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鲍曼氏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和继发性脑膜炎等,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故此本研究重点讨论的是鲍曼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样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在612份样本中,分离出鲍曼氏不动杆菌184株,以呼吸道标样本检出率为最高,占94.6%。而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占总样本的30.07%;药敏试验结果中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最高,达86.9%,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但也达到40.8%,并出现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4.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药物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出19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在分离出19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中,最多检出于痰液标本占70.83%。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以ICU(重症监护病房)最多,分离出89株,占有46.35%。药敏试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最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次之,耐药率分别为53.65%、67.71%和71.8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科室分布情况,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治疗问题。方法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选取不同科室患者痰液作为标本,做细菌分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两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于i Cu及呼吸科,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等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较强,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应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同时加强对i Cu及呼吸科的重视,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黎  钱效森  刘远程 《当代医学》2012,(26):140-141
目的监测医院2年内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现状,并总结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心得.方法对呼吸内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48例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48例中26例接受以碳青霉烯类为主治疗,16例(61.54%)获得临床改善或治愈;另22例接受以头孢哌酮/舒巴坦为主治疗,15例(68.18%)获得临床改善或治愈.结论为获得更好的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治疗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加强药敏试验,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重症时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申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64-65
目的了解本院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病原学与耐药分析,为临床提供抗感染治疗的依据。方法对2009年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10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108株鲍曼不动杆菌,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粘菌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7%、3.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21.3%。尤其以ICU为主。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应引起临床科室的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邹艳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48-375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机械通气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耐药情况,为本地区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常见抗生素药敏培养结果,对治疗及转归进行评价。结果12个月内入住重症医学科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共108例,所有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非常严重,药敏结果显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耐药率大部分达70.00%以上,对青霉素类和二、三代头孢菌素全部表现为广泛耐药或者全耐药。108例患者中70例治疗结束后随访符合临床治愈,38例在治疗结束后随访临床无效,其中30例患者死亡。结论本地区老年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非常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7.
宁睿  王春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4):401-402,40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内科ICU( MICU)581例患者中疑似院内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泌尿道、中心静脉导管等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部位、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81例患者共检出菌株386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63株;自2009 -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在MICU检出率逐年上升,由11.21%升至16.04%;63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占82.54%;药敏结果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逐年上升,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结论:ICU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监测及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8.
肖丽萍 《河北医学》2014,(8):1403-1405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分析出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体外药敏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药敏耐药性非常严重,治疗药物中按照敏感度高低前三位排列分别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呱酮舒巴坦。结论:带有鲍曼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耐药性都比较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采取控制措施,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收集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用WHONET5.3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422株,其中398株分离自住院患者,24株分离自门诊患者。37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痰标本,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的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达80.33%,对美罗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54.50%、42.65%、39.81%及29.1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均在30%以下。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多来自于痰标本和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及控制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检出鲍曼氏不动杆菌69株,检出率为11.8%,分离的鲍曼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痰标本,占76.8%,其次是分泌物和引流液,分别占10.1%、7.3%.鲍曼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次为-内酰胺类抗生素及酶抑制剂。结论:鲍曼氏不动杆菌是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而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是治疗该菌较理想的药物,ICU在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最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0.8%,其次为烧伤伤口分泌物,占11.6%。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1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西宁地处高原,海拔2 200m,气温寒冷缺氧,呼吸道疾病患者较多,且呼吸科大部分是老年患者,他们往往有高原性基础疾病,抵抗力低下,成为鲍曼不动杆菌易感染人群,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逐年增加,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该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对住院时间>48h的患者咳痰,气管插管吸引痰标本,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ICU病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胞分离率为7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0%,革兰阳性球菌4.6%.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2.3%,鲍曼氏不动杆菌占12.4%.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是该院呼吸病房ICU病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敏  鲁卫平 《重庆医学》2008,37(3):264-265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2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最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78.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1.0% .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逐年增加,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姚红梅  刘维佳  陈英 《中外医疗》2008,27(12):38-38
目的 观察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痰培养药敏结果.结果 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有抗生素使用情况,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多为院内感染,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呋喃妥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喃,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较为敏感.结论 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正在上升,临床工作中,应尽早取痰培养,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尽量减少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自重症监护室患者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细菌鉴定用VITEK-GNI+,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分离出17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占87...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提供使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对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挑选可疑菌株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166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普遍降低,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5.54%、84.94%和81.93%。耐药性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13.86%、11.45%和10.24%。结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应首选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而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由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变迁。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采集海医附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17 90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实验。结果:17 90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到5 372株致病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06株,在不同的性别感染率无差别;年龄组感染率不同,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四季分布不同,以秋季节多见;以ICU多见。药敏结果显示:3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总体呈变化不大;对左氧佛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呈大幅下降;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无性别差异,与季节、年龄及病区有关。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耐药性,临床应根据其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黄家宙  李静  黎新桂 《华夏医学》2007,20(4):719-72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呼吸道患者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获得鲍曼不动杆菌105株,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定、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VITEK-2系统进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分析我院2010年分离的21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为主,占90.0%(190/211),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和63.5%,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3%、16.6%和17.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急诊ICU74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分析E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口腔护理后留取痰标本,机械通气者用无菌吸痰管留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K—B纸片扩散法测试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74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共分离出细菌8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分别占75.3%和24.7%,鲍曼不动杆菌居第一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严重,呈现多重耐药。结论:E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高;细菌耐药明显;医生应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消除易感因素及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降低E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