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当进行“血压调节”的生理实验课时.曾多次见到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血压下降后,不能自动回升.甚至很快引起动物死亡,使实验无法继续进行。此时如能及时针刺动物人中沟的上1/3(相当于人的《人中》穴处),往往可使血压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也曾有报导针刺《人中》穴对休克治疗有良好的效应。而在痛觉反应中,也有血压升高的现象。且常作为痛反应的指标之一。.这样,针刺《人中》穴对血压的影响究竟是属于一般的痛觉反应?还是针刺穴位时的特异反应?则尚待确定。因此我  相似文献   

2.
针刺家兔人中区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刺激作用于家兔"人中"区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为临床急救提供实验资料。方法采用切断动物双预交感神经使血压下降的方法建立休克的动物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的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刺激家兔"人中"区.模拟中医针刺.然后观察刺激对家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各种刺激方式均可显著影响休克动物的血压和心率,强而快的连续对刺激使血压和心率变化尤为显著.结论在刺激人中用于急效时,应注意选择较高强度的刺激参数或连续的刺激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血压昼夜节律的关注度日渐升高。本人通过针刺人迎、曲池、合谷及足三里4组穴位,观察1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发现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由治疗前的非杓型转变成了正常的杓型血压。结果提示:针刺对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有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多资料都表明P物质(SP)是与痛传导有关的感觉介质,它广泛分布于感觉径路的一级神经元及其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并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P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如:切断脊神经后根后,P物质集聚在神经节的一端,而在脊髓  相似文献   

5.
已知在镇痛药物的实验研究中,不同种动物对药物的反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也有必要建立各种不同的动物模型。我们在探讨了家兔针刺镇痛模型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中医研究院和动物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经验,在大白鼠身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初步发现,用电针治疗机给鼠双侧昆仑、足三里电针10分钟,可以升高尾部皮下电刺激痛阈的70%左右。现将初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血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针刺降糖穴治疗3周,对其血糖、尿糖及其临床症状变化记录的同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等变化,采取CHI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降糖穴不仅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和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治疗3周前、后有明显差异( P<0.001)。结论:平衡针灸降糖穴对2型糖尿病血糖、尿糖降低的同时对高血压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曾对人体体表经穴可见光进行了观察,发现这种极其微弱的冷光能量变化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及某些病理状态的信息,不同疾病组患者有其特殊的病理发光信息点,与健康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人体经穴发光变化规律,用客观指标定量观察和证实针刺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所以又对疾病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经穴发光信息对称性进行了观测比较,并与健康人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血压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24 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应用,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纯降低血压,对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情况的改善已经成为衡量降压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在临床获得了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具有降低晨峰血压、夜间血压等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的优势.但其相关研究仍存在缺...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耳穴对Ⅱ型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血脂代谢的情况以及针刺合耳穴对T2DM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了35例门诊T2DM伴发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采用针刺合耳穴疗法,辨证施治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的FBS、FINS、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回升,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灸对T2DM患者紊乱的脂代谢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房肽类物质是由猪心房中提取的混合多肽制剂,其对动物心脏有明显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房肽类物质对麻醉大白鼠有较弱的降压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在降压的同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向腹腔注射两种制剂,对清醒与麻醉大白鼠均有一定的利尿排钠作用,可使尿量增加,钠的排出总量增加,而对钾离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简述针刺对心经脏器的调整作用程冠军周逸平许冠荪高忻洙(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针刺;心经;脏器调整;综述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具有调整机体机能的作用。例如,针刺某些穴位常可使休克患者的血压回升,而高血压患者针刺后,可使血压降低。这种调整作用,乃是针刺防治疾病作用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通过针剌人中沟(相当于“人中”穴)对猫失血性休克的影响的观察,初步探讨针刺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为儿科常见急症,祖国医学属小儿惊风。近年研究认为,惊厥发作过于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惊厥性脑损伤,影响 FC 小儿的智力发育。因此,尽快终止惊厥发作极其重要。FC 多在院外突然发作,多数不能及时施以有效的止痉药物。为寻找及时、方便的止痉措施。保护 FC 儿童的智力发育,我们于1975年4月~1988年2月采用针刺(或指压)人中,合谷穴作  相似文献   

14.
针刺颈夹脊穴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验证其安全性,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降压机制。方法用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针刺颈部C1-C7夹脊穴治疗因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而导致血压升高的患者60例,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测其血压变化情况,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针刺在神经调节中对神经递质、体液调节、排钠关系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均有影响,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及与脑内神经降压肽含量的关系,探讨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76只成年健康豚鼠,制成过敏性休克模型,以平均动脉压(MAP)为指标,观察同强度(电压3V)不同频率(4~16、30~40、80~100Hz)电针“人中”穴对过敏性休克低血压反应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脑区内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的含量。结果 ①不同频率分别电针“人中”穴的升压效应均显著高于各自的非穴位电针对照组(P〈0.05,P〈0.01);不同频率分别电针“人中”穴的三组之间以及非穴位电针三组之间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组与过敏性休克组下丘脑、延髓、腺垂体、神经垂体中NT含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过敏性休克加不同频率电针“人中”穴各组的下丘脑、延髓、腺垂体、神经垂体中N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休克组(P〈0.05,P〈0.01)。过敏性休克加不同频率电针“人中”穴三组间各脑区内NT含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电针“人中”穴对过敏性休克时的低血压反应确有迅速而良好的改善作用。②NT可能参与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经絡针炙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阐明其机制,有必要在健康人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因为研究正常人时容易控制条件,如年齡性别、健康状态、生活环境等等,也有"得气"的主观感觉(当然应該认识到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正常人针刺前后原穴井穴导电量及溫度影响的同时,进行了针刺对血压、体温、唾液分泌、眨眼反射和疲劳的观察。实验在71位健康青年学生身上进行。年龄在20-25之间,均采用毫针和稍作捻转的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针刺穴位依不同指标而有所差异。实验条件、实验人员所用仪器则均尽量固定,以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17.
用 Okade 醋酸注入造成大白鼠胃溃疡模型,观察针刺对大白鼠化学性胃溃疡的疗效,并测定其胃壁细胞的 CAmP 含量。把大白鼠分为治疗、阿是穴、空白对照三组。其实验结果表明:从各组溃疡平均面积比较,治疗组最小,空白组稍大,阿是穴组最大。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调节效应,探讨不同经穴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96只SHR大鼠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溪组、蠡沟组、光明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太溪组、太冲配蠡沟组和太冲配光明组,共12组,每组8只。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15次;模型组同法固定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前以及针刺15天后,采用大鼠尾动脉无创测量法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针刺15天后,太冲配内关组SBP(192.52±6.76)低于太冲组(209.48 ±6.94)和内关组(208.98 ±5.30);太冲配内关组DBP(147.14±10.76)低于太冲组(156.60±8.31)和内关组(155.45±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配穴组SBP比较,太冲配内关组(194.17±8.78)、太冲配太溪组(200.22±10.52)、太冲配光明组(198.67±10.88)均低于太冲配非穴组(212.71±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模型组与非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对SHR血压的调节效应优于其他单穴及配穴组;针刺产生降压效应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长,针刺15天对SHR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造模实验,研究针刺对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通过针刺高血压大鼠的双侧水泉穴,观察对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大鼠造模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针刺可以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及降低血中血管紧张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氟哌啶(Droperidol)属于丁酰苯(Butyrophenone)类药物,临床上常应用为麻醉术前用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安定镇痛术”的主要组成药物。据我院第一附属医院报导,采用氟哌啶作为针麻辅助用药,可使针麻的优良率提高,失败率降低,切皮和缝皮疼的例数减少。因此关于氟哌啶加强针麻作用的原理开始受到重视。 丁酰苯类药物具有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从中枢介质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来看,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后,对针刺镇痛将会发生什么规律性的影响,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