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乳糖奶粉对药物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未用抗生素体格检查正常儿童151例.记录饮奶后消化道症状及尿半乳糖测定情况;住院应用抗生素患儿186例(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静脉滴注抗生素者,用药前无腹泻,用药后7天内出现腹泻的婴幼儿),记录住院患儿用抗生素后第1、2、3、4、5、6、7天消化道症状及尿半乳糖测定情况,并用无乳糖奶粉对其进行干预.结果 治疗组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天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性腹泻可继发乳糖不耐受,无乳糖奶粉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喝牛奶,就会出现气多、肠鸣、腹胀及腹泻等症状。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对牛奶过敏。其实,这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糖(碳水化合物)。有些人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用于分解乳糖的酶。那么,牛奶中的乳糖就不能被消化分解,从而导致典型的系列症状:气多、肠鸣、腹胀及腹泻等。在美国,大约有25%的人患有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3.
<正> 乳糖不耐症是儿科常见的腹泻病,随着国内“简易粪乳糖检测方法”的建立,其诊断率不断提高。因常规治疗腹泻的方法对此病通常无效,所以我们采用口服思密达治疗乳糖不耐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用简易粪乳糖检测法对腹泻婴儿进行筛查共筛查出粪乳糖阳性病人60例,随机分成思密达治疗组和复合维生素B液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患有腹泻的婴幼儿50例,采用大便还原糖试验进行病状分析。结果:3岁以下腹泻患者的乳糖不耐受症发生率为62.2%,轮状病毒肠炎组的乳糖不耐受症发生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1岁内的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症的发生率最高,而且各组间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的感染是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乳糖检测及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对肠腔乳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乳糖强阳性腹泻不愈患儿给予干预的效果。方法 轮状病毒检测采用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轮状病毒抗原,乳糖检测采用乙酸铅氧化铵法测定粪便还原糖,应用无糖奶粉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90例患儿粪便乳糖阳性68例,占75.6%;病毒滴度越强粪便乳糖阳性越多;病程越长乳糖阳性反应越强,阳性率越高。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腔乳糖酶严重受抑,导致乳糖不能消化吸收,继发乳糖不耐受是腹泻不愈的常见原因,应用无糖奶粉进行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刘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05-1705,1749
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80%左右的婴幼儿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人轮状病毒(HRV)是秋季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该病毒可破坏肠黏膜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迁延.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开展了粪便乳糖的检测,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旨在寻求一种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方法.现将结果回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腹泻与乳糖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近3个月以乳糖乳制品为主食的住院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儿80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腹泻后,采用尿半乳糖测试盒进行测试,并记录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儿进行便常规、便一般细菌培养、便轮状病毒检测,并记录其检测结果.结果 80例样本中便常规示:红细胞:无或0~1个/HP;白细胞:无或0~1个/HP;脂肪滴:(-).便一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便轮状病毒检测阴性77例(96.25%),阳性3例(4.75%)(其中2例乳糖不耐受阳性,1例乳糖不耐受阴性).乳糖不耐受结果阳性44例(55.00%),阴性36例(45.00%).不同年龄组乳糖不耐受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5,P<0.001).结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破坏肠道乳糖酶活性致腹泻,即药物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腹泻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与乳糖不耐受关系的探讨,指导婴幼儿的合理喂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417例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资料,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母乳喂养组148例,奶粉喂养组126例,混合喂养组143例,比较分析喂养方式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结果:比较分析母乳喂养组、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母乳喂养组中,母乳喂养时间小于4个月和不小于4个月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与喂养方式具有相关性有关,且母乳喂养婴幼儿中,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锌剂配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复方胃蛋白酶散、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及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泻缓解时间及总病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6.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锌剂联合去乳糖饮食佐治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乳糖奶粉对婴儿秋季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80例秋季腹泻婴儿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三组应用相同的抗病毒、补液、思密达和对症支持等治疗,正常饮食组给予普通婴儿饮食;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实行无乳糖饮食但不添加无乳糖奶粉;无乳糖奶粉喂养组在单纯无乳糖饮食组的基础上添加无乳糖奶粉喂养。结果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较正常饮食组病程明显缩短(P<0.05),单纯无乳糖饮食组与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单纯无乳糖饮食组(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喂养在缩短婴儿秋季腹泻的病程,改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婴儿腹泻粪还原糖与pH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班氏试剂法对120例水样腹泻婴儿的粪还原糖与pH进行检测,并与28例同期非胃肠疾病婴儿进行对照。结果生理性腹泻,秋季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其粪还原糖阳性率分别为42.5%,38.98%,28.57%,与对照组3.57%对比明显增高(P<0.05),粪pH值分别为5.98±1.78,6.25±0.38,6.32±1.14,比对照组6.35±1.24稍有下降,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0例生理性腹泻患儿改用去乳糖奶粉或断乳喂养,腹泻在2~3d内停止9例,另11例在改喂养后1~2周腹泻痊愈。说明婴儿腹泻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均存在乳糖不耐受症。因此对婴儿腹泻时应重视L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金蓉  武庆斌  张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75-175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测定对轮状病毒性腹泻继发乳糖酶缺乏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尿半乳糖测定法对161例腹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20例(74.53%),轮状病毒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占84.91%,细菌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占66.67%,轮状病毒感染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比率高于细菌感染者。结论:婴幼儿腹泻继发乳糖酶缺陷的发病率高,应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乳糖不耐受腹泻患儿中挑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去乳糖食物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情况、病程情况、复发情况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乳糖不耐受腹泻患儿采取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乳糖不耐受症(LI)主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使乳糖酶分泌缺乏,不能充分水解乳糖,导致小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引起含气性腹泻。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先后开展了对腹泻患儿粪便乳糖的检测。明确LI的情况有助于对腹泻的控制。我院去年起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992年7月~1993年2月,我们对儿科住院腹泻患儿30例的粪便用醋酸铅法检测其乳糖含量,其中男19人,  相似文献   

15.
邵汉华 《现代医学》1989,17(4):239-240
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是致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国内相继有检出报道,EIEC对乳糖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为该菌特征,我们从成人和小儿腹泻标本中发现有很多优势菌都是在发酵乳糖的典型大肠杆菌,其中疑有侵袭性大肠杆菌。特挑选152株,进行了系统的检测,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无乳糖奶粉对婴儿秋季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80例秋季腹泻婴儿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三组应用相同的抗病毒、补液、思密达和对症支持等治疗,正常饮食组给予普通婴儿饮食;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实行无乳糖饮食但不添加无乳糖奶粉;无乳糖奶粉喂养组在单纯无乳糖饮食组的基础上添加无乳糖奶粉喂养。结果 单纯无乳糖饮食组和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较正常饮食组病程明显缩短(P〈0.05),单纯无乳糖饮食组与无乳糖奶粉喂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单纯无乳糖饮食组(P〈0.05)。结论 无乳糖奶粉喂养在缩短婴儿秋季腹泻的病程,改善营养状况方面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巍 《中外健康文摘》2012,(35):413-414
目的观察无乳糖奶粉治疗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的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大便中RV抗原检测均阳性,均采用醋酸铅加氢氧化氨法检测粪便中乳糖、PH值.粪便中乳糖大于或等于++,PH值小于5.5为乳糖不耐受.对照组予补液及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在腹泻持续时间、大便次数及粪乳糖转阴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乳糖酶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60.0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酶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乳糖喂养对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无乳糖奶粉及米汤、稀饭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结果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统计有显著差异(x2=46.78,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存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所以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暂停含乳糖食品给予无乳糖喂养,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获得性乳糖酶缺乏症常引起胃肠道症状,但其病因尚不明确。乳糜泻比以往所估计的更易引起乳糖酶缺乏症。已有多个研究阐述了乳糜泻患者中乳糖不耐受的患病率,但尚未发现乳糖不耐受患者中乳糜泻患病率的资料。本研究将H2-乳糖呼吸试验阳性的乳糖不耐受患者的乳糜泻患病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该回顾性研究对意大利南部的54例患者(15男/39女;平均37.8±7岁)进行分析,包括在进食牛奶或含有乳糖的饮食后出现腹胀、腹泻的患者。这些患者H2-乳糖呼吸试验阳性,而H2-葡萄糖呼吸试验阴性。对照组为相似人群的50例献血者,并以性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