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藥筒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貴遺产,它是我們祖先在劳动实踐中所創造与疾病作斗爭的一种方法。据文献記載,大約在南北朝时期就流傳民間,起初利用牲畜的角制成筒吸在人体肌肤上,治疗癰疽膿腫、风寒湿痹等疾病,当时称为“角法”。后来不断改进、采用竹管并結合藥物的作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而发展成为“藥筒疗法”。在古今录驗、外台祕要、医宗金鑑等医  相似文献   

2.
前言中医治疗痔核,已有很長久的历史。綜合过去的疗法,約有內治法、針治法、导引法、灸治法、熨治法、薰洗法、外治法、枯痔法、结紮法等九种。其中应用較广的,当推枯痔疗法。枯痔法中,又以砒制枯痔散之应用为广。至于枯痔藥釘之应用,始于何时,尚难确定。明朝陈实功于“外科正宗”中极力推荐用原来用于治疗瘻管的三品一条枪来治疗痔瘡;現用的枯痔藥釘,当即由三品一条枪演变而来。我院应用枯痔藥釘插藥疗法,是在1958年召开的痔漏科經驗交流專业会議,并邀請福建省人民医院李白克大夫作枯痔藥釘插藥疗法的操作表演以后开始  相似文献   

3.
中医所称的紅絲疗,其临床症狀与西医所称的急性淋巴管炎頗相符合。作者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病,即用針刺法治疗,往往毋須用藥,均可迅速获效。剌法为:先用酒精棉球沿“紅絲”消毒,再用已消毒过的針刺之。第一針刺在“紅絲”尽头,然后依“紅絲”向起胸  相似文献   

4.
一、耳針疗法的发展概况: 耳針疗法是我国針灸疗法的一部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長期与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积累之一。我国古代医書中,早有关于耳与全身经絡的关系及針灸耳廓治疗疾病的記載。如“灵枢”記載:“耳者,宗脈之聚也”。宋代杨士贏又有:“十二經脈,上絡于耳”的說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用艾灸耳后筋上,治疗风聋雷鳴;明代杨繼洲“針灸大成”中,有用小艾炷灸耳尖,治眼生翳膜等的記載。另外民間还流传用針扎耳垂、治紅眼、針挑耳后、治烂喉痧;手揑耳  相似文献   

5.
<正> 拔罐为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内、外、伤、针灸等科,如使用得当,确实有很好的疗效。因目前对此论述较少,故提出自己管见,以供参考。一拔罐疗法的概说本法古代称为“角法”,《医宗金鉴》称为“药筒拔法”,现代又叫“吸筒疗法”,俗称“拔罐子”。西欧国家叫“干杯法”,苏联称“郁血疗法”等,名称虽多,其方法大同小异,理论机制基本相同。人在正常情况下,气血运行阴阳失调,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反之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拔罐疗法乃借助于罐的  相似文献   

6.
急性結合膜炎是一种常見的流行性眼病,俗名“暴发火眼”。輕者有瘙痒。不舒适与異物感,重者羞明、灼热、眼瞼沉墜,分泌物增加,对工作很大影响。我們在門診重点选择症狀較明显病人30例試用針挑治疗,初步观察疗效滿意,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为进一步观察針挑对急性結合膜炎疗效,在治疗期间不用任何藥物。其中大部分病人选择症狀較明显者治疗。如自觉有刺痛、羞明、分泌物多。檢查:結合膜充血、粗糙等。在30例中11例針挑前曾用藥物治疗未效改用針挑治疗的。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奴佛卡因治疗急性細菌性痢疾,在“全国医藥卫生技术革命展覽会資料汇报”中已有报道(1)。我們在去年曾用这一疗法治疗急性細菌性痢疾60例。根据临床观察,近期疗效颇好,經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一、治疗方法取下脘、天枢、气海及足三里諸穴(前三者用注射器針尖刺入一寸二分至一寸五分,足三  相似文献   

8.
竹筒拔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已有很长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三百年间,晋葛洪肘后方就有记载着,内所载的“角法”就是应用竹筒拔吸疗痛的方法,至唐王焘外台要也有这种疗法的记载,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地应用。特别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上,确有它独特的疗效,兹特提出,以供研究采用:  相似文献   

9.
庆丰紡織厂采用針刺治疗下肢丹毒。針刺部位是“足三里”、“三阴交”二穴,效果很好。一天退热,二天退紅,三天痊癒。可节約青霉素藥品,減少病人病苦,提高治癒率。  相似文献   

10.
拔罐的传统中医思维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罐古称“角法”,属非药物外治法之一。此法由来已久,在民间广泛流传,俗称“拔罐子”、“吸筒”,《本草纲目拾遗》称“火罐气”,《外科正宗》叫“拔筒法”。拔罐相对于其他中医疗法操作简单且副作用小,无论各级中医院.还是居家自我保健.都普遍应用。然据笔者查阅大量现代文献及观察的临床情况来看.目前的拔罐大都作为保健或辅助疗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缘由.概因未能较好地运用中医的传统思维来指导拔罐治疗。笔者不揣浅陋.试述其理.乞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考证了角法概念的提出, 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五十二病方》;论述了《五十二病方·牡痔》中关于“以小角角之, 如熟二斗米顷, 而张角”的内涵, 认为:“小角”是角法的工具;“角之”是触抵牡痔, 表示小角的操作方式与操作部位;“如熟二斗米顷”包含角法的吸拔方法与操作时间:用煮热角法吸拔, 吸拔约半个时辰(60 min);“张角”表示取罐时要用一定的力, 因角内有负压。指出:《五十二病方》“以小角角之, 如熟二斗米顷, 而张角”,其内涵上包含使用工具、操作部位、吸拔方法、吸拔时间, 符合罐疗法的4个要素。《五十二病方》的角法是现代罐疗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員会中医中藥治療組,在中西医專家的指導下,在徐匯医院進行臨床实驗証明“雄檳散”(復方明礬)对早期血吸虫病有療效,而且糞便血吸虫卵檢查有大部分是陰性。該方系根据清代程國彭著“医学心悟”的雄黄丸及清代汪昂著“医方集解”的雄檳丸处方(包括雄黄、檳榔、枯礬等)配成的。据徐匯医院臨床观察結果,用雄檳散治血吸虫病,18例中有2例大便孵化連續陰性。其他16例由于服藥剂量不足或断續的服藥,效果不顯著。以后,又繼續在8个病例  相似文献   

13.
前言本院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在上海县开办針灸学习班,附設針灸門診部。在門診治疗中,用針灸疗法治癒一例持續三年不愈的黄疸病。患者陆書华于一九五六年春患黃疸,曾經上海市中山、广慈兩医院以及上海县人民医院、顓桥人民医院等檢查,一致認为是毛細胆管肝炎,并进行中西藥治疗。但病邪愈发愈重,病人始終不能恢复健康。經門診部用針灸治疗一次,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本院为了发揚祖国医学遺产,推广針灸疗法,特將这一病例,作簡單的介紹討論于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应用針刺疗法治疗多种耳鼻咽喉疾病,其中有急性扁桃炎84例,茲将临床观察,作一分析报告。我們对每一病例,均于两侧合谷与頰車穴位同时施行針刺,不加灸术;少数病例,加取两侧复溜、足三里或照海。留针时間为5—10分钟;以咽痛程度之輕重而定。为了确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除行針刺及給复方硼砂漱剂外,一律不用任何藥物疗法(少数病例,对針刺疗法发生怀疑,不願接受,为了取得合作与信任,乃給服維生素丙片,一日三次每次100毫克)。  相似文献   

15.
五行磁吸针疗法兼有磁、吸、针三种作用以及药物作用。“磁”即穴位磁疗法,乃现代常用之大众自疗方法;“吸”即拔罐方法,古称筒法,起源甚早,广泛流传于民间;“针”即针刺疗法;“药”即指药物涂敷疗法,将药物涂于穴位上配合五行磁吸针起治疗作用。五行磁吸针继承发展了传统针灸医学,尤其是负压作用能有效地祛除风寒瘀滞,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除病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火罐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最早见于晋代《肘后方》中,以牛角制罐,作外科吸脓血之用,故又称“角法”和“吸筒疗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罐疗法,治病范围更加广泛。笔者临床辨证中运用推罐疗法在腰背部施术,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现总结如下。治疗方法取穴背部督脉穴(自大椎至腰阳关穴),膀胱经背俞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腰背施术  相似文献   

17.
前言 鵝掌风是外科中常見的一种疾患。生于手掌,初起燥痒,繼則迭起白皮,坚硬且厚,皮肤枯槁。重症延及遍手,燥裂流血,手指不能屈伸,疼痛不堪。此証大多由于脾胃火热、血燥生风,不能营养皮肤所致。但亦有梅疮余毒未尽致成本病。在治疗方面,方書有外用藥物,薰洗,調搽,內服丸散湯藥;可是治疗效果都不甚显著,病多拖延难愈。本院針灸巡迴教学組,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在上海县举办針灸学习班,附设針灸門診部,在門診治疗中,运用針灸疗法,对五例鵝掌风进行針灸試驗治疗,經过二十天的临床观察,获得显著的疗效。現在为了总結此病治疗經驗,进一步推广这种治疗方法。茲將五例鵝掌风治疗經过和经验体会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针刀拔吸疗法火龙配合热敏灸治疗痹症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痹症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微针刀拔吸疗法火龙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痹症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痹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拔吸疗法火龙配合热敏灸治疗痹症收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針灸疗法”种类很多,其作用机制都是一样。根据祖国医学理論,主要是在于疏通气血,調和經气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又认为人体經脉气血有一定循行規律,有一定流注时辰,称为子午流注。按这种規律进行針灸治疗,对疏通气血調和經气的效果較好。我們选择了“腰痛”病30例,15例用子午流注法針刺进行試驗(下称第一組),15例用一般針刺不按子午流注法作为对照(下称第二組)进行观察,初步小結,子午流注组疗效較高。茲将临床观察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土家医外治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家医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千百年来流散民间,是药匠成名或传家之秘诀。土家医疗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治法,二是非药物疗法,或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现将土家医外治法简要述叙如下。1 拔罐疗法拔罐又叫打火罐、吸杂筒或扯火罐,是民间最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治法。因古代以牛角制罐、多用吸脓吸瘀血,故称“角法”或吸筒疗法。拔罐是借助于热力或烧去罐中的空气,造成罐内负压而吸附于皮肤。拔罐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祛湿逐寒的作用。本法一般于用急性扭伤、挺伤、瘀肿、腰痛、骨节疼痛、寒咯,或因寒湿而致的肚子痛、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