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继柏教授认为《黄帝内经》诊法学内容主要包括:诊法学的整体观思想;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审察病机的纲领。望诊之法包括察部位、辨脏腑,察神色、观成败,察形态、测病变;闻诊之法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之法包括问病情、审病因;切脉之法包括诊脉的一般要求、切脉的部位、测脉的至数、察脉的胃气、脉象的主病、脉合四时阴阳、脉合病证阴阳。审察病机的纲领主要包括五脏六气病机、阴阳寒热病机、邪正虚实病机、气血营卫病机。《黄帝内经》诊法学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强调望诊是诊断的第一要务。《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完全"进一步指出了望诊的重要性。1五色望诊源于《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说明脏腑之气有一定的分部,五色主病有一定规律。《灵枢·五阅五使》"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更加  相似文献   

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经文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余疑这段经文错简:"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一句,应在"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之后.现将愚见陈述于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腹诊,是指以触诊为主,望、闻、问、切(触、按)相结合的对胸腹部位全面诊察的一种直觉诊法~([1])。狭义的腹诊,是指胸腹部的按诊(或触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内容之一,即如清代医家俞根初云:"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2])。"1腹诊的源流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内经》和《难经》。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  相似文献   

5.
<素问·方盛衰论>共论六节,前三节论阴阳气虚为厥为梦;后三节论诊法,涉及持诊之道,持诊十度,诊之大方和师承授受,为后世望闻问切四诊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内经>诊法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素问·方盛衰论>共论六节,前三节论阴阳气虚为厥为梦;后三节论诊法,涉及持诊之道,持诊十度,诊之大方和师承授受,为后世望闻问切四诊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内经>诊法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经》论“逆从(顺)”之处颇多,且作为一利理论提出,值得注意。《素问·徵四失论》云:“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篇中论述诊治失误之因有四,而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列于首位,可见其意义重大。考《内经》原文,《素问》常称“逆从”,而《灵枢》多作“逆顺”。《释名》云:  相似文献   

8.
《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张介宾为之注释说:“切脉之动静,诊阴阳也;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察五色之变见,诊生克邪正也。观脏腑虚实以诊其内,别形容盛衰以诊其外,故凡诊病者,必合脉色内外,参伍以求,则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情无所遁;而先后缓急,真假逆从之治必无差,故可以决死生之分,而况于疾病乎。”诊、视、观、察,就是从病人色脉的具体表象收集、整理疾病的感性材料和真实证据,这是“感性中的具体”,是抽象的、最初的、必…  相似文献   

9.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四大内容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素问·方盛衰论》说:“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  相似文献   

10.
“寸口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乃几千年来经验的结晶。自古至今由遍诊法逐步演变而成,在中医辩证论治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然脉是生命体中各种复杂周期波动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全息”机制,依此法可测知整体情况。由于脉理精微、脉象繁多、其理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在诊病中必得细心审辨、四诊合参才能减少误诊之弊。故“寸口脉诊”是中医界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1.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最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相似文献   

12.
甲诊临床浅识孙咸茂,黎涛,赵辉(青岛市401医院266071)关键词甲诊,望诊,临床应用甲诊属中医望诊范畴,源于《内经》,发扬于后世。《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灵枢·天年...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诊法特点与实习医生谈观察力、注意力的培养丁成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中医学,诊法特点,临床教学《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张景岳注曰:“诊,视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由此可见,诊法是...  相似文献   

14.
仲景治发黄其要在疏通浅议王恒照解放军兰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730020)审仲景于《伤寒杂病论》所述有关发黄之诸条,见其论证有阴阳寒热表里上下虚实之辨,其立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润利之异,其论病因则又以湿热为主流。然笔者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所...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法丰富多彩,腹诊是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独特诊法。清·余根初推腹诊为“诊法第四要诀”,认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即腹诊)”。腹诊之术,虽源远流长,但国内继承缺失,不如日本的发展,且广为应用,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结果”了,吾辈甚感遗憾,愿有更多的中医同行有所警醒,发奋图强,发展此术。腹证乃腹诊而获得的病人胸腹部在病理变化时所反应的一定状态,是可察可诊的他觉征象和自我感觉的病状概括,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特定性的特点。《伤寒论》所涉及的腹证表现广泛,内容翔实,据有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即望、闻、问、切。而望诊:主要靠看面相、形体;闻诊:主要是听呼吸和讲话的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史及近期的各种症状和治疗史等;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叫把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呈本始,神明之腑也”。神明也就是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张觉人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名师。张觉人教授悬壶41载,学贯中西,学验俱丰,对肺系病、胃肠病、脑病等多种内科疾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经验。张教授崇尚经典,又结合临床与时俱进,重视整体观念,四诊合参、注重舌脉,临证时除采用一般的望闻问切外,认为舌诊是辨证论治的关键,司外以揣内,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张教授临证紧扣病机,通过各种外在的临床表现抽丝剥茧找出病变的本质即病机,确立证候,辨证论治,故临证每获良效。张教授尊崇经典,但又不拘泥于经典,充分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灵活化裁经方。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中蕴含的中医原创思维方法是其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其在辨病审证方面的原创性思维主要有8个方面:辨病求本,本在阴阳,把阴阳作为辨识病证的第一要务;病证结合,辨证析机,首开病证结合论治之先河;四诊合参,动态分析,脉症从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意义深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提取可以代表病证实质的脉症;同中见异,异中求同,同一病证病机不同采用不同方药,不同病证病机相同采用同一方药;以常衡变,知常达变,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重视主症,甚则"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若主症与病机不符,应以病机为本;掌握规律,见微知著,预判病势。因此,《伤寒论》是中医学临床原创思维的重要载体,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王艳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1002-100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依据内经的观点,防病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养生。故《灵枢·官能》中云:“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学习《内经》,其养生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夫四时之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臣服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平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相似文献   

20.
《外诊法》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三册,全书收集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二十三种医学著作中关于诊法的论述,其中望、闻、问诊资料丰富齐全,叙述系统详细。鼻病诊治虽然只占其很小一部分,但从中却可以一窥此书系统之完备、论理之精详,"诚医经之功臣,临症之鸿秘也"。笔者通过钩玄《外诊法》中鼻病诊治的内容,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得出结论:藏象学说为鼻诊基础,五行理论为鼻诊羽翼,四诊合参为鼻诊要诀,从而使我们对鼻病诊治的认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