病变并向胸腔膨出,T_(4-6)椎体骨质部分吸收,T_6右侧椎弓孔破坏,椎间孔扩大,呈喇叭口状,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最大径16cm×10cm,全脊髓MRI未见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考虑为囊性神经鞘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为后纵隔肿瘤。术中见囊内充满清亮脑脊液,无神经组织,T_6椎间孔扩大,直径约3cm,从椎间孔探查椎管内见脊髓受压被推向左前方,结构尚正常。囊壁病检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以及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技术和改良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方法 14例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肿瘤均累及C7和T1椎体,平均累及4.64个椎体节段.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行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术,其中8例同时采用改良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复位、固定椎板,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结果 14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者13例,次全切除者1例;手术后肌力改善10例,无变化3例,症状略有加重1例.随访3个月~8年,平均28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间融合良好,脊柱正常解剖结构恢复,无一例钛钉、钛板移位、脱落.结论 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足颈胸交界区多节段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案.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技术和改良高架桥式椎管扩大成形术简单、安全、有效,于复位、固定椎板的同时可以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5.
脊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脊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王忠诚范涛脊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多发生于颈、胸段脊髓,特别是上颈段脊髓内肿瘤,术后因神经损伤和脊髓缺血、水肿,可发生呼吸障碍、中枢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致命并发症,因此,以往认为脊髓内肿瘤手术切除是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或椎间关节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相应节段椎体重建和(或)椎弓根固定融合手术.结果 手术全切123例,近全切除6例;切除肿瘤后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手术47例,其中3例行颈前路椎体重建及固定融合术,44例行经椎弓根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神经鞘瘤99例,神经纤维瘤8例,脊膜瘤9例,节细胞神经瘤5例,畸胎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7例.术后2周原术前神经功能改善122例,症状同术前6例,加重1例.无手术感染、瘫痪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22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加重及复发病例.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 全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同时,行相应的椎体重建和脊柱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此类肿瘤、维护脊柱稳定性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神经纤维瘤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3%,所有脊髓神经纤维瘤均发生于枕骨大孔以下。作者报道66例,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43岁(11~72岁)。主诉疼痛者较多(占84%),疼痛为唯一症状者占30%,多为受累神经根之放射痛;1/4有直肠、膀胱功能障碍;1/3有肢体力弱,40%有感觉障碍(27%可查出感觉受损平面),49%脊柱平片有异常(椎弓破坏、椎间孔扩大、椎体破坏、脊柱侧弯、错位等),脊髓造影完全梗阻者占48%,42%部分梗阻。肿瘤位于硬膜下者占83%,仅10%在硬膜外,95%呈单发性,脑脊液蛋白20~2900mg/100ml,平均为410mg/100ml。肿瘤位于胸髓者占42%,其次为颈髓(30%)、马尾(22%),而腰髓只占6%。85%仅侵犯单个神经根。7%在硬膜内、外均有。全部病例术后长期随访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胸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资料。结果I型胸段哑铃形椎管肿瘤17例,Ⅲ型胸段哑铃形椎管肿瘤2例;胸腔纵隔内肿瘤较大可采用联合入路,椎管外肿瘤较小可采用单纯椎管入路;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数为良性肿瘤,预后均良好。结论大部分胸段哑铃形椎管肿瘤单纯经后正中椎管入路手术,肿瘤巨大或椎旁肿瘤较大者需选择经胸经椎管联合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9.
腰骶段髓内肿瘤全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5%~2%,以颈、胸段多见。国内文献报道腰骶段髓内肿瘤全切除的病例数不多。我院自1972年10月以来共收治8例腰骶段髓内肿瘤患者,经行肿瘤全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段椎管内肿瘤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26%,肿瘤生长于脊髓和相连接的组织,包括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等[1]。手术复杂难处理,稍有疏忽,可造成严重后果,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11年2月,共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46例,均在显微镜下施行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2例椎管内肿瘤(其中颈段13例,胸段29例,腰骶段1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3例,硬脊膜外肿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肿瘤全部切除,其中23例肿瘤采用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术;29例采用全椎板入路肿瘤切除术并行椎板成形、植骨融合,其中8例患者行内固定材料固定.随访1~5 a,疼痛缓解率90.3%(28/31),感觉障碍改善率80.8%(21/26),运动障碍改善率91.3%(21/23),括约肌功能改善率83.3%(10/12).结论 椎管内肿瘤应根据肿瘤情况选择适当的椎板入路方式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亦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一例因外伤性蛛网膜憩室而产生的迁延性截痪。12岁儿童,六岁时曾因外伤神智丧失达数月,其后有语言障碍,左上肢无力,五年后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以至不能行走。检查:语言缓慢而单调,双下肢无自动活动,胸_7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左上肢挛屈。腰穿压颈试验不通,脑脊液变黄,蛋白量>1克%。脊柱X线显示颈下段至胸上段椎管增宽,椎弓根消失。下行脊髓造影于胸_(2~3)椎间呈完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与病理特性,并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于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6例原发于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33~70岁,平均51.8岁。术前均行MRI检查,均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肿瘤通过椎间孔内外生长,1例由椎间孔外向硬脊膜下生长,4例由椎间孔外向硬脊膜外生长,另1例位于椎间孔处。其中颈段3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骶段1例。6例患者中,2例主诉肢体乏力伴麻木,2例主诉颈肩腰背部和肢体疼痛、1例主诉腰痛伴肢体麻木,另1例为体检发现。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肿瘤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节细胞瘤,HE染色可见基质内散在特征性的成熟神经节细胞,无核分裂像。术后随访6~80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属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病理具有特征性,易于诊断。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1977年1月至1995年10月收治374例椎管内肿瘤病人.肿瘤位于颈段椎管内者76例(20.3%).其中硬脊膜外肿瘤21例.硬脊膜内髓外34例.硬脊膜内、外同时生长11例,髓内肿瘤10例.肿瘤全切除55例(72.3%).次全切除13例(17.1%).活检加椎板减压手术6例.椎板减压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31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脊髓髓内肿瘤并不少见,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脊髓髓内肿瘤位于颈段者占45%,位于胸段者占394%。由于切除肿瘤的操作过程中常并发脊髓损伤、缺血和水肿,可加重患者原有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术后可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排痰困难,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故以往认为脊髓髓内肿瘤特别是高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术是十分危险的,多数人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持悲观态度。70年代以前,对髓内肿瘤多倾向于采取活检、椎板切除减压术及放疗等姑息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大多极差。其原因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16.
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哑铃形椎管肿瘤占所有椎管内肿瘤 5 7%~14 2 % ,而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在颈段椎管肿瘤中比例则要高到 30 % [1,2 ] 。本院 1978年 5月至 1995年 10月共收治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 35例 ,现将本组手术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5例。年龄2 2岁~ 67岁 ,平均 4 0岁。病程 1个月~ 5年平均18个月。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手或上肢根性疼痛18例 ;有确定感觉障碍平面 2 9例 ;肢体活动障碍30例 :其中四肢瘫 15例 ,三肢瘫 7例 ,截瘫 3例及单瘫 5例 ;括约肌功能障碍 14例 :棘突及椎旁压痛 16例 ;颈部触及肿块 11例。…  相似文献   

17.
脊髓成血管细胞瘤比较少见,占脊髓肿瘤的1.6%~2.1%.本文对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行探讨.强调MRI检查对其术前诊断的重要性.全组男8例,女2例.年龄21~68岁,平均45岁.经CT、MRI或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2例(20%)系多发性生长(均为2个病灶).肿瘤位于颈段脊髓6个,颈胸段1个,胸段2个,胸腰段1个,园锥2个.其中10个位于髓内,另2个波及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不同脊髓节段的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1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采用后外侧肌间入路2例;半椎板入路243例,其中切除骨复位、椎管重建93例;旁正中侧方入路7例;全椎板入路99例,其中全椎板复位、椎管重建67例,去椎板减压3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33例(94.9%),次全及部分切除18例(5.1%).术后按Frankel标准评定疗效,优良298例,显效47例,差6例.229例随访1~9年,影像学复查均未见椎管狭窄及滑脱,肿瘤复发16例.结论 根据肿瘤不同性质、不同节段及与脊髓相对位置,采用个性化显微手术方法,既能保证肿瘤切除,又能维护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19.
椎管内肿瘤发生于脊髓、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组织的原发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椎管肿瘤包括硬脊膜外肿瘤(神经鞘瘤、血管瘤、脂肪瘤)、硬脊膜下肿瘤(神经鞘、脊膜瘤)、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颈段、胸段。好发年龄20~50岁,男性大于女性。症状:疼痛多见,其次是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直肠、膀胱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在多颈段髓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并以微型钛板固定回植,重建椎管的初步治疗经验.方法 多颈段(>3节段)髓内肿瘤36例,均采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其中9例以微型钛板固定回植已切除的椎板,椎管成形,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经回植椎板行椎管成形的患者没有发现椎管狭窄、脊柱后突及不稳;未经回植椎板椎管成形病人中有6例出现脊柱后突畸形,3例出现呼吸障碍,5例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6例出现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3例出现硬膜外积液.结论 应用桐田法切除整块椎板并微型钛板固定,椎板回植,椎管成形,对多颈段髓内肿瘤切除术病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意义重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