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净制、醋炙、酒炙、麸炒、鳖血炙)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阐明其炮制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比较分析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不同柴胡炮制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变化。结论柴胡的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升麻炮制历史悠久,炮制方法多样,历代本草中记载有净制、切制、酒制、盐制、醋制、黄精汁制、姜汁制、炒黄、蒸制、焙等11种炮制方法,江西樟帮、建昌帮亦有蜜麸炒、蜜糠炒等特色炮制方法,目前主要沿用净制、切制、蜜炙及炒炭方法。本文系统查阅古今医药文献,梳理升麻的炮制历史沿革,探究古法炮制意图,并归纳在工艺、成分、药理等方面升麻炮制的研究现状,提出建立“性状-成分-药效”关联的升麻炮制工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以最终构建“原理-工艺-标准”三位一体的升麻炮制研究模式,以期为进一步规范升麻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阐释炮制科学内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皮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比较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陈皮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陈皮的历代炮制方法以净制、切制和炒制为主;历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陈皮炮制方法均为净制、切制;现代各地方炮制规范中主要有炒、蒸、制炭等炮制方法。陈皮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经炮制后挥发油总量普遍降低,挥发性及黄酮类成分种类及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这可能是造成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陈皮炮制工艺的优化主要集中在蒸制、醋制及烘烤。关于陈皮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品降血脂、止咳平喘化痰及抑制肺纤维化等方面,比较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研究较少,尚需深入阐释陈皮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规范其炮制方法、建立专属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药麸炒古今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莉  陈缤  贾天柱 《中成药》2006,28(9):1311-1313
麸炒又称“麸皮炒”或“麦麸炒”,是一种传统炮制工艺。麸炒是指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一定量的麦麸加以拌炒的炮制方法。麸炒炮制方法渊源已久,散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及其炮制专著中。本文就麸炒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麸炒这一古老的炮制工艺,提供有益的帮助。1麸炒的炮制历史沿革麸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多部中医药古籍中都有记载。早在汉·华佗的《华氏中藏经》中就有“枳实,麸炒去瓤[1]”的记载,始开麸炒之先河。在刘宋时期雷学攵的《雷公炮炙论》中对枳壳麸炒方法有了较详细的记载:“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2…  相似文献   

5.
对苍术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炮制方法约60余种。分为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和加辅料制四大类,现今继承沿用的仅有净切制法及鼓炒和米泔水炙法,其它大多数炮制法多已不被沿用,近代对其生品、清炒、麸炒、米泔水炙品挥发油含量,物理常数和挥发油组分变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比较,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据此,提出对苍术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等方面,多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科学依据后对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炮制方法应继承发扬,并科学地阐明其炮制机理,制定统计的炮制工艺和质控指标,以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线索,查阅我国有关龙胆炮制的历史文献和现代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历代关于龙胆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加热炮制及加多种辅料炮制等记载,而现代龙胆的炮制方式相对单一,仅净制、超微饮片、炭制和酒炒等方法收载于历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地方炮制规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酒炙龙胆、甘草炙龙胆、姜炙龙胆、龙胆炭、醋龙胆、盐龙胆等炮制方法具合理性与质量可控性。本文通过梳理龙胆炮制的历史沿革和研究进展,为其现代炮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的根茎.历代常见米泔浸炒、醋炒、盐炒、土炒、醋煮、酒煮、米泔浸、姜制、酒醋并制、童便制等法,近年来多采用米泔水炙麸炒、清炒两种方法.由于传统炮制方法条件不易控制,常使炮制质量产生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其炮制标准,笔者采用薄层层析及药典法对苍术的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米泔水炙品、炒品及现代品进行薄层鉴别及挥发油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变化而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为制定合理的炮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枳壳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炮制方法约20余种,分为净制、切制、火制、辅料制四大类。古代最常用炮制法为麸炒法,现今继承沿用之法亦为麸炒法。近代对枳壳炮制研究主要是对其最常用之麸炒法进行了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它多种炮制法多已失传不用,据此,提出对枳壳的炮制研究应对历代文献记载应用的多种炮制法,用现代科学手段,从药化、药理和临床药效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对具有科学性的炮制方法应继承发扬,制定统一炮制工艺和质控标准,从而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筛选较优炮制品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探究炮制去腥矫臭的作用机制。结果志愿者评分结果显示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38、1.25、2.88与3.04。电子鼻结果显示,醋炙品、酒炙品、麸炒品与生品间的欧式距离分别为7.34、3.77、1.60,但醋炙品的散点分布方向与酒炙品、麸炒品方向相反,提示可能作用机制有异。整合分析主客观评价数据,确定醋炙为最优去腥矫臭炮制方法。ROAV法确认美洲大蠊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癸醛、苯乙醛、(E,E)-2,4-壬二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肉豆蔻醛。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4种炮制品可被明显区分开,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生品与醋炙品中存在7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己醛、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醋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醋炙品含量较生品均有减少,其中关键性腥臭味成分己醛减少最为明显。结论醋炙为改善美洲大蠊腥臭气味的较优方法,其炮制机制是通过降低己醛等挥发性腥臭气味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黄芩炮制的历史沿革、近年相关炮制规范、现代炮制工艺、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考证,以期为黄芩炮制饮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古籍考证可知,黄芩古法炮制有酒制、醋制、盐制、蜜制、猪胆汁制、麦冬汁制、米泔水制、陈壁土制、童便制等多种辅料制法,以酒制法最为多样且分类细致,其中沿用至今的有黄芩片、炒黄芩、酒黄芩、黄芩炭等炮制品;黄芩现代炮制工艺主要集中在的软化切片、酒炙法和炒炭法等炮制方面,研究方法较为统一;目前研究发现黄芩炮制后发生变化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微量元素等,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有止血、抗菌、抗炎、抗氧化、镇痛解热、治疗肺部疾病、治疗结肠炎等,但在黄芩炮制的研究中,缺乏炮制致化学成分结构变化的研究和多种炮制饮片药理作用的综合比较研究。基于此,建议开展炮制工艺至炮制机制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探索黄芩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与药理作用间的关系,深化黄芩炮制品在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层面的探索,以期阐明黄芩炮制机制的科学内涵,为后续黄芩炮制饮片的扩大应用及其炮制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比较生品及各个醋炙品中挥发油含量;运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吉马酮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4.60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7∶33),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结果挥发油的提取结果:麸炒=煨制生品醋煮醋磨醋炙醋炒酒炒醋浸;吉马酮含量比较:生品麦麸炒醋炒醋磨醋煮酒炒煨炙醋浸醋炙。结论不同的炮制品,挥发油和吉马酮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附录“药材炮制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中规定,“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也就是说,药材按照法定方法炮制加工而得的成品才叫“中药饮片”或“炮制品”。炮制包括了“净制(药典凡例中规定‘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切制、炮炙”三大工艺,三者的联系即“炮制”可以是净制、或净制与切制、或净制与炮炙、或净制切制炮炙的组合操作。因此,中药饮片的质量除药材本身的质量外,其炮制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龟甲炮制工艺标准及炮制品粉碎度标准。方法 :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 ,与现代《中国药典》进行比较。结果 :龟甲醋制法优于 1995年版《中国药典》的砂烫醋炙法 ;龟甲炮制品研极细粉入药比 1995年版《中国药典》的用时捣碎为优。结论 :龟甲传统炮制工艺及炮制品粉碎度规定有其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炮炙是中药炮制三大工艺的最后一道。按《药典》〔1〕规定:炮炙包括了除净制、切制以外的所有炮炙方法,如炒、煅、蒸、煮、水飞等,内容广泛。如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对保证饮片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吾师王奇成主任药师的部分中药炮炙经验介绍如下。1中药炮炙的主要经验1?..  相似文献   

15.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紫金砂成分及其体外抑制胃H+/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紫金砂醇提物中没药烷吉酮,并利用H +/K+ -ATPase试剂盒测定紫金砂醇提取物对离体培养小鼠胃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紫金砂不同炮制品中没药烷吉酮量有较大变化,其中麸烘样品没药烷吉酮量下降最严重,减少达50%;各炮制品醇提物与阴干样品的成分进行指纹图谱比对时,存在峰缺失和含有量变化.阴干、酒蒸、炒黄、麸炒、麸烘、醋炒、土炒、姜汁炙、米泔水制9种炮制品醇提物对H+/K+-ATP酶的IC50按生药量计算依次为144.93、123.28、283.04、148.44、375.38、129.86、171.50、76.64和120.70 μg/mL.结论 紫金砂不同炮制品所含成分和H+/K+-ATP酶抑制活性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姜汁炙抑制活性最好,推荐使用姜汁炙炮制紫金砂饮片.  相似文献   

17.
对诃子的炮制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对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结果认为诃子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炒制、煨制、蒸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约15余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对其生品和炒、煨、砂烫全诃子,诃子肉,核主要成分,鞣质含量分析,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诃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探讨,筛选出临床用之安全有效的炮制方法,使其炮制工艺和炮制理论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诃子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厚朴古今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厚朴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考证,其历代炮制方法超过16种,分净制,切制、炒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现今沿用的仅有净制去粗皮,切制切丝和姜汁拌炒法。近代对其产地加工中煮、“发汗”、蒸和对其姜制法中姜汁炒,姜汁煮,姜汁浸等法与生品中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亦对其生品与炮制品的挥发油及醇浸液化学油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其他多种炮制方法多已失传不用,据此提出,对厚朴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理论,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药效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后,对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炮制方法继承发扬,并科学地阐明其炮制机理,制定出统一的炮制工艺和质控指标以保证其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汤晓 《西部中医药》2009,22(9):60-61
目的:全蝎的炮制方法古代有净制法,包括去足、去尾、去腹内土等;切制法包括为末、连血细研等;炮炙法包括醋炒、醋炙等;近代还有盐制、酒炒、薄荷制、清水煮、盐水煮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马兜铃中主要马兜铃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借鉴传统中药炮制经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马兜铃及各个炮制品中马兜铃酸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同时检测,以其含量变化的大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炮制方法的减毒潜力进行比较.结果 各炮制品中马兜铃酸类物质(AAs)含量下降比例按降序排列依次为:碱制-醋制、碱制、蜜炙、盐炙、姜炙、炒焦和醋制.结论 炮制后,几种主要的马兜铃酸类物质的含量均较生品有所降低,炮制能降低马兜铃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