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82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依据有无CDFI围手术期评估分为评估组与未评估组,各41例。对比两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时间、手术一次成功率及评估组手术前后血管变化。结果:评估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一次成功率97. 56%(40/41)较未评估组80. 49%(33/41)高,平均手术时间(52. 62±16. 24) min较未评估组(65. 37±20. 64) min短(P 0. 05);评估组1例患者术后1周因内瘘闭塞,加之自身血管条件不佳,修瘘困难,改行颈内静脉长期管置入术;未评估组术后1周8例患者内瘘闭塞,其中5例再次修瘘治疗成功,1例因血管条件较差改行颈内静脉长期管置入术,1例由于前臂血管条件不佳,改行肘部高位瘘成功,1例于对侧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成功;评估组术后1周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均较术前长,头静脉、桡动脉血流量均较术前高(P 0. 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采用CDFI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定位,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术后还可通过检测动静脉内瘘血流及内径情况评估内瘘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工造瘘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人工造瘘血管的检测作用。方法 对 2 0例尿毒症患者人工造瘘 3~5周后 ,瘘口处动静脉吻合状况、血管壁及管内血流状态进行检测和频谱分析。结果  18例吻合口处血管充盈好 ,瘘口内径为 ( 3 .8± 0 .76)mm ,血流量为 ( 2 43± 47.5 )ml/min ,2例瘘口处充盈差 ,瘘口内径分别为 1.6mm和 1.3mm ,前者瘘口静脉处见血栓 ,血流量分别为 0和 12 9ml/min。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预测人工造瘘血管手术成败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在早期诊断肠瘘、预后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胃肠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检测分析血清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与术后肠瘘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中确诊为肠瘘者17例(9.4%),确诊肠瘘的时间为(6.35±3.04)d,术后3、5、7d血清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肠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例肠瘘患者依据腹腔感染程度分为微瘘组和非微瘘组,其中微瘘组6例,非微瘘组11例,微瘘组术后3、5、7d的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非微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联合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检测能早期发现肠瘘,而PCT能预测腹腔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对1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鼻烟窝瘘和前臂远端腕部动静脉内瘘(Cimino瘘)4 w、1年、2年、3年通畅率分别为95.7%和94.5%(P>0.05)、92.9%和80.8%(P<0.05)、87.1%和72.6%(P<0.05)、81.4%和63.0%(P<0.05);鼻烟窝瘘及Cimino瘘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8.6%和37.0%(P<0.05),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0.1%(P<0.0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优于Cimino瘘,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细致的护理,达到长期、安全使用的目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洁波  王靖  陈蕾  张政  于青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10):542-544,559
目的 比较肘部内瘘与腕部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7年10月至2011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分为肘部内瘘组(14例);腕部内瘘组(32例).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心房内径(LAD)、主动脉根部内径(AAo)、左心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指点压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弹力带对穿刺点实施环臂式捆扎止血;试验组采用两指点压法对穿刺点实施两指点压止血,比较两组病人内瘘动、静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狭窄、动脉瘤、瘤体增大)、内瘘按压止血异常事件发生情况(针眼渗血、皮下血肿)、病人舒适度(手臂麻木、手臂疼痛)。[结果]透析后2年,试验组病人动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4. 60±0. 27)mm]大于对照组病人,透析后1年和2年,试验组病人静脉端穿刺点最小内径[透析后1年:(4. 43±0. 12)mm;透析后2年:(4. 39±0. 19)mm]均大于对照组病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6. 5%)、针眼渗血发生率(1. 16%)、皮下血肿发生率(0. 24%)、病人手臂麻木(0. 14%)、手臂疼痛(1. 30%)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拔针后采取两指点压法实施止血,可有效减少内瘘动静脉端最小穿刺内径狭窄,降低内瘘并发症及内瘘按压止血异常事件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头颅CTA后重建技术在颅底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是我院确诊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测和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采用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同X线检测方法相比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测方法能够清晰的观察颅底动静脉瘘的变化,定位准确,检测方法安全,对患者损害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结直肠癌吻合口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吻合口瘘组(10例)和非吻合口瘘组(7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d,术后第1、4、7d检测血液PCT、CRP水平。结果术前1d、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d、7d,吻合口瘘组血清PCT、CRP显著高于非吻合口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术后各时间段PCT、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检测在结直肠癌吻合口瘘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血清PCT、CRP水平持续阳性,应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别梦军  魏正强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35-2736
目的:评价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造瘘在预防造瘘口旁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胃肠外科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间共67例行腹腔镜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位直肠癌53例,肛管癌14例.腹膜外造瘘56例(A组),腹膜内造瘘11例(B组),随访时间3~31个月,比较两种造瘘方式中造瘘口旁疝的发病率.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直肠肿瘤切除及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术后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造瘘口旁疝,总并发症发病率A组(7.1%)较B组(9.1%)少,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miles术中腹膜外乙状结肠造瘘可减少造瘘口旁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应用情况,以及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并发症.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3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6月以上患者的资料,分为腕部内瘘组和肘部内瘘组,评估2组患者中与动静脉内瘘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76例患者中,腕部内瘘占93.09%(350/376)、肘部内瘘4.79%(18/376)、移植内瘘1.33%(5/376)、带涤纶套导管0.80%(3/376).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血栓的发生率为13.86%、血管瘤样扩张12.23%、吻合口狭窄2.17%、动脉窃血综合征1.63%、感染0.54%、静脉高压0.27%.肘部内瘘组血管瘤样扩张的发生率(66.67%)明显高于其在腕部内瘘(9.43%)组的发生率( ?SUP>2=52.26,P<0.01);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1~3年的内瘘通畅率以及透析充分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中没有出现高容量性心力衰竭.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首选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当通路失败时,肘部内瘘可作为第二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严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86-86
动静脉瘘(AVF)是指高压力、高阻力的动脉系统不经毛细血管床直接与低压力、低阻力、高容量的静脉系统异常沟通.常发生在四肢,髂内动静脉瘘比较少见,一般发生后可采取动静脉瘘结扎术或介入栓塞治疗.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例髂内动静脉瘘患者采取动静脉瘘结扎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肾病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4例,依照抽签法随机的划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62例)。对照组采用CT造影进行动静瘘的临床监测,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进行动静瘘的临床监测,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监测情况和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的血流量、桡动脉内径和头静脉内径明显高于手术前和术后1w,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检测筛选后,观察组的动静瘘手术成功率(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90.1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跟踪随访,112例手术成功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出的并发症率(37.5%)明显高于CT造影的检出率(21.43%),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进行动静瘘情况的临床监测,能够更好的确保造瘘手术的成功,并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从而有效延长内瘘应用时间,确保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对进入慢性肾脏病(CKD)Ⅳ期的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护理指导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未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血透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的血透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结果 早期的护理指导明显的提高了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性,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肾功能不全进入Ⅳ期时对其进行关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内瘘的认识,提高内瘘的成熟性.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最早由Baron在1835年报道,一般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1].分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SCCF).SCCF实际上乃是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较多.本文主要就SCCF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在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的表达及其对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失功内瘘及16例新建内瘘,用手术剪切的方法采集血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36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MMP-9和 PAI-1的变化.结果 MMP-9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中,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多(1.43%vs23.32%,P<0.01). PAI-1在正常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微量表达;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有少量表达(2.28%vs4.62%,P>0.05).结论 MMP-9在闭塞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AI-1在失功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无明显增多。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胆内瘘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胆道内瘘(简称胆内瘘)是胆系疾病中少见的并发症,本院从1985年1月~2003年3月共收集胆道手术5059例,手术中证实胆内瘘者4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胆瘘为肝胆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更多患者和医生的选择.该研究旨在探讨ERCP治疗胆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院确诊的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前臂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观察组)与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对照组)的应用效果,从而探讨其在终末肾病患者长期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154例患者(观察组10例、对照组144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统计分析2种手术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的动静内瘘使用情况、生活质量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1年后的动静内瘘失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壁或该段分支破裂,形成与海绵窦之间直接沟通的动静脉瘘.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SCCF)两种,而临床上以TCCF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