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陕西省、重庆市农村0~6岁儿童受忽视的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两省(市)部分地区0~6岁农村儿童受忽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两省(市)共调查农村0~6岁儿童1488名, 儿童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分别为31.59%、48.32。男女童忽视率和忽视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0.86, t/=1.51, P>0.05)。高年龄组儿童受忽视程度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儿童(f=13.36, F=33.45, P<0.05)。三代同堂、核心家庭儿童受忽视程度显著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儿童(7/=10.03, F=2.83, P<0.05);留守儿童受忽视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Z2=30.30, f/=6.76, P<0.05);而陕西省儿童忽视程度低于重庆市儿童(%2=9.42, U=8.40,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留守(0R=1.54;95%C/:1.20~1.97)、家庭类型(Ofl=1.38;95%C/:1.16~1.65)、父亲职业(0ft=0.87;95%c/:0.78~0.97)、母亲的文化程度(0尺=1.27;95%C/:1.07~1.52)、父子间关系(Ofl=1.43;95%C/:1.07~1.91)5个因素是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陕西省和重庆市农村0~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 应重视儿童忽视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村0~6岁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村0~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及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在重庆市3个区抽取822名0~6岁农村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用忽视率和忽视度描述其受忽视状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忽视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忽视率和忽视度分别为35.64%(293/822)、49.69±6.45.男童忽视度(50.23±6.40)高于女童(49.09±6.47)(P<0.05);留守儿童忽视率[40.48%(202/499)]与忽视度(50.64±6.29)均高于非留守儿童[28.17%(91/323),48.23±6.44](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OR=1.61,95% CI:1.17 ~2.21)、单亲和再婚家庭(OR=1.39,95%CI:1.10~1.76)、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的母亲职业(OR=0.81,95%CI:0.73 ~0.90)、冷淡疏远的母子关系(OR=1.42,95% CI:1.02~ 1.97)等情况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忽视.结论 重庆市农村0~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影响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因素为留守儿童、单亲和再婚家庭、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的母亲职业、冷淡疏远的母子关系. 相似文献
3.
Wang F Pan JP Zhang SJ Zhang H Wang WQ Wang HS Xu T Wang GX Xi WP Tao FB Qin R Gu GX Shi SH Zhang J Du QY Zhong ZH Jiao F Yang XM Cao CH Li M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2-27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0~6岁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1月在全国共抽取10个省(直辖市)中84个乡镇的7411名0~6岁儿童,其中0 ~2岁儿童3315名,3~6岁组4096名.应用“中国农村0~2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及社会忽视6个层面)的忽视率与忽视度等进行统计学描述、x2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结果 中国农村0~2岁组儿童忽视度为45.01±7.56,忽视率为54.9%(1819/3315);3~6岁组儿童忽视度为44.42 ±7.57,忽视率为53.8%(2203/4096).0、1、2岁儿童忽视率分别为58.5%(654/1117)、52.2%(597/1144)、53.9% (568/1054) (P <0.05).3~6岁组中,男性情感、安全忽视层面忽视度(44.60±7.86,36.82±9.03)高于女性(44.03±7.72,36.25±9.05)(P值均<0.05),情感、社会层面忽视率[16.8%(349/2072),28.3% (586/2072)]也高于女性[14.1% (286/2024),24.8%(503/2024)](P值均<0.05).0~2和3~6岁组儿童均以受到单项忽视为主,发生率分别为20.6%(683/3315)和22.7%(931/4096).0~2岁组以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儿童忽视率较高[62.5%(15/24)和63.2% (12/19)],3~6岁组以单亲家庭中儿童忽视率最高(60.0%,27/45).结论 中国农村0~6岁儿童忽视状况严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构建我国0~6岁儿童忽视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忽视原因的后续研究提供量化参考标准。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对儿童忽视影响为总体目标分层次逐级分析、命名儿童忽视各级指标并初步构建体系框架,再与我国0~6岁儿童忽视临床实际情况结合并咨询儿童保健专家对指标进行修正及完善后确定指标体系。结果:我国0~6岁儿童忽视指标体系包括儿童因素、父母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共32项具体原因指标构成。结论:所建立的0~6岁儿童的忽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历史研究成果中涉及到忽视原因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利用临床经验及专家意见进行了丰富与完善,对儿童忽视科研及临床实际应用均有实用价值,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儿童忽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中国西部地区两省份6~17岁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状况.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于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从陕西省和重庆市抽取7个区(县)26所农村中小学校的4 131名中小学生,采用“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研制及被忽视因素研究”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忽视层面(身体、情感、医疗、教育、安全、社会)的忽视率与忽视度.结果 调查对象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分别为55.50%(1 943/3 501)和49.96±9.67.男、女生总忽视率分别为56.78%(1 018/1 793)与54.16% (925/1 708) (P =0.119),总忽视度分别为50.08 ±9.31与49.83±10.02(P =0.479).医疗忽视层面忽视率女生[18.25%(348/1 907)]高于男生[14.72% (294/1 997)](P<0.01);身体忽视、教育忽视与社会忽视层面忽视度男生(50.05±10.46、49.99±10.81、57.63±14.63)高于女生(49.34±10.70、49.07±11.30、56.37±14.80)(P值均<0.05).6~8、9~11、12 ~ 14、15 ~ 17岁组学生总忽视率分别为44.48%(310/697)、60.40%(511/846)、60.89%(601/987)和53.66% (521/971) (P<0.01),总忽视度分别为46.89±8.57、51.88±9.25、51.88 ±9.25和51.72±8.89(P <0.01).除医疗忽视层面与社会忽视层面忽视率外,不同年龄组间其余层面的忽视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11岁组学生在身体忽视、情感忽视与安全忽视层面忽视率均为最高[28.39% (264/930)、26.41% (239/905)、20.35%(187/919)],12~ 14岁组学生在教育忽视层面忽视率最高[29.41% (317/1 078)];12~ 14、15~17岁组在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层面忽视度最高(12~ 14岁组:51.59±10.02、53.43±12.02;15~17岁组:51.96 ±9.80、52.61±11.59),6~8、9~11、12 ~14、15 ~ 17岁组分别在社会忽视、安全忽视、教育忽视与医疗忽视层面具有最高忽视度(依次为60.91±13.13、48.29±11.34、52.43±10.55、51.15±17.25).少数民族学生总忽视率为68.88%(374/543),总忽视度为52.91±9.14,均高于汉族学生[53.04%(1 569/2 958)、49.44±9.67](P值均<0.01).非独生子女总忽视率为58.20%(1 504/2 584),总忽视度为50.58±9.54,均高于独生子女[47.87% (439/917)、8.27±9.80](P值均<0.01).留守儿童总忽视率为61.65%(1 101/1 786),总忽视度为51.41 ±9.51,高于非留守儿童[49.10%(842/1 715)、总忽视度48.56±9.61](P值均<0.01).结论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受忽视状况严重,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信阳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调查1 005名3~6岁儿童忽视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忽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总忽视率为31.7%,男童总忽视率和身体忽视率高于女童(均P<0.05);不同年龄组总忽视率和安全忽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代同堂、核心家庭儿童在总忽视率、情感忽视率、医疗忽视率层面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儿童(均P<0.05);调查儿童忽视度为(45.7±6.8),男女童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5,P=0.172),但男童身体忽视度高于女童(u =2.95,P=0.002);不同年龄组总忽视度、身体、教育及安全忽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0),三代同堂、核心家庭儿童总忽视度、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忽视度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儿童(均P =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类型(OR=4.689,P=0.009)、父母亲职业(OR =0.064;P =0.001)、父母亲文化程度(OR=0.130,P=0.000)、父母的关系(OR =4.578,P=0.000)4个因素是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信阳市3~6岁儿童受忽视程度比较严重,影响儿童受忽视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类型、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父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长丰县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经历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忽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694名,占学生总数的58.1%;儿童总忽视率、留守儿童忽视率、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67.4%、70.2%、63.5%.留守儿童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00);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年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忽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相对于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OR值分别为1.628和2.341)、父母外出打工时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相对于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和很少联系OR值分别为1.299和1.844)是其危险因素;留守起始年龄较早(相对于留守时年龄≥11岁,留守时年龄6~10岁和≤5岁OR值分别为0.703和0.630)对于忽视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区儿童意外伤害状况,我们于2002年4~5月在十堰农村进行了本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两省市(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忽视状况, 为制定该人群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 从重庆市和陕西省共抽取1 874名农村小学生,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规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总忽视率为53.2%, 忽视度为(47.56±9.90), 男、女生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社会层面的忽视率、忽视度和教育层面的忽视度外, 9~11岁儿童其他层面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6~8岁儿童,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忽视率分别为58.7%、39.1%, 忽视度分别为(48.57±9.80)、(45.21±9.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社会层面的忽视率, 三代同堂和核心家庭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低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 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庆市农村儿童的忽视率(66.4%)和忽视度(50.53±9.80)均明显高于陕西省农村儿童的忽视率(38.8%)和忽视度(44.87±9.20)。结论 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忽视状况较严重, 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忽视问题, 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合力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佳木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况,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忽视现况及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佳木斯农村三所小学的1 576名学生中的433名留守儿童(男生202人,女生231人)。采用“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6~8岁组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分别为48.74%和48.25±8.40;9~11岁组的分别为52.99%和46.82±10.21,两年龄组的忽视水平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高于本地区城区儿童。按性别分组,男生的忽视率及忽视度均高于女生(P<0.05)。6~8岁组在教育和社会层面上的忽视度高于9~11岁组(P<0.01),9~11岁组安全层面上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6~8岁组(P<0.05)。男生在身体层面的忽视度和忽视率均高于女生,且在情感层面上的忽视度也高于女生(P<0.05)。此外,留守儿童均以受到单一忽视为主。不同类型留守儿童间的忽视率和忽视度水平无差异。结论 佳木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受到的忽视频度高,强度大。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加有关资源,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儿童的关注,增加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间的沟通交流,为农村儿童提供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农村中小学生受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及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两区县农村部分中小学生受忽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960例6~17岁在校中小学生,总忽视率为59.06%,总忽视度(58.20±8.96),被忽视学生的忽视率、忽视度在不同年龄段、家庭类型及各个层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1岁和12~14岁学生受忽视情况最严重,核心家庭学生受忽视情况最轻。身体、社会层面的忽视率最高,社会层面的忽视度最重。影响中小学生忽视率的主要因素有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年龄、家庭类型。结论 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中小学生受忽视情况比较严重,应重视农村中小学生忽视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区)农村婴幼儿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随机选取的吉林、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四川、江西、湖南、广西和贵州10省(区)农村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 共调查婴幼儿58 926名,男女童分别占50.91%和49.09%.总低体重率为5.05%,生长迟缓率为10.49%,其中0~6月龄组最低(分别为1.97%和3.79%),24~ 36月龄组最高(分别为7.80%和16.83%).儿童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中国农村地区婴幼儿体格发育不良状况仍不乐观,且低出生体重是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 选取2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生存曲线, 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47 843名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中位持续时间是12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胎产次、地区、民族、辅食添加时间, 父母文化程度, 母亲职业和家庭经济收入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国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偏短, 儿童性别、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有-定影响, 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 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出1272名3岁以下儿童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3%,6~12月龄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民族、看护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去2周内腹泻、母亲贫血、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种类(配方奶粉、普通牛奶、铁米粉、动物肉类、水产品)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低下(OR=1.581,95%CI:0.967~2.586)、过去2周内腹泻(OR=2.143,95%CI:1.453~3.160)和母亲贫血(OR=2.211,95%CI:1.611~3.036)均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6个月龄内混合喂养(OR=2.184,95%CI:1.561~3.055)和人工喂养方式(OR=5.282,95%CI:2.507~11.131)相对于母乳喂养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21,95%CI:0.524~0.991)和添加铁米粉(OR=0.599,95%CI:0.496~1.055)是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将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四川、甘肃、陕西3省项目村648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参与情况。结果 6道健康知识题均回答正确的居民为243人(37.5%),均回答错误者为19人(2.9%)。女性居民健康知识高得分组者是男性居民的2.161倍,参加讲座、同伴教育、获得宣传材料居民的健康知识高得分组者,分别是没有参加相应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2.720、2.147和2.159倍(P<0.01)。结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举办讲座、开展同伴教育、发放宣传材料是有助于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探究影响其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改进农村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提出建议。 方法 筛选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流入农村的流动人口39 578例,分析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 结果 18 922例最近一年有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流入农村人口中,10 705例曾就诊,就诊率为56.6%;首诊机构为本地社区卫生站和本地个体诊所的分别占24.5%和18.8%;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 = 1.127,95%CI:1.055~1.204)、已建立健康档案(OR = 1.240,95%CI:1.148~1.340)、接受过健康教育(OR = 1.224,95%CI:1.146~1.308)、有医保(OR = 1.128,95%CI:1.003~1.268)的农村流入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高;而有工作的(OR = 0.803,95%CI:0.733~0.880)、随家属迁移的(OR = 0.851,95%CI:0.729~0.994)、自评健康状况健康(OR = 0.514,95%CI:0.444~0.595)的农村流入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结论 流入农村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差;患病后首诊机构多为本地社区卫生站和本地个体诊所;流动原因、就业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健康教育接受情况、是否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是否有医保均会影响农村流入人口利用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两周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安徽省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抽取5个县,然后在每个县根据活产数抽取2~3个乡镇,对抽样乡镇所有4~5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5岁儿童4 457名,其中男童2 506人(56.2%),女童1 951人(43.8%)。两周患病1 042人,两周患病率为2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年龄较小(OR = 1.299, 95%CI:1.127~1.497)、家庭居住人数较多(OR = 1.239, 95%CI:1.075~1.429)、看护人类别为母亲(父亲,OR = 0.704, 95%CI:0.572~0.866;祖父母等(OR = 0.668, 95%CI:0.566~0.789)与农村地区4~5岁儿童两周患病呈正性相关。母亲年收入为1~2万(低于1万,OR = 1.236, 95%CI:1.033~1.479;高于2万,OR = 1.226, 95%CI:1.024~1.468)与农村地区4~5岁儿童两周患病呈负性相关。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4~5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较高,儿童年龄、家庭居住人数、看护人类别、母亲年收入是影响儿童两周患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