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诊断策略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行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病人中共治愈10例,7例以基础支持和药物治疗为主,1例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2例采用外科手术;未治愈病人中,3例为基础支持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策略应根据出血量、部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个体化治疗。适时的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病人的预后与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我国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STAAD)患者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多中心数据库中700例因ASTAAD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升主动脉大小(ascending aorta size,AAS),将患者分为AAS≥55 mm组和AAS<55 mm组两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ASTAAD出现的相关术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排除标准,最后入组患者共有621例,其中男453例、女168例,平均年龄(48.24±11.51)岁。509例(81.94%)ASTAAD患者的AAS<55 mm。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术前心脏肌钙蛋白I和左室射血分数与ASTAAD发生相关。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3.04%(81例)。结论 影响ASTAAD患者的术前危险因素多样,在临床实践中,应多方面关注影响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判及个体化分析,并及时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术后入ICU监护治疗的AAD手术患者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8岁。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POD的评估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收集患者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有32例(29.1%)患者发生POD。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酗酒史、术前ALT、术后当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入ICU 6 h内MAP、入ICU 6 h内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每增大1岁,OR=1.240, 95%CI 1.062~1.267,P=0.036)、酗酒史(OR=1.106, 95%CI 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45)和对照组(n=8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重症监护情况,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谵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谵妄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患者比例、脑卒中史患者比例、术前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脑卒中史、手术时间>6 h、体外循环时间>3 h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 min均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其与患者年龄、高血压、有脑卒中史、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肠道坏死征象的早期识别与监测、安全转运、分阶段营养支持、谵妄护理、造口渗漏护理、心理支持及出院指导等。患者于入院后25 d病情平稳出院,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应用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单中心治疗方法。方法 2017年3月—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27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涉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147例,男126例、女21例。其中106例接受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全弓置换组),41例采用一站式复合全弓Ⅱ型杂交手术(复合全弓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杂交手术是否真正简化了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手术。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弓置换组死亡率与复合全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输血量[(6.74±7.35)U vs.(4.65±6.87)U,P<0.05]、术后呼吸功能不全[16(15.09%)vs. 2(4.88%),P<0.05]、卒中[3(2.83%)vs.0,P<0.05]、截瘫[2(1.89%)vs. 0,P<0.05]发生率等方面,复合全弓组均明显优于全弓置换组。复合全弓组手术总时间并未缩短,但在体外循环时间[(175.5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连续48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手术均在中低温停循环下进行。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分别以成人心脏手术出血定义(universal definition of perio...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外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4003例TAAD患者,其中发生谵妄1372例,发生率为17.6%~50.4%,共纳入47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血管病史、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重症监护室(ICU)持续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术后早期电解质紊乱均是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脑血管病史、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ICU持续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术后早期电解质紊乱均是TAAD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可用于识别TAAD术后发生谵妄高危患者,并积极给予防治措施,从而降低谵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生和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01—2016-10间收治的7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2.6%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病。致病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仅次于高血压,所占比例分别为57.3%、46.7%。(2)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26.27±29.8)min,麻醉时间为(9.46±1.5)h,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3.89±168.23)h、(8.65±8.09)d、(27.48±14.93)d。(3)术后死亡7例(9.3%):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死于脑卒中。结论高血压、吸烟、饮酒是A型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降低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2例接受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成年患者,按肾功能水平分为AKI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比较AKI组和肾功能正常组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猝死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52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是否猝死分为两组:术前猝死(PSD)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52.0±12.1)岁;对照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51.5±10.9)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术前猝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7个候选变量:体重指数(BMI,Waldχ2=2.150,P=0.143)、发病时间(Waldχ2=2.711,P=0.100)、总胆固醇(TC,Waldχ2=1.444,P=0.2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Waldχ2=1.341,P=0.24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Waldχ2=2.093,P=0.148)、夹层累及主动脉窦部(Waldχ2=3.386,P=0.066)和假腔血栓化(Waldχ2=7.743,P=0.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Waldχ2=4.215,P=0.040,OR=1.558)和夹层累及主动脉窦部(Waldχ2=4.592,P=0.032,OR=171.166)为术前猝死危险因素,假腔血栓化(Waldχ2=5.097,P=0.024,OR=0.011)为避免术前猝死的保护因素。结论 BMI较大和累及主动脉窦部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紧急接受手术治疗,而假腔血栓化患者术前猝死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已成为最重要的主动脉疾病,其中A型AD患者误诊率和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其预后。本文总结我院89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型AD患者的临床特征,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修复术后再发逆撕型A型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其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8月既往行腔内修复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再发逆撕型A型主动脉夹层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患者均常规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 共纳入16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49.1±12.2)岁。再发A型夹层时症状为胸痛12例,头痛和意识障碍各1例,无症状2例。16患者均接受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植入术。主动脉根部行Bentall手术2例,行根部成形术10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术中发现夹层破口明确位于近端金属裸支架周围共10例,另外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前侧壁。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52.2±29.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6±27.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9.8±8.3)min。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内无死亡。术后随访32~85(57.4±18.3)个月。随访期间均存活,1例于术后3年因腹主动脉夹层再次行腔内支架植入术。结论 采用全弓置换合并支架象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0例、女55例,年龄(48.5±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对照组,研究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发生谵妄共169例,发生率为50.4%。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二聚体水平(OR=2.480,95%CI 1.347~4.564,P0.01)、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OR=0.667,95%CI 0.612~0.727,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2.771,95%CI 1.506~5.101,P0.01),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OR=1.911,95%CI 1.065~3.430,P0.05)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术前D二聚体升高、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认识上述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可控因素,对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7-1180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4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23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5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11例,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4例。急诊手术39例(其中紧急手术19例),择期手术29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置换术6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置入术4例,Bentall手术34例,改良的Wheat术1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7%),其中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病死率8%(3/39);择期手术2例,择期手术病死率7%(2/29)。共随访58例,随访率92%(58/63),随访时间(37±22)个月(5~77个月),死亡4例,累积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100%,95%和86%。结论StanfordA型夹层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决定,正确的手术指征、技巧和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175例夹层动脉瘤病人行手术治疗,根据到达监护室6 h后动脉血氧分压(mm Hg)/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分为低氧血症组(PaO_2/FiO_2<200)和非低氧血症组(PaO_2/FiO_2≥200).评估及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有无吸烟史、症状出现至手术时间、是否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最低直肠温度、术后24 h内引流量和输血量等因素以及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结果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8%(49/175例).低氧血症组平均呼吸机辅助(83.09±123.71)h,非低氧血症组(29.50±29.07)h(P=0.017);低氧血症组平均ICU停留(7.46±5.16)d,非低氧血症组(4.25±6.62)d(P=0.007);低氧血症组平均住院(24.45±17.84) d,非低氧血症组(19.19±10.18)d(P=0.041).术前、术中及术后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吸烟史、发病至手术时间、急诊手术、手术方式、深低温停循环和术后24 h内输血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输血量>5U和体重指数>25ks/m~2为有意义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吸烟史、急诊手术、深低温停循环和术后24 h输血量.加强围术期处理是防治夹层主动脉瘤术后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和未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两组病人的预后,分析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Stanford A型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75例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和体重1:1匹配75例肾功能正常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预后。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组较未发生组早期并发症率增加1.9倍,肺部感染率增加1.7倍。随访3年,随访率97.0%,平均随访28个月。急性肾功能损伤组病人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免于远期并发症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94.2%、91.2%、80.5%和26.4%比100%、98.6%、91.5%和77.8%,Log-rank P0.01)。围术期大剂量血管活性药(OR=3.455,95%CI:1.163~10.265)和静力型肾血管受损(OR=8.726,95%CI:2.149~35.426)是导致Stanford A型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大,围术期大剂量血管活性药和静力型肾血管受损是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高危因素,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病人预后相对较差,积极预防胜过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病人,男,57岁。因呕血、黑便1天于2018年6月20日入院。2016年因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8天前行髂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既往无消化道出血病史。体格检查:皮肤、巩膜苍白,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气过水声。辅助检查:红细胞计数2.40×1012/L,血红蛋白67 g /L。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主动脉弓以及主动脉弓部以远的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技术已广泛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证实。得益于多种创新腔内技术和移植物设计的提出与临床应用,分支受累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完全腔内治疗也已逐步推广,而升主动脉疾病是主动脉腔内治疗“最后一公里”。按照Stanford分型[1],A型只涉及升主动脉血管相关层次,与远端夹层与否及解剖无关。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心脏及血管外科的灾难性疾病。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0.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总结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收治的 34例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应用 Bentall手术 19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7例 ,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术 (Trusler's法 )5例 ,分别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Wheat术 ) 2例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 1例。结果 手术死亡 6例 ,死亡率 17.6 %。其中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 ,急性夹层动脉瘤死亡 3例。随访 2 0例 ,随访率 71.4 %。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平均 2 4 .7个月 ,1例术后 3个月猝死 (原因不明 ) ,1例术后 6个月死于心内膜炎。18例存活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 应根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及范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保留瘤壁的完整性 ,将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