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B型夹层,无论是正中开胸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支架植入都是比较棘手的.正中开胸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条件下进行远端开放吻合,部分或全弓替换,手术时间长.止血困难;而介入支架植入常因夹层累及头臂血管开口而无法进行.自从Kato等~([1])报道应用升主动脉到头臂血管旁路移植同期行降主动脉支架血管植入术后,相继有一些经主动脉弓植入支架血管的报道~([2-3]).我们采用经主动脉弓切口植入支架血管同期行升主动脉到头臂血管旁路移植的方法治疗累及远端主动脉弓的B型夹层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分支介入优先的杂交手术技术治疗急性Standford A型夹层(ATAAD)合并重要器官灌注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分支介入优先的策略治疗ATAAD合并重要器官灌注不良的43例患者围术期相关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均经过术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孙氏手术优先或分支动脉开通优先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导致灌注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0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收集其中17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其中男16例, 女1例;平均年龄(52.6±4.2)岁。术前腔内支架开通下肢动脉3例, 术后行腔内支架开通1例, 直接行孙氏手术14例。结果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为5.6%, 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71.8±38.9min), 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86.3±31.8)min, 平均脑灌注时间(48.75±11.3)min。术后因多器官灌注不良死亡3例, 发生率为17.6%(3/17), 2例孙氏手术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1例孙氏手术前行髂动脉开通支架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因大面积脑梗塞自动出院2例, 发生率为11.7%(2/17), 因骨筋膜室切开1例, 术后使用血液灌流5例。术后随访显示术前重度下肢缺血患者有下肢皮肤神经受损表现, 表现为患侧肢体无力, 麻木, 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 肌力较前有好转;轻度下肢缺血患者患侧皮肤麻木有好转, 无遗留肌力障碍。结论对于轻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脉夹层直接行孙氏手术效果良好;对于重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先行支架开通后再行孙氏手术, 术后使用血液灌流器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善损伤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处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连续收治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2.87±12.76)岁。所有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下或经上腔静脉逆行性脑灌注下行四分支人工血管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人工血管植入术(孙氏手术),近端行Bentall手术18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6.4±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3.2±8.4)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4.8±6.3)min。住院死亡5例。术后随访3~42(24.0±13.0)个月,随访率100.0%,死亡2例。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通过孙氏手术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B型主动脉夹层及降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探讨一期杂交手术的适应证,分析早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有16例累及主动脉弓远端的B型主动脉夹层或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手术,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8.0~67.0岁(54.0±9.2岁)。B型主动脉夹层14例,降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1例,主动脉弓穿通性溃疡1例。急性发病10例,慢性发病6例。采用颈部切口头臂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股动脉切口逆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其中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4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旁路移植11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1例。术后观察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术后1年随访CT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成功一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心血管造影证实各吻合口通畅,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偏瘫,经对症处理后迅速好转。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0~10.0 h(5.3±2.7 h),住ICU时间0.0~2.0 d(1.1±0.4 d),住院时间4.0~7.0 d(5.3±0.8 d),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白蛋白)使用费用0.0~1 016.5元(134.5±281.8元)。随访16例,随访时间3.0~26.0个月(13.0±5.1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变化,9例患者支架远端夹层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一期杂交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降低分期手术间隔期的风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术式扩大了单纯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杂交手术的中、远期疗效尚须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06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23例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患者治疗前均经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2~68岁;合并肾动脉灌注不良8例(单侧6例),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9例,单侧下肢动脉灌注不良5例,脊髓灌注不良1例;17例患者急诊行腔内修复术及相关辅助治疗,6例患者拒绝手术,予保守治疗。 结果:6例保守治疗患者均在2周内死亡。17例接受急诊手术患者均予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第一破口,其中13例封堵第一破口后,分支动脉灌注不良改善;1例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中段,先植入裸支架,扩张主动脉真腔后,再植入覆膜支架封堵第一破口;3例封堵第一破口后,尚需再植入单侧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裸支架。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17例均随访3~36个月,1例术后半年死于心肌梗死,余均存活且未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 结论:对于合并器官灌注不良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恢复脏器供血,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Castor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弓部血管病变拟行腔内介入支架手术的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5、55、45、39岁。患者均缺乏足够的左锁骨下近端锚定区,或病变累及弓部血管无法采用常规单纯支架置入术。手术均采用Castor分支支架,术前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3D打印技术对主动脉弓部血管解剖进行精确刻画,并辅助手术策略制定及进行器械模拟植入。结果3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ford B型夹层(1例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为主动脉弓部穿通性溃疡。4例患者手术顺利,1例患者同期行体外循环升主动脉置换。患者术后CTA提示效果满意,无内漏、支架移位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0 d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3D打印辅助复杂胸主动脉血管病变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诸多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的临床经验。方法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分别采用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替换和(或)主动脉瓣置换和(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顺行或逆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比较体外循环组与同期采用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行主动脉弓置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并置入覆膜支架。体外循环(130.7±22.6)分钟,主动脉阻断(48.6±12.8)分钟;支架直径(33.8±0.6)mm,支架长度(187.9±6.3)mm;1例术后12 d死于严重腹腔缺血,1例术后30 d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术后32 d死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者ICU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47例患者存活出院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4±10.9)个月,3例患者随访死亡,随访死亡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CUI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结果亦不劣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杂交技术(解剖外旁路联合血管腔内修复术)手术治疗10例患者,包括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4例和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6例。其中左颈总动脉至左椎动脉旁路1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旁路5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1例和升主动脉至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旁路3例。均经股动脉入路植入覆膜支架。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1例发生少量I型内漏,未处理。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自动出院;其余9例均痊愈出院。9例随访时间3~3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CTA示:覆膜支架无移位,1例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通畅。结论:杂交手术避免体外循环损害,减轻外科手术创伤,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治疗累及分支的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采用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的马方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手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1岁和26岁。一期在部分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根部、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植入术,二期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应用四分叉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结果手术结果满意,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全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介绍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覆膜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10例,其中急性夹层8例,慢性2例。10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对5例合并主动脉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Bentall手术,余5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结果1例于术后26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9例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随访2~25个月,均生存,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覆膜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A型夹层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技术和脑保护措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同时术中植入血管内支架(即"杂交手术")的外科经验.方法 主动脉夹层6例中急性Standford A型4例,其中破口分别在升主动脉2例、降主动脉1例,升降主动脉均有破口1例.行升主动脉并全弓置换同时术中于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型2例、Bentall手术1例);慢性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例,均为介入无法完成者,破口较大、均在降主动脉起始部、左锁骨下动脉下方,行近端降主动脉置换同时术中于远端降主动脉真腔内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全主动脉螺旋CT,了解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及血管内支架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体外循环时间38~228 min(平均92 min).Standford A型夹层升主动脉阻断118~186 min(平均136min)、选择性脑灌注33~68min(平均49min);Standford B型夹层:1例在上、下半身分别停循环22、28 min下完成手术,另1例常温下不停循环、保持下半身灌注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主动脉螺旋CT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血管内支架无内瘘及移位,支架远端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明显缩小.结论 对于夹层撕裂范围广泛、多破口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行近端夹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同时在远端真腔内植入血管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而实施外科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1例、女66例,年龄 (51.2±13.9) 岁。所有患者经磁共振成像 (MRI) 或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情况,进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Cabrol或David手术。主动脉弓部进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半弓置换或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 结果 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13例(57.4%),Bentall手术67例(34.0%),Wheat手术13例(6.6%),Cabrol手术1例(0.5%),David手术3例(1.5%)。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82例(41.6%),半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77例(39.1%),简化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41例(20.8%)。二次开胸止血1例(0.5%),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手术30 d死亡率为4.1%(8/197);随访时间3~52(15.9±11.4)个月,随访率65.0%;1例马方综合征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 结论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策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Stand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54例,急性夹层(发病<2周)36例,慢性夹层18例.46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入院后24 h内)35例,择期或限期手术11例;未行手术治疗8例.按主动脉根部术式分为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9例,Bentall术11例,Wheat+升主动脉置换术12例,David+升主动脉置换术14例.主动脉弓降部术式包括右半主动脉弓置换术6例,四分支人造血管全弓置换术25例,支架象鼻术24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右冠状动脉断裂各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涉及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非急诊病例辅以体表降温.结果 手术组死亡率8.7%(4/46),未手术组死亡率75.0%(6/8).围手术期并发精神症状1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3例,声音嘶哑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经过积极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2~70个月,平均(13.0±14.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最佳术式及合适的脑保护方案,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探讨其手术技术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 24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5~66(54±7)岁。19例患者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1例。AC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5例,AS型(DeBakeyⅡ型)4例。AC型患者中行孙氏手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10例,部分弓置换5例;19例患者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4例患者术中取出位于右冠开口的支架。本组住院死亡1例,主因术前合并脏器灌注不良,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平均随访30(18~56)个月,其中1例因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二次漏修补术,1例因远端夹层新发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1例因左主干支架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因髂动脉闭塞行股股转流。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的再次外科治疗结果,探讨相关治疗策略。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28例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3~52岁,平均(38.5±8.7)岁。首次手术包括Bentall手术24例,David手术4例。Stanford A型夹层8例,主动脉根部瘤20例。再次手术包括: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术7例,胸降主动脉置换术6例,全主动脉置换术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2例,部分主动脉弓置换术1例。两次手术间隔1 ~12年,平均(6.43 ±3.07)年。结果 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7%),包括脑卒中1例,截瘫1例,单侧下肢一过性运动障碍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滤治疗1例。3例因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迟接受气管切开术。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0~ 118个月,平均(40.8±29.5)个月。住院死亡2例(7.1%),术后1年、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94.5±1.3)%、(90.6±1.4)%。结论 马方综合征行主动脉根部手术后因远端主动脉病变再次外科治疗临床结果满意。对于患主动脉A型夹层的马方综合征,首次手术即采用积极的主动脉全弓置换及象鼻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三分支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施行三分支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65~75(68.2±5.0)岁。行改良David术6例,Bentall术1例,Wheat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术37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35~183(131.1±10.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l~100(61.5±1813)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9~28(24.4±5.6)min。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2例,胸骨哆开1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全部病例随访3~12个月,未发生支架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三分支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尤其适合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共有14例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完成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并行杂交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4±7.2)岁(22~62岁)。12例患者夹层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及其三大分支血管,其中2例TEVAR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后3年和5年支架近端新发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行开胸杂交手术治疗;3例为累及左颈动脉行颈-颈杂交术;7例为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行颈-锁杂交术。另2例夹层动脉瘤累及髂动脉且合并血栓形成导致下肢缺血,行股-股杂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覆膜支架的置入并行杂交手术。术中血管造影见支架释放位置准确,夹层隔绝成功,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及目标血管血流通畅。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4.0±8.2)个月(3~36)个月;术后2 d出现脑卒中1例,术后10 d出现切口下血肿1例,术后1个月出现胸腔积液1例,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的1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对于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可以增加TEVAR术的成功率及其使用范围,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端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3 ~ 61岁,平均44岁.其中8例为马方综合征.中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顺行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其中单纯行孙氏手术12例;同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 CABG)1例,冠状动脉吻合口漏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结果 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66±40)个月.体外循环(193±49)min,心肌阻断(90±28) min,选择性脑灌注(22±10) min.术后气管插管(17±10)h.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左下肢轻瘫1例随访期间好转;开胸止血、乳糜胸和胸骨后感染各1例,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前均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支架段假腔血栓形成.随访3~42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远端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6个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1例因胸降主动脉扩张合并内膜残余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当主动脉弓扩张速度超过0.5 cm/年,或直径扩张至5 cm以上(或扩张至4.5 cm但合并弓部破口或马方综合征)时,应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孙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死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重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共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术中主动脉弓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平均52岁。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手术成功,平均心肺转流时间(190±42)分钟,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10±30)分钟,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2±13)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6±13)小时。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查示支架位置正常,升主动脉及弓部覆膜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渗。结论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化手术操作,可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