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介绍关玲教授改良的结构针灸“刺脉术”及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关玲教授在古典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的相关知识,以血管为切入点,挖掘整理了“刺脉术”,其通过刺激血管壁引发交感神经效应来治疗多种临床疾病,本研究就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绝骨又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绝骨穴在小腿外侧,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此穴在古今临床应用广泛。《标幽赋》云:“悬钟、环跳,华佗刺蹙足而立行。”  相似文献   

3.
"缪刺"与"巨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与“巨刺”是古代针灸中的两种刺法,最早见于《至少问》、《灵枢》,而后《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两种刺法同是“左刺右,右刺左”的交叉刺法,都是为治疗经络病而设。二者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但误用和应用不当者颇多。下面就两者的涵义、区别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的探讨和辨析。  相似文献   

4.
曾慧琳  刘兵 《中国针灸》2024,(5):574-578
以经络辨证的第一层次——辨“在经在络”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文献和针灸临床实际,对辨“在经在络”的方法及其意义进行系统阐述,发现通过分析病症表现之发病部位、病变层次和经络诊察之切诊、望诊,可以辨别疾病是“在经”或是“在络”,进而可指导刺灸法的选择;经络辨证首辨“在经在络”不仅有利于提高针灸疗效,而且对于在针灸视域下更好地认识疾病、理解刺灸法相关概念、健全完善经络辨证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灸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在于针灸具有“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的作用,而达到阴平阳秘之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治神是手段,得气是关键,调阴阳是目的。针灸取效之关键在于得气,“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如何得气“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余业医数栽,深感其中确有深意,现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针灸推拿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预防疾病、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灵枢·逆顺》篇云:“上下刺其未生者也。……上下治未病,不治已病”。《金匮要略》:“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现代学者在临床应用上仍然沿用古代针灸推拿养生的一些方法,并且还将针灸扩大用于美容、减肥、戒烟、戒毒等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理并阐述唐代医家孙思邈有关针灸的论述,认为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先防早治;腧穴的整理与创新;重灸善灸;针、灸、药并重和刺灸须参脉诊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奇经八脉在生理、病理上与肝肾的密切关系,以及“八脉隶乎肝肾说”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认为多种慢性病从奇经八脉论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明清时期的中医文献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明清时期针灸处方的配穴原则及规律。认为明清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成熟完善时期。并且有四大原则及规律:配穴处方成为主流,针灸处方已近成熟;配穴理论极其丰富,配穴方法层出不穷;针灸处方配穴的“君臣佐使”;透穴刺法的提出与发展。指出:透穴刺法特点是,刺针数量少、刺激穴位多、疗效高。具有调和阴阳、协调表里、激发经气、改善症状之作用。认为,针灸处方经历代医家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积累和发展,历史各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但使针灸处方理论成熟是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0.
俞伟  闫记灵 《中国针灸》2003,23(1):61-62
通过对李Yan所著《医学入门》一书中针灸学说特点的分析,明确李Yan对针灸的贡献。其所倡导的取穴“尚精简”,刺分迎随,异穴补泻和多元开穴说,丰富和发展了针灸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针灸临床中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交经缪刺是一种交错健侧取穴的针灸方法。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注解《标幽赋》日:“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缪刺者,刺络脉也。右痛而刺左,左痛而刺右,此乃交经缪刺之理也。”缪刺法最早见于《素问·缪刺论》:“左右交刺,谓之缪刺。”因取穴简单,疗效显著,临床常用于一些疼痛性病症。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是历代针灸医家一直努力追寻的目标 ,也是目前关乎针灸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灵枢·本神》说 :“凡刺之要 ,必先本于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说 :“粗守型 ,上守神。”这些都说明在施用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中 ,医者思想集中 ,专心致志 ,对取得疗效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如何守神 ,《素问·针解》篇说 :“必正其神 ,欲瞻其目 ,制其神 ,令气易行也。”张景岳对此注释云 :“目者 ,神之窍。欲正病者之神 ,必瞻其目 ,制彼精神 ,令无散越 ,则气为神使 ,脉道易行也。”…  相似文献   

13.
“切脉针灸”秉承“选穴施针是以脉定”的原则,通过辨别人迎、寸口、冲阳、太溪四部脉象变化以诊察疾病及指导针灸临床治疗。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关键病机是阴阳失衡,“阳化气”“阴成形”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即“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动态平衡失调可致排卵障碍进而导致不孕。提出基于阴阳平衡理论运用切脉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证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取三阴交为调气第一针,之后根据阴阳偏盛偏衰明确针刺顺序,若人迎脉、冲阳脉相对强于寸口脉、太溪脉,治疗宜先补阴、后泻阳,反之则先补阳、后泻阴,以达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调补阴阳以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2011日本针灸东京宣言》(简称“宣言”)内容及对日本针灸的发展概况、现状、特点、机遇和挑战的影响,并对其中的提案进行分析.《宣言》总结了“重视脉诊、腹诊等触诊技术”“针灸治疗多在经穴反应点取穴”等日本针灸的6个特点;推出了“致力于向医学界和民众传播最新针灸知识,以期得到正确理解和恰当评价”等6项促进日本针灸发展的提案;并就加强针灸国际学术交流、促进针灸全球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宣言》在日本针灸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日本针灸发展意义重大.我国针灸界亦应清醒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抓住机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针灸学,为国际针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毕兴勇 《山西中医》1992,8(3):37-39
针灸效应是针刺或艾灸的物理刺激对人体产生的调整效应,这是针灸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针刺疗效的根本所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针灸对人体各系统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其产生机理是以“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为基础,而针灸方式、途径和刺激限量则是“促进机体调节功能的重要条件”,实际上能将两方面完满结合而产生最佳的针灸效应是非常困难的。但应尽可能根据机体本身调节能力的状况,实施外加条件,以达到理想的针灸效应,对此,笔者在二十余年临床中,摸索出以脉诊估算法指导针灸效应发挥的方法,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各成一派,但在针灸尤其是在刺络方面其思想却有相似之处。笔者从《内经》“菀陈则除之”这一刺络疗法的历史渊源人手,总结了金元四大家刺络的共同理论基础以及各自在实践中对《内经》更深的阐述和发挥,旨在为f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神”在祖国医学中有独特的重要性,而在针灸临床中的地位尤为显著。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李平教授十分注重“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的治疗思想,具体包括“审神、调神、治神和守神”等原则。现将导师对“神”与针灸临床关系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医学科学研究中“对照”与“双盲”是二个基本原则 ,也是检验医学研究论文科学性的重要条件。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发表了大量的论文 ,其中不少被国际医学界所公认 ,但也有不少针灸论文由于缺乏对照 ,因而其科学性受到质疑。因此在针灸研究中设立“对照”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针灸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与国际医学研究接轨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针灸研究中“对照”的设立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设立相应的对照。目前针灸研究“对照”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经穴特异性的对照在不少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中 …  相似文献   

19.
针灸推拿专业是一门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国内中医院校针灸推拿本科教学中,实训教学多分散在各课程中,少有成体系的实训教学,严重影响针灸推拿临床人才培养的质量。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在课程优化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提升临床核心技能”的“三全”实践教学思路,在本科教学中全过程贯穿式开设“针灸推拿技能实训”课程,反复强化训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按摩推拿、气功训练等全方位提升每位学生的临床核心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0.
Jia CS  Xu J  Li XF  Wang JL 《中国针灸》2011,31(7):577-579
刺灸法是针灸施治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对于不同病症或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本文首次明确提出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概念,即不同刺灸法因其临床效应各异而 有着不同的最佳适应证或病症阶段的对应关系.与此同时,通过针对不同种类的刺灸法、同种刺灸法的不同具体方法以及刺灸法相同而参数不同的针灸治疗对某种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的文献资料,佐证了其刺灸法效应特异性存在的客观性,并阐述了国内专家对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相关认识;论证了提出和研究刺灸法效应特异性,可通过挖掘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的规律与特点,发挥其对于针灸临床决策、教学实施和科研设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