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17,4-位氨基磺酸竹红菌乙素衍生物(17-4-amino-1-butane-sulfonic acid-hypocrellin B,4SB)的光谱特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规律,为4SB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量4SB在PBS和HSA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与临床使用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作对比,研究HSA对4SB光谱的影响。将4SB溶于HSA溶液后持续震荡,不同的时间点测定4SB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观察4SB与HSA作用的时间规律。观察HSA对4SB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将浓度为0、1.25、2.5、5.0、10和20μM/ml的HSA加入5μM/ml的4SB中,测定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HSA与4SB相互的荧光淬灭: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4SB的荧光光谱;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HSA的荧光光谱。结果 4SB在600 nm以上的波段较HpD的吸收有很大提高,在人血清溶液体系中此峰红移且增强了2.3倍。4SB与HSA的结合时间是30 min。HSA与4SB是1对1的特异性结合,且位点在色氨酸残基附近。结论 4SB在红光波段吸收好,与白蛋白结合后增强了对光的吸收,与白蛋白1∶1结合,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超声导入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超声电导仪经皮导入异烟肼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局部注射异烟肼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追踪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以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局部超声检查等为疗效判断依据,评价治疗结果。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抗结核药物超声导入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能提高浅表淋巴结结核的好转率,是一种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精取阿奇霉素注射液适量 ,加 0 .1mol·L-1盐酸溶解并稀释至一定浓度 ,加入 85 %硫酸 ,涡旋混合 ,静置显色 ;在 4 82nm波长处按拟定方法测定。结果 浓度在 2 0~ 7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A =0 .0 0 932 C+0 .0 2 18,r=0 .9999;平均回收率 10 1.33% (n=9) ,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1%。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速 ,可用于阿奇霉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复方硫酸铝注射液体外对膀胱肿瘤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体内对小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瘤内一次注射给药法考察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对膀胱肿瘤BI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99.3μg·ml-1;瘤内注射对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成份是硫酸铝,复方注射液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随硫酸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浓度为0.117、0.175、0.234、0.292mol·L-1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3.0%、32.7%、45.4%和53.3%,表现出剂量正相关。处方中其它成分不影响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体外对膀胱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小鼠移植肿瘤内一次注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pH值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降解产物的影响,指导制剂的开发和生产。方法:制备不同pH值注射液样品,采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NO2^-的浓度,HPLC面积归一法测定有机降解物峰面积百分比。结果:随pH值的升高,NO2^-的浓度和有机降解物峰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有机降解物增加较明显。结论:注射剂pH值应控制在3.5-5.0之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由60SE2启动子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MG63细胞株,并筛选出能反映Cbfal活性的细胞株.方法 合成60SE2启动子的序列,并将其构建到T载体中:然后通过双酶切得到启动子片段;与去除CMV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pEGFP-Nl的酶切片段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MG63细胞系,经G418筛选得到了稳定转染60SE2-EGFP基因的MG63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IGF-I和VD,处理,通过EGFP荧光强度分析,ALP活性测定,筛选出能够响应IGF-I和VD3的细胞株.结果 构建了pUC-60SE2扩增载体和p60SE2-EGFP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稳定转染以及IGF-I、VD_3筛选获得一株荧光强度随IGF-I和VD_3处理而增强的细胞株.OSE-MG63.结论 构建了能反应Cbfal活性的成骨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微重力对Cbfal的转录活性及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多组份物质含量。方法:应用多波长吸收度比值差法原理,根据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选择测定波长组合,联立方程,计算有关参数。结果: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氯霉素、维生素B2、盐酸普鲁卡因):99.75%和0.63%、100.0%和0.52%、99.33%和0.60%。结论:多波长吸收度比值差法适于测定多组份含量,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强度反映Cbfa1活性成骨细胞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由6OSE2启动子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MG63细胞株,并筛选出能反映Cbfa1活性的细胞株。方法合成6OSE2启动子的序列,并将其构建到T载体中;然后通过双酶切得到启动子片段;与去除CMV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pEGFP-N1的酶切片段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到MG63细胞系,经G418筛选得到了稳定转染6OSE2-EGFP基因的MG63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IGF-I和VD3处理,通过EGFP荧光强度分析,ALP活性测定,筛选出能够响应IGF-I和VD3的细胞株。结果构建了pUC-6OSE2扩增载体和p6OSE2-EGFP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稳定转染以及IGF-I、VD3筛选获得一株荧光强度随IGF-I和VD3处理而增强的细胞株-OSE-MG63。结论构建了能反应Cbfa1活性的成骨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微重力对Cbfa1的转录活性及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用于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与发展的载缓释阿米卡星硅胶导尿管.方法 采用复方壳聚糖为载体,制作载缓释阿米卡星的硅胶导尿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15天内浸提液中阿米卡星的浓度,并用能谱分析技术(EDAX)对膜层的实际组分进行检测,证实阿米卡星在导尿管上的成功负载;直接抑菌实验证实所负载的阿...  相似文献   

10.
左西孟旦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左西孟旦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确定左西孟旦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及进行干扰试验测定其最大非干扰浓度。结果 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抑制作用,通过稀释的方法可排除干扰,最大非干扰浓度为其64倍稀释液。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  相似文献   

11.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73种注射剂理化配伍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73种注射剂配伍变化结果。方法供试品按1:1等量置多孔点滴板孔混合后,观察配伍变化结果。结果与25种抗微生物药物配伍有4种发生变化,占16.00%;与40种常用注射剂配伍有4种生成白色沉淀。占10.00%;与8种输液配伍虽未发生外观变化,但配伍后输液的pH值有改变,且变化范围在规定范围内。配伍总发生率为10.96%。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不宜与氯唑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硫酸阿米卡星、磺胺嘧啶钠、地西泮、呋噻米、肝素钠及氢化可的松配伍。  相似文献   

12.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on 20 adult patients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the serum electrolytes and proteins produced by bolus administration of 100 ml of the nonionic contrast medium iohexol (Omnipaque 300) for intravenous urography.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or analysis before injection and at five and 30 minutes afte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erum sodium, potassium, total protein, albumin, calcium, and phosphate were noted at five minutes post-injection (p less than 0.001). The mean percentage decreases were sodium 2.4%, potassium 5.1%, total protein 13.7%, albumin 14.2%, calcium 8.6%, and phosphate 5.3%. Thes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30 minutes (p less than 0.001) except for the serum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which had almost returned to baseline level. The changes in sodium, potassium, and phosphate are small and thought to be secondary to hemodilution due to the osmolality of the contrast. The changes in total protein, albumin, and calcium were much greater and difficult to explain. Although we fou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rum biochemistry and proteins, these did not appear to cause clinical abnormalitie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SCE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中聚合物的方法。方法用TSK G2000SW色谱柱,在紫外254 nm处检测,以外标法计算聚合物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中聚合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方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中聚合物的平均含量为0.7%,高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测定结果。结论 HPSCE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中聚合物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可有效控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聚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经8倍稀释后可完全消除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结论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150mm,5μm);以0.01 mol·L-1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00±0.0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测定杂质C时为305 nm;柱温为40℃;进样量20μl。结果泮托拉唑钠与各杂质峰分离度良好。结论本方法能有效地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中美洛西林钠聚合物的方法。方法Sephadex G-10色谱柱,流动相A为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0),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200μl。结果美洛西林对照品在20.2l~60.6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聚合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硫酸沙丁胺醇脉冲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硫酸沙丁胺醇脉冲片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采用C18为色谱柱,流动相:0.03mol·L^-1磷酸二氢钠pH3.10溶液.甲醇(90:1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标准曲线在20~20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78%。测得3批样品相当标示含量分别为99.3%,98.6%,101.2%,有关物质均〈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制剂含量、有关物质检查及酸、碱、氧化、高温及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口服荧光素钠注射液后玻璃体中荧光素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4.4)-甲醇(1:1);流速:1ml/min;激发波长:470nm、发射波长:513nm。结果人玻璃体中荧光素钠浓度在0.03~0.9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口服荧光素钠注射液后玻璃体中荧光素钠含量在0.052~0.375μg·ml^-1范围内。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人玻璃体中荧光素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与0.01 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等量混合,用磷酸调节pH值至5.2)-甲醇(96:4)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柱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硫酸依替米星单次给药在大鼠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单次肌肉注射2mg/kg硫酸依替米星,分别于给药后0.5、2、4、8、12h和1、2、4、7、10d断头取血,同时剖取肾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肾匀浆中硫酸依替米星的浓度。结果给药后2h血浆中硫酸依替米星的浓度己降至(0.33±0.1)μg/ml。肾脏中硫酸依替米星的浓度为(31.98±5.69)μg/g,在肾脏中的总量是(50.69±15.92)μg,接近峰值水平,约占给药量的14%;给药2d后肾脏中的依替米星开始下降,4d后下降约50%,7d后下降约85%,10d后除有1只大鼠的肾脏中尚能够检测到硫酸依替米星外,其余实验动物肾脏中均未检测到硫酸依替米星。结论大鼠单次肌肉注射硫酸依替米星能够在肾脏中明显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