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进一步加深对辛味药药性的认识,笔者以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为依据[1],从所载的484种常用中药中,搜集166种辛味药,其中辛温(热)药106种,辛寒(凉)药39种,辛平药21种,对其药效和归经进行归纳分析。本文仅就辛味药的药理特征及其配伍作用作一初步探讨。1 辛味药的主要来源及其药效范围166种辛味药物中,植物药144种,占总数的90%;矿物药9种,动物药6种,菌藻类1种,三者共占总数的10%。说明辛味药主要来源于植物。从科属来源来看,辛味药主要分布在菊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芸香科、樟科和豆科等科…  相似文献   

2.
试论辛味     
中药五味之中,酸苦甘咸都属阴,独辛味属阳,作用广泛,解表发汗、行气活血之外,化湿醒脾、祛寒温中、通络祛风、化痰散结、开窍醒神、温肾壮阳、杀虫解毒,都是辛味的功效所在,都表现出明显的"阳"的性质特点.独阳的辛味处方地位独特,八法之中,汗、温、消多辛味,和法多辛苦并用,下、清、补诸法,亦不离辛味而多参用,起到佐使作用;引经报使之药亦多辛味,所以辛味药的临床运用远非其它药味所可及.  相似文献   

3.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的辛味嗅素对鼻腔嗅觉神经的反馈调节影响与鼻部症状的关系及程度。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的151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组47例(常规治疗+辛味雾化熏洗)、西药组40例(常规治疗+西药协定处方雾化)、对照组64例(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VAS评分及体征评分,综合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组疗效指数平均值为56.1743,西药组疗效指数平均值为53.1289,对照组疗效指数平均值为43.9361,中药组与对照组、西药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组与西药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辛味嗅素雾化对鼻腔嗅觉神经的反馈调节影响与鼻部症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多科属植物中,具有芳香走窍、引药上行的特点和确切的疗效。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探讨中药挥发性成分对其配伍药物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对进一步研究挥发性成分对中药复方制剂生物药剂学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辛味药妙用     
正辛、苦、甘、酸、咸在中药归经中谓之五味。辛味就是指药物具有较强的辛辣或辛凉的刺激滋味,一些具有较浓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一般能发汗行气药物大都有辛味。500个常用中药归经中发现,辛味药在五味中所占数量较大,具有重要位置,如丁香、木香、降香、香薷、川芎、艾叶、白前、葛根、辛夷、马勃、红花、麻黄、桂枝、陈皮、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辛味中药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与来源中药药性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测定33种中药挥发油的理化参数,采用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考察制得的33种中药挥发油的毒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药性特征与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采用线性典型相关分析法证明辛味中药归经与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是高度相关的(P=0.0411<0.05),并且发现归肝、肺、胃、肾、大肠等经的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小,归心、心包、脾、膀胱、三焦、胆等经的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大。通过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法建立一种综合中药药性特征(四气、五味、归经)与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相关的数学模型(P=0.0414<0.05),发现皮肤细胞毒性小的药性特征组合为凉+苦+归经(肝或肺或肾或大肠或胃),皮肤细胞毒性大的药性特征组合为热+甘+归经(心或心包或脾或膀胱或三焦或胆)。结论 药性特征尤其是归经影响辛味中药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生姜属姜科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块根供药用。生姜性辛微温,有辣味,无毒,呈黄色块状,含有挥发性生姜辛味油、结晶性辛辣成分生姜酮、淀粉等,可作为辛辣调味品食用,有温胃祛寒兴奋功效,适用于感受风寒、筋骨酸痛、血行障  相似文献   

9.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中药挥发油作为中药的一大类活性物质,其应用应以药性理论为指导原则。基于阴阳药性的认识和对含挥发油中药药性分析,将中药挥发油分为“气味同阳”“气味同阴”“气味阴阳”三大类,并且文献研究发现“气味同阳”的中药挥发油(全部具有辛味)治疗寒证的报道显著多于其它两类中药挥发油治疗寒证或热证的报道。在此基础上,基于“辛能开腠理”和“辛通四气”等药性理论认识,首次提出应用“气味同阳”中药挥发油作为治疗寒证外用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的设想,有望充分发挥中药挥发油的“药辅合一”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药性表征是在药性理论指导下开展现代中药研究的必要基础, 但当前中药外用研究缺乏药性表征思路的指导。团队基于药性表征研究进展和外用途径的特点, 在生物药剂学思维的指导下, 探索性地提出了递送是外用途径下组分发挥效应关键环节的基本认识和外用中药药性“组分-递送-效应”三要素的表征思路, 并且通过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热者易效”规律的发现与机制研究验证了该思路的合理性。该表征思路可为外用中药的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创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探讨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归肺经中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所载归肺经中药进行统计,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50味归肺经中药中寒凉性药物占50.4%,温热性占28.4%;五味中以苦味居多,其次是甘味和辛味;功效以清热、祛湿、化痰为主;化学成分以苷类最多,其次是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类;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平喘。结论:归肺经中药多苦寒、含苷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相似文献   

13.
达人 《开卷有益》2011,(7):31-31
千百年来,藿香正气方剂在治疗时疫吐泻、四季风寒和暑湿感冒等大众常见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由广藿香、紫苏叶等10味药组成。我们知道中医常说“芳香解表”、“芳香化湿”等药物用语,其中的芳香就是指中药里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成分,此类成分在高温作用下极易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中药在治疗阿尔采末病中的分子药理学研究已得到广泛开展,一些作用靶点可能指明了目前与将来中药防治阿尔采末病的研究方向。药理学上,这些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具有胆碱能、抗淀粉样蛋白、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阿尔采末病可能具有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8-2007年2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文献涉及的药方中使用频率居前的中药功效、单药及这些单药的性味归经进行分析。将文献分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中药防治术后复发转移及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3类。在此3类文献中,治疗胃癌最常用的药物均为白术、黄芪、党参、甘草、人参等补气药,其次为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消肿药,陈皮、木香等理气药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重楼等清热解毒药。温、寒、平性药物,甘、苦、辛味药物及归脾、肝经的药物在胃癌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6.
开窍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效应的关联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成果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结果:该类药所含挥发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脑脊液屏障等产生明显影响,表明芳香开窍类中药的醒神回苏功效是通过其所含挥发性成分产生的综合药理效应实现的,并表达药性系统。结论: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其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入大肠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入大肠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入大肠经中药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大肠经药物寒性占44.71%,温性占22.35%,平性占21.18%,凉性占8.24%,热性占3.53%。这与大肠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味最多,辛味次之,甘味位居第三,涩味位居第四,酸味位居第五,咸味位居第六,无淡味。入大肠经中药以沉降作用为主,约占药物总数的80.20%,升浮作用居次要地位,约占18.50%。入大肠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8.82%。结论:入大肠经中药以苦寒、沉降为主,温平、升浮次之。  相似文献   

18.
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WEKA软件对《中药学》中的全部481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Apriori算法的关联分析。结果:传统"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热"性与"辛"味具有联系的认识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涩"味、"酸"味与"归大肠经"有较大的关联,"寒"性作用与"归小肠经"的关联较大,"归小肠经"与"归大肠经"的关联,"凉"与"甘、苦"之间的联系;温性和归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的联系;辛味和归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归小肠经、归膀胱经、归肺经等作用在没有归肝经作用的前提下,与"寒"或"凉"有关等,均暗含了中药性、味、归经等药性属性之间的正性或负性的交互作用。结论:应用数据挖掘研究中药药性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挥发性成分是中药中的一类常见重要有效成分,多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驱风、健胃、解热、镇痛、解痉、杀虫、抗癌肿、利尿、降压和强心等多种药理作用[1-8],而且在植物界的分布极为广泛,仅在中国,野生和栽培的含有挥发性油类的芳香和药用植物就有数百种。植物中挥发油的含量一般小于1%,而在丁香等极少数植物中含量在10%以上[5-9]。同一种植物因生长环境、采收季节、采收方法、晾晒方式以及储运方式等的差异,挥发油的含量、品质、成分、气味等均可能有显著的差别,从而也会对其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5-11]。目前,针对植物体中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