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39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后作MRI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膝关节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SE T_1WI,矢状位及冠状位SE T_2WI;比较平台骨折的平片与MRI诊断结果;分析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MRI形态表现。结果 MRI可作出正确的骨折分型诊断,还能显示平片不能诊断的平台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MRI能准确显示骨折合并的膝关节损伤性病变,如关节软骨断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结论 MRI是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骨挫伤及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有效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6例,均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关节镜或手术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83.33%(5/6)、准确率为91.30%(42/46);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关节镜检查有40例半月板损伤,MRI诊断半月板损伤Ⅰ级、Ⅱ级、Ⅲ级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5/7)、95.45%(21/22)、90.91%(10/11);关节镜或手术检查共11个半月板撕裂,其中水平撕裂4例,斜行撕裂4例,纵行撕裂3例,MRI诊断水平撕裂、斜行撕裂、纵行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75.00%、100.00%。结论:MRI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能准确评估半月板损伤程度及撕裂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经临床、MRI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超声观察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厚度、内部回声、连续性、韧带附着处骨质情况、韧带周边软组织有无血肿、关节腔有无积液及膝关节其他结构有无伴发损伤,并行侧方应力试验动态观察韧带张力和关节间隙的变化。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将超声图像和MRI对比分析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42例患者超声和MRI均诊断为韧带损伤。超声诊断挫伤20例,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15例;MRI诊断挫伤19例,部分撕裂6例,完全撕裂17例。对超声和MRI均诊断为完全撕裂的1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断结果与MRI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超声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程度,可作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在不同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单纯膝关节损伤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型分为无骨折组、低能量骨折组(I、Ⅱ、Ⅲ型骨折)及高能量骨折组(Ⅳ、V、Ⅵ型骨折)3组。均行MRI检查,了解附属结构损伤程度及发生率,根据MRI所示调整手术方案,对半月板及韧带裂伤患者行术中探查或关节镜下探查等处理。结果低能量骨折组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例数与无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侧副韧带、关节软骨损伤及关节腔积液例数较无骨折组明显增多(均P〈0.05);高能量骨折组各类软组织损伤的例数均明显高于低能量骨折组及无骨折组(均P〈0.05)。高能量骨折组及无骨折组外侧半月板Ⅲ度损伤行手术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低能量骨折组(P〈0.05)。在侧附韧带及交叉韧带撕裂伤手术治疗方面,高能量骨折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低能量骨折组与无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损伤能量的增加,膝关节附属结构损伤呈上升趋势。结论MRI能明确胫骨平台骨折所伴有的膝关节周围附属结构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临床胫骨平台骨折常规影像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田港 《大医生》2023,(4):114-116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夏津县人民医院怀疑存在膝关节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患者120例。对疑似患者开展MSCT、MRI检查,将手术诊断结果设置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在膝关节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MSCT、MRI诊断的效能。结果 在诊断膝关节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时,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对比,MRI均高于MSCT(均P <0.05)。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股骨髁骨折的诊断符合率,MRI均高于MSCT(均P <0.05)。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符合率,MRI均高于MSCT(均P <0.05)。结论 MRI在临床诊断膝关节细微骨折和隐匿性骨折时的整体效能高于MSCT,且MRI还可对膝关节骨折类型及伴有的软组织损伤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82例磁共振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 ,急性损伤 6 5例 ,陈旧性损伤 17例。以手术和关节镜为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 2 3例 ,重度撕裂 19例 ,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后交叉韧带 (PCL)体部断裂 3例 ,P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结果患者均顺利进行磁共振检查 ,本组A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韧带完全断裂 ,断端分离移位 15例。ACL撕裂 2 7例 ,表现为韧带局限性变细 ,撕裂达韧带宽径一半以上 3例 ,撕裂 <韧带宽径一半 19例 ,ACL前倾角增大 ,胫骨轻度前移仅 5例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表现为ACL胫骨附着处骨块或骨片撕脱伴移位 ,8例骨折畸形愈合表现胫骨关节面隆起。本组P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PCL断裂伴断端分离移位 3例 ,PCL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ACL损伤诊断正确率为 88% ,撕裂、断裂、撕脱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6 .3%、6 5 .2 %、10 0 %。PCL诊断正确率达 10 0 %。本组 4 5例患者施行了交叉韧带重建术 ,2 9例患者施行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8例施行了骨折畸形愈合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 ,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显示度评分、骨折分型符合率及骨折检出率。结果:MRI检查骨折粉碎、骨折移位、骨缺损、骨折部位显示度评分与CT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劈裂31例,压缩24例,劈裂加压缩17例,膝关节伴干骺端骨折10例;MRI检查压缩、劈裂加压缩骨折分型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P <0.05),MRI与CT检查在劈裂、膝关节伴干骺端骨折分型诊断中差异不显著(P> 0.05);MRI检查骨折分型的总符合率98.78%高于CT的8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骨折检出率98.78%高于CT检查的96.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MRI与CT诊断的骨折显示度都较为清晰,且骨折检出率都比较高。但相对来说应用MRI诊断的效能更好,尤其是在对骨折进行分型时准确度更高,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影像学分类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经X线拍片检查和临床手术治疗的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胫骨外侧平台损伤30例,占65%,其中3例合并腓骨头骨折;胫骨内侧平台骨折12例,占30%;胫骨内、外髁骨折2例;髁间嵴骨折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骨折的第二位最常见类型(居膑骨骨折之后).胫骨平台骨折分类是依据骨折部位和较大骨折块移位情况.单一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多达55-70%.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或3型.当怀疑胫骨平台骨折时,标准AP位和侧位照片上未发现时.则应加照斜位片,或加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2例经临床、MRI或手术证实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声像图表现。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观察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厚度、内部回声、连续性、韧带附着处骨质情况、韧带周边软组织有无血肿、关节腔有无积液及膝关节其他结构有无伴发损伤,并行侧方应力试验动态观察韧带张力和关节间隙的变化。韧带损伤程度以MRI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42例膝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中,超声和MRI均诊断为韧带损伤。超声诊断挫伤20例,部分撕裂7例,完全撕裂15例。MRI诊断挫伤19例,部分撕裂6例,完全撕裂17例。超声和MRI均诊断为完全撕裂的1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断结果与MRI及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超声检查能显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各种表现,判断损伤程度,可作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外伤MRI影像资料。结果52例膝关节损伤共发现骨损伤39例(51处),半月板撕裂12例(15处),韧带损伤18例(23条),关节腔积液52例。结论低场强磁共振能清楚显示骨折、骨挫伤、半月板和韧带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等,可以较好满足基层医院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平台骨折的MRI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6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X线检查后作MRI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及STIR序列,每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法分类,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的平片与MRI诊断结果,分析骨折合并膝关节其他损伤的MRI表现。结果:66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中X线检查60例阳性(81.8%)。MRI检查65例阳性(98.5%),I型7例(10.6%)、II型20例(30.3%)、III型6例(9.1%)、IV型18例(27.3%)、V型4例(6.1%)、VI型10例(15.2%)。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57例、韧带损伤48例、关节软骨损伤58例、局部骨挫伤34例、关节囊积液或积血61例。结论:MRI检查是术前评价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32例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评价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车祸28例,摔伤4例;B2型骨折6例,B3型12例,C1型10例,C2型4例。[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Sanders膝关节评分结果:优2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87%。[结论]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固定效果好,手术损伤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所有病例无感染、内固定失败情况。结论:膝关节的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膝关节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检查,其中9例同时行CT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FSE T1WI、T2WI,STIR,GRE等。对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MR检查在常规FSE序列中能显示33个骨挫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49个骨挫伤病灶,隐性骨折线13条,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结论MRI在骨挫伤及隐性骨折影像检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其脂肪抑制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二维成像不能准确反应损伤特点,依靠三维成像从三维空间清楚准确地观察骨折移位情况,从而能有效指导成功实施骨折内固定。目的:观察三维C臂术中三维成像辅助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了骨折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三维C臂X光机扫描三维成像监视骨折复位及钢板螺钉位置。观察骨折复位、螺钉位置、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一次性解剖复位17例,再次复位6例;螺钉位置良好11例,再次调整螺钉位置12例。18例随访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参照Rasmussen评分,优9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4%。提示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三维成像监视能实时细微地从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3个断层切面及立体三维重建了解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有效提高了骨折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正确性,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各种不同的固定及植骨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固定方式:加压钢板内固定23例,交锁髓内钉固定8例,外固定支架固定17例。植骨来源:自体髂骨植骨25例,同种异体骨植骨11例,混合植骨12例。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应力干扰,骨折复位不良,感染和骨缺损。4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4~16个月)。其中42例患者(87.5%)下肢功能优良,无跛行等后遗症;6例患者(12.5%)遗留有跛行,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短缩等后遗症。结论: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很多,如果在初始治疗胫骨骨折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骨不连是可以避免的。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有效坚强的固定加植骨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8年8月采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1~68岁,平均42岁。术后对伤口愈合、术后X线片检查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随访6~16个月,平均9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ROM80°~130°,平均107°,全部患者无骨折再移位,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平片及CT检查的认识水平。方法38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行膝关节正侧位片及CT检查,其中33例行轴位螺旋CT扫描,然后行多平面和三维图像重组;5例单纯行轴位CT平扫,比较分析了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和CT表现。结果38例中,胫骨平台后缘撕脱性骨折13例,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8例,胫骨平台外侧髁骨折5例,胫骨平台单纯劈裂骨折3例,胫骨内侧髁骨折2例,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骨折2例,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伴骨骺端骨折2例,胫骨平台内、外髁粉碎性骨折伴骨质塌陷2例,胫骨平台内侧髁不全骨折1例。全部病例CT片上均见合并骨折端软组织肿胀、出血,关节囊内积血,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变形,关节囊内、皮下及邻近肌间隙积气。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扫描后二、三维图像重组,对于指导临床判断手术指征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功能锻炼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34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术后第7天开始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和1%利多卡因0.5ml,1次/周,共3次,同时进行膝关节主动及被动功能训练。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对2组患者于术后第4个月末,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利多卡因及功能锻炼,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