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与肝活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学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方法 :对 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ALT及HBVDNA ,且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和IV型胶原 (IV C)含量。结果 :77 3% ( 75 / 97)患者血清AL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BVDNA定量在各级各期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患者血清HA水平S1期低于S2 ,S3及S4期 ,S2期低于S4期 ;各期IV C水平仅S2与S3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N水平各期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部分患者血清ALT值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度。血清HBVDNA水平不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血清HA和IV C水平可用于预测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 ,而LN则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血清的TNF-β1,IL-1和HA,LN,IV—C,PⅢP对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β1和IL-1的水平,用心法检测血清HA,LN,IV—C,PⅢP的水平。结果:血清TNF-β1和IL-1的变化趋势与HA,LN,IV-C,PⅢP呈正相关。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TNF-β1,IL-1和HA,LN,IV-C,PⅢP的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NF-β1,IL-1和HA,LN,IV—C,PⅢP水平可做来评价肝纤维化动态改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检测评估慢性丁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的50例慢性丁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和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进行检测,并实行肝活组织检查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比较丁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不同纤维化分期血清学指标,并分析丁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中有31例(62%)为HBeAg阴性,有19例(38%)为HBeAg阳性,两组患者CⅣ、PⅢP、LN和H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S2和S≥3三组间CⅣ、PⅢP、ALT和HBV DN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N和H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3的LN和HA水平最高;肝纤维化分期与CⅣ、PⅢP、LN和HA水平呈正相关,即分期越高,CⅣ、PⅢP、LN和HA水平越高(P0.05)。结论慢性丁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与CⅣ、PⅢP、LN和HA等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指标呈正相关,且LN和HA指标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丁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炎患者纤维化不同分期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联合血流纤维化指标对无创诊断中晚期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经肝活检确定28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肝穿前放免法测定血清HA、LN、IV-C的含量,多普乐超声动态检测门静脉主干内径(Dρv)肝静脉内径(Dsv)、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Vρv)。结果随纤维化程度增加,Dρv,Dsv依次减小,Dpv于S3期非常显著增大,Dsv于S2期显著增大,Vρv于S2期非常显著下降,血清HA、LN、IV-C含量亦随纤维化增高而升高,HA、IV-C在S1期肝显著上升,LN在S2期显著上升。结论 Dρv,Dsv,Dρv及血清HA、LN、IV-C可能间接反映了活动性肝纤维化中晚期或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时血清HA、LN、PCⅢ、IV—C水平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H)、III型前胶原肽(PCIII)及4型胶原(IV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H、PCIII及IV -C水平 ,同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 ,在慢性重度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 ;血清HA、LN、PCIII及IV -C水平与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 ,相关性依次为HA>PCIII>LH>IV -C ;各指标在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结论 血清HA、LH、PCIII及IV -C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脂水平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随着临床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逐渐增高,胆固醇逐渐下降,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LN呈正相关(P<0.05),而与HPCIII无明显相关(P>0.05),在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中,胆固醇与HA,IV-C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时血脂与肝纤维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HA,HPCIII,IV-C,LN及血脂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惠敏 《临床荟萃》2001,16(23):1087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及时诊断肝纤维化是防治肝硬化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N、Ⅳ-C含量,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国产干扰素 (IFN)α 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IFNα 2b 3MU/次 ,肌注 ,隔日 1次 ,疗程半年。慢性乙型肝炎 (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 ,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 2倍以下 ,再停用其他药物。应用IFNα 2b ,不加用其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药物。结果 :治疗前血清层粘蛋白 (HA )、透明质酸 (LN )、血清Ⅳ胶原 (CIV )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 ,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升高 ,至S4水平最高。除S3 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外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血清HA、LN、CIV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 ,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 ,LN、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后HBVDNA明显下降 ,肝纤维化及肝组织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表明国产IFNα 2b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慢性肝炎分期标准,将80例CHB患者分为S0组、S1组、S2组、S3组和S4组,观察各组肝组织TGF-β_1、PDGF-BB、CT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肝组织TGF-β_1、PDGF-BB、CTGF含量,以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TGF-β_1、PDGF-BB、CTGF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GF-β_1、PDGF-BB、CT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水平比较表明,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水平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从S0组到S4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依次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水平均与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肝纤维化的不同阶段,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的血清诊断指标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以寻求无创伤性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方法采集98例肝纤维化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末端(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单胺氧化酶(MA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结果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ALT、MAO、MDA水平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含量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0.05,同时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或降低,与肝纤维化组织病理学呈正相关,其相关分析HA、LN、Ⅳ-C、PCⅢ分别为0.942、0.835、0.812、0.764.结论HA、Ⅳ-C、PCⅢ三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LN诊断肝纤维化时价值有限;肝纤维化时血清ALT、MAO酶活性异常率为80%~90%以上;同时显示肝纤维化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而抗氧化作用减弱,提示自由基参与了肝纤维化发生过程,所以对肝纤维化诊断要进行综合指标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检测在慢性乙肝(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我院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进行讨论。比较两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不断升高,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uPAR可作为CHB肝纤维化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CHB患者的suPAR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IMP-1、HA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03-4205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透明质酸(HA)、型前胶原氮端肽(PNP)、型胶原(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分析TIMP-1、HA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探讨二者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IMP-1,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HA、PNP、C、LN水平,同时对患者行肝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各项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的关系。结果:血清TIMP-1在肝纤维化早期即明显升高,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血清HA在肝纤维化中后期升高;二者均与肝纤维化分期成正相关(rs分别为0.878、0.828,P<0.01)。结论:血清TIMP-1能区分肝纤维化不同时期,适于动态观察;血清TIMP-1、HA可作为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CIV、PⅢP)、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同时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分析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脏炎症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各期和炎症各级之间HBV—DNA、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CIV、PⅢ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血清TGF-β1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IV型胶原(IVC)与慢性肝炎患者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IVC、PⅢP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项指标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随着肝脏纤维化分期的上升而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PⅢP、IVC可做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检测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同时检测血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4项,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比较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4项水平。结果 60例乙肝病毒表明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在不同炎症分级及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HBeAg阴性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在不同炎症分级及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分级患者的HA、LN、PCⅢ和CⅣ水平和正常值接近,从G2分级开始到G4分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水平逐步升高,且与G1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纤维化分级患者的HA、LN、PCⅢ和CⅣ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水平逐级升高,其他级肝纤维化4项水平均高于S1患者的水平(P0.05)。结论 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在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差异明显,对于HBeAg阳性患者临床意义不大。肝纤维化4项水平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水平逐级升高,且各级间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法(RIA)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肝纤维化(H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采取RIA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诊断HBV患者3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肝活检穿刺病理结果作为HF分期标准,分别比较各分期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水平,并分析血清纤维标志物诊断HF的临床价值。结果肝脏穿刺后病理检查检出S0期43例、S1期167例、S2期102例、S3期64例、S4期21例,不同分期的HBV患者血清HA、PⅢP、C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HF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分期的HBV患者血清L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患者血清HA、PⅢP、CⅣ水平与患者纤维化程度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LN与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分期无相关性(P0.05);血清HA、PⅢP、CⅣ水平诊断HBV患者HF的灵敏度为64.12%、特异度为67.44%、漏诊率为35.88%、误诊率为32.56%。结论 RIA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诊断HBV患者纤维化具有无创性和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穿刺活检的一种补充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A,ACTA)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T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含量。其中35例做肝组织活检,进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C-TA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HA、LN、PCⅢ含量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CT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单胺氧化酶(MAO)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HA、IV-C、MAO及TGF-β1水平,并行肝组织活检,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评价纤维化程度分期(F0~F4),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清HA、IV-C、MAO及TGF-β1水平,分析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分期显示,F0期26例,F1期19例,F2期21例,F3期24例,F4期30例;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清HA、IV-C、MAO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A、IV-C、MAO及TGF-β1均与肝纤维分期显著正相关(P 0. 05);联合诊断AUC可达0. 84,高于HA、IV-C、MAO及TGF-β1单独诊断(P 0. 05)。结论血清HA、IV-C、MAO及TGF-β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TGF-β1相关性最高。HA、IV-C、MAO及TGF-β1联合应用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一种简单、无创、高效的方法指导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联合检测HA、LN及PCⅢ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酶(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 PCⅢ)及层粘连蛋白(1aminin,LN)在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32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及LN水平,同时做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个肝纤维化指标值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可以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比单一检测的结果更具有实际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