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AITP) 2 8例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均为住院治疗的AITP患儿 ,且符合 199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制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建议〔1〕,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年龄 <1岁 15例 ,~ 5岁 18例 ,~ 8岁 7例 ,~ 13岁 3例。将病例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 2 8例和激素治疗组 15例。IVIG治疗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3 .5~ 5 3 )× 10 9/L ,激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2.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治疗前75%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83.9%的患儿体内人类微小病毒(HPV-B19)抗体阳性.应用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联.结论:本病与病毒感染、免疫紊乱有关,丙种球蛋白冲同时加用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46例病人随机分成 2组。大剂量短程组 (Ⅰ组 )采用丙种球蛋白 40 0mg·kg-1·d-1静脉滴注 ,连用 5d ;中剂量长程组 (Ⅱ组 )采用丙种球蛋白 2 0 0mg·kg-1·d-1静脉滴注 ,连用 5d ,以后每周 1次 ,连用 4次 ,1个月后再用 1次。结果  2组止血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治疗 4周时血小板计数 ,Ⅱ组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1)。用丙种球蛋白后血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G)含量Ⅱ组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中剂量长程疗法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疗效优于大剂量短程疗法  相似文献   

4.
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将 5 8例患儿分为 3组 :(1)大剂量丙球蛋白组 (丙球组 ) 2 2例 ,(2 )丙种球蛋白 +激素组 (丙球+激素组 ) 2 0例 ,(3)激素组 16例。对 3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 3d、第 7d、第 30d的血小板值和使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的天数等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治疗后第3d ,3组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 ,激素组与另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30d ,激素组与其他两组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激素组血小板升至正常值所需天数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丙球组与丙球 +激素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丙球组的疗程短于其他两组。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期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综合疗效好 ,疗程短 ,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6 0例急性IT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3组 ,Ⅰ组为一般剂量激素组 ;Ⅱ组为大剂量激素组 ;Ⅲ组为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IVIG)组 ,总疗程为 4周。结果 大剂量激素组和大剂量IVIG组使血小板上升至 30× 10 9/L所需时间与一般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疗效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激素和大剂量IVIG均可使血小板在短期内迅速升高 ,避免致命性大出血 ,有急救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治疗首选皮质激素,但激素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大剂量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近几年本科采用大剂量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8例ITP,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地塞米松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三种方法治疗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将93例重度ITP患儿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28例)、丙种球蛋白组(31例)和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联合组(34例)治疗,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与丙种球蛋白组比较治疗后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组与地塞米松组、丙种球蛋白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治疗后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时间、达峰值时间及血小板计数达到的峰值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度ITP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更迅速。  相似文献   

8.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4 (女 1 8,男 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ura,ITP)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 .病程 <6mo1 0例 ,>6mo8例 ,>1 2 mo6例 ,最长 1 5mo.初治者 1 0例 ,复治者 1 4例 .复治者为用泼尼松、达那唑或长春新碱无效或疗效不显著者 .各例均有较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 ,包括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血泡及齿龈出血 ,以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月经过多等 .2 4例均进行了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增生均在正常范围内 ;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将ITP患者分为四组 :Ⅰ组 (丙球 )、Ⅱ组 (丙球 +地塞米松 )、Ⅲ组 (地塞米松 )、Ⅳ组 (强的松 )。结果 Ⅰ~Ⅱ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较Ⅳ组明显缩短 (P <0 .0 1) ,Ⅰ、Ⅱ组血小板上升峰值、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Ⅳ组 (P <0 .0 1)。Ⅲ组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 ,其上升峰值亦显著低于Ⅰ、Ⅱ组 ,但其止血时间、有效率与Ⅰ、Ⅱ组无显著差异 ,且明显优于Ⅳ组。结论 对于小儿特发性ITP尤其是血小板过低 (<2 0× 10 9/L)易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首选静滴丙球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而对于血小板较低但全身症状不严重且经济困难的患者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 10 8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采用两种类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一组地塞米松静脉冲击疗法 ,另一组常规剂量泼尼松口服法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间疗效有差异 ,两种方法比较 ,Pts恢复的时间及上升的数量 ,地塞米松冲击组均优于常规疗法。结论 对病情严重、出血症状明显 ,Pts<2 0× 10 9/L可首选地塞米松冲击疗法 ,达到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季强  沈桂芳 《中原医刊》2003,30(22):44-4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急性期、重度极重度患儿 ,由于血小板数低 ,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 ,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关键。我科于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3 6例ITP患儿 ,在抗感染、止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HDIVG)联合进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疗产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6例患儿均符合 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全栓与学术会议修正的ITP诊断标准[1] 。其中男 2 4例 ,女 1…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组儿童多发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发病机制在于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破坏增加 ,血小板寿命缩短。急性ITP时 ,血小板破坏的主要机制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包被的血小板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Fc受体介导而破坏。因此 ,封闭Fc受体是目前治疗ITP的主要措施。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巨噬细胞对致敏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 ,减少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产生 ,对升高血小板计数 ,预防出血有肯定疗效。以往激素治疗儿童急性ITP多采用地塞…  相似文献   

14.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勇 《河北医学》1998,4(6):23-24
目的:为了观察丙种球蛋白对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1994年~1997年间,应用静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剂量为300mg/kg/d,稀释后滴注,用药时间3~5d;结果:患儿血小板数平均增高62×109/L,结论: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近年的研究均支持ITP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在治疗上,尤其是重度以上出血患儿,除一般治疗、激素治疗外,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临床取得良效,但由于IVIG昂贵难以推广,我院儿科自2002年7月以来采用亚标准剂量IVIG治疗ITP,取得了同样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静注丙种球蛋(IV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ITP患JD57例分为静注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治疗组27例及泼尼松(强的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8.9%和43.3%(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59例小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机分为2组,Ⅰ组(n=32)为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组,Ⅱ组(n=27)为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后观察出血情况,第3、7、14天测定血小板数,2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间出血停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治疗开始后第3、7、14天血小板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Ⅱ组治疗第3天血小板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7、14天血小板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第3天,2组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14天2组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种方案治疗小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有效,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止血时间和使血小板上升的时间上优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发病率占小儿出血性疾病的 70 %左右 ;多为急性型 ,少数为慢性型。我科自 1998年1月~ 2 0 0 1年 10月用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 4 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治疗对象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1] ,均为住院病人 ,男 2 9例 ,女 19例 ,年龄 2月~ 13岁 ,2岁以内12例 ,2~岁 2 2例 ,8~ 12岁 14例。入院时病程最短 1d ,最长半年。全部病例均有皮肤粘膜出血点 ,10例伴消化道出血 ,牙龈出血 19例 ,鼻衄 …  相似文献   

19.
张凤兰  张伟 《海南医学》2002,13(6):42-4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符合AITP患儿分为IVIG治疗组和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对照组。结果 IVIG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有效率均为95%,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回升时间中位数为3.2d,血小板达峰值8.1d,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为3.5d,对照组的此三项指标为9.2d,12.1d,7.4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住院天数IVIG组平均为12d,对照组为19d,亦有明显差异。结论 IVIG为治疗AITP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TP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CPS)结合后,使得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RES)被大量破坏,而形成出血症状。急性ITP有80%以上的患者能够自行恢复。对于成人慢性ITP,糖皮质激素、静注免疫球蛋白及脾切除是目前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