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湖湘医家的研究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显著的湖湘地域特色。《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是目前收录、整理现存古代湖湘名医典籍比较完善的著作,其中有关癫狂的医籍大多为清代医家所著。清代湖湘医家认为,癫狂分阴阳,癫病属阴,狂病属阳;癫少狂多,多由肝风挟痰火上扰所致;具有普及性,妇儿、伤寒皆可见;多传变,需脉证相参辨治。治疗方法上,初起多痰,涌吐取嚏;痰证多兼夹,需五脏分治;治癫需温中,治狂需清火;拔根劫巢,愈后宜调。经日积月累,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癫狂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今后有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湖湘医家癫狂辨治发展的历史规律,整理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与创新湖湘医家辨治癫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葛晓舒  易法银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62-163,170
"痹"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按照《中医大辞典》,痹病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中医学中的"痹病"多取狭义,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关节、筋骨、肌肉酸痛、麻木、重着、灼热,或是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1].它和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多肌痛、强制性脊柱炎、神经末梢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病等病症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
湖南由于气候、环境、居民体质等原因,历来是痹病的高发区,湖湘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痹经验。本文将古今湖湘医家治痹验方进行了汇总、除重后,精选出236方,在此基础上对湖湘痹病验方的药类组成、药物使用频次和常用药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湘医治痹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从学术渊源、湖湘地理气候特点及临床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显示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以加强通用方针对性的特色,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近50%的患者出现心肌抑制,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当代医家对脓毒症心肌抑制的认识,或从毒而论,或从热而论,或从瘀而论,或从虚而论。王今达教授确立了脓毒症心肌抑制的"三证三法"辨证体系;崔金涛教授将脓毒症心肌抑制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等4个证型,并确立益气养阴等治则;黄丹虹教授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解释脓毒症心肌抑制的病机变化;张淑文教授团队经过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总结脓毒症心肌抑制的病机为热证(实热证、热夹湿证、热盛伤阴证)、血瘀证等证型;刘清泉教授认为"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是脓毒症的基本病机。将近年来多位名中医治疗脓毒症心肌抑制的经验进行简要总结,提炼中医学病因病机,丰富中医理论,传承前辈经验,启发后学。  相似文献   

6.
《孟河四家医集》中记录有孟河四家治疗便秘的医案医话及方药运用。孟河医家认为便秘多由燥邪、火邪、气滞、正虚所致,燥邪伤津则濡润无权,火犯肺肠则肃降失职,气滞有肺气不降、气滞胃肠、痰气交阻之分,正虚有阴、阳、气、血的亏虚。在便秘的治疗方面,孟河医家强调清润并施、养阴生津、宣畅气机、健脾温肾、培补气血,用药和缓平淡,重视养护阴液和正气,提倡药食同源,以食代药。  相似文献   

7.
余瀛鳌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古籍整理、文献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50余年以来,在古籍整理方面,尤致力于古代临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另外,余先生临证擅长内科杂病,对于妇科疾病亦多致意。学界对于先生中西兼及的学术背景和在古医籍整理、临证所取得的成就,概括为“双峰并指,二水对流”。笔者拟就余先生临证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作一简单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正>杨栗山,名璇,字玉衡,晚号栗山老人,河南夏邑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临证中杨氏强调升清降浊,治法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并兼以解毒,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程松厓是新安医派的重要医家,《松厓医径》是反映程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从重切脉"八纲"统领脉法、宗脏腑辨证辨病互补、悟仲景尽现处治活法3个方面,对程氏的学术思想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0.
1生平要略 徐鼎庄(1911-2004),闽侯县人,早年毕业于私立福州中医专门学校.福建省名老中医。徐鼎庄擅长治疗内、妇、儿疾病,卓有医誉。他1958年起主持闽侯县丝虫病防治小组工作,采取“中西结合”、“土洋并举”的办法.研制“通络消肿剂”、“杀虫活血剂”等药方,用以治疗丝虫病,卓有成效,打破“粗腿绝症”的定论。他善育英才。  相似文献   

11.
对明代御医、著名新安医家徐春甫的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内经》为宗,“诸贤”羽翼,徐氏以《内经》为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发展;②经络养生,未病先防.徐氏首先提出“经络养生”的观点,主张通过调理经络与穴位来调理脏腑的功能;③治神为要,补泻为辅.徐春甫在针灸临床应用中,特别注重治神.正所...  相似文献   

12.
探讨肖照岑运用熄风止痉药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熄风止痉药擅平熄风动,制止痉挛抽搐;多为寒性,善于清热止痉、通经活络,动物药亦有咸味、辛味等,有通络辛散作用。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3.
武之望是大长安医派的重要医家,《济阴纲目》、《疹科类编》、《济阳纲目》是反映武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本文从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分门别卷、辨证论治,养血补精、重视心脾,却老延年、摄生有术4个方面,对武氏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剖析,以期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周洁  王鹏 《江苏中医药》2024,56(4):63-66
痢疾是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民国时期著名新安医家程六如针对痢疾不同证型提出用消导利湿法治疗食积痢,清暑退热和中法治疗湿热痢,扶阳升举法治疗休息痢。其善用荷叶包六一散治疗挟湿类痢疾,赤白糖拌炒山楂治疗痢下赤白,木香导滞丸为底配合山楂枳术丸、二陈汤等治疗食积痢。程氏治痢临证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对现代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重型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大量肝细胞、枯否氏细胞坏死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势重、变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骤然起病、身目发黄、迅速加深、尿色深黄量少、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口中臭秽、出血、身热、烦躁、谵语、昏迷、腹水等。周仲瑛教授认为,重型肝炎属于中医的“急黄”、“疫黄”范畴,在湿热疫毒深入营血的极期,  相似文献   

16.
冻疮为冬日常见病,虽多数病情轻微,但影响美观,且反复发作,因此冻疮防治研究仍具较强临床需要。本研究通过查阅、整理历代医家对冻疮的论述发现历代医家对冻疮认识全面,治法丰富,不仅外治法用药简便、剂型丰富、分阶段用药,预防亦有明显特色。研究结果不仅给冻疮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且对进一步相关药物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旴江医学是我国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名师代出,著作宏富,学说纷呈。就消渴病而言,诸多医家医著秉承先贤,继承创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消渴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气虚乃消渴发病之源,脾胃是消渴发病之初始病位,药食兼用是治消之妙法,截流防变是防消之大计,其丰富了消渴病证治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普照万物,生机勃勃,阳气的温煦作用是人体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脏腑、经络、气血保持稳定的源泉。吴生元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痹证的病因以正虚与风寒湿热痰瘀同时存在,正气旺盛,感邪后不易发病;正气不足,气血两虚,感邪后易发为痹证,所以治疗以“温扶阳气”为主,同时结合八纲辨证中阴阳、虚实、寒热、体质及舌脉综合论治。  相似文献   

19.
湖南由于气候、环境、饮食和居民体质等原因,历来是痹病的高发区,湖湘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痹经验.本文将古今湖湘医家治痹验方进行了汇总、除重后,精选出236方,在此基础上对痹病的病证规律和湖湘治痹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龙江医派杰出医家陈景河诊病重视三因制宜之原则,因寒地多瘀,故治疗痹证时尤为注重从瘀论治。此外,陈老强调四诊合参之重要性,并将诊察舌下脉络作为血瘀证诊断之重要因素。在治疗痹证时,陈老认为此病多为本虚标实,治疗应先祛邪止痛,后活血通络,并当多法并用。临证常用药时,善用虫类药,收效良好。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