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角膜损伤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损伤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21例(21眼)先用药物(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结果21例中10例(47.62%)单用药物治疗溃疡愈合。另有11例(52.38%)接受了结膜瓣遮盖术,其中9例溃疡愈合,另2例角膜穿孔瘢痕愈合。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对药物反应不敏感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真菌性角膜炎的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飞 《眼科新进展》2006,26(6):458-459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及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24例(24眼)先用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尽早行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结果24例中13例单用药物治疗溃疡愈合,另有11例接受了结膜瓣遮盖术,其中9例患者溃疡愈合,2例角膜穿孔瘢痕愈合。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对药物反应不敏感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16例(16眼)药物不能控制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施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视力等改变.随访3月~3年.结果 16眼均一次治愈,表现为角膜溃疡愈合,前房积脓吸收,视力稳定或提高.结论 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膜瓣遮盖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时机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收治29例(29只眼)病灶直径≥3mm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视力从光感~0.2不等,均行角膜刮片送培养及药敏检查,病灶直径≥5mm者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者8例(8只眼),病灶直径3~5mm之间或直径≥5mm但无条件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共21例(21只眼)行病灶清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前术后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3~6月,观察角膜及视力情况.结果 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8例(8只眼)均未出现溃疡复发,仅1例术后1月出现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术后6个月时矫正视力达0.3~0.6;21例(21眼)行病灶清除+结膜瓣遮盖者中,有2例因病情不能控制最终行眼球摘除,余在术后3~6个月时角膜溃疡均治愈,视力从手动~0.5不等.结论 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控制不良和(或)病灶较大较深者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若病灶直径≥3mm,应尽早行结膜瓣遮盖,病灶≥5mm累及深层基质者有条件者应立即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没有材料者应尽早行结膜瓣遮盖,从而控制病情、挽救眼球、争取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5.
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9例19眼进行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其中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大蒜素、那他霉素眼液、斯皮仁诺等,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刺激症状、视力、角膜溃疡愈合等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mo后17眼结膜伤口愈合,视力:光感~0.3。另2眼复发加重,其中1例放弃治疗,因穿孔发生眼内炎,选择眼球摘除1例。术后1a,6例患者打开结膜瓣,角膜上皮平复,角膜白斑4例和斑翳2例。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是一种有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 (35只眼 )确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溃疡面直径大于 5 m m,长期局部滴抗真菌药物无效 ,前房积脓 ,刺激症状明显。用改良宽结膜瓣及筋膜组织加固于巩膜层遮盖角膜溃疡面。结果 全部病例的结膜瓣与角膜病灶粘着愈合 ,1年后取盖视力回升。结论 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对药物无效的难治性真菌角膜溃疡 ,效果确实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22眼)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4眼,真菌性角膜溃疡7眼(发生角膜穿孔2眼),细菌性角膜溃疡8眼,严重的化学烧伤1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2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局部病灶清除+结膜瓣遮盖术,并针对原发病进一步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结膜瓣血供、前房及视力等情况。结果 20眼(包括2眼角膜穿孔眼)角膜溃疡1次手术后治愈;2眼术后结膜瓣溶解脱落,其中1眼细菌性角膜溃疡眼行再次结膜瓣遮盖术后治愈;另1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眼反复2次行结膜瓣遮盖术,感染未控制,最终发生结膜瓣自溶。21眼视力不变或提高,其中光感5眼,数指~0.1者12眼,0.2~0.5者5眼。21眼前房形成良好,眼压基本正常。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手术操作细致,结膜瓣遮盖术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01/11收治的30例30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患眼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 结果:17例17眼1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 7例7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继续用药10d~2mo角膜溃疡治愈;2例2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经2次手术,结膜瓣遮盖良好,角膜溃疡治愈;4例4眼1次手术,1wk内结膜瓣脱落或溶解,治疗过程中角膜溃疡穿孔,而行角膜移植术。30例30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总治愈26例26眼,治愈率87%。 结论:角膜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可以尽可能挽救眼球,保留残存视力,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实施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难治性角膜溃疡40例40只眼。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15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18只眼,病毒性角膜溃疡4只眼,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3只眼。溃疡迁延不愈,所有患者均进行角膜病灶切除+结膜瓣遮盖术,术后继续针对原发病进一步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结膜瓣,角膜溃疡愈合及术后视力等情况。结果37例37只眼1次手术治愈。3例3只眼出现结膜瓣回退,结膜瓣溶解脱落,其中2只眼(1只眼细菌角膜溃疡、1只眼基质坏死型单纯病毒性角膜溃疡)实施角膜移植术后治愈,1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合并眼内炎,最终实施眼球摘除术。随访3-6个月,术后视力:39只眼维持原视力或部分提高。其中手动/眼前。指数/眼前有18只眼,指数~0.1有5只眼,0.12—0.4有16只眼。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复明手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胶原交联术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2例(82眼),在联合用药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行角膜胶原交联术。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角膜溃疡愈合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溃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观察时间为6个月至3年,角膜溃疡逐渐愈合形成不同程度瘢痕71例(愈合率87%),其中视力提高且不需要再次手术患者52例;病情仍然进一步加重,急性期行角膜移植手术患者8例,急性期行自体结膜瓣遮盖术患者1例;溃疡稳定但再次复发加重并行角膜移植术患者2例。结论:角膜胶原交联术是真菌性角膜溃疡新的治疗方法,且其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6例(26眼)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26例中除一例手术失败外,全部一次手术治愈。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简捷易行、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干燥综合征(SS)继发深层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分析,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SS后并于我科检查发现继发深层角膜溃疡的患者16例17眼。SS的诊断和治疗采用2002年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SS诊断及治疗指南。根据角膜移植手术是否联合结膜瓣遮盖将患者分为单纯角膜移植组(7例7眼)与联合结膜瓣遮盖组(9例10眼)。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都进行了睑裂缝合。检测并记录各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手术前后溃疡和穿孔及视力改变情况。结果 术前,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16例患者32眼术前泪液分泌均缺乏;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为(0.83±0.68)mm,联合结膜瓣遮盖组为(0.50±0.62)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术前,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溃疡直径为(2.50±0.83)mm,联合结膜瓣遮盖组为(3.00±0.91)mm,两组溃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单纯角膜移植组溃疡穿孔1例,联合结膜瓣遮盖组穿孔2例,两组溃疡穿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角膜移植组溃疡复发5例(71.43%),联合结膜瓣遮盖组0例,两组溃疡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角膜移植组患者视力0.05~0.10者2例2眼较术前视力增加,但因溃疡复发再次手术视力下降者5例5眼。术后,联合结膜瓣遮盖组患者视力0.10~0.20者6例6眼,0.20~0.30者2例2眼;视力增加8例8眼(80%),无变化1例2眼(20%)。结论 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SS继发深层角膜溃疡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结膜瓣遮盖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1/2010-11收治的13例1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10眼,原因不明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2例12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1例于术后1wk前房积脓逐渐增多,结膜瓣溶解脱落,再次手术得到控制。13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对不同程度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6例(26眼)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15例早期者全部一次手术治愈,11例前房积脓者6例复发.结论 病灶清创术加结膜瓣遮盖对早期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结膜瓣掩盖术联合药物治疗难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方法真菌性角膜溃疡26例(26眼),病原体检测明确,角膜溃疡面积直径4~6mm,侵犯深,前房积脓,局部刺激症状明显,局部长期用抗真菌药物难以奏效。先行角膜溃疡面清创,以1%碘酊烧灼溃疡面,然后施行结膜瓣掩盖术,术后加压包扎,进一步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23例(23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2例术后结膜回退,再次行结膜瓣掩盖加睑缘缝合术。1例穿孔眼内容脱出而行摘除手术。25例通过结膜瓣掩盖术治愈角膜溃疡。结论对于病程长,迁延不愈,溃疡面积大,药物反应差,病情恶化趋势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应尽早行结膜瓣掩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应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和山东省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难冶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30眼。其中感染及外伤性角膜溃疡10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16眼,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4眼。30眼中,出现角膜溃疡穿孔9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合并穿孔者术中行双层结膜瓣遮盖或重缝植片,术后针对原发病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结果27例27眼患者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3眼术后结膜瓣回退,再次行结膜瓣遮盖加睑裂缝合术,1眼溃疡修复;1眼结膜瓣再次脱落,改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眼反复行结膜瓣遮盖术3次,最终角膜植片完全自溶。28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作为应急方法治疗角膜穿孔、控制炎症.从而保存眼球,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眼科新进展2.007;27(3):204-2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6例36眼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病灶清除+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针对病因行进一步药物治疗。随访3~6mo。 结果:1次手术治愈35眼。1眼术后结膜瓣中央部位松解未能紧贴角膜,再次同法行结膜瓣遮盖术并联合羊膜移植,最终角膜溃疡愈合。36眼全部治愈。 结论:对于药物难治性角膜溃疡,荷包状改良结膜瓣遮盖术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更好的保存眼球。  相似文献   

18.
石林山  管小丹 《国际眼科》2017,10(11):2123-2125

目的:分析结膜瓣遮盖术联合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01/2015-12收治的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50例50眼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5眼。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结膜瓣遮盖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1a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1mo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1a发现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有8例患者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膜瓣遮盖术联合结膜下注射氟康唑在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小儿细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小儿细菌性角膜溃疡穿孔5例(5眼),术后随访6~24mo。结果:全部患眼治愈,未见复发。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移植片急性排斥反应,炎症控制。4~5wk角膜上皮愈合,2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是治疗小儿细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防止角膜穿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防止角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治疗难治性角膜炎致角膜濒临穿孔24例,术后继续局部药物治疗,随访3-10个月,观察角膜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均未见羊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所有手术病例无一出现角膜穿孔,角膜溃疡逐渐修复,角膜基质有不间程度的增厚,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是治疗角膜濒临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