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内IL-6(白细胞介素6)、IL-8浓度水平对区分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意义。方法 100例前列腺手术的BPH病人,在术前行前列腺液IL-6、IL-8浓度检测。术中取前列腺组织标本,根据病理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确定单纯BPH患者与BPH合并CP患者。结果 BPH合并CP病人EPS中IL-6、L-8浓度较单纯BPH病人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EPS中IL-6、IL-8浓度水平与BPH患者是否伴发CP的关系密切,二者在区别单纯BPH与BPH合并CP时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IL-10水平。结果:ⅢA型组EPS中IL-8及IL-10水平与ⅢB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ⅢA型组EPS中IL-8水平明显高于ⅢB型组和对照组,ⅢB型组EPS中IL-10水平高于ⅢA型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EPS中IL-8水平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而IL-10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前列腺液IL-8和IL-10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区分ⅢA型和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并可作为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A型、ⅢB型患者前列腺液中IL‐8、IL‐10及Hs‐CRP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有明显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症状、符合NIH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根据NIH标准分为Ⅱ、ⅢA、ⅢB型,选取健康查体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就诊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前列腺液,测定慢性前列腺炎Ⅱ、ⅢA、ⅢB型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IL‐8、IL‐10及 Hs‐CRP含量。结果 Ⅱ、ⅢA及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组前列腺液中IL‐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Ⅱ型和ⅢA型患者前列腺液中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Ⅱ型和ⅢA型组之间及ⅢB型与对照组之间前列腺液中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型患者组EPS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ⅢA 组和ⅢB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IL‐8、IL‐10及Hs‐CRP参与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过程,检测其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水平变化,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患者与正常人前列腺液(EPS)中细胞因子IL-6和IL-22的水平。方法选择24例CAP患者为实验组和1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受试者的EPS,采用ELISA法检测其IL-6和IL-22水平。结果实验组IL-6值11.65 pg/ml (4.42~17.78 pg/ml),IL-22值(8.64±2.58) pg/ml;对照组IL-6值3.52 pg/ml (2.76~8.32 pg/ml),IL-22值(9.31±2.26) pg/ml。实验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之间的IL-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可能与CAP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IL-6可能具有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而IL-22与CAP之间无明显联系,我们推测IL-22可能不参与前列腺的局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仙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其及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2I、L-6I、L-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二仙颗粒,对照组用前列康片。治疗15周后对比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5.0%,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I、L-6I、L-8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仙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作用显著,可能通过降低前列腺液中IL-2I、L-6I、L-8的水平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A)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B)组3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分别对患者EPS中IL-1βI、L-2I、L-10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IL-1βI、L-2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IL-10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按CBP组、CPPSⅢA组、CPPSⅢB组的顺序,EPS中的IL-1β、IL-2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IL-10浓度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中IL-1βI、L-10在CBP组和CPPSⅢA组分别与CPPSⅢB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或0.01);CBP组与CPPSⅢA组IL-1β、IL-10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L-2在CBP组、CPPSⅢA组、CPPSⅢB组三组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PS中IL-1βI、L-2I、L-10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EPS中的IL-1βI、L-2I、L-10水平是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有价值的指标,EPS中的IL-1β、IL-10水平对于CPPSⅢ的诊断与分型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与局部免疫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学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湿热下注型27例、气滞血瘀型26例及健康对照组12例,收集其前列腺液,并测定IL-8、TNF-α含量。结果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两型之间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异常和正常者其IL-8水平有显著差异;湿热下注型与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正常对照组三者间前列腺液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两型之间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异常和正常者其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无论是气滞血瘀型还是湿热下注型,均存在局部免疫反应异常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八正散加减方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并探讨作用机理。方法:对确诊为II型前列腺炎的患者给于服用该药,用药后第14、28天再次检测前列腺液EpS中IL-1和TNF-α。数值并行前列腺按摩前后的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通过对比判断疗效。结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前列腺液EpS中检测IL-1和TNF-α数值均较服药前降低。结论:八正散加减方对II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微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02-3904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PS)/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0例慢性非细菌性PS患者微波治疗前后的EPS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价。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PS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液中IL-4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与前列腺炎症状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探讨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局部免疫反应的类型以及IL-4在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的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以"两杯法"筛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24名,正常人16名,检验前列腺液常规后检测前列腺液中IL-4的含量,同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进行评分,结果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组IL-4含量为53.27±60.20pg/ml,NIH-CPSI评分22.13±4.48;对照组IL-4含量为35.62±22.45pg/ml.结论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前列腺液中IL-4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IL-4水平与前列腺炎症状间亦无相关关系.说明前列腺炎的局部免疫反应不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的,IL-4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不起主导作用,其作用可能仅是细胞因子间网络样调节作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分别采用前列灵胶囊和前列通淤胶囊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8、TNF—α水平。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灵胶囊可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其治疗慢性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机制为降低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轻及控制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EPS中ⅢA型组TNF-α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B型组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A型组IL-8水平与ⅢB型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UB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EPS中TNF-α【水平与WBC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167。P〉O.05),IL-8水平与WBC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检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及TNF-α水平可能有助于Ⅲ型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并口『作为了解病情和评价治疗效果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紫花茉莉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CNP患者83例,将EPS中白细胞计数(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38例作为A组(炎症型),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45例作为B组(非炎症型),均接受紫花茉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EPS中IL-8和TNF-α水平,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均明显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紫花茉莉治疗对不同亚型的CNP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前列腺炎患者、尿常规及EPS常规检查正常者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IL-10、PGE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PSI和EPS中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EPS中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CPSI和EPS中PG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S中IL-10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0.05),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S中的IL-10、PGE2与CP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3 5、0.432 9,P<0.01)。结论: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10和PGE2水平升高,其慢性盆痛症状严重程度与EPS中IL-10、PGE2水平呈正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能通过降低PGE2水平以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EPS)中尿酸(uA)水平与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方法收集准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患者280例,术前测定患者前列腺液中尿酸浓度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前列腺结石情况,术后前列腺标本行病理检查,分为单纯增生组和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组,将两组前列腺液和血液中尿酸浓度及两组合并前列腺结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PH合并CP患者的EPS中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合并CP患者前列腺结石检出率为71.9%.与对照组(4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S中UA水平可能与前列腺炎发病有关,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结石发病率高于对照组,EPS中UA测定和前列腺结石的监测可能是诊断前列腺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和PGE2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发病机制、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以Meares-Stamey法对100例前列腺炎病人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将其分为慢性细菌组(Ⅱ型,11例)、慢性非细菌组(Ⅲa型,66例)、前列腺痛组(Ⅲb型,23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和PGE2含量,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Ⅱ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水平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及对照组,Ⅲa型明显高于Ⅲb型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27.001~59.541,q=3.70~4.50,P〈0.01);Ⅲb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水平与TNF-α、PGE2水平呈正相关(r=0.563、0.826,P〈0.01),白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547,P〈0.01),IL-1β、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IL-8、TNF-α、PGE2表达增高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浆中TNF-α、IL-2、IL-10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CP)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精浆中TNF—α、IL-2、IL-1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Ⅱ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IL-2、IL-10舍量显著降低(P〈0.01)。与ⅢA型、ⅢB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组与Ⅲ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前列腺压出液(EPS)中WBC计数呈正相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而IL-10与EPS中WBC计数无相关性,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浆中TNF-α、IL-2、IL-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慢性前列腺更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IL-1β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前列宁颗粒治疗组、前列通对照组,每组10只,注射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大鼠模型,30 d后取材光镜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1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前列宁颗粒能减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反应,降低血清中IL-1β的含量,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 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降低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h17细胞功能与前列腺炎病程中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8例,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男性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IL-17含量,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前列腺液中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IL-17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2、IL-8、TNF-α、M-CSF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前列腺液中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抗凋亡基因BCL-2、livin、hPEBP4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经Pearson检验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IL-17的含量与血清中IL-1β、IL-2、IL-8、TNF-α、M-CSF的含量以及前列腺液中BAX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前列腺液中BCL-2、livin、hPEBP4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Th17细胞功能亢进,是导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出现、前列腺细胞凋亡加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种植牙及其牙周组织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种植牙患者和13例健康牙龈对照者龈沟液中IL-8的水平.结果:种植牙龈沟液中IL-8检出率与健康牙龈对照者牙龈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种植牙龈沟液IL-8浓度为(8.10±5.1)5 μg/L,明显低于健康牙龈对照组的(26.46±26.96)μg/L,)P<0.05);种植牙龈沟液IL-8阳性样本,IL-8浓度均<30μg/L,健康牙龈对照者牙龈沟液IL-8浓度有5例(62.5%)>30μg/L.结论:种植牙龈沟液IL-8水平较低,可能与种植牙周围牙龈萎缩,对炎症反应迟钝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