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对 B 型超声提示为肝癌患者115例进行超声波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最后诊断为肝癌109例,非肝癌6例。109例肝癌中细胞学阳性99例(90.8%),可疑阳性3例(2.8%),总阳性率为93.6%。假阴性7例(6.4%),无1例假阳性。针吸最小肝癌病灶直径为1.2×0.9cm~2。认为超声导向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产生假阴性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针吸细胞学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季洪爱周晓军金行藻祁正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02)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病理诊断,但应用于肝脏肿瘤诊断仍较少... 相似文献
4.
5.
<正> 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技术在我院开展10年来,共行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315例。其中有病理活检结果者234例。近2年此技术已作为我院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常规检查。随着针吸细胞学检查(针吸检查)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这一诊断技术对确诊乳腺肿块良恶性性质的应用价值已为国内 相似文献
6.
B型超声(以下简称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开展的一种诊断方法。此法对肿瘤诊断具有较大实用价值,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我们采取以上方法收集了130例疑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细胞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并讨论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继发性肝癌、肝细胞增生以及各种良性病变的特征。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方法从1981年1月~1983年9月,我所对临床疑为肝占位性病变患者130例,采用ALOKASSD 120静态灰阶超声仪、FUB-22型电子实时超声仪和配有穿刺探头的22号细长针,通过超声仪监视使针尖进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针吸细胞学检查(AspirationCytologicExamination,ACE)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女性乳腺癌病人进行术前ACE。结果:全组ACE阳性36例,阳性率90%。结论:通过ACE的诊断依据,临床意义,影响诊断的因素,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及其安全性进行讨论,认为ACE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简单准确而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吸细胞学检查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已广泛应用。国内也正在推行这一诊断技术。我院近年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有98冽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8例,女96例,男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9岁。病史最长7年,最短2个月。良性乳腺疾病62例,其中纤维腺瘤23例,囊性增生病30例,积乳囊肿5例,慢性 相似文献
9.
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误诊或确诊困难的情况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脊液中找到肿瘤细胞而得到确诊。认为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肿瘤性质和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我们自1996~1997年在B超定位下对87例肝脏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68例,女19例,年龄12~76岁。病灶直径最小3cm,最大12cm。为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而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块类型。1.2 方法 B超检查肿块部位、大小、形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测量肿块距体表的距离,作好标记,以确定进针部位、方向和深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7~1986年共做乳腺肿块细针吸细胞学检查1250例,其中359例获病理组织可供对照分析,对照率28.7%。良、恶性肿块术前细胞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和80.1%。细针吸细胞学检查可用于乳癌普查和在部分病例代替冰冻切片活检。假阴性率较高,且有一定假阳性和针吸失败率、细胞量过少时不能充分反映出组织学特征为其缺点。本文提出提高针吸细胞学应用价值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在B超引导下90例经皮肺针刺活检,其中85例经手术等方法证实诊断正确(97.7%)。2例得假阴性结果(2.2%),3例未经证实。活检后发生少量气胸者2例(2.2%)。超声下肺活检是诊断胸部病变的简便安全准确的方法,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AgNOR染色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Ag NOR染色技术在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染色效果及对淋巴结病变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法 ,对 2 0 8例淋巴结病变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 Ag NOR染色 ,油镜下行 Ag NOR颗粒计数和形态、分布观察。结果 Ag NOR颗粒均值在 81例淋巴结转移癌为( 8.84± 3.1 2 ) ;30例非霍奇金病 ( NHL)为 ( 9.42± 2 .78) ;1 1例霍奇金病 ( HL)为 ( 4 .69± 1 .0 8) ;34例慢性淋巴结炎为 ( 1 .32± 0 .2 8) ;2 8例淋巴结结核为 ( 1 .46± 0 .34) ;2 4例增生性淋巴结炎为 ( 2 .2 6± 0 .45 )。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细胞 Ag NOR颗粒数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并且二者之间的 Ag NOR颗粒大小及分布亦呈现明显的不同。结论 Ag NOR染色技术是定量鉴别良恶淋巴结病变 ,尤其是 NHL与增生性淋巴结炎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筛查中临床触诊阴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而超声显示微小病变.结果 超声对微小病变定性的符合率79.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微小结节的准确性为98.6%.结论 乳腺微小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定性准确、操作简单、快速、价格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及乳腺癌筛查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S Satyanarayana AT Kalghatgi A Muralidhar RS Prasad KZ Jawed A Trehan 《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2002,58(1):33-37
Lymphadenopathy is the commonest presentation in HIV positive individual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196 HIV positive patients was studied during six monthly review. 75% paients in this study who were asymptomatic were detected to have lymphadenopathy during the surveillance. 82% had lymph nodes smaller than 1cm size. Lymphadenopathy at more than one site was observed in 46.8% cases. Commonest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noticed was tuberculosis (TB) in 34.2%. Cyto-morphologically reactive pattern with Add fast bacilli (AFB) positivity was observed in 16.4% of TB cases. In 2.9% cases AFB were detected even in the tissue fluid. Negative images of AFB were observed in the macrophages in 3 cases. TB was detected with equal frequency in both asymptomatic and symptomatic groups. Axillary nodes pose problem due to deeper location. False positives were a case of dermatopathic lymphadenopathy and a case of Kimura''s disease. False negatives include two cases of TB lymphadenitis. Pathogens should be looked for irrespective of cyto-morphology. Biopsy should be done to confirm cases of lymphoma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protocol of six monthly review of HIV infected cases.KEY WORDS: AIDS, FNAC, HIV,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7.
对121例淋巴结针吸细胞涂片,进行银胶染色观察,将Ag-NOR分布形态分为五个类型,并复习有关文献。94.1%良性病变,Ag-NORs均数≤2。孤立型分布仅见于良性病变,在恶性病变中未发现。98.1%的恶性病变Ag-NORs均数≥2.1。Ag-NOR颗粒分布形态和平均数在细胞诊断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刘成侠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76-17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针吸细胞学联合血清AFP和SA 测定对肝内结节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B超引导下经皮针吸细胞学联合检查患者血清AFP和SA水平肝癌患者147例,统计分析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147例肝癌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针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71.4%,血清A F P阳性率72.8%,S A 阳性率64.6%,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95.9%。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针吸细胞学检查联合血清AFP和SA测定有助于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对早期诊断肝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导向穿刺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笔者利用B超导向穿刺抽吸组织成份诊断腹腔肿块。一次穿刺确诊率达97.2%。特别是利用肝素化后的空针抽吸,既得到细胞学的结果,又得到组织学的结果,使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本组中有42例经手术证实,其结果与术前穿刺结果完全相符合。笔者还利用B超导向对部份患者进行了介入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优点是提高了局部药物的浓度,增强了疗效。同时也减轻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