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名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90位亲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进行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之后将心理干预前后对比。结果:SCL-90总分:焦虑、抑郁、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综合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赵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93-794
作者探讨了心理干预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收集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1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2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躯体化以及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反向形成、伴无能之全能、隔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在成熟防御机制方面,两组研究对象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在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总体相似。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存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其向成熟防御机制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对患者个体的影响。方法:将473例人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研究组237例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综合社会心理干预28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亲属进行评定;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患者一级亲属实施干预后其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减少,丰十会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社会心理干预显著改善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能积极影响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其亲属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测评。结果在患者入院时其亲属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忧郁因子等各项的均分大于2分,出院时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入院对其亲属的心理状态产生明显影响,心理应激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提示在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其亲属的心理状态也应高度关注,应将家庭干预、社会支持系统纳入整个精神分裂症治疗康复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秋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96-1397,139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住院时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亲属的心理应激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调查表,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结果:多数亲属在患者入院时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干预后他们的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亲属的SCL-90各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入院对其亲属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对其亲属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提高亲属的心理应激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养治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干预组接受系统的集体心理治疗及个别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养治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及心理状态自评问卷对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等情绪变化及遵医行为有了很大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0.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少年初发精神分裂症住院 ,对患者父母来说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影响其身心健康 ,这已被许多研究证实[1 ,2 ] ,因此对患者父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对改善其身心健康 ,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拟通过本实验探讨心理干预在提高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为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期间住本院的初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 ,共有 70人 ,均无严重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无酒和药物依赖 ,家庭无特殊负担及慢性病患者 ,均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 ,愿意接受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的下降值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经济状况及疾病知识密切相关。结论特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负性情绪,可以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爱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02-15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分娩全程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分娩全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后1周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心情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比例明显减少,产妇心情愉悦,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态度行为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无痛分娩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5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干预,观察组行精神卫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卫生以及工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精神卫生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李昱  邓雷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0+124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及联合治疗组各129例,单纯药物组仅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辅以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生活质量评定采用GQOLI评定,症状改善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GQOLI评分及各维度分显著提高,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BPRS评分显著降低,与单纯药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干预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属需求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ICU患者家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干预组进行家属需求综合干预2周,比较其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 ICU病人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均分干预前除人际关系因子分(P>0.05)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 ~0.05).2组ICU病人家属中焦虑、抑郁者分别占64%和53%.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均值分别为(49.62±9.18)分和(49.70±9.7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均值分别为(40.08±11.93)分和(40.04±11.76)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常模.干预后干预组SAS、SDS标准分均值及SC L-90各因子均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5).结论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多,焦虑、抑郁情绪突出.家属需求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病人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刘芙蓉  程雪君  杨艳芬  王会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04-2905,2907
目的:通过了解流水线作业工人的负性情绪状态,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减轻工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流水线作业工人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①研究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SAS、SDS总分值显著降低(P<0.001)。②研究组女性抑郁分减少值与男性比较存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心理干预对女性流水线作业工人效果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流水线作业工人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流水线作业工人对负性情绪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护理效果比较发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返回病房2 h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与返室后2 h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后7 d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本调查的局限性有些心理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高考前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604名17~19岁的高三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所面临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除"其他"因子有差异外,其余因子无明显差异.而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在"求助"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结论:高三学生心理尚不成熟,在压力应对方面急需社会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