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患者人工气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滴注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对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同对照组相比,气道开通前3 d,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第14天,研究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氧气持续雾化湿化,可明显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为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预防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肺部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由于气管、支气管化脓感染,使气道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痰栓阻塞气道使呼吸不畅,且易反复,使患者负担加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部感染操作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4.
人工气道内注射0.83%碳酸氢钠溶液对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继先  缪胜菊  汪毅  邹运梅  王金华 《医药导报》2006,25(12):1283-1283
目的观察人工气道内注射0.83%碳酸氢钠溶液对控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155例从人工气道内吸出的痰液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按疾病分为3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脑溢血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类患者均依据痰液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的条件下,分为0.83%碳酸氢钠溶液治疗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观察患者肺部音、痰的颜色及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类疾病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30%,95.00%,96.67%,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任何疾病并发的肺部感染行人工气道后均可应用人工气道内注射0.83%碳酸氢钠溶液方法加速肺部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减少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将3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5例,观察组采用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的例数和吸痰次数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有利于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的发挥,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老年人病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气管、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极易引起肺部感染,而纤毛运动减弱又导致痰液积聚、潴留不易排出,引起气道通气障碍,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是做好气道护理。排痰是气.  相似文献   

7.
李玉琢  梁英梅  王敏  栗爱珍  王丛蕊 《河北医药》2010,32(17):2459-2459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吞咽与声门动作常不协调,而增加吸入危险,加之气管、支气管黏膜纤毛功能降低,咳嗽反射差,肺组织弹性减退等,而致排痰功能降低,致使痰液留于气道,黏膜的痰液阻塞气道,造成肺部感染,难以控制,而出现气喘、呼吸困难、气体交换障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为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收到满意效果,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病人的气道湿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病人的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病人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两组病人均配合采用雾化吸入,在吸痰前先翻身拍背.治疗组采用气道冲洗法,对照组采用气道内滴液.从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两方面,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在130例病人中,对照组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大于治疗组的痰痂形成率、肺部感染率.结论人工气道病人采用雾化吸入配合气道冲洗的方法,能有效防止痰痂的形成,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余  童若  袁国琴 《贵州医药》2005,29(4):379-379
肺部手术后病人因疼痛或咳嗽无力等原因,造成大量分泌物、痰栓或血块阻塞气道,继而引起肺不张,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经普通吸痰管吸痰效果不佳。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6例肺部手术后病人施行床旁纤支镜吸痰治疗,共7例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适时吸痰可减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适时吸痰减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根据体位变化前后、血氧饱和度检测值、咳嗽症状和气道压力变化等选择恰当方法进行适时吸痰。结果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因此,掌握判断好吸痰的技巧和时间是基础,预防肺部感染及维持正常通气氧合,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结论适时吸痰是维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使用适时吸痰的护理方法,可大大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观察我院125例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总结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导致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基础疾病免疫力差,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生理屏障作用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结论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清除气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气囊的管理,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人肺部疾患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化吸入既能湿化气道,有助于痰液排出;又可恢复气道黏液保护层,隔离外界刺激,利于稳定气道,临床常用于老年慢性肺部疾患患者的辅助治疗。目前临床雾化吸入排痰的药物常用沐舒坦。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60例老年慢性肺部疾患患者采用不同浓度沐舒坦进行雾化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运用经口气管内吸痰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分别以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入院,均经胸片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痰量增多堵塞气道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行经口气管内吸痰。吸痰后患者发绀气促症状即时缓解,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结论经口入气管内吸痰法是经过临床实践总结而出的一项新的有效吸痰法。此操作比支气管纤维镜吸痰法操作简单,同时降低患者的二次气管插管率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720-72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0例,给予保持气道湿化、雾化吸入、有效吸痰、做好基础护理、应用抗生素等护理。结果 10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治愈86例,好转9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带管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40d,平均带管时间为14d。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率,术后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气道湿化雾化,有效吸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护理,可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让患者早日拔除气管导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和气道护理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尽早恢复营养支持,正确采集痰标本,为临床提供准确痰标本。结果 9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抗感染治疗及护理,肺部感染治愈78例,死亡20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规范化护理操作,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支气管镜对60例重症患者合并重症肺感染时进行纤支镜引导下气道插管、换管,气道管理,重症肺炎的取痰培养、排痰及治疗,合并咯血的治疗,合并肺不张的治疗,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6例经口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8例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换管插管成功。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配合治疗,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7例肺不张者经行纤支镜配合治疗6例肺复张。大咯血2例患者,经纤支镜局部止血处理,咯血均立即停止。60例患者肺部感染治愈52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结论纤支镜对急危重症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可协助气管插管,配合气道的管理,有效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痰栓所致肺不张、大咯血等。是急危重症治疗中极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颈髓损伤后因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消失,引起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咳嗽无力,导致肺部痰液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甚至肺不张.在治疗上除雾化吸入、祛痰、经人工气道吸痰以及使用抗生素外,人工翻身叩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对100例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研究,特研制了一次性蘑菇状人工气道湿化器,具体介绍如下. 1 背景技术 现代临床医疗中,人工气道的建立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临床治疗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并作为一种重要抢救措施被广泛采用,但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改变了原有经鼻咽喉的呼吸通道路径,外界气体直接由人工气道进入肺部,容易导致空气中的尘粒和细小异物吸入肺部,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同时,没有经过湿润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肺部,不利于局部痰液湿化和排出,也会引起肺部不良刺激反应,从而又加重肺部感染情况;人工气道建立后,为了湿化气道,护士会持续定时进行气管内滴水,这样湿化方式既不卫生、又不科学,还会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