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胸术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胸内(胸壁及肺表面)广泛渗血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慢性胸膜炎所致严重胸膜钙化粘连、慢性脓胸、恶性胸膜间皮瘤以及需行胸膜摩擦术的病人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胸内广泛渗血,因常规止血困难而往往造成病人在术中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我们自2002年3月至2008年5月对11例术中发生广泛渗血的病人给予大量双氧水反复胸腔冲洗后发现,此法止血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活动性出血,是肺叶切除术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急诊行剖胸止血手术,以稳定循环和抢救生命,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1].出血的部位可见于分离粘连后的创面、肺创面出血或者肺动脉肺静脉大血管结扎线滑脱的出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肺癌患者行标准肺癌根治术后(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支气管残端摩擦刺破后胸壁胸膜,导致胸膜下小血管出血,需要再次行剖胸止血术.临床相对少见,检索文献未见相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应用改进的胸膜纤维板剥脱治疗慢性脓胸124例,治愈率97%,改进的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治疗脓胸的同时,清除了肺内的病灶和空洞,修补了支气管胸膜瘘。提高了痰菌转阴率。文中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清除了肺内病灶或空洞及修补支气管胸膜瘘的方法。预防和消灭残腔的有效措施。还强调了手术止血,术后保持呼吸道、胸腔引流通畅的重要性,更强调了术后呼吸机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普胸术后胸腔内大出血再次剖胸止血的临床资料,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普胸术后胸腔内大出血。方法:对我院近5年普胸外科术后胸腔大出血并行再次剖胸止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出血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共11例普胸术后再次剖胸止血,痊愈10例,死亡1例,出血部位有切口肋间血管出血3例,壁层与纵隔胸膜广泛渗血1例,右下肺动脉干结扎线脱落1例,肋骨断端出血1例,支气管动脉出血1例,下肺韧带出血1例,食管床出血1例,纵隔手术创面出血1例,未能找到明确出血点1例。结论:关胸前仔细检查,严密止血是预防术后胸腔大出血的重要措施。及时果断地再次剖胸止血是治疗术后胸腔大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肺切除术中,采用肋骨多段截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压迫包扎时间短,胸廓变形轻,尤其可以控制术后叵常呼吸等特点,故需要时可以选用。对胸膜广泛胼服样粘连而不能进行钝性胸膜外分离者,肋骨多段截断后容易锐性分离粘连和制止广泛出血,顺利完成手术。本文报告肋骨多段截断胸廓成形术并用于肺切除术25例获得成功,认为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2年4月至1996年12月,肋骨多段截断术并用于肺切除术25例(本院20例,大连市第五医院5例。其中肺癌11例,肺人泡3例,先天性多囊肺2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肺…  相似文献   

6.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应用结扎间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或附加胸膜瓣覆盖术,连续施行肺切除术1128例,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强调支气管残端血运及闭合技术等诸因素对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支气管哮喘二例王俊,孔同信,孙宏,付君章,陈鸿义患者1,男,57岁,因右肺多发性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肺尖部肺大泡切除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术中分离粘连时有轻度肺撕裂伤,无明显漏气及渗血,未予处理。手术顺利。术后18小时拔除胸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膜纤维板剥脱加部分脏层胸膜切除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经验,探索出一种新的外科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方法。方法:198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27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施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有5例部分脏层纤维板与脏层胸膜紧密粘连、融合,不能完整剥离纤维板,随后将不能剥离的纤维板连同下方的脏层胸膜一起切除。结果:5例患者关胸前鼓肺脓腔基本被肺组织填充,均1次性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24个月,无脓胸、肺不张、肺部感染、术后残腔、支气管胸膜瘘、结核病播散等术后并发症。结论:胸膜纤维板剥脱加部分脏层胸膜切除术可作为无法行完整胸膜纤维板剥脱时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一种补充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胸部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行经胸部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手术切口长度为8~15cm。结果16例在小切口范围内完成手术,2例因胸腔内粘连紧密,分离时失血多而中转为常规切口手术。术后第1天出现血胸1例,经原切口血块清除 止血术后治愈。出院前胸片复查18例患者,患侧胸部脓腔均消失,肺脏均膨胀良好,无围术期死亡。结论胸部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适合于刚进入慢性阶段的结核性脓胸患者。  相似文献   

10.
收集 1970~ 1998年胸内术后再剖胸止血的 2 1例患者 ,占普胸手术的 8.2‰。其中粘连处出血、肋间血管和支气管动脉出血为出血原因的前三位 ,认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是出血的常见原因 ,并提出剖胸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慢纤洞性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17例,胸腔闭式引流14例中4天肺复张6例,203周肺复张2例,药物粘连肺复张6例。1例负压吸引肺复张,因心衰,呼衰死亡2例。如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到自发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肺大泡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潜行缝扎法与支气管器闭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对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1月胸外科收治的要求行肺癌切除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手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支气管残端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潜行缝扎组(n=90)采用潜行缝合式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闭合器组(n=60)采用进口支气管闭合器处理支气管残端,随访并比较两组病例术中支气管闭合时间,以及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情况.结果闭合器组平均支气管闭合时间为(10.6±7.1)min,明显短于结扎组平均闭合时间为(24.3±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1个月,两组患者共发生3例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胸膜瘘总发生率为2.00%:其中潜行缝扎组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例,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2.22%,闭合器组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1.67%,两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至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均无新发支气管胸膜瘘病例.结论肺癌切除术中采用潜行缝扎法和支气管闭合器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风险基本相同,但支气管闭合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闭合速度快,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然而因进口支气管闭合器价格较贵,临床上需根据具体病情,结合患者自身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预防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推广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方法我科实施VATS手术376例,368例经VATS完成手术,8例改为传统开胸手术。术式包括肺大疱切除214例,食管疾病手术4例,纵隔肿瘤和囊肿切除2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31例,胸外伤止血和/或肺叶修补72例,胸膜活检和固定术45例,心包开窗引流7例。结果并发症29例(7.9%)。其中术中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23例,2例自发性气胸Ⅱ型呼衰患者,术后呼衰未能纠正死亡。结论胸腔镜是胸外科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只有注重预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韩玉龙 《中原医刊》2009,(12):34-35
目的总结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21例患者(发生率1.54%)进行观察。结果治愈19例,治愈率90.47%。2例经三次手术后复发,死于晚期肺癌。结论术中尽量减少胸腔污染,避免支气管残端肿瘤或结核的残留,术后彻底引流胸腔积液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1120例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情况,总结应用即溶止血纱布分隔法治疗和预防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对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即溶止血纱布分隔法进行处理,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9例(68侧)鼻腔粘连患者经即溶止血纱布分隔法处理后有53例(60侧)一次分离成功,6例(8侧)再次或多次发生粘连者,经二次分隔处理或手术治愈。结论即溶止血纱布分隔法治疗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切除术运用切割缝合器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情况,以评价切割缝合器闭合支气管残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269例次行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闭合方法,应用切割缝合器共227例,占84.4%,其中137例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占60.4%,90例为标准后外侧切口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占39.6%.结果 术后共发生5例支气管胸膜瘘(总发生率为1.9%):其中1例采用传统缝线缝合(占2.4%),4例采用缝合器缝合(占1.8%),两种方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上述5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中有2例死于相关并发症.结论 虽然用缝合器闭合支气管残端仍存在手术失败,但其发生率可以接受,并且该方法并未直接导致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内镜切割缝合器与直线切割缝合器在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内镜切割缝合器可以广泛用于支气管残端的闭合.此外,采用缝合器可以减少手术术野的污染,将切割和缝合两种手术操作合二为一节约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7.
慢纤洞性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17例,胸腔闭式引流14例中4天肺复张6例,2~3周肺复张2例,药物粘连肺复张6例。1例负压吸引肺复张,因心衰、呼衰死亡2例。如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到自发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肺大泡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在持续性气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5年来38例持续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膜腔局部注入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其疗效及近期并发症。结果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38例,有效者32例,有效率达89.5%;并发症有胸痛28例(73.7%)、发热20例(52.6%)、意识障碍1例(2.6%)、心功能不全1例(2.6%),均临床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效果良好,并发症轻微,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霉素;胸膜粘连术;持续性气胸  相似文献   

19.
李志强  施德昆 《广西医学》2001,23(4):796-798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方法,方法:总结116例肺切除术中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方法和经验,结果:16例肺切除术后无一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良好的支气管残端,血运及闭合技术和完善的术前准血及正确术后处理是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治疗支气管胸膜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带蒂大风膜胸内移植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体会,探讨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对8例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行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方法治疗。结果全组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13d,平均8d。随访无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复发或脓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