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正常组(60例)、单纯脑卒中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7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66例),共260例。对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炎性因子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4组炎性因子比较糖尿病合并卒中组的血清hs-CRP、sICAM-1、sVCAM-1、MCP-1、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选择hs-CRP、IL-6、IL-1β、TNF-α对糖尿病合并卒中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IL-6、IL-1β、TNF-α是糖尿病合并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增加,糖尿病合并卒中的危险增加(P0. 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提示糖尿病卒中患者较单纯卒中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炎性反应,炎性因子水平能够反映患者血管炎性病变的程度,对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25羟维生素D3(25-OH-Vit D3)、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207例,DPN组128例,非DPN组7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5-OH-Vit D3和Hcy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年2型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血清25-OH-Vit D3水平明显低于非DPN,而Hcy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程、FPG、Hb A1c和高血压为影响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DPN患者血清25-OH-Vit D3降低,Hcy和CRP水平升高,年龄、病程、FPG、Hb A1c和高血压为影响DPN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根据神经自觉症状和肌电图检查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组(SDPN组)、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并分别设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与糖调节受损组(IGR组)。所有受试者量身高、体重、血压,测血浆Hcy与CysC浓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纤维蛋白原,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Hcy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NC组、IGR组、SDM组、SDPN组、DPN组血浆Hcy浓度分别为:(6.00±1.43)μmol/L、(7.21±1.64)μmol/L、(8.21±2.40)μmol/L、(12.48±4.15)μmol/L、(13.51±5.80)μmol/L,SDM组、SDPN组、DPN组高于NC组、IGR组(P0.05),NC组与IGR组、DPN组与SDP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所测神经传导速度负相关(均P0.05),与神经反射潜伏期正相关(均P0.05);与BMI、病程、Cr、CysC、FIB呈正相关(P0.05或P0.01),控制BMI、病程、Cr、FIB后,CysC仍然与Hcy相关。结论血浆Hcy可作为DPN的预测因子,CysC可能与Hcy共同作用,加重DP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收集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及53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心、脑、肾、视网膜及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Hcy、hs-CRP、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危险因素的Logistci回归分析示,Hcy、hs-CRP和血脂水平均分别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y、hs-CRP和血脂水平分别为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两组睾酮、hs-CRP、IL-6、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收集两组病例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体质指数等基本临床信息。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体质指数、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睾酮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IL-6、Hcy显著上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的血浆睾酮水平与hs-CRP(r=-0.760,P0.05)、IL-6(r=-0.625,P0.05)、Hcy(r=-0.529,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降低,但Hcy及炎性反应水平升高;睾酮的水平与炎性反应水平和Hcy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41例高血压CSV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VCI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无VCI(WVCI)组(n=45)、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n=56)和血管性痴呆(VD)组(n=40)。比较3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治疗前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进一步以CSVD是否合并VCI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WVCI组(P0.05),VD组患者血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VCIN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WVCI组(P0.01),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高于VCIND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CIND组和VD组患者血清ICAM-1及血浆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IL-1β、TNF-α、ICAM-1及血浆Hcy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1β、TNF-α、ICAM-1及血浆Hcy均为V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L-6、IL-1β及TNF-α等炎症因子均参与了高血压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且其水平越高,VCI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史春林 《山东医药》2009,49(51):80-8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将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5例、早期DN组29例、临床DN组26例,另选择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化学分光法检测Hcy水平.比较四组血清hs-CRP、TNF-α和Hcy水平与DN的关系.结果 DN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 hs-CRP、TNF-α和Hcy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与DN的程度呈一致性,三者可作为DN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hsC-RP、TNF-α、IL-6、IL-10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17例,分为合并DPN组(DPN,n=75)及单纯T2DM组(T2DM,n=142),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炎性因子和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的相关性。将DPN组分为痛性DPN亚组(n=46)和非痛性DPN亚组(n=29),分析疼痛评分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痛性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病程、HbA1c、FPG、TNF-α、hsC-RP及IL-6水平均高于T2DM组,IL-10低于T2DM组(P0. 05或P0. 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分别与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波幅(CMAP)、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波幅(SNAP)呈负相关(r=-0. 599、-0. 624、-0. 483、-0. 555、-0. 570、-0. 493、-0. 495、-0. 491,P0. 05或P0. 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胫神经mNCV的影响因素为IL-6、TNF-α及hsC-RP(β=-2. 261、-0. 324、-0. 696,P0. 05);胫神经CMAP的影响因素为IL-6、年龄(β=-1. 201、-0. 020,P0. 01);腓浅神经s NCV的影响因素为TNF-α、HbA1c(β=-0. 671、-0. 385,P0. 01);腓浅神经SNAP的影响因素为TNF-α、IL6、HbA1c及糖尿病病程(β=-0. 154、-0. 645、-0. 117、-0. 038,P0. 05)。痛性DPN亚组IL-6、TNF-α水平高于非痛性DPN亚组[(2. 26±0. 59)vs(1. 93±0. 53)pg/ml、TNF-α(11. 38±2. 95)vs(9. 53±1. 88)pg/ml,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及IL-6是痛性DPN的危险因素(OR=1. 368、5. 042,P0. 01)。结论炎性因子和DPN的发生密切相关,IL-6及TNF-α水平升高与痛性DPN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内源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4名,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2组,DPN组62例,无DPN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sRAGE水平.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功能检查.测定受试者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采用student 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问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浆esRAGE水平无明显差别[(0.28±0.13)μg/L和(0.25±0.15)μg/L,P>0.05],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PN组和无合并DPN组之间血浆esRAGE水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0.21±0.14)μg/L和(0.33±0.13)μg/L,P<0.01],两组之间的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存在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HbA1c、血浆esRAGE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esRAGE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保护因素(OR=0.00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sRAGE水平和正常人无明显差别.esRAGE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和HbAlc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环加氧酶-2(COX-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后敏感性差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本院老年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服药时间>7 d),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39名正常老年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门诊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采用光学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其TNF-α、超敏CRP(hs-CRP)、COX-2水平及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 ,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OX-2 m 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测定TNF-α和(或)hs-CRP刺激后COX-2 m RNA的表达量。结果 :1阿司匹林敏感患者(AS组)80例,阿司匹林不敏感患者(NAS组)43例。2NAS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NF-α是NAS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132、2.571和1.079)。3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NF-α、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AS组蛋白表达率(25.6%)高于AS组(3.8%)(P<0.05)。5高糖、TNF-α、hs-CRP均可使COX-2表达增加,三者共同刺激后COX-2表达量较单因子刺激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TNF-α、hs-CRP水平升高,刺激COX-2的表达,影响其对阿司匹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而有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影响脑卒中疾病进程。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单纯性脑卒中患者33例作为A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8例作为B组,单纯性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23例作为C组,H型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D组。比较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及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与HOMA-IR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炎性因子、HOMA-IR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组、D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A组、B组(P<0.05),B组、D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A组、C组(P<0.05)。B组、C组、D组患者FPG、FINS和HOMA-IR高于A组(P<0.05),D组患者FPG、FINS和HOMA-IR高于B组、C组(P<0.05)。B组、C组、D组患者TNF-α、IL-1β、hs-CRP水平高于A组(P<0.05),D组患者TNF-α、IL-1β、hs-CRP水平高于B组、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TNF-α、hs-CRP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9、0.296,P值分别为<0.001、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β=0.614)、hs-CRP(β=0.983)是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1β、hs-CRP和HOMA-IR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95%CI(0.601,0.799)〕、0.967〔95%CI(0.936,0.998)〕、0.983〔95%CI(0.964,1.000)〕和0.989〔95%CI(0.977,1.0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1 ng/L、15.4μg/L、11.4 mg/L和2.49。结论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TNF-α、IL-1β、hs-CRP及HOMA-IR较高,其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有一定诊断价值,且TNF-α、hs-CRP与HOMA-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血清骨保护素( OPG)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入选健康个体(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各30例,用ELISA方法测定TNF-α、IL-1β、OPG,生化法测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观察组间各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OPG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 TNF-α、IL-1β高于对照组( P均<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 OPG与 TNF-α、IL-1β呈显著正相关( P 均<0.01)。结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NF-α、IL-1β、OPG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OPG与TNF-α、IL-1β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2DM患者合并手部病变(简称糖尿病手)的相关因素,为降低糖尿病手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部收治的530例T2DM患者,按是否有手部病变分为手部病变组(DH,n=136)和单纯T2DM组(T2DM,n=39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部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DH组年龄、DM病程、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DKD、颈动脉斑块及下肢动脉斑块阳性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清尿素、UAlb水平均高于T2DM组(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TG、eGFR低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M病程(OR 1.041,95%CI 1.004,1.066)、DPN(OR 1.899,95%CI 1.007,3.580)和NLR(OR 1.035,95%CI 1.008,1.063)是糖尿病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DM病程越长,合并DPN及NLR越高,出现糖尿病手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并根据既往或入院后OGTT试验结果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其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并对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血糖、血脂水平、平均动脉压、性别及吸烟史等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无糖尿病组r=0.827,P〈0.01;合并糖尿病组r=0.8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hs—CR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等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hs—CRP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平均动脉压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强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糖尿病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监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3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共23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体感诱发电位与神经传导速度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诊断糖尿病肾脏病变(DN),采用眼底检查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依次分为DPN组(97例)和非DPN组(142例)、DN组(74例)和非DN组(165例)、DR组(87例)和非DR组(152例),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3-硝基酪氨酸.采用独立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HbA1c、OASHS均是DPN患病与否的独立相关因素(OR=1.12、2.93、3.54,P<0.05),糖尿病程、HbA1c、收缩压、OASHS均是DN患病与否的独立相关因素(OR=1.11、3.23、1.67、9.58,P<0.05),糖尿病病程、HbA1c、OSAHS是DR患病与否的独立相关因素(OR=1.17、2.89、2.54,P<0.05).OSAHS组血浆3-硝基酪氨酸高于非OSAHS组[(121.6±9.3)比(87.5 ±9.1) nmol/L,t=4.36,P<0.05].结论 T2DM患者中OSAH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存在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79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与左股骨粗隆及左全髋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并对测定的相关化验指标、年龄、病程、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及体质指数(BMI)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BMI、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绝经年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L-6与骨质疏松(r=0.260,P=0.020)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lc)(r=0.259,P=0.023)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独立相关,与BMI独立负相关.结论 年龄与低BMI可能是绝经后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性标记物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根据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高hs-CRP组(hs-CRP>3mg/L,116例)和低hs-CRP组(hs-CRP≤3mg/L,156例)。入院后行TOAST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入院后24h内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高hs-CRP组年龄、心房颤动、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白细胞和1、7、14dNIHSS评分及1、7、14、90dmRS评分明显高于低hs-CRP组,1、7、14dBI评分明显低于低hs-CR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白细胞、高脂血症、入院1d时BI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炎性标记物hs-CRP及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NF-κB活性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D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N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30例、DN组66例。DN组随机分为DM常规治疗组(DN1组)31例、DM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N2组)35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1β及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NC组、DM组、DN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及外周血NF-κBp65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F-κB p65活性及hs-CRP、TNF-α、IL-6、IL-1β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老年早期DN患者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并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分为正常糖调节正常体质量(NBM-NGR)组、正常糖调节超重/肥胖(OW/OB-NGR)组、2型糖尿病正常体质量(NBM-T2DM)组及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OW/OB-T2DM)组,测定体脂、生化指标及RBP4、脂联素及TNF-α水平。结果 T2DM各亚组及OW/OB-NGR组RBP4均显著高于NBM-NGR组, OW/OB-T2DM组RBP4显著高于NBM-T2DM组;T2DM各亚组及OW/OB-NGR组脂联素均显著低于NBM-NGR组;T2DM各亚组TNF-α均显著高于NBM-NGR组及OW/OB-NGR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脂联素呈负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TNF-α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及腰臀比(WH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性别、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脂联素的独立相关因素;HbA1c是血清TNF-α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RBP4与腹内型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血糖不相关;脂联素、TNF-α主要与糖代谢相关;RBP4与脂联素及TNF-α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致冠心病的机制。方法纳入109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7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8例,入选同期71例正常受试者作为对照组(NC组)。调查入选对象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吸烟史;检测受试者血清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胆固醇(T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T);对冠心病的多重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①ACS组、SAP组与NC组患者血清HCY、hs-CRP、血浆FIB、D-D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P组与NC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AP组与NC组血清FIB及D-D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及SAP组患者中高HCY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NC组(P〈0.01)。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系数为3.665,相对危险度(OR)为1.118(P〈0.01)。③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CY水平在不同性别之间具有差异(P〈0.05),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在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史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CY水平与hs-CRP、FIB、D-DT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致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