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VAD方案)23例: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实验组(T—VAD方案)22例:沙利度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长春新碱0.4mg/d中心静脉持续泵入;阿霉素9mg/(m^2·d)中心静脉持续泵人;地塞米松20mg口服第1~2周期(d1-4、d9—12、d17—20),第3周期开始(d1-4);沙利度胺200mg/d口服;28d重复上述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68,P〈0.01),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君华 《中国保健》2009,(19):818-819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配对观察的方法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将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沙利度胺+VAD,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00mg,口服d1~21+VAD方案(长春新碱0.5mg/d,d1-4、阿霉素10mg/d,d1-4、地塞米松40mg/d,d1-4,9~12,17—20)。B组只采用VAD方案,方案同上。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含低剂量沙利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住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低剂量沙利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的观察组(dT-VAD方案):长春新碱0.4 mg/d、连续静脉滴注、d1-4,阿霉素9 mg/(m2·d)、连续静脉滴注、d1-4,地塞米松20 mg/d、口服、第1~2周期(d1-4、d9-12、d17-20)、第3周期开始(d1-4),沙利度胺100 mg/d、口服,28 d重复.大剂量沙利度胺和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对照组(T-VAD方案):长春新碱0.4 mg/d、连续静脉滴注、d1-4,阿霉素9 mg,/(m2·d)、连续静脉滴注、d1-4,地塞米松40 mg/d、口服、第1~2周期(d1-4、d9-12、d17-20)、第3周期开始(d1-4),沙利度胺400 mg/d,口服,28 d重复.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肢端麻木、水肿、皮疹、骨髓抑制、便秘、乏力、感染、嗜睡等.在肢端麻木、水肿、嗜睡不良反应中,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实验组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 含低剂量沙利度胺和低剂量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波  窦芳 《现代保健》2012,(19):30-31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6例合并骨损害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接受唑来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唑来磷酸每月静脉滴注一次(4mg)。沙利度胺剂量从50mg/d逐渐增至200mg/d,治疗时间为3-36周,平均为12.4周。结果:14例(54锄治疗有效,平均浆细胞比例由29%下降至12%。18例患者出现沙利度胺相关的副作用。结论:唑来磷酸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20例多发性骨髓瘤采用VAD方案,每28天一个疗程;治疗组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200 mg.d-1)联合VAD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60.0%);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方法三氧化二砷10mg/d,静脉滴注。每周用5d,连用4周,间歇两周重复;维生素C1000mg/d,静脉滴注,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结束后15min应用维生素C;28d为1个疗程;沙利度胺100~200mg/d,连续口服。结果9例部分缓解,11例进步,总有效率71.4%;其中10例疾病维持在稳定期达12个月以上。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治疗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数患者可耐受。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较高,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7.
路平  路蓉  王永志  谈灵霞  姚丽萍  向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435-1435,143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MM患者,沙利度胺-MP方案,沙利度胺自MP方案开始持续给药,每周加强150 mg/d,直到400 mg/d。MP方案每月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5例(71.4%),进步3例(14.4%),无效3例(14.5%),总有效率85.8%(1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给予VAD方案治疗,治疗组21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积极治疗,两组患者骨髓瘤细胞、M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显著上升,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安联合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以探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硼替佐米1.0-1.3mg/m2,静脉注射,d1、d4、d8、d11;地塞米松20-40mg/d,静脉注射,d1-4.沙利度安100mg/d,晚服.28天一疗程.结果 12例患者中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5%,患者肾功能得到逆转,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安联合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用VAD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0%、8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VAD方案治疗,且该方案安全性高,能有效控制疾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M蛋白下降、骨髓瘤细胞下降、骨损再钙化、血红蛋白上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1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反应停400 mg/d口服6个月,环磷酰胺0.2 g/次,隔日静脉滴注1次(至血WBC<3.0×109/L时停药),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1个月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和起效时间、持续缓解及生存时间.结果 至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轻微反应3例;总缓解率为70.6%,总反应率为88.2%.中位起效时间为3周,中位缓解时间为17个月,预期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不良反应较轻,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MP组和VAD组,MP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化疗方案治疗,VAD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根据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判定标准:MP组中部分缓解19例(83.33%),进步21例(83.33%),总有效率83.33%;VAD组中部分缓解19例(39.58%),进步21例(43.75%),总有效率91.67%。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总有效率略高于MP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AD组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MP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MP方案和VAD方案中,VAD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细胞消除的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M患者42例进行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瘤细胞数量、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4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浆细胞百分比、β2-微球蛋白、肌酐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MM患者18例,其中包括10例难治复发和8例初发,地塞米松20 mg/d静脉点滴,第1~4天,第15~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同时沙利度胺100~200 mg/d口服,每28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1例;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轻度便秘及嗜睡多见,2例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剂量(200mg·d-1)沙制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松(TD)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4例初治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至200mg·d-1,28d为一疗程,至少3个疗程.同时TD静脉注射10mg·d-1,每月第1~7天,每月重复.结果 14例初发多发性MM中部分缓解7例,平均缓解时间46.3d,4例进步,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6%.14例患者不同程度的便秘、嗜睡、皮疹,但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D治疗初发MM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7.
陈敬华  闫璐 《中国校医》2020,34(9):712-71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8例MM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行VAD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治疗前、4周后两组骨痛程度、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WHO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较对照组低[(7.32±3.31) VS (3.59±1.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3,P<0.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血钙及血磷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可有效减轻MM患者的骨痛程度,改善其血钙及血磷水平,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1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反应停400me/a口服6个月,环磷酰胺0.2g/次,隔日静脉滴注1次(至血WBC〈3.0×10^9/L时停药),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1个月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和起效时间、持续缓解及生存时间。结果至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轻微反应3例;总缓解率为70.6%,总反应率为88.2%。中位起效时间为3周,中位缓解时间为17个月,预期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不良反应较轻,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浆细胞白血病是原发于浆细胞的白血病,临床较为少见,可分为由多发性骨髓瘤进展的继发性白血病和原发性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患者无明确多发性骨髓瘤病史,发病年龄轻、异常浆细胞广泛浸润,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白血病,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增多.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骨髓中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浆细胞及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该病发展快,治疗效果差,平均生存期约4~5个月.我院2006/2009年共收治PPCL 5例,均采用"VAD"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氟达拉滨联合M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17例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氟达拉滨联合MP方案(每一疗程氟达拉滨35 mg/d×5 d或50 mg/d×3 d,静脉滴注,马法兰2 mg/d×7 d,口服,强的松25 mg/次,2次/d×7 d,口服)治疗.结果 17例患者中2例失访.另15例中2例在一疗程FMP方案治疗后取得了疗效进步.1例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其余12例病情未再进展.17例患者中2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MP方案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况,为患者争取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