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增加治疗难度,直接影响其预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7例.现将其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6 ~ 74岁、平均57.4岁,术后12h~7 d行头颅CT或MRI检查均发现梗死灶.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合并有冠心病2例、糖尿病4例,脑出血前均无明显脑梗死病史.术前患者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嗜睡1例,浅昏迷3例,中度昏迷2例,深昏迷1例;瞳孔双侧正常大小2例,一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手术时机及方式:发病至手术时间3 h~14 d;7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脑梗死发生时间及部位:发生在术后1~7d,其中1~3d4例,4~7d3例;发生在血肿对侧2例,血肿同侧2例,基底节区4例,枕叶2例,丘脑1例.术后脑梗死表现及辅助检查:术后持续昏迷或意识障碍加重2例,神志一度好转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加重2例,有新出现偏瘫或原来偏瘫部位进一步加重2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约4%~16%[1],发生后处理困难,致死、致残率高.我院神经外科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CT定向钻颅手术,术后再出血21例,发生率为6.73%,现将再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术后患者183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血肿量、水肿情况。单因素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3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31例、未并发脑梗死152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并发脑梗死组高血压病史≥15年者多于未并发脑梗死组,血肿量≥35 ml者多于未并发脑梗死组,水肿≥70 cm3者多于未并发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血肿量及水肿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时需高度重视高血压病史、血肿量及水肿情况,降低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对其中出现脑梗死患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单因素有高血压病史、舒张压、收缩压、血肿、水肿范围、脑组织移位、手术未规范操作、止血降颅压药物应用(P均0.05),而和年龄、血浆渗透压、血糖、性别无关(P均0.05);其中高血压病史、舒张压、收缩压、血肿、水肿范围、脑组织移位、手术未规范操作、止血降颅压药物应用均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影响因素多重,其中长期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大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确诊的100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751例,平均年龄(67±18.9)岁;脑出血组160例,平均年龄(65.2±13.1)岁;单纯高血压组92例,平均年龄(66.5±11.9)岁。并以同期住院的88例非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3.2±13.7)岁。比较四组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344.77±113.16umol/L)、脑出血组(354.72±116.38umol/L)、单纯高血压组(353.95±114.80mmol/L)与对照组(286.59±99.16mmol/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q=5.84、5.79、5.10,P均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脑出血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q=1.29、0.94、0.07,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可能与血尿酸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给予显微外科微创治疗,观察颅内血肿清除率和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评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68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颅内血肿残留<10%者62例(91.18%),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者5例(7.35%),ADL评定为良好者49例(72.06%),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将显微外科与小骨窗微创手术方法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既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又能够在术中提供良好的照明和视野,在直视下清除血肿,有效清除血肿,降低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1999~ 2 0 0 2年 ,我院收治 133例急性脑血管病 (ACVD)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33例中 ,男 6 9例 ,女 6 4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6 3.4岁 ;病程 1~ 88天。既往史有脑动脉硬化 98例 ,高血压 6 6例 ,糖尿病 15例 ,冠心病 14例 ,慢性支气管炎 15例 ,脑梗死 9例 ,脑出血 6例 ;有的既往史超过两种疾病。原发病为脑出血 83例 ,均在基底节部位 ,出血量 2 0~ 5 0 m l,并破入脑室 ;脑梗死 4 6例 ,4 1例有中线移位 ,均经 CT检查确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CT及脑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MOF均符合陈德昌等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冶玉虎  马越 《山东医药》2009,49(40):113-11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本研究对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术后患者126例,年龄45-80(60.1±8.8)岁,病程5-7 d。B runnstrom分级:Ⅰ-Ⅱ级81例、Ⅲ-Ⅳ级35例、Ⅴ-Ⅵ级10例;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69例,血肿腔置管引流39例,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18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延缓麻醉清醒防止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强  徐娉  梁文芝 《山东医药》2010,50(13):99-100
2008年2月~2009年10月,我们应用术后延缓麻醉清醒的方法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住院需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36~75岁、平均54岁。患者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人院时经头颅CT扫描明确脑出血诊断,其中右基底节区脑出血48例,左基底节区脑出血42例。血肿量按多田式公式计算40-78ml,平均52ml。  相似文献   

10.
1169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粘血病、心房纤颤、吸烟及酗酒等均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 10年来我院内科脑卒中的住院资料 ,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进行探讨、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 1169例脑卒中患者均为 1990年 1月~2 0 0 0年 3月的住院患者。男性 649例 ,女性 52 0例 ;年龄 2 2~ 89(平均 69.1)岁 ,<30岁 2 2例 ,30~ 39岁 35例 ,4 0~ 4 9岁 77例 ,50~ 59岁 2 2 6例 ,60~69岁 4 2 7例 ,70~ 79岁 30 6岁 ,>80岁 76例。其中脑出血 351例 ;脑梗死 52 6例 ;脑血栓 152例 ;…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996年6月-2006年10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1例,男105例,女46例,年龄37~90岁. 结果术后1个月内良好率和轻残率分别为25.2%和29.8%,手术死亡率为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122例患者随访2个月~10年,良好率为39.3%,轻残率为27.9%.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小RNA对高血压相关性脑出血(HRICH)患者脑血管组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连续纳入同期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因颅脑外伤需行颅内减压术且伴高血压病史的住院患者9例为对照组.术中取两组患者术区皮...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98年开始,我们采用改良的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60例,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1998年3月~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0例作为治疗组,男176例,女8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3岁,发病时间0.5~  相似文献   

14.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87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们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42例 ,对其中 87例重症 (IV级 )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由于术中注意脑保护 ,术后行腰穿放脑脊液及多系统监护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0例 ,女 2 7例 ;年龄<49岁 2 2例 ,5 0~ 5 9岁 5 1例 ,>6 0岁 1 4例 ,最大年龄 74岁 ,平均 5 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脑出血至入院时间 1~ 72小时 ,平均 8.5小时。发病前患糖尿病者 6例 ,慢支长期吸烟者1 4例。入院时 GCS评分均 <8分。按多田公式计算 ,本组出血量 2 0 ml者 3例 ,2 0~ 5 0 ml…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术后再出血为其中之一。 1995~ 1999年我院共施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132例 ,术后再出血者 47例 ( 35 .6 % ) ,死亡 19例( 40 .4% ) ,现就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本组 47例中 ,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33~ 75岁 ,平均 5 4岁。均经术后复查颅脑 CT证实 ,血肿量≥ 30 ml者 12例 ,<30 ml者 35例。治疗与结果 :47例术后再出血者中 ,12例血肿量≥ 30 m l,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 ,予以再次手术清除血肿 ;35例血肿量 <30 ml,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 ,予以保守治疗。结果 :死亡 19例 …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院采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男57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入院时收缩压150~180 mmHg 42例,180~210 mmHg 24例,>210 mmHg 12例;有明显高血压史者58例.  相似文献   

17.
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 ,部分血肿排出后常遇到血肿腔与脑脊液相通 ,对此既往多采取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我们对 35例此类患者在脑脊液外引流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注入及多次脑脊液置换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术前均经颅脑CT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继发脑室系统出血 ;有高血压病史 3~ 1 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I组 2 9例 ,男 1 7例。女 1 2例 ,年龄 39~ 77岁 ,平均 5 6.0 7岁 ;意识状态计分 ( G1 asgow计分法 ) 1 0~ 1 2分 8例 ,6~ 9分 1 4例 ,3~ 5分 7例 ;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发生脑出血20例,发生率6.2%,均因大脑中动脉闭塞,其中死亡10例,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6例;伴糖尿病12例,伴高血压16例;溶栓发生在6 h内16例,发生在6 h后4例;溶栓前12例NIHS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0~30分。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程度、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前收缩压。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治疗后发生脑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以重视,排除容易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尽可能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3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雪云  张文玲 《山东医药》2009,49(35):15-15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64岁;基底节区出血24例、脑干出血6例,出血量均〉30ml;有糖尿病病史4例),经常规内科治疗及积极、细致护理除2例死于心力衰竭外均治愈出院。现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对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 ,我们对 1995年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 140 1例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和临床亚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40 1例患者均符合 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分类》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95 8例 (6 8.38% ) ,女 44 3例 (31.6 2 % ) ;年龄 17岁~ 89岁。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 12 0 7例 (86 .15 % )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 194例 (13.85 % )。统计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率 ,以百分率表示 ;卒中亚型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