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褪黑素(MLT)与褪黑素受体(MR)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取甲状腺肿瘤(腺瘤及腺癌)组织及腺瘤旁1cm正常组织匀浆及自身外周血,用ELISA方法检测MLT浓度改变,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MR蛋白改变,RT-PCR半定量分析MR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ELISA方法显示,甲状腺肿瘤组织匀浆上清MLT浓度较自身外周血明显增高;甲状腺腺癌组高于腺瘤组和瘤旁组织组;甲状腺腺瘤组高于瘤旁组织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外周血MLT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成人甲状腺腺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T2亚型蛋白均呈棕褐色强阳性染色( ),较腺瘤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强度明显增加;mt1受体蛋白亚型表达无差异。RT-PCR结果显示,人甲状腺腺瘤、腺癌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有mt1、MT2受体表达,甲状腺腺瘤组mt1、MT2受体亚型表达量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无差异,甲状腺腺癌组MT2受体亚型表达量较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增加,mt1受体亚型表达量无差异。结论:成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MLT浓聚,存在mt1、MT2受体亚型,其中腺癌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MT2呈高表达。提示MLT与甲状腺肿瘤有一定关联,可能主要通过MT2受体发挥抗甲状腺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有关褪黑素抗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其抗肿瘤作用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黑素对癌症的预防作用、另一方面是黑素与常规抗癌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抗癌药效,降低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褪黑素对晚期肝癌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晏建军  沈锋 《肿瘤》1997,17(6):452-454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HCC患者,MLT组31例,以MLT20mg每晚口服一次,辅以对症支持治疗,直至病情恶化;对照组29例,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MLT组与对照组的部分缓解率(PR)分别为25.8%、3.4%(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7月和3.8月(P<0.01),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依次为59.6%与17.4%(P<0.05),32.4%与0%(P<0.001)。12例有腹水者经MLT治疗后腹水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MLT为不能手术的晚期HCC患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且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实 《癌症》2000,19(3):279-280,28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褪黑素(melatonin,MLT)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和第411医院成人行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标本30例,同时设甲状腺非肿瘤疾病2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30例甲状腺肿瘤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来,其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随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理学、神经学和免疫学等许多领域中很快证明了内源性NO既兼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性质,而且又是杀伤肿瘤的效应分子,NO与肿瘤的关系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拟就内源性NO与头颈肿瘤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证实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内源性凝集素,它们同正常组织中凝集素的关系以及同种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糖复合物的反应对理解肿瘤转移扩散这一复杂过程中细胞间的反应很有帮助,从而为建立一个诊断的新工具及以内源性凝集素为基础的治疗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有关肿瘤内源性凝集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探讨其与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褪黑素胶囊的毒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表明:褪黑素胶囊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半数致死量,雌雄两性均大于10g/kgB.W.,属实际无毒类,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褪黑素胶囊为实际无毒,未显示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康宝褪黑素片致突变性和致畸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康宝褪黑素片进行了致突变性及致畸性测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Ames试验,30d喂养和致畸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一次给予10g/kg.bw受试物,相当于人体实际摄入量的600倍。最大无作用剂量3g/kg.bw,无诱变和致畸作用,说明康宝褪黑素片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褪黑素(MT) 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MT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病例确诊的45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予以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化疗.试验组(23例)予以NP联合口服MT胶囊,连续化疗2个周期,检测化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NK及血清MT水平.结果:化疗后,对照组0:00时MT下降(t=5.563,P=0.000),而试验组MT水平升高 (t=-4.307,P=0.000),且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水平(t=-4.307,P=0.000).CD4+、NK细胞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化疗后明显升高 (t=-2.672,P=0.012;t=-4.266,P=0.000),而CD8+下降(t=1.980,P=0.044).结论:MT联合化疗,可以阻止血清MT水平的下降,可以调节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苯妥英(DPH)诱发小鼠的致畸效应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于母鼠妊娠GD6 -15 每日灌胃染毒1次不同剂量的MT、DPH ,或两者合并给药 ;GD18 解剖检查 ,观察各项指标。结果 :各实验组在平均活胎数、死胎率、平均着床数、窝平均黄体数及吸收胎数等指标上未见明显差异。高、低剂量DPH组畸胎率分别为18.20 %和45.03 % ;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MT与低剂量DPH共处理可明显降低DPH的致畸效应(5 %~12.24 %)。此外 ,MT对低剂量DPH诱发的胎仔体重和身长降低也具有拮抗作用。结论 :MT对DPH诱发的动物发育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1)与CUE结构域蛋白2(CUEDC2)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1和CUEDC2的表达情况。结果MT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60.0%和1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EDC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53.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ing半定量检测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T1和CUEDC2表达分别为0.542±0.078和0.461±0.057,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MT1和CUEDC2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P=0.034,P=0.027)和组织学分级(P=0.018,P=0.022)均有关, 但与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T1表达与CUEDC2表达呈正相关(r=0.441,P<0.05)。结论 MT1和CUEDC2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为乳腺癌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适宜的微环境可以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提供支架和屏障、产生免疫豁免区域、诱导双向分化和形成许可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在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肿瘤又形成组织缺氧、pH值降低、营养缺乏和肿瘤血管生成等特点的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既是肿瘤发生的原因又是肿瘤发展的结果.理解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理浓度(10^-9mol/L)褪黑素和药理浓度(10^-5moL/L)褪黑素对阿霉素抑制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ar)法检测经不同浓度褪黑素孵育后阿霉素对MDA—MB-231的抑制率和IC50变化。(2)应用流式细胞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褪黑素、阿霉素以及两药联用时对MDA-MB-231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3)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褪黑素、阿霉素单药和两药联用对MDA—MB-231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阿霉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IC50值为(1.00±0.09)μg/ml,经生理浓度和药理浓度褪黑素孵育后IC50分别降为(0.85±0.06)μg/ml和(0.47±0.03)μg/ml,前者与孵育前相比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阿霉素对细胞MDA.MB-231有凋亡促进作用,随浓度增高凋亡率未见增加(P〉0.05)。生理浓度褪黑素联合阿霉素与相应浓度的阿霉素单药相比,凋亡率未见明显增加(P〉0.05)。药理浓度褪黑素联合阿霉素与相应浓度阿霉素单药比较,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但联合组随着阿霉素浓度增加凋亡率并未见明显变化(P〉0.05)。(3)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中呈p53蛋白低表达、bcl-2蛋白高表达。药理浓度褪黑素可显著增高细胞p53蛋白并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1)。药理浓度褪黑素联合不同浓度阿霉素对两蛋白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阿霉素对两种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1)生理浓度褪黑素(10^-9mol/L)对阿霉素的抗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作用未见明显影响,药理浓度(10^-9mol/L)以上褪黑素表现出对阿霉素明显的增敏作用。(2)阿霉素较低浓度时,凋亡促进作用可能是褪黑素对其增敏机制的一部分,随着阿霉素浓度的提高,褪黑素的细胞毒增敏机制可能占主要地位。(3)药理浓度褪黑素能提高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p53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蛋白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涉及p53和bcl-2的凋亡通路可能是褪黑素对阿霉素增敏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莉  王西明  陈娟  段秋红  陈蓓蓓  何善述 《肿瘤》2003,23(2):119-120,154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小鼠模型,连续2周每日皮下注射MLT,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注射MLT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阴性对照组(P<0.05),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诱生水平明显提高(P<0.05),但TNF-α的水平却明显下降。结论:MLT能显著凶制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它对荷瘤小鼠的巨噬锚能具有选择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对H2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LT)在体外对H2 2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及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TUNEL)对bcl 2、bax及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经MLT孵育相同的时间后 ,凋亡指数 (AI)随ML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中等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大剂量组、5 Fu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同一药物浓度下 ,中等剂量组、大剂量组及 5 Fu组在孵育 2 4,3 6h后 ,其AI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随MLT浓度增加 ,bcl 2的表达呈降低趋势 ,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孵育 2 4,3 6h后 ,bcl 2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随MLT浓度增加 ,bax表达在 2 4h内呈上升趋势 ,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结论 MLT在体外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且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 ,其促凋亡作用增强 ,bcl 2和bax参与了其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干细胞和其微环境住肿瘤形成、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灶形成等各步骤均具有关键性作用。阐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可为肿瘤转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分子标志和靶点:文章主要就以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 ,正常的免疫应答赋予人体抗御感染 ,识别自我与非我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 ,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肿瘤细胞是人体的变异细胞 ,只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 ,尤其是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 ,就能将肿瘤细胞清除。免疫治疗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手段 ,提高、抑制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最终达到纠正紊乱、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与生俱来的 ,它的形成并不需要抗原刺激 ,能广泛地针对多种抗原 ,是免疫应答的基础 ,但特异性不强 ,对某种特定抗原…  相似文献   

20.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临床治疗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因而探索肿瘤转移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寻找新颖的诊治靶标,是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的起始细胞,但最近的研究揭示,此类癌细胞也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简要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