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急性肾小管坏死后的修复与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缺氧和中毒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ARF最常见的病因。在过去的数十年,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和危重症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败血症、休克和严重创伤所致的ATN的病死率并没有减少,仍高达50%以上。由于人们对ATN的再生机制一直不清楚.导致临床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促进坏死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与修复.降低ARF的病死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脓毒症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肾脏是易受到脓毒症打击的靶器官之一,一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70%,是危重病急救医学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新生儿期各种疾病 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肾功能急剧下降常由于窒息、感染,低血容量休克及肾血管的病变所致。Assadi 1983已经报道新生儿ARF时血、尿FDP均明显增高,从而证实新生儿ARF存在血液凝固异常。D-二聚体(DD)是FDP的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肾衰竭(ARF)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住院的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发病率占总ARF的62.3%,病死率45.5%;随着功能障碍脏器数量的增多,ARF病死率明显升高。引起伴MODS的ARF的原因中以感染性疾病、休克、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后(以胆道疾病、恶性肿瘤手术)多见。结论:MODS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伴MODS的ARF多见于老年且发生比例高,病死率亦高,对于伴MODS的ARF患者应进行早期预防性及充分透析治疗,以改善ARF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寻找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降低ARF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2007年6月~2009年6月就诊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个基层医院的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引起ARF的病因;将其分为治愈组、好转组、无效组和死亡组,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初步筛查出危险因素,然后将初筛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做多因素分析,判别各因素对死亡危险度的影响。结果:(1)301224例住院患者中,ARF患者568例(占0.19%);其中男366例(占64.45%),女202例(占35.56%),男女之比1.8∶1。(2)568例ARF患者中,按照肾性、肾前性和肾后性分类方法,以肾性ARF最常见,共282例(占49.65%),肾前性ARF140例(占24.65%),肾后性ARF146例(占25.70%)。按照引起ARF的原因分类,肾实质损害和梗阻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2.89%和21.65%,其次是感染和药物因素,分别占11.97%和9.15%。(3)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高血钾及贫血是导致ARF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ARF发病率为0.19%,男性多于女性,除肾原性原因外,肾后梗阻、感染和药物性肾损害是最常见原因。MODS、贫血、高血钾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结果90例患者中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6.08±16.33)岁。肾前性29例,主要为手术后低血容量、感染;肾性41例,主要为肾小球疾病及药物所致;肾后性20例,主要为梗阻性。90例中5例死亡,32例痊愈,16例需透析治疗,37例好转。年龄、器官衰竭数、ATN-IS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肾小球疾病所致的ARF应尽早行肾穿刺检查;术后低血容量所致的ARF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7.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中免疫复合物学说认为与内毒素(LPS)血症有关。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肾衰(ARF)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休克系“阳气暴脱”,而人参有“回阳救逆”之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甙。本研究通过制作内毒素血症所致急性肾衰的大鼠模型,观察人参皂甙以及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对肾组织中NOS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SIRS)是指机体对各种刺激或打击包括感染、缺氧、创伤、坏死等引起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免疫反应。SIRS可以有感染因素引起,也可以有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均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形成“瀑布效应”。最终导致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对于危重病患者极易并发急性肾衰竭(ARF),一旦出现ARF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如何保护肾功能具有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高危因素关系。方法:对收治的157例胸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相关的12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ARF的高危因素。结果:统计资料显示:年龄、创伤失血性休克、收缩压、呼吸频率,PaO_2、PaO_2、血气胸量、多发创伤、肋骨骨折、肺部感染、ISS值等因素是ARF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胸部创伤患者应加强临床监测工作,警惕AR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997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503例SAP中合并ARF的5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用直线回归(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SAP合并AR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AP合并ARF的发生率为10.7%,病人的年龄、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CT评分)、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CS(腹腔间室综合征)、感染及局部并发症等因素对ARF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54例中,死亡18例(33.3%),同时合并ARDS和MODS是增加病人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是否伴有胰周感染对病人的病死率影响不显著。结论早期液体复苏、控制病情发展、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积极有效的引流是预防SAP并发ARF,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伴有肾功能损害,在此基础上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亦不少见。近年来国内外G+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呼吸科病房引起的感染发生率正呈逐年增高趋势[1],万古霉素的使用亦日趋增多,万古霉素对肾功能的影响及预防,必须正视。尽管血液净化技术提供了治疗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手段,但医疗费用昂贵。因此在我国寻找有效药物预防、治疗ARF的发生、进展具有现实意义。金水宝、尿毒清在ARF治疗中得到应用,而鲜有在预防药物致肾衰竭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对本院82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在万古霉素使用中联合应用金水宝、尿毒清对肾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衰竭诊断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症侯群。传统的概念是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梗阻性因素所致的肾功能急剧坏转,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临床综合征。近来美国肾脏病学会提出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一词代替ARF,其目的在于除外肾前性、肾后性等因素所引起的肾功能急剧恶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31例严重车祸伤致急性肾衰(ARF)的早期诊断与处理。腹膜透析14人,透析组病死率57.14%。创伤性休克是ARF的始动因素,早期诊治是预防ARF的关键。原发创伤是休克、感染和各器官损害的根源,处理是否及时合理,是病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应用大剂量速尿(最高量可达每日1000mg)联合多巴胺取得了较好疗效。严格掌握腹膜透析的无菌操作,避免腹腔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事故伤、建筑工地伤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的增多,多发性创伤、高能量损伤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于挤压伤如何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或防止其发展为器质性ARF,是目前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传统应用甘露醇防治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加重肾衰、休克的危险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纯肝脏外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进行手术的386例单纯性肝脏外伤患者,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ARF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单纯性肝脏外伤患者术后发生ARF的风险因素。结果腹内压≥12 mmHg、手术前等待时间≥12 h、腹腔感染、输血量≥1600 ml、休克持续时间≥6 h患者术后发生ARF的OR(95%CI)分别为8.932(1.276~21.332)、5.116(1.029~18.449)、7.637(2.227~23.386)、6.539(1.984~19.396)、11.298(2.337~26.429),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3、0.760、0.810、0.791、0.843。结论腹内高压、手术前等待时间长、腹腔感染、输血量大、休克持续时间长是单纯性肝脏外伤患者术后发生ARF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及其所致内毒素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死率较高。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NOS,包括诱导型iNOS、内皮型eNOS和神经型nNOS,后两者又合称为结构型c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改变在内毒素休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L-canavanine(Can)为一具较高特异性的iNOS抑制剂,可防止内毒素所致低血压,减轻心肝肺等脏器损害,延长实验动物生存时间[1]。但在内毒素休克、ARF中Can对肾脏损害及3种NOS亚型表达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32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住院患者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期间住院患者共108 744例次,其中ARF患者320例,老年ARF患者135例,占42.2%。ARF主要病因为感染、心力衰竭和药物。ARF患者总体病死率为31.9%,老年人病死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恶性肿瘤是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接受肾替代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保守治疗组(23.2%比35.6%,P < 0.05)。 结论 住院患者中ARF的发生率、病死率高,替代治疗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10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因、病史与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蛋白、血气分析等影响预后因素。结果:410例ARF患者中,男275例,女135例。男∶女=2.04∶1,平均年龄(48.15±18.33)岁。ARF病因:少年组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实质性疾病为主,中年组为急性肾衰竭发病年龄高峰,以梗阻性肾病为主,其次为肾实质性病和肝胆胰疾病。老年组病因主要见于肾病,治愈率最低(26.83%),病死率最高(13.82%),明显高于青年组(10.92%)和中年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肾病史、MODS、血K^+、Hb、HCT、Alb共6个因素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红蛋白、MODS、高血钾是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后性原因导致的ARF需要引起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同时重视增加病死率危险因素纠正,尤其是MODS有助于降低ARF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IAH)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确定ARF的诊断标准;采用膀胱内压检测法间接测量腹内压,术后前3d内每天腹内压超过20mmHg者为IAH,比较IAH组与非IAH组在术后3d的腹内压值和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及肾小球滤过梯度、每小时尿量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采用多元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肝移植术后AR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IAH组24例患者中,11例(45.800)发生ARF,术后前3d肾小球滤过梯度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升高,每小时尿量显著减少;非1AH组38例患者中,仅有3例(7.9%)发生ARF,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年龄≥60岁、术中输血量≥3000ml、术中MAP降低、术后IAH、感染、急性肺损伤等与肝移植术后ARF的发生明显相关;回归分析提示,术中输血量≥3000ml、术中MAP降低、术后IAH是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3000ml、术中MAP降低及术后IAH是ARF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结论IAH是ARF发生的独立高度危险因素;严密监测术后腹内压的变化,对预防与减轻ARF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重症如创伤、休克、心肺复苏等患者,在早期阶段出现急性肾衰竭(ARF),是病情迅速恶化的一个重要信号,临床上除针对病因治疗外,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间断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两种方法,为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在非感染性危重病AR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