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C -D短棒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器 ,加截瘫站立及行走矫形器 ,对 2 4例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进行阶段性治疗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48岁 (平均 2 9岁 )。脊柱损伤情况 :T1 0 ~L2 ,单节段 2 0例 ,双节段 4例。脊髓损伤情况 :2 4例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C -D手术及椎管减压时间 :伤后 6h~ 7d。矫形器治疗时间 :在C -D手术及椎管减压术后8~ 1 2周。2 C -D手术及椎管减压以伤椎为中心 ,后路正中切口 ,显露伤椎及相邻上下椎的椎板及关节突以及横突。在健康椎的椎弓根 ,安装C -D…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5年4月起对胸段、胸腹段、腰 段脊柱骨折脱位18例(合并截瘫14例),经前路行椎管前方减压、复位、椎体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经1~3年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为外伤所致的胸腰椎屈曲型骨折脱位或爆裂型骨折。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8~45岁16例。其中完全性截瘫5例,不完全性截瘫9例,无神经症状的骨折脱位者4例。 损伤部位:T101例,T121例,L110例,L25例,L41例。 椎体压缩:按椎体高度,压缩程度分为四度,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12例,Ⅳ度2例。 前后脱位:按椎体移位占前后径的比例分为4度,Ⅰ度9例,Ⅱ度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严重腰椎骨折合并前方与侧方完全性脱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12例严重腰椎骨折合并椎体前方及侧方完全性脱位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18 ~52岁,平均31.3岁;主要损伤节段:L1 9例,L2 3例;骨折按AO分型均为C3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三维矫正与固定,并进行彻底的椎管前后减压、椎间及后路植骨融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7个月至5年3个月(平均2.6年)随访.手术时间为120~ 240 min,平均160 min;出血量为500 ~1200 mL,平均700 mL.椎体骨折及向前方及侧方完全性脱位的椎体均实现良好复位,8例Frankel A级术后1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B级,4例无明显恢复,4例B级患者2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植骨面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严重的腰椎骨折合并椎体向前方与侧方完全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可实现重度椎体骨折脱位的良好复位与固定,且同一入路可完成椎管前、后减压与植骨.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术前均经CT检查显示椎管内有骨块挤入。本组全部采取前路手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后经5个月~5年的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16例分别有1~3级恢复。本文同时讨论了手术方法中有关的并发症,并认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脊髓压迫主要来自前方,前路减压同时植骨Kaneda内固定比后路手术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中上胸椎骨折脱位26例采用后路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固定节段为2~4节,根据脊髓受压情况进行后路复位椎管内减压及植骨。结果经6~72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后路植骨已融合。ASIA分级中A级7例中有3例恢复至B级,1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B~D级19例中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对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应尽量考虑早期手术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对不稳定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也应考虑早期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1984年5月至1989年12月分别应用保守治疗、椎板减压、全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103例。保守治疗15例中无1例恢复优良者;椎板减压50例,随访48例中完全性截瘫37例,不完全性截瘫11例,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1%和18%;全脊髓减压治疗38例,随访37例中完全性截瘫20例、不完全性截瘫17例,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65%和59%。认为全脊髓减压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椎板减压。  相似文献   

7.
作者1978~1987年应用椎管侧前方减压术治疗41例脊椎胸腰段骨折井截瘫病人,其中完全瘫18例,不全瘫23例.9例以往曾行推板减压.35例经1~7年随访,疗效满意.作者在术中发现脊髓前方受压是造成截瘫的主要原因.强调本手术能在直视下充分减压,且不损坏伤椎的稳定性.认为不完瘫疗效优于完全瘫;单纯压缩型骨折优于爆裂型和骨折脱位型;手术宜在伤后4~6周施行,早期病例采用切开复位Luque氏棒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前外侧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研究证实胸腰椎骨折并发截瘫的主要原因为脊髓受到来自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压迫 ,脊髓前方或侧前方减压术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手术方法〔1,2〕。我院 1990~ 1998年间共对 5 6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行前外侧减压 ,取得一定效果。1 病例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10例 ,年龄 18~6 0岁。坠落伤 32例 ,重物砸伤 10例 ,车祸伤 14例。T81例 ,T91例 ,T10 5例 ,T11,12 12例 ,T12 L119例 ,L1,2 8例 ,L2 ,3 10例。屈曲压缩型 16例 ,爆裂型2 4例 ,屈曲旋转骨折脱位 12例 ,剪力型脱位 4例。新鲜骨折 12例 (均为胸椎 ) ,陈旧性骨折 44例。植骨 12例均…  相似文献   

9.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3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人经颈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周时Frankle分级平均恢复2个等级,其中19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时,又恢复1个等级。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有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单靠药物达不到减压消肿的目的,应尽早手术治疗。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大部分损伤脊柱中前柱。严重的可造成中前后三柱损伤伴脱位,为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碎片、椎间盘突入椎管损伤或压迫脊髓神经,导致完全性或不全性截瘫。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3月,治疗26例爆裂型骨折。其中对8例严重爆裂型骨折,椎管占位超过40%以上伴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采用“桥式潜行减压”RF系统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9~47岁。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1例,物体压倒伤1例。骨折部位,T111例,T122例,L…  相似文献   

11.
自1984年6月至1989年6月,我们采用棘突旁直切口侧前方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报告32例皆为T11~12、L1~2骨折脱位合并不完全性截瘫,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6岁,平均28. 5岁,40岁以下27例,占84.3%。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占56%;塌方、重物压伤11例;车祸伤3例。 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3年7个月,4周以内13例,4周以上19例。 受累椎节38个,其中T115个,T1211个,L118个,L24个。2综合分类 根据张氏等综合分类法[1],32例胸腰椎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前后联合减压结合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同期行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笼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及经颈后路椎板碎块摘除或单开门减压、椎管探查、侧块钉棒内固定术。结果 38例获得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植骨术后4~6个月融合,无颈椎失稳、钛笼下沉等并发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术前A级8例,B级4例,C级26例;术后1年A级6例,C级3例,D级6例,E级23例。JOA评分:术前0~7(4.60±0.72)分;术后1年0~17(12.80±1.21)分;JOA评分恢复率为(48.14±4.72)%。结论颈椎前后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能充分解除颈脊髓压迫,稳定颈椎恢复颈椎正常解剖结构,使颈脊髓在相对稳定环境下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椎管减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6月至1988年2月,我们采用棘突旁直切口,侧前方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截瘫计48例,现将手术方法作一介绍. 手术分两种方式:对于新鲜骨折脱位损伤时间在4周以内的,以及椎体间关节有脱位且不稳定者(19例),在侧前方椎管次全环状减压同时予以复位并附加确定的内固定;对于病程超过4周,脊柱相对稳定者(29例)采用单纯的胸腰段椎管侧前方次全环状减压术。 麻醉:0.5%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 体位:侧俯卧位,腰部下方略垫高. 术式:脊柱中线旁1—2cm纵形切口,长约16cm。分离骶棘肌,显露患椎上下2~3个小关节。用平凿…  相似文献   

14.
AF内固定与术中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在AF内固定术中结合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患者均行开放复位AF内固定手术治疗 ,术中暂不行椎管直接减压。AF复位内固定后 ,用Omnipaque造影剂 ,由手术切口行术中脊髓造影 ,注入造影剂前 ,回抽脑脊液 ,检查是否为血性 ,如为血性 ,不行此检查 ,造影后 ,C形臂X线机动态观察椎管通畅情况 ,了解减压复位情况 ,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32例患者中 ,除 2例为血性脑脊液未行此检查外 ,30例均行此检查 ,2 0例显示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到解剖复位。生理曲线得到恢复 ,造影剂通畅无受压。未行椎管直接减压 ,占6 6 6 %。 6例显示椎管不畅 ,压迫来自前方。 4例行后路椎弓根侧前方减压 ,2例行骨块轻敲复位。 4例显示椎管不畅系后方压迫造成 ,行椎板减压。平均随访 36个月 ,所有病例均得到解剖复位 ,无复位丢失 ,不全瘫患者术后功能提高 1级或 1级以上者占 73 3%。结论 不是所有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都必须行切除椎管结构进行直接减压 ,复位固定本身即是椎管减压 ,术中脊髓造影简单、安全 ,直观。可术中监护复位减压情况 ,及时弥补不足 ,对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术前均经CT检查显示椎管内有骨块挤入,本组全部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后经5个月~5年的随访,神经功能按Frnakel分级评定,16例分别有1~3级恢复,本文同时讨论了手术方法中有关的并发症,并认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脊髓压迫主要来自前方,前路减压同地植有Kaneda内固定比后路手术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对5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气管推移训练、介绍手术情况,术后加强病情观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Ⅰ级或Ⅰ级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截瘫症状无明显恢复,但上肢疼痛麻木缓解,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褥疮、严重泌尿系、肺部感染发生。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刘加元  刘守正  张成亮 《骨科》2011,2(3):129-132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9年2月间采用局麻方式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62例,根据损伤机制及影像学资料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形成因素分为3类,其中Ⅰ类11例,Ⅱ类34例,Ⅲ类17例.Ⅰ类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Ⅱ类采用后路椎管扩大减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49椎采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固定节段4~6节。患者均在72 h内手术。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2~46(28±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6例恢复至B级4例,2例无恢复;B级10例恢复至C级6例、D级3例、1例无恢复;C级15例恢复至D级9例、E级2例,4例无恢复;D级6例恢复至E级3例,3例无恢复;E级4例仍为E级。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35.36%±7.48%,术后纠正到91.48%±2.15%,末次随访时为90.56%±1.63%;Cobb角:术前为37°±8°,术后及末次随访为-4°±2°。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急性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能达到椎体早期复位和脊髓减压目的 ,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前后路联合复位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6年8月,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7~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部位C4、54例,C5、63例。Allen分类:屈曲压缩型度4例,牵张屈曲型度3例。完全性瘫痪1例;不完全性瘫痪6例,其中上肢肌力1~2级3例,3~4级3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D级2例。于伤后1~8d手术。前路固定采用Orion带锁钢板(颈椎带锁钢板)7例,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固定2例,后路钉棒系统固定5例。结果本组术后伤口均期愈合,获随访4~24个月,平均6个月。X线片检查示损伤节段固定稳定,未见内植物松动、脱落及断裂。植骨于3~4个月内均融合。术后4个月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1例A级,术后无恢复;术前4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2例可行走,恢复至B级2例可扶拐行走,2例D级恢复至E级,能正常行走。术后4例行CT及MRI检查,颈椎序列均恢复,椎管矢状径达到正常,脊髓受压解除。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复位固定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院近3年下颈椎创伤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所有患者行常规X线摄片、CT、MRI检查,确定损伤节段、对4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前方、后方和前后联合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 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颈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植骨3-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9例,D级15例,E级12例。结论对于下颈椎创伤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病例行手术治疗,均可使损伤脱位颈椎恢复解剖位置及稳定性,使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不同类型的下颈椎脱位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