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吉林医学》2012,33(28):6087-6088
目的:探讨孕期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培训对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以经过孕妇学校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并住院分娩的13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未经产前健康教育的13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剖宫产原因。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结论: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影响分娩结局,减少分娩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产科门诊接收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并观察产前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产科门诊孕妇采取常规产检资料与在常规产检基础上予以产前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检,观察组实施常规产检联合产前健康教育干预,每组患者各100例。结果:从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的顺利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剖宫产心理,有利于孕妇及其胎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09年待分娩的1 922孕妇设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期知识健康教育;2010年的2 089例行门诊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于孕37周后,通过问卷调查对产前门诊选择剖宫产和不确定分娩方式者及住院期间提出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孕妇,了解具体想法和原因,并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及具体原因,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821例,低于对照组的889例(P < 0.01);研究组社会因素剖宫产159例,低于对照组的388例(43.6%)(P < 0.01)。2组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具体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但要贯穿于入院前后,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及选择剖宫产具体原因不同,其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1 238例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予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产前健康教育,包括:加强孕妇心理卫生宣教,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孕期营养指导,控制胎儿体重,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娩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待分娩产妇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分娩产妇实施分阶段、针对性孕期健康教育模式效果理想,能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开展拉玛泽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0年9月在本院接受拉玛泽教育的600例产妇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中300例产妇均为自愿参加本院孕妇学校拉玛泽教育的初产妇.对照组300例产妇均为在孕期没有参加拉玛泽教育的初产妇.观察与比较两组产妇其顺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学校开展拉玛泽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并且减少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和瑜伽训练对产妇身心健康和分娩结局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进行同样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于第16周开始增加瑜伽训练,观察两组孕妇心理健康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BMI增幅过高例数,分娩前SAS、SDS评分,第二、三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分娩结局,观察组在剖宫产、顺产及出生胎儿窘迫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瑜伽训练,有助于改善孕妇身心健康情况和分娩结局,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建议在临床产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孕妇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3月接收的1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质量控制和孕期均衡膳食营养指导.对比2组孕妇体质量增长情况、 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质量增长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7.50%,22.50%,优于对照组的38.75%,6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和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25%,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2.5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可控制孕妇体质量保持在合理增长范围内,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健康教育与降低剖宫产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产检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5例,对照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组产妇最初的分娩方式意向接近,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有剖宫产意象的产妇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变化差异不大(P>0.05).接受分娩方式健康教育的研究组产妇,其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娩方式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评价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剖宫产率的效果。 方法 在衡阳某医院产前检查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孕检孕妇192名,随机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再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调查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意愿及实际分娩方式。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户籍来源、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保及分娩方式意愿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干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干预后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增多,剖宫产意愿减少,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04)。孕期干预能降低产妇因害怕产痛和缺乏相关分娩知识而要求剖宫产的意愿(P<0.05),但两组选时生产的剖宫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意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定期产检且参与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另将100例同期未参加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健康教育,研究组予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体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产前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产妇顺利完成自然分娩,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提高阴道分娩率,以及患者对产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建档并计划在我院分娩的290例孕妇,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对照组予常规宣教,观察组予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孕期健康教育,教育周期为10~12个月,比较两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及早产、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率为75.17%(109/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8%(89/145),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1.11%(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3%(1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无产妇或新生儿死亡,其中过期妊娠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早产的发生率为1.38%(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1%(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加强孕期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张红英 《吉林医学》2012,33(13):2848-284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分别为32.9%和4.30%,均低于对照组的38.6%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分析产妇的心理障碍,通过和谐、友善的心理护理,积极消除产妇心理问题,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消除恐惧,提高痛阈,使胎儿顺利娩出,减少并发症,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价值及对剖宫产指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尚未开展无痛分娩时收治的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展无痛分娩后收治的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73例产妇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为73%;观察组40例行剖宫产术,剖宫产率为40%,两组产妇剖宫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剖宫产指征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由于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率为41.1%,观察组由于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足月孕妇无产兆住院待产时长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产科住院待产的足月孕妇200例选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0例为剖宫产分娩产妇归为剖宫产组,100例为阴道分娩产妇归为顺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无产兆住院待产时间、产后住院时间、有无产后并发症、有无产兆住院等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的无产兆住院待产时间为(3.25±0.14)d,明显高于顺产组产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住院时间为(9.84±2.15)d,相较于顺产组明显更长,P﹤0.05;剖宫产组共14例产妇发生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无产兆住院率为20.00%,均明显高于顺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孕妇,其无产兆住院待产时间长,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延长其产后恢复时间,因此可根据住院指征,提倡顺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方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Z1):134-135
目的浅谈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12月183例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的待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口头宣教;观察组93例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孕妇教育,纠正产妇及家属的认识误区,指导产妇充分试产,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前相同体质状态、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进行产后体质辨识,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体质恢复的影响,为孕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平和质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各500例,在产后3 d及产后42 d,分别运用道生中医四诊仪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产后3 d,顺产组仍能保持平和质的产妇比例为54.4%,剖宫产组为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产后3 d,产生偏颇体质的产妇中,剖宫产组气虚质的比例为15.8%,高于顺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42 d,偏颇体质恢复平和质的产妇比例,顺产组为43.8%,剖宫产组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较顺产更容易导致产妇气虚,剖宫产对产妇体质影响较大,剖宫产产后体质恢复比顺产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1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92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产科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8.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为4.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极大的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徐梅 《吉林医学》2014,(22):5005-5006
目的:观察孕期保健及全程心理干预对降低初孕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13年1月,在沙河医院产检、分娩的初产妇共443例,按照有无参加孕周保健及产前心理干预分为观察组276例,对照组167例,观察组均实施完整的孕期保健及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有一般的产前检查,没有孕周保健,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常规孕期体检及知识指导。干预组给予包括孕期知识培训、孕检、孕期锻炼、孕期心理指导、产程指导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顺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及产前心理干预可提高初孕产妇顺产率,减少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20.
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降低剖宫产率,了解重视助产技术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将近期本院产科的4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0例.对照组产妇的助产模式按一般方式进行,观察组产妇指定护士长监督助产士实施"一对一"的助产模式.考查两组的剖宫产指征出现率、剖宫产率及产妇对医院分娩管理的满意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指征有宫内窘迫,占6.8%;宫缩乏力,占4.5%;社会因素,占5.9%;其他因素,占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6.4%、11.8 %及6.4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0例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8.6% (151/2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 (85/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20例产妇,对分娩管理工作非常满意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视助产技术能降低剖宫产指征发生率,提高分娩管理质量,改善产妇阴道分娩感受,提高阴道分娩比例,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