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今天,世界人民都把品尝中国豆腐菜看作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不错,中国的豆腐——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宗教,人人皆可享用。这白白嫩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价廉物美的豆腐,也吃出一个“豆腐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豆腐是中国人发明的,有着上千年的食用历史,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豆腐被称为"中国奶酪"。德国《明星》周刊等媒体曾把豆腐评为"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肴"。德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还将豆腐列为"具有减少冠心病风险等功效的健康食物"。《法兰克福汇报》甚至预言:"未来十年,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德国汽车,而是中国豆腐。"  相似文献   

3.
亦杂侃豆腐     
“纯白如玉,细若凝脂。”这两句溢美之词所形容的,不是哪一位绝世美人,而是人们常吃的豆腐。 不久前,有美国人预言:“未来十年,全球最成功、最畅销的商品不是汽车、电视、录音机……而是中国豆腐。”的确,豆腐是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的。我国制作豆腐的时间最早,手艺最精。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二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众的美食——豆腐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赏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和发展而开始风靡世界各地。美国《经济展望》宣布:“未来10年,最成功而又最有市场潜力的并不是汽车、电视机与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美国人求瘦心切的日益增多,开始大吃豆腐,并出现了不少制豆腐公司。在德国,许多人已习惯烹制中国风味的  相似文献   

5.
豆腐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是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豆腐的食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不少地方开始出现豆腐热,最疾迷的是日本。日本天明二年(公元1782年),大板出版了一部名为《豆腐百珍》的专门食谱,介绍有100多种豆腐的不同烹饪法,三年后,再出版《豆腐百珍继篇》增添了138种豆腐食谱。然后,尚有不少新出食经书籍都载有创新豆腐制法,花样千变万化。种类无奇不有,竟能构思出如此繁多的异品,连始创的中国也自愧不如。《豆腐百珍》说得上是一部高度专业的豆腐食经,书内将各种豆腐品种归纳为6级,分…  相似文献   

6.
豆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爱吃且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也是最富于变化的佳肴。它作为食药兼备的佳品,具有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据测定,一般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40毫克~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高的,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动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因此,常吃豆腐可以保护肝脏、促进机体代谢、增加免疫力并且有解毒作用。下面介绍六款豆腐佳肴。金黄贡丸主料:豆腐、面包屑、面粉、干淀粉、鸡蛋。配料:酱油、精盐、味精、番茄酱、葱姜末、油。制作:1.将豆腐放砧板上…  相似文献   

7.
都说中国人很有智慧,在吃的方面也不遑多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豆腐的发明。豆腐是我国传统豆制食品,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炼丹的时候,偶然问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时至今日,豆腐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8.
王云 《健康》2004,(10):42-43
豆腐源自中国有一个传说,古时有位公主生了一种怪病,见了饭菜就讨厌,什么都不想吃。皇帝布告天下:若有人能让公主进食,就招其为附马。许多厨师献上佳肴,却不能打动公主。这时,一位青年烧了一盘豆腐送进宫中。公主见了这白色的豆腐,一下就吃光了。皇帝如约将公主嫁给了青年,人称“豆腐驸马”。原来公主得的是厌食症,是由于宫中御膳油腻过多造成的。豆腐清淡素净,令公主胃口大开。豆腐是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食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豆腐古称菽乳、豆乳、脂酥、没骨肉、鬼食等。每年的9月15日为“国际豆腐节”。营养价值高豆腐是一种用大豆…  相似文献   

9.
《中国健康月刊》2010,29(7):82-82
豆腐是适合男女老少的最家常的养生食物,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  相似文献   

10.
豆腐在中国,时不论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老幼,人人都爱吃它。各种菜系,酸甜麻辣,口味不同,豆腐都能唱“主角”或当“配角”,可见豆腐的平凡与魅力所在。 在著名的地方菜肴中,几乎都有豆腐菜。如广东菜中有蚝油豆腐、太史豆腐等十几种,四川菜中有麻婆豆腐、酸辣豆腐、家常豆腐等,北京菜中有冬菇豆腐、什锦豆腐等,还有上海的龙眼虾仁豆腐、山东的锅贴豆腐与三鲜豆腐、苏州的三虾豆腐、杭州的八宝豆腐与东坡豆腐、湖南土家族的土司豆腐、湖北的武汉抓豆腐、广西的山斑鱼豆腐、贵州的雷家豆腐丸等等,以及其他地区的香莲豆腐、菊花豆腐、七巧豆腐、蜂窝豆腐等。其中别具特色的“豆腐圆”,是广西名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做菜讲究火候,民间早就有“千滚豆腐万滚鱼”的说法,形象地点出豆腐和鱼都是耐煮的食材,费时较长,吃的是“功夫菜”.然而,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鱼和豆腐真是煮得越久越好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滚”字指的是慢炖,锅烧开后用中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汤面微微滚开而汤汁又不溢出.和绿叶菜等食材相比,鱼和豆腐的确是比较耐煮的食材,从这个角度来说,“千滚豆腐万滚鱼”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论营养,在加热不超过120℃的前提下,鱼类和豆腐中的蛋白质、矿物质、豆腐里的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不会有明显损失的.  相似文献   

12.
豆腐的膳食文化由其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观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延伸出从烹饪、品尝到文学诗歌等丰寓多彩的豆腐膳食文化。为弘扬中国豆腐文化,2007年9月15日在豆腐发源地安徽淮南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市从1992年起,已经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豆腐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情况,并进行控制.方法:对豆腐制作的各环节进行采样,并在豆腐成型后分别放置2、4、6、8、16 h后,进行菌落计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豆腐在室温放置小于6 h,豆腐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在室温放置超过6 h,豆腐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均超过国家标准.结论:对豆腐制作各环节进行微生物污染控制,采取适当的消毒、防蝇、防腐等措施,可延长豆腐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4.
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的优秀代表之一,本文对豆腐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进行了总结,即豆腐的营养价值不亚贵于牛奶,且豆腐还有减肥、预防癌症、预防更年期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香辣豆花富贵鱼,是春节家宴上一道很受欢迎的彩头菜,寓意年年有余、花开富贵.其主料为内酯豆腐(豆花)和桂鱼. 传统的豆腐制作多采用石膏、卤水作凝固剂,而内酯豆腐以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可减少蛋白质流失,提高保水率.内酯豆腐洁白细腻,营养、口感均优于传统豆腐.  相似文献   

16.
王旭峰 《健康》2011,(3):30-30
众所周知,冻豆腐是由鲜豆腐冷冻而成,孔隙多、弹性好、味道鲜美.一方面,冻豆腐和鲜豆腐一样,富含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矿物质等营养素;另一方面,冻豆腐还有几个鲜豆腐没有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一道来.1冻豆腐比鲜豆腐更容易保存.豆腐是高蛋白、高水分的食物,很容易滋生微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国人一直为豆腐的发明而自豪。谁不知道,南豆腐用石膏,北豆腐用卤水,做豆腐还相当要经验呢。上等的豆腐,清淡微苦,豆香浓郁,软而不散,营养丰富。谁要说豆腐不是中国的技术,豆腐不是中国的最好,老百姓肯定跟他急。  相似文献   

18.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了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牙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豆腐中含有的甾固醇和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豆腐与健康     
豆腐是一道家常菜,人人都喜欢吃.它细嫩可口,易消化,是极佳的食品.点豆腐用的石膏或卤水,含有较多的钙、镁、铁等,对造血以及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均有益.镁盐对心肌还有保护作用.豆腐中植物蛋白含量为8.4%,但糖分较少,故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豆腐不含胆固醇,需降低胆固醇的人不妨多吃点豆腐.豆腐与牛奶相比,其脂肪含量不及牛奶的三分之一,各种维生素的含量基本相等,铁质的含量是牛奶的5倍.  相似文献   

20.
话说豆腐     
众所周知,豆腐的故乡在中国。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食品,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高祖刘邦儿子淮南王刘安。”另据日本学者所作《豆腐考》的考证,最早关于豆腐的记载,出自宋初陶毂的《清异录》。当时豆腐是一种粗制食品,明代以后各种精制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