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单元型相同骨髓移植患者造血重建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GM-CSF、IL-4进行DC诱导,7d后加入TNF-α于培养DC中,继续诱导3d。测定DC的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并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来源的DC进行比较。探讨单元型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单元型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均高表达CD1α、CD83、CD80、CD86和HLA-DR等DC的相关抗原和共刺激分子,患者的未成熟DC经TNF-α诱导后,成为成熟和有功能的DC,单元型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具有激发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人脐血CD34^+干细胞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DC),并对DC分化发育过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通过SCF、GM-CSF、TGF-β1、Flt-3L及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DC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表型及胞内活性氧(ROS)水平,MTT比色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结果CD34^+细胞培养5至7 d,细胞呈现DC典型树突状形态,处未成熟状态,再经TNF-α诱导及继续培养至14 d,DC发育成熟.未成熟DC表达模式识别受体CD209(DC-SIGN),且胞内蓄积适量ROS,具备了细胞吞噬能力.成熟DC除仍高表达DC-SIGN,其表面黏附共刺激分子CDllc、CD54、CD83、CD80、CD86表达上调,细胞因子IL-12分泌增加,且具明显的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符合于抗原递呈细胞特征.此外,未成熟和成熟DC基本不表达黏附分子P-、E-选择素,但未成熟和成熟DC分别高表达和低表达L-选择素.结论建立人DC体外模型及其分化发育生物学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DC功能,以及利用DC调控免疫应答用于疾病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在髓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体系中获得的CD123 髓系D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脐血单核细胞,用人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23和CD11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 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CD123 DC形态;3H-TdR渗入法检测CD123 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脐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 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HLA-DR、CD86、CD11c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11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 DC呈现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 DC能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其刺激能力较CD123?DC组低(P<0.05)。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 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髓系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最优方法。方法:以细胞因子GM-CSF和IL-4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别采用CD40L、LPS、TNF-α、细胞因子鸡尾酒法(TNF-α、IL-6、IL-1β、PGE2)诱导成熟,24小时后收获DCs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成熟表型CD80、CD83、CD86、HLA-DR和FITC-Dextran的内吞能力,ELISA法检测其IL-12的分泌,MTT法检测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CD40L、LPS、TNF-α、鸡尾酒法均可诱导DCs的成熟,其中以鸡尾酒法诱导成熟的效果最优,CD83的表达率为66.91%(P〈0.05);成熟DCsFITC-Dextran的内吞能力明显下降;成熟DCsIL-12分泌量明显高于未成熟DCs,其中鸡尾酒法诱导成熟的DCs的IL-12分泌量最高,成熟的DCs有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论:细胞因子鸡尾酒法是诱导DCs成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雷帕霉素和地塞米松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堵养的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1)用GM-CSF+IL-4定向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分别加入Rap或Dex,然后用脂多糖(LPS)刺激。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动态观察DC形态学E的变化。(2)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抗体双标记法)测定CD11c^+细胞的比例及CD86和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变化。(3)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Rap和Dex处理的DC刺激BALB/c小鼠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1)经Rap和Dex处理后,DC在形态学上呈现稳定不成熟状态。(2)Rap处理的细胞表面CDIlc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仅有轻度降低,而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Dex处理的细胞表面CDIlc的表达与Dex的剂量呈负相关,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均明硅降低。两种药物处理的DC均可抵抗LPS的促成熟作用。(3)MLR的结果显示,Rap和Dex处理的DC刺激同种异基因BALB/c小鼠T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低。结论:Rap和Dex均可使DC处于稳定的不成熟状态。与Dex相比,Rap对骨髓造血F细胞向DC分化的过程影响较小,而且在抑制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的同时,对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腺病毒(Ad)介导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及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重组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从小鼠骨髓干细胞中诱导培养DC,并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促进DC的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不同感染滴度(MOI)的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Ad转染DC,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细胞百分率,选择最佳MOI;用最佳MOI的含MOM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OMP)转染DC,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DC表型变化,并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转染前后DC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转染前后DC分泌细胞因子及DC、T细胞共同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Ad-MOMP转染DC经尾静脉免疫小鼠,ELISA检测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 诱导的DC形态典型,表面高表达CD11c、MHCⅡ类分子,中度表达CD80分子.MOI=1000为重组Ad转染DC最佳滴度,此时90%以上的DC表达荧光,Ad-MOMP转染DC后能检测到MOMP的表达.Ad-MOMP转染对DC表面的特征性表型CD11c无影响,而CD80及MHCⅡ表达上调;转染后的DC分泌大量IL-12,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并刺激T细胞分泌大量IFN-γ.Ad-MOMP转染DC后尾静脉免疫小鼠,其脾细胞产生高水平的IFN-γ.结论 Ad载体能介导外源MOMP基因在DC中的表达,Ad-MOMP转染DC后MOMP基因的表达能增强DC抗原提呈功能,促进DC活化,转染后的DC与T细胞共孵育能诱导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体内实验表明Ad-MOMP转染DC能诱导衣原体特异性TH1反应.这为Ad-MOMP转染的DC疫苗用于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UCB-MS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及成骨诱导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GM-CSF+IL-4+TNF-α,刺激DCs诱导分化及成熟;收集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的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将成熟DCs作为刺激因素,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人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抑制DCs表面CD40、CD80、CD83、CD86和MHC-II的表达,上调CD14的表达;DCs具有明显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而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显著抑制DC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成骨诱导分化的UCB-MSCs在体外可抑制同种异体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为UCB-MSCs作为同种异体源性种子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处理对C57BL/6小鼠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在DC培养过程的早期(第2天)或晚期(第5天)加入20 ng/m L IFN-γ进行处理,第7天加入脂多糖(LPS)刺激DC成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的表达。为检测DC功能,将其与BALB/c小鼠来源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5,6-羧基荧光黄二乙酸盐N-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法检测其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IFN-γ处理组的DC数量减少、分化受到抑制;虽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是却明显拮抗LPS刺激其成熟;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诱导产生更多的Treg。与对照组相比,晚期IFN-γ处理的DC数量及分化无变化;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及CD80表达升高;LPS刺激DC成熟及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结果相似,但是诱导Treg产生的能力增加。结论早期IFN-γ处理组和晚期IFN-γ处理组的DC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Be Ag对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后将D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HBe Ag+LPS刺激组。流式检测DC表型变化,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磷酸化水平,并设置SB203580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IL-12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结果 LPS刺激未成熟DC引起细胞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IL-12分泌量增高。HBe Ag可抑制LPS促进DC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和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的作用。LPS刺激DC可引起p38磷酸化水平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HBe Ag或SB203580预处理细胞再予LPS刺激,磷酸化p38表达和IL-12分泌较单纯LPS刺激组明显下降。结论 HBe Ag对LPS引起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HBe Ag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12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的影响,探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抗体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将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成熟过程中用重组人IL10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的三色荧光标记(FITC、PE、CY)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技术,分析细胞表型CD1a、CD11c、CD83、CD80、CD86和HLADR。结果IL10可下调成熟中DC表面CD11c、CD83、CD80和CD86的表达。结论IL10通过抑制DC表面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可调节DC的递呈抗原功能;此外,采用流式细胞仪的三色荧光标记检测方法,不仅可以节约DC细胞用量,而且具有快速和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扩增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 :无菌制备C57BL/6小鼠骨髓 ;依次用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 ,通过半粘附法去除T、B细胞 ,又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协同诱导下培育 ,DC前体分化发育成DC并扩增。在第 7天用脂多糖 (LPS)和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刺激 4 8h ,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 12 (IL 12 )浓度及细胞表面标志CD11c、CD80、CD86和MHCⅡ。结果 :DC细胞数增加 ,其形态在光镜下多为特征性星形 ,也有梭形和多角形 ;至培养第 9天DC细胞表面标志CD11c、CD80、CD86、MHCⅡ阳性率分别为 86 .32± 12 .14 %、76 .4 2± 8.4 5%、77.12± 9.0 5%、6 8.4 5± 6 .84 % ,IL 12浓度较未用LPS和TNF a组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①结果所得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符合DC ;②用LPS和TNF a刺激可以获得成熟D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血树突状细胞(UBDC)及其分泌的亚细胞结构外来体(exosomes)的特性,以及他们对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用rhSCF、rhGM-CSF及rhIL-4诱导12d,加入经反复冻融提取的肿瘤细胞膜抗原,继续培养2d。收集DC并从其培养上清中通过离心(1×105g)分离外来体。用流式细胞术、SDS-PAGE、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MTT比色法,对DC和外来体的特性及其对CTL杀伤活性的增强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用3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UBMC12d,可使其扩增10倍,并出现DC典型的形态特征。负载肿瘤抗原后,细胞表面可高表达MHC-I、MHC-II、CD40、CD80、CD86、CD11c和CD54。利用超速离心法能从DC培养上清中分离出外来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CTL杀伤活性的分析表明,脐血DC分泌的外来体能有效地刺激T细胞增殖并增强CTL的杀伤活性。结论由UBMC可诱导出大量的DC并分泌外来体。后者可有效地向CTL细胞递呈肿瘤抗原使之活化并增强其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时4种细胞因子(CK)组合方式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增殖、发育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CK定向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抗体双标记法)测定CD11c+细胞比例、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及在脂多糖(LPS)刺激后CD86表达的变化.结果GM-CSF+IL-3+SCF促进DC分化、增殖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该组CK所诱导的DC在LPS刺激后,CD86表达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GM-CSF+IL-4组(P<0.01).结论GM-CSF、IL-3和SCF对于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向DC定向分化、增殖有协同作用,分化后的DC多数处于发育早期,DC前体所占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s)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GM-CSF和IL-4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DCs,流式细胞仪测定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分别用ELISA、ELISPOT、MTT法测定HCC患者和健康人的DCs分泌IL-12;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GM-CSF和IL-4能成功地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DCs。HCC患者DCs的CD86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91.7% vs83.5%, P<0.05)。HCC患者DCs分泌IL-12与健康者差异不显著[(324.6±171.0)ng/L vs(436.5±142.7)ng/L, P>0.05],接受内毒素LPS刺激后,差异更明显[(478.6±142.7)ng/L vs(630.0±151.9)ng/L, P<0.05]。DCs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IFN-γ 的量在HCC患者明显低于健康者[(133.4±51.2)103U/L vs (183.0± 60.2)103U/L, P<0.05],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在HCC患者明显低于健康者(2.3±0.7 vs3.5±0.8, P<0.01)。CTL杀伤实验表明,当效靶比为 10∶〖KG-*2〗1 和 20∶〖KG-*2〗1 时,HCC组的CTL对肝癌细胞Hep G2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健康组。结论: HCC患者DCs功能和T淋巴细胞功能低于健康者,HCC患者DCs诱导的CTL杀伤活性亦明显低于健康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CD8α+CD11b+jagged2high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的方法。方法:应用4种细胞因子体外刺激BALB/c(H-2d)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Cs)3 d,流式细胞术(FCM)分选树突状细胞(DCs),与BMSCs共培养10 d,诱导DCregs产生。FCM分析共培养前后DCs的表型、细胞周期及Notch信号通路中Jagged1、Jagged2配体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BMSCs在体外成功诱导新型DCs转变为DCregs,其CD86、CD80、CD40、MHC-II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而CD205、Jagged1、Jag-ged2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细胞周期中(G2+S)期细胞增加。结论:MSC可诱导DC细胞向DCregs转化,该MSC-DCregs具有致免疫耐受性表型,增殖能力提高;MS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可能与上调DC的Jagged1和Jagged2基因表达,激活T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途径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的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为致耐受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 rmGM-CSF和rmIL-4联合诱导培养体系培养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免疫磁珠方法纯化;用慢病毒载体制备RelB shRNA慢病毒,与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观察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II、CD86和CD40的表达,设LPS-DC对照组、未处理组和LPSRNAi RelB DC组。结果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MHC-II、CD86和CD40均低水平表达,显著低于成熟DC表面分子的表达(P〈0.05),且经LPS刺激后(LPS RNAi RelB DC)DC表面上述三类分子的表达水平仍显著低于LPS-DC组(P〈0.05),与未处理组(immature 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相当。结论核转录因子RelB抑制的骨髓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低,呈现出致耐受的树突状细胞的特点,是致耐受树突状细胞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 μg/L)和rhIL-4(20 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的LDL孵育72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40,CD86,HLA-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h1/Th2 (IL-12/IL-2)细胞因子的浓度。 结果: ox-LDL可诱导DC形成泡沫细胞,而天然的LDL无此作用。经ox-LDL处理的DC吞噬作用明显弱于天然的LDL,而对T细胞增殖作用却明显强于天然的LDL;可明显上调CD80(72.4±9.6 vs 89.5±10.1, P<0.01), CD86(67.2±8.8 vs 80.2±11.6, P<0.01), HLA-DR(80.6±9.8 vs 86.6±10.8, P<0.01) 和CD1a(40.2±10.3 vs 60.2±9.3, P<0.01)的表达,明显促进DC细胞因子IL-12[(44.3±8.9)ng/L vs (65.1±10.4)ng/L, P<0.05]的分泌,但却降低IL-2[(43.6±7.8)ng/L vs (10.0±4.5)ng/L, P<0.01]。 结论: DC可通过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与成熟DC的功能相似,说明DC可能是泡沫细胞新的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