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归属于“胃咳”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胃失和降、肺气上逆。苏日克主任从肺胃相关论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述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方法。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及临床实际应用效果,辨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上逆,以往治疗多从肝胃着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大法,但易反复。笔者认为肺有调节一身之气的作用,从肺论治一者可以直达病所,粛降胃气;一者可以开肝气升发之道路使肝气调达,不致横逆犯胃。结论: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坚实可靠,临床指导有确切疗效,从肺论治最终可以使人体全身之气调畅,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是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导致食管炎、咽炎及食管以外气道组织损害,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欠佳,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中医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肝胃失和、中脏虚寒、肺胃失和,调和肝脾是治疗大法。谢胜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精亏虚是肝胃不和、肺胃失和等的根本原因,提出从肾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这一重要理论,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西医文献,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并探讨中医的诊治策略。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反流刺激说、神经反射说以及神经肽刺激说,认为"哮喘"只是结果,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沿着食管向上逆行才是根本所在;中医治疗本病当以健脾和胃为要,治胃以安肺,不治喘而喘自平,同时应注意避免误辨疾病部位及性质。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工具查阅相关文献,对近10年有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病名、病机、诊治进行总结.结果:GERC目前无统一中医病名,病机为肝肺失调,肺胃气机上逆,治法有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中成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结论:中医药治疗GERC有优势,但临床研究仍有不足,应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赵智宏  徐杰 《陕西中医》2019,(4):515-51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有三种类型:反流病性食管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严重者还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腺癌等。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西医主要以口服PPI、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对症治疗,但存在效果欠佳,复发率高,药物副反应大、患者花费较高等弊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查阅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治疗GERD疗效显著,临床要求和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群逐渐增多。文献研究多从脾胃肝胆论治本病,以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为主要治法。本文从中医脏腑八纲(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在中医脏腑八纲辨证理论指导下,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治疗该病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基础上需兼顾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祛邪实的同时适时补正虚,最终以恢复脏腑功能正常为本而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同时结合向患者广泛宣教中医养生思想,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转归,自觉自愿主动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并防止其反复发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肺胃相关理论着手,探讨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中医病机及其治疗,提出肺胃肝三脏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肺失宣肃,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的基本病机。病邪从热化为酸,胃液上犯于肺,是其关键病理过程。脏腑病机与胃、脾、肝、肺有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均可加用左金丸。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GER)关系密切,临床常见合并发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为35%-89%,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8%的胃食管反流发病率。近年来,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对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并起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食道反流及食管黏膜损伤综合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李培主任医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具有丰富的胃食管反流病临证治疗经验。简要总结其从肝郁脾虚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与经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Barrett食管(BE)。文章通过归纳、阐述中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诠释了中医脏腑理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可导致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收效甚微。从肺胃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并列举应用同精导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案1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咳嗽主要是指患者连续咳嗽8周以上,属于中医学"久咳"范畴。该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容易诱发慢性咳嗽的疾病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笔者根据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中医用药现状,分别从以下4种疾病进行具体分析,为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提供坚实、有力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谢胜教授投身中医事业30余载,精于临床,治学严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并拥有独到建树。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升高,并有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临床上面临着治疗困境。藉此,吾师谢胜教授深掘《内经》理论,从生理特性、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角度综合阐述,提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核心病机在于肺肾亏虚,并认为当从肺肾论治,降纳肺肾之气,安和胃腑,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以抑酸、促动力为主。尽管抑酸力度增加,仍有相当部分患者临床效果欠佳,这部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西医缺少有效应对措施。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历史悠久,疗效肯定,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笔者团队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核心病机不离"火热",然"火"分虚实。从虚火而论,可分为"阴火""相火""阴火相火相兼"三种情况,临床上针对上述三种情况辨证施方取得较好疗效,并从病案举例浅谈从虚火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吴茂林 《河北中医》2001,23(8):599-599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炎性改变的疾病。其发病率高,治疗棘手,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笔者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就中医论治思路浅析如次。1 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是反流牲食管炎的主要病机基础 目前我国尚缺乏反流性食管炎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近代文献,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烧心感,泛酸,嗳气,反食等,且以食后及夜间或无规律发作为主。现代医学多从典型症状、胃镜检查、食管24h pH监测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祖国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位虽在食管,但其…  相似文献   

18.
危北海 《北京中医》2008,(3):163-164
近年来根据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有关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诊断及治疗学方面的理论观点不断更新,治疗效果也大有提高,已逐步引起了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故本刊邀请有关知名专家撰编此胃食管反流病专栏,以飨读者。本专栏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深入地揭示该病是在机体正虚的内因基础上加上外邪的侵袭引起防御因子及损伤因子不平衡所致,为临床诊治指明了方向。根据有无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该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三种临床类型。因此,专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作了重点而确切的分析,提出对于有典型食管症状者,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是目前临床诊断NERD最为实用的方法。我国是胃癌和食管癌高发国家,对拟诊患者一般先行内镜检查,它是诊断BE的主要的便捷方法。24h食管PH监测能较准确显示酸反流规律。食管测压能预测抗反流的疗效,评估食管功能。食管胆汁反流测定可以反映是否存在胆汁反流及其程度。根据病情选用以上方法可以恰当而正确诊断病情。有关该病的治疗,医药虽有抑酸剂、动力剂及粘膜保护剂等可以应用,但目前看来,只有抑酸治疗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措施。因为反流至食管的胃酸是根本的致病因素,抑酸药物中PPI抑酸能力强。起效快,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而间歇给药或按需服用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及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0%和90%,而且有时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本专栏精辟论述了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认识、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等。有很大的临床参考意义。中医治疗主要是调整全身状态和脾胃功能。贯彻辨证?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有很多,主要通过对近年来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进展及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了解关于该病最新的治疗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及总结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的现状及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中医中药","胃食管反流病"为关键词检索最近收录的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初步总结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治疗体系,特色及不足之处。结果文献研究包括了古代中医经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临床研究包括了辨证论治法,中医古典经方化裁疗法,自拟方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配合中药疗法及中成药疗法。结论从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来看,中医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积累了大量特色的临床经验且效果显著,为建立和完善胃食管反流病医辨证规范化治疗体系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