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断流张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与手术时机选择现将51个病例的临订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手术19例,择期手术32例。死亡率为17.6%,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为36.8%(7/19),择期手术死亡率为6.3%(2/32)(P<0.05)。结论: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非手术治疗 ,死亡率 4 2 .9% ;5 5例手术治疗中 ,急诊手术 2 1例 ,择期手术 34例 ,死亡率为 16 .4 % ,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为 33.3% (7/2 1) ,择期手术死亡率为 5 .9% (2 /34) ,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 =7.15 ,P <0 .0 1)。 2 9例获随访 0 .5~ 12年 ,再出血率 2 4 .1% ,肝功能维持和改善率 86 .2 % ,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 5 2 .6 % ,脑病出现率10 .3% ,劳动力恢复正常者占 79.3%。结论 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非手术治疗,24例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中,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16例.非手术治疗组死亡率43%;手术组总死亡率16.6%,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37.5%(3/8),择期手术死亡率6.2%(1/16,P<0.05).16例获随访0.5~8年,再出血率22.6%,肝功能维持和改善率90.3%,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56.7%,脑病出现率6.4%,劳动力恢复正常83.9%.结论: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者均应手术治疗,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与手术时机选择,现将51个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格分析。急诊手术19例,择期手术32例。死亡率为17.6%,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为36.8%(7/19),择期手术死亡率为6.3%(2/32)(P<0.05)。结论: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者均应手术治疗,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良式Hassab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325027)邓超平朱少俊陈公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情危急、凶险、出血量大,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是急诊救治的一大难题。我院自1988年~1995年... 相似文献
6.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131例接受EVL术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是否患肝癌、有无分流、断流及脾切除术史、入院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等因素对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EVL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9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VL术前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治疗以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们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前,病人肝功能按child分级,有利于指导治疗,判断愈后,减少术后出血,方法:采用五环连续套扎器,按常规将套扎器与胃镜连接,内镜下找靶器官,负压吸引,每次结扎3-5个点。结果:肝功能A级套扎术后出血率最低,B级次之,C级术后出血率最高,另外,术后出血病人可再行套扎。直至把曲张静脉扎守,临床上能获得长期疗效。结论:对于肝功A级、B级病人视临床具体情况可选择手术或套扎;对于肝功C级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手术后复发出血的病人套扎治疗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EVL)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5例肝硬化行EVL患者为研究对象,17例发生术后早期再出血事件,纳入早期再出血组,其余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合并疾病﹑Grade分级﹑Child-Pugh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Grade分级﹑Child-Pugh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再出血组总胆红素(40.69±25.68)μmol/L﹑凝血酶原时间(21.63±3.68)s高于对照组(26.35±18.56)μmol/L﹑(16.75±4.5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与Grade分级是影响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提示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组患者性别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Child-Pugh评分、曲张静脉内径、凝血酶原时间及静脉曲张血管数量、腹水发生率(34.00%)、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率(8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此类疾病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Child-Pugh评分、曲张静脉内径、凝血酶原时间及静脉曲张血管数量、腹水发生率(34.00%)、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率(8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此类疾病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EVL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中发生再出血的20例设为观察组,未出血的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25%,其中3例死亡,均由进食不当引起,对死亡患者行内镜检查,食管曲张静脉破裂为引起早期再出血的原因。门静脉血栓、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经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1)。术后早期再出血者肝功能分级C级影响较为明显(OR=65.0),其他依次为凝血酶原时间(OR=33.5)、血红蛋白(OR=22.6)、门静脉血栓(OR=8.6)。结论依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再出血危险因素,将EVL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可降低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常规治疗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分别行护理干预及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再出血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再出血率为4.2%(3/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12/7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12,P〈0.01)。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据统计,约50%的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终将出血。内科治疗在于选用有效药物,迅速有效地止血和降低门脉高压,防止再出血,为病人争取手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创造条件。现就内科的药物止血治疗作一评价。一、各种药物止血疗效的评价(一)垂体后叶素(Pituitrin)该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降低内脏血管阻力、减少内脏血流量(35%~57%)和降低门脉压力(23%~36%)发挥作用。虽然肝血流量减少,但能保留肝血流灌注,不致引起肝功能损害。本品的止血效果结论不一,国内孟宪镛等报道止血率为50%~90%,国外Conn等报道为38%~88%(再出血率50%),Foget认为无效(止血率仅29%)。而Tsai等通过2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化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肝功能结果,比较肝功能的变化;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析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A级、B级、C级三组患者套扎后肝功能中的ALT,AST,T-Bil,D-Bil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共有13例患者EVL后出血,出血率为9.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EVL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6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我们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症。肝硬化患者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其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病死率高达40%以上。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高,首次出血的患者6个月内有近70%的再发出血,2年内的再发出血率则会增加到80%[1]。每次再发出血可造成约20%的患者死亡[2]。因此,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EVB)的疗效。方法 :使用善得定 12例 ,垂体后叶素 18例。善得定组使用善得定加入 5 %葡萄糖水 2 0ml静注 (5min以内 ) ,继之 0 6mg善得定加入 5 %葡萄糖水 5 0 0ml以 2 5ug/h静滴 2 472h。垂体后叶素组将垂体后叶素 5 0u、10 0u加入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水 2 5 0 5 0 0ml以0 2 0 4u/min ,持续静滴 2 472h。结果 :善得定治疗肝硬化并EVB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 (P <0 0 5 )善得定早期止血率明显高于垂体后叶素组 (P <0 0 1)。结论 :善得定能缩短止血时间 ,降低再出血率 ,从而降低死亡率 ,降低输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16例接受EVL的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是否患肝病、有无分流、断流及脾切除术史,结合入院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等因素对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VL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10.18%,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VL术前应采用积极治疗措施以减少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道出血最危险的病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起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EVL)并超声引导下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1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48~67岁,平均55.2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肝功能Child分级:B级7例,C级9例.首次出血2例,再次出血8例,第3次出血4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医生的建议并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