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祝恒山  方汉军  漆秦  席晓 《心脏杂志》2016,28(3):302-304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来咸阳医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患者血糖水平,将其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7.0 mmol/L,n=30〕、糖尿病低血糖组(8.0 mmol/L>FPG≥7.0 mmol/L,n=50)和糖尿病高血糖组(FPG≥8.0 mmol/L,n=40)。记录临床资料以及分析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尿酸(UA)水平〕,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组TC、LDL-C、载脂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分别为(4.9±1.4)mmol/L、(3.3±0.9)mmol/L、(1.6±0.5)mmol/L和(55±7)mm,显著高于糖尿病低血糖组的(4.1±0.8)mmol/L、(2.7±0.5)mmol/L、(1.1±0.4)mmol/L、(51±8)mm (均P<0.05),糖尿病低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7±1.2)mmol/L、(2.2±0.6)mmol/L、(0.7±0.1)mmol/L和(44±7)mm(均P<0.05)。3组TG、Fib以及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AMI并发心衰以及病死率分别为:13%、10%、10%和3%;糖尿病低血糖组为:24%、26%、24%和8%。糖尿病高血糖组为30%、32%、30%和1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低血糖组和糖尿病高血糖组相应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糖尿病高血糖组指标水平较糖尿病低血糖组高(均P<0.05)。经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的OR值(95%CI)为4.6(0.8~21.7),P<0.05,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来得时(甘精胰岛素)和中效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PH)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1例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未达标的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治疗组(n=21)和NPH治疗组(n=20),分别于每日睡前增加1次来得时、NPH皮下注射。对比分析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和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BG、HBA1 c、FBG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得时优于NPH,能有效、更安全的控制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3.
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A组甘精胰岛素(n=34)、B组地特胰岛素(n=34)、C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33)治疗12周,比较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A组及B组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重增加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达格列净与恩格列净分别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糖尿病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8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H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照组联合达格列净,观察组联合恩格列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参数、心功能参数、随访6个月后的全因病死率及HF再入院率、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参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糖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伴HF患者全因病死率、用药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F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达格列净,恩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应用于糖尿病伴HF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降低HF再入院率,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45例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FBG〉8.0mmol/L,HbA1c〉7.5%),随机分为A组(n=25)和B组(n=20),两组均联台口服二甲双胍850mg,qd,以两组FPG〈60mmol/L为达标,共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FPG水平、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其降糖始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适合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的影响。方法观察9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7)接受基础治疗+高压氧治疗(1次/d),B组(n=44)接受基础治疗,另外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A组分为FPG≥6 mmol/L且10 mmol/L(C)组(n=23)及FPG 10~13 mmol/L(D)组(n=24)。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压、FPG及餐后2 h血糖(PG)水平,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B组FPG及2 h PG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A组(P0.05)。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经2 w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高压氧治疗可增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高压氧治疗在空腹血糖水平偏低的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容易导致低血糖。  相似文献   

8.
54例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HbA1c〉7.5%),随机分为甘精组(n=28)和预混组(n=26),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加二甲双胍和预混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甘精联合二甲双胍可使更多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70例口服降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HbA1c〉7.5%),随机分为Glargine治疗组(n=35)和NPH组(n=35),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Glargine和NPH加口服格华止500mg,tid治疗。根据空腹血糖(FBG)调整用量,以达到5.6mmol/L为治疗目标,共12周,结果:平均FBG和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Glargine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NPH组(P〈0.05)。结论:每日注射1次长、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华止的方案可使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Glargine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格列美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102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餐前口服西格列汀100 mg(n=52)或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1~4 mg(n=50)两组,同时继续口服二甲双胍,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①基线时两组口服二甲双胍的时间及其他指标相似;②24周时,西格列汀组与格列美脲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下降了1.41%和1.38%,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 mmol/L和4.56 mmol/L;③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有3.80%和10.00%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3次和18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3次),夜间低血糖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2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0 kg,格列美脲组平均增加1.2 k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格列美脲相比,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体重下降;因此,作为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二线用药,西格列汀优于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高血压糖尿病并发脑出血的68例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n=34)与研究组(n=34)。对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针对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出血等疾病特点开展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糖、低血糖、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稳定其血糖水平,并降低高血糖、低血糖、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30)和预混胰岛素组(n=26)。以两组FBG均达到〈6.1mmol/L为目标,共12周,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事件更少;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使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更好,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少,依从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症状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通过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获取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24 h平均血糖水平(24 hour mean blood glucose level, MG)、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 TIR)等相关指标, 根据CGM结果及患者有无低血糖症状, 分为无低血糖组、有症状低血糖组和无症状低血糖组;比较3组间血糖波动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AGE对无症状低血糖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低血糖组相比, 无症状低血糖组TIR更高(Z=-2.042,P=0.041);与无低血糖组和有症状低血糖组相比, 无症状低血糖组MG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共269例,男158例,女111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54例)和无冠心病组(215例)。所有患者均记录生活方式,查体质指数(BMI)、心电图,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并于入院3d内行ABI测定,同时进行Logistic冠心病多因素分析。结果:(1)合并冠心病组AB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7.8%、93.5%;(2)多因素分析表明ABI降低(OR=0.421,P=0.025)、BMI≥25(OR=1.148,P=0.007)、收缩压(OR=1.035,P=0.000)、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和颈动脉斑块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测定ABI能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30)和预混胰岛素组(n=26)。以两组FBG均达到〈6.1mmol/L为目标,共12周,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事件更少;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使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更好,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少,依从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内分泌门诊5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1例)(男40例,女41例)和无冠心病组(447例)(男249例,女19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年龄较高[分别为(60±12)和(694-8)岁,t=-8.64,P〈0.05],糖尿病病程较长[分别为(9±7)和(12±7)年,t=-4.44,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分别为6.8%4-1.1%和7.4%±1.2%,t=-3.38,P〈0.05),收缩压增高[分别为(1304-15)和(134±15)mmHg(1mmHg=0.133kPa),t=-2.26,P〈0.05];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血脂症、脑卒中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的发生率均较高(X^2=14.29、9.47、25.01、7.56,均P〈0.05)。2组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相当,但HbAlC〈7.0%比例在冠心病组明显低于无冠心病组(分别为48.1%和68.2%,0=12.1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lC、合并脑卒中、收缩压以及他汀药的使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8、1.11、1.47、2.72、1.03和2.41,均P〈0.05)。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表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对于这些患者不能仅注重血糖的管理,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并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男性性激素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02例,分为冠心病合并组(n=58)和无冠心病合并组(n=44),测定两组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计算体质指数。结果冠心病合并组血清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无冠心病合并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血压、血脂和体质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血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激素水平比无冠心病合并患者明显降低,认为男性糖尿病患者男性激素水平降低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酸升高组(A组)和尿酸正常组(B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体质指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所有病例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患病率均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为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血糖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福建省武平县医院收治的60例T2DM并发H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胰岛素与HF标准化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心功能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E/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A)较对照组更高,A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并发HF患者服用达格列净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水平,稳定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在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FmrEF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93例。所有患者根据是否服用ARNI和SGLT2抑制剂分为四组:对照组(n=234),ARNI组(n=111),SGLT2抑制剂组(n=136)和联合用药组(n=103)。主要结局:心力衰竭(HF)再住院、心源性死亡。随访2年。采用生存分析明确不同用药方案与HF再住院结局间的关系。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用药方案对HF再住院风险的影响。结果:在四个组别中,联合用药组HF再住院发生率显著降低(61.7%vs.46.8%vs. 45.6%vs. 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