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高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左肾下盏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鳞状上皮化生1例、肾盂腺癌(部分为肠型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1例。2例患者行患肾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肾结石伴有患肾重度积水无功能,术前未发现肾盂肿瘤,行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术后分别生存12、8、6个月。结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临床较为隐匿,术前发现困难,重点多放在结石处理上,容易漏诊。发现多为晚期,进展迅速,预后差,应加强对此类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的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术前诊断率,回顾性总结11年来诊治的22例肾结石并发肾盂肿瘤患者,占同期肾结石手术1123例的1.9%,占肾盂肿瘤103例的21.3%。肾盂肿瘤的术前漏诊率达91.0%。肾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存在常干扰肾盂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应高度重视临床资料中各种有提示意义的迹象,逆行插管或穿刺吸取肾盂尿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提高其阳性率。术中应注意仔细探查,遇有可疑肿瘤时应及时取样行病理检查,以便采取正确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并总结避免漏诊误诊的经验。方法:对4例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4例患者均因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肾脏有明显肿瘤性病变,术中均发现黏膜异常,但均未发现明显向腔内突出的肿瘤样病变。术中取活检,术后均报告为鳞状细胞癌。4例患者随后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2例术后至今生存,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10个月死亡。结论:通过此次回顾及文献复习,我们认为肾结石应及时治疗,对于长期患有肾结石的患者,应警惕合并肾脏肿瘤的可能性,并强调在治疗长期存在的肾结石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肾盂肾盏的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4.
肾结石并发肾盂上皮细胞癌7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上皮细胞癌术后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结石并发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鳞状细胞癌6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例。诊断采用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B超、CT等方法。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加局部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平均5年,存活2例。结论: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是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上皮细胞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肾结肠瘘六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肾结肠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肾结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7岁。右肾4例,左肾2例。原发病为肾结石合并感染者3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1例,肾结核1例,肾周围脓肿1例。6例临床上均无典型症状,均为逆行肾盂造影或肾穿刺造影时发现。结果 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患肾切除、结肠切除对端吻合术1例。行患肾切除、结肠瘘口切除修补术2例,行肾盂或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瘘管切除、肾及结肠修补术2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1例因患肾及结肠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无法手术切除,仅行活检。6例中除肾结石并发肾盂癌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余5例治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9年,平均4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肾结石合并感染是引起肾结肠瘘的主要病因,逆行肾盂造影或肾穿刺造影是确诊此病的主要方法。此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肾盂铸形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铸形结石并发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术前均诊为肾脏铸形结石,但均未发现肾盂内占位性病变;均行肾切除 输尿管上段切除。病理报告均为鳞状细胞癌。结果:6例中,5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均已死亡。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对存在时间较长的铸形结石,应考虑并发鳞癌的可能。输尿管镜下行肾盂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准确的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21例.病史10 d~24年,平均27个月,临床表现反复寒战、发热、消瘦3例;全程肉眼血尿17例,其中2例有典型的血尿、疼痛、腹部肿块表现.CT检查17例,提示肾盂肿瘤9例,疑肾下极肿瘤4例,肾门淋巴结肿大2例.MRU检查10例,诊断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9例.21例IVU检查.患肾显影浅淡13例,其中3例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不显影8例.术前确诊9例,行患肾根治性肾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因脓肾先行肾造瘘术,二期行包膜下肾切除术,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3例因肾多发结石无功能术中黏连严重,行包膜下肾切除术;3例术前诊断为肾脏复杂多发性结石,因肾脏无功能或功能差行患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1例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发现肾盂肿物,术中病理切片考虑为肾盂黏液腺癌,二期行根治术及肾门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 21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移行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16例、黏液腺癌1例.21例均顺利出院.获随访9例,随访时间4~28个月.死亡6例,术后生存时间3~21个月,其中死于心肌梗死2例,癌肿转移4例. 结论 高龄、结石病史长、患肾积液及感染明显的肾结石,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U检查对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肾结石并发肾盂癌可延长患者存活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漏诊肾盂鳞状细胞癌的原因及诊断对策。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50例,其中2例术后病情反复不愈,最终诊断为肾结石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肾结石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结石病史长,伴感染、积水及顽固性疼痛等临床表现,PCNL术后1个月经改开放手术病理诊断为。肾结石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结论微创PCNL手术时不能忽视肾结石并发肿瘤的可能性,重视临床症状及术中病理,是防止出现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肾结石并肾盂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1例术前IVU、B超及CT均提示肾盂癌,另6例IVU及B超均未发现肾盂癌,其中2例经术前CT检查发现肾盂内肿瘤性占位;2例PCNL术后因出血行CT检查发现肾盂肿物;1例PCNL术中发现肾盂肿物,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1例由肾切除术后病理证实。7例均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例因肾盂癌在皮肤切口处种植,后转移至全身多处,6个月后死亡。余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肾盂癌复发或转移。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较困难,应联合影像学、病理活检等对其筛查,以期尽早明确诊断。当作出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断后,应放弃对结石的治疗,尽快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行CT检查,确诊4例;2例行MRI检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的5例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5例分别于开放手术或PCNL术中发现新生物,活检证实后行根治性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者后2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转移而被迫放弃手术。5例无功能肾者于肾切除术后常规病检发现合并肾盂癌。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12例,移行细胞癌3例,腺癌1例。获随访10例,随访时间1~35个月,死亡7例,术后生存时间1~27个月。结论: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诊断困难,预后差。对结石病史长、合并感染或肉眼血尿者,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I检查对诊断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对术前未确诊而又怀疑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建议行开放手术,勿选PCNL。  相似文献   

11.
镰刀状肾实质切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镰刀状肾实质切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镰刀状肾实质切开术和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治疗组为(123±35)min;对照组为(152±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治疗组(130±60)ml;对照组(200±72)ml。结石残留两组各有3例。术后大出血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结论镰刀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小等优点,较适用于治疗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  相似文献   

12.
盏颈切开术治疗肾内型肾盂复杂肾结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盏颈切开取石术治疗肾内型肾盂复杂肾结石的疗效。 方法 对 5 2例肾内型肾盂复杂肾结石合并上盏和 (或 )下盏重度肾积水患者行经盏颈切开取石术。其中男 38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4 3岁。结石平均直径 4 .2cm。 结果 结石一次取净 4 4例 ,残余结石 8例 ,采用输尿管镜经肾造瘘瘘道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 ,4例结石取净 ,4例仍有残余结石 ,行ESWL术。术中均未输血 ,术后无继发出血。 2 4例获随访 ,术后 6个月至 4年KUB加IVU复查 ,手术侧肾积水减少 ,无肾盂肾盏狭窄及结石复发。 结论 盏颈切开取石术具有术中出血少 ,肾集合系统破坏小 ,肾功能受损轻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肾内型肾盂复杂性肾结石并发上盏和 (或 )下盏重度肾积水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总结99例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2.7%,69.6%,92.9%和78.6%;非手术治愈73例;手术治愈26例,其中肾切除13例,肾修补术5例,肾静脉修补术2例,肾部分切除2例,肾动脉栓塞术4例.结果 死亡1例(1%),98例痊愈出院(98.9%).结论 CT检查准确率高,可判断肾损伤程度.B超检查无创无害、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作为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DSA检查适宜诊断肾蒂伤,及进行肾动脉栓塞治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挫伤安全有效,对严重肾损伤和开放性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4.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29例报告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29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效果及供者损肾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29名供者供肾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27例受者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天因肺内出血栓塞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为96.6%。结论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但目前我国施行数量太少,尚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7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背部钝痛,伴尿频、尿急,无恶心、呕吐,无血尿,无发热。近半年体质量下降约15 kg。查体:右肾区压痛,双肾区叩击痛。1个月前肾脏CT检查见右肾肾窦内等密度结节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50例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B超检查总阳性率95.7%.CT检查141例,阳性率为100%;非手术治疗121例(80.6%),手术治疗29例(19.4%).结论 B超检查的限制条件少,阳性率高,可作为肾损伤的首选检查项目.CT检查对肾损伤的程度能作较准确的判断.对严重肾损伤和开放性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以减少切肾率.  相似文献   

17.
移植肾破裂肾包膜切开止血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的一个严重并发症,采用肾包膜多处切开结合止血绫-粘涂胶止血法保肾,并行双滤过法血浆分离术(DFPP)和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6例严重移植肾破裂患者,止血效果达到100%,4例肾脏得以保存,2例切除移植肾。认为肾包膜多处切开结合止血绫-粘涂胶止血术是治疗严重移植肾破裂的一个安全、可靠和简便的止血保肾法  相似文献   

18.
胎肾移植八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供肾来源,探索胎肾移植的临床特点,通过对8例胎肾移植患者的观察,对手术特点,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和移植肾代偿的速度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人/肾存活1年以上者4例,最长已达60个月,术后第5天24小时尿量平均达1200ml,血肌酐在术后1-3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本院近5年1224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224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结果 1224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范围为4 ~ 82岁,男661例,女563例.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1.7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2.17%,小管间质疾病占5.07%,代谢相关性肾病占0.82%,移植肾占0.16%,未确定诊断0.0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占30.30%,其次分别为IgA肾病28.00%,膜性肾病17.5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0.50%,增生硬化性肾炎3.90%,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10%,新月体肾炎2.60%,微小病变性肾病2.50%,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0%.继发性肾损害最常见的继发肾脏病是狼疮性肾炎31.54%,其次分别是高血压肾损害27.52%,紫癜性肾炎13.42%,肾脏淀粉样变性11.4%,糖尿病肾病7.38%,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2.68%,血栓性微血管病2.01%.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IgA肾病次之.且IgA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仍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通过肾活检和临床病理讨论,不仅能明确疾病的病理类型,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对疾病的预后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后肾脏内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及Pax2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祖细胞样肾小管细胞在ATN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钳夹SD大鼠左侧肾动脉60 min后再开放血流,建立缺血性ATN模型。给予细胞分裂增殖标记物BrdU负荷,分别于术后第1、3、5、7、14、21、28天收获肾脏标本,进行BrdU和肾源性标记物Pax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rdU和Pax2、间充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凋亡标记物活化caspase-3的双重染色,观察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变化。 结果 ATN组术后左肾出现明显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第3天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右肾(P < 0.01)。而右肾BrdU阳性细胞亦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 < 0.01)。双重染色显示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Pax2和波形蛋白,但未见同时表达活化的caspase-3。 结论 大鼠在经历缺血性ATN后,肾脏内祖细胞样小管细胞被动员。其修复可能是通过逆分化、增殖和再分化过程来完成的。而细胞因子可能在这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