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肝纤维化的一种有前景的新疗法,治疗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体内移植作为肝纤维化治疗的关键环节,在最佳移植途径的选择上存在争议,优化移植途径对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移植途径治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2007-2021年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肝纤维化、移植/输注、途径、机制、生物分布”,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stromal cells,liver/hepatic fibrosis/cirrhosis,mechanism,distribution/biodistribution,transplantation route/delivery/engraftment/injection/administration”,排除重复、陈旧或与文章主题不相关文献,对纳入的73篇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移植途径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生物分布有差异,受微环境影响可能以不同侧重的抗纤维化机制发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从而产...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轻肝硬化程度,改善肝功能。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的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门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后4组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制作肝硬化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其余3组分别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 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移植3组大鼠肝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显著升高(P < 0.05),转氨酶、胆红素、凝血时间、Ⅳ型胶原显著降低(P < 0.05),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 < 0.05)。门静脉移植组及肝动脉移植组优于尾静脉移植组,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但肝动脉及门静脉移植途径优于外周血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起  李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5):7325-733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肺实质细胞并参与肺部损伤的修复,为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将2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2只):采用熏烟+脂多糖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1天经尾静脉输注1 mL CM-Dil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4只):在第1天和第14天经气管注入生理盐水300 μL,经尾静脉输注1 mL CM-Dil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组(4只):采用熏烟+脂多糖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1天经尾静脉输注1 mL PBS。④健康对照组(4只):在第1天和第14天经气管注入生理盐水300 μL,经尾静脉输注1 mL PBS。在各组大鼠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第1,7,15,30天,进行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肺气肿和气道病变较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组轻,但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严重。②移植后第1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随着时间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不断降低。③移植后第1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水平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不断降低,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不断升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先升高再降低,其中第7天水平最高。④CM-Dil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提示,部分 CM-Dil阳性细胞同时CC16表达阳性。结果显示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的肺部病理损伤,通过分化为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参与免疫调节对气道进行修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峰  张晓 《现代免疫学》2006,26(5):438-44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最终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以病因不明、治疗棘手而著称。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医学领域不懈的追求。自从有人提出自身免疫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来,干细胞移植疗法方兴未艾,并且随着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新功能的发现,尤其是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进一步阐释,更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因其理想的疗效而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s progressive respiratory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irflow limitatio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Sixty health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model and treatment groups (n=20 per group). Rat model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made in the model and treatment group, while no treatment was don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modeling, ra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tail vein injection of CM-Dil-labeled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rats in the model and control groups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 Rat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ung were detected at 14 day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After modeling, reduced lung function was found in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ut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reduction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dexes were visibl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 < 0.05), including the total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the number of macrophages and neutrophils, levels of interleukin-8,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as well as serum level of malondialdehyde, while 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 < 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emphysema-like changes were mitigated and CM-Dil-labeled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apable of homing to the lung tissue of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survived. All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n improve lung function of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duc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hich has for certain some therapeutic effects.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负调节特性,能在不同层次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或调节这些细胞的代谢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可望在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气道变应性炎症:过去大多数学者将哮喘的气道炎症笼统归为非特异性炎症范畴,近年来根据哮喘病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更多的作者倾向认为炎症的性质属于变态反应,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气道变应性炎症的概念,该概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现已证实哮喘病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比气道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变应性气道炎症既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导致气道平滑肌敏感和痉挛的主要原因,也可直接导致气道通气障碍和气道重塑,因此消除气道过敏性炎症应该是哮喘治疗的主要措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介导调节免疫反应平衡,最终促使局部炎症反应下调,减轻组织炎症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免疫反应的调节主要包括对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调节。 背景:以往研究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通过减轻炎症程度来改善病情。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哮喘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卵白蛋白腹腔注射加雾化刺激的方式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待模型稳定后,尾静脉注射4×105及8×105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0 d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ELISA法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卵白蛋白腹腔注射配合雾化刺激的方法可以制备稳定的慢性哮喘模型。②治疗后30 d,肺组织病理显著改善,肺组织及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水平显著下降,两治疗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实验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慢性哮喘的潜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ORCID:0000-0001-9802-4411(张起)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免疫抑制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大量资料表明,MSC能在同种异基因,甚至异种基因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并且保持它的多向分化潜能。这一特性使MSC异体移植预防和治疗免疫性疾病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从问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灯免疫细胞及补体系统的调节和诱导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等方面探讨BMSC避免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形成和心肌血管再生,改善心脏结构的重构和心功能。 目的: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肌功能机制的研究来初步阐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理论依据。 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4年至2011年收录的关于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应用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其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相关文献37篇。骨髓干细胞移植自体应用时无免疫排斥反应,可在体外大量扩增,避免伦理争论。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随着研究深入,如果找到临床应用有效、安全的剂量,其必将为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①选用SD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3月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47只,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应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5 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 mm×30 mm,建立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创面出现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大鼠创面皮下及真皮层;对照组β射线照射同治疗组,创面出现后注射安慰剂,用法同治疗组。正常组为正常大鼠。光镜下观察治疗后1,2,3,4周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加快(P < 0.05)。治疗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后1-4周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单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不理想。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移植途径及联合治疗方式。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 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移植途径,联合方式”;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ular transplant,spinal cord injury,explantation channel,modality alliance”。最终选择47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途径方法很多,如:损伤局部移植、经脑脊液移植、静脉移植、腹腔移植及组织工程支架移植等。组织工程支架移植效果最佳,其次是损伤原位移植、经脑脊液移植,经静脉和腹腔移植效果较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生物工程材料、药物、物理等手段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经得到广泛学者的认可,但对于不同损伤时间、损伤方式和损伤程度移植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规范和评估。  相似文献   

12.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寻求理想的细胞类型和有效的移植方式是提高干细胞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作用。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DAPI标记后接种于人工脑膜制备细胞人工脑膜复合物。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6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人工脑膜组、细胞脑膜复合物组。移植4 周后检测心功能参数,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计算心肌梗死后生存率。 结果与结论: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并移植后4周,细胞脑膜复合物组心脏组织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心肌内少量核蓝染的细胞,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得以存活;细胞脑膜复合物组与心肌梗死组和人工脑膜组相比,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Cx43蛋白的表达上调,生存率增加(P < 0.05)。说明人工脑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肌肉骨骼系统的再生疗法是一种基于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的有效治疗方法.以细胞为基础的特定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成熟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再生治疗,但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该疗法需将自体细胞提取、处理、再注入,其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单步处理,直至通过将自体组织释放,在规范条件下将繁殖的细胞接种到天然或人工合成支架材料上.目前,只有少数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进入临床,且无一成为骨科疾病标准疗法.阐述了MSCs应用于肌肉骨骼再生的背景、研究现状和临床启示,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目前治疗晚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是肝脏移植,但肝源缺乏、费用昂贵、移植排斥反应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引起并发症等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干细胞移植有利于受损肝组织修复,能够代偿部分肝功能,已成为治疗肝病的一种新方法.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临床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恶化、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 目前有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受影响的人数仍在急剧增加,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药物治疗并不能逆转骨丢失,且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作用、成骨分化和细胞因子作用在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新方法,不仅能避开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应用价值,但许多问题也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群能不断自我更新、分裂增殖,且具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近年来,MSC移植治疗多种疾病的疗效备受瞩目,认为可能与MSC具多谱系分化、免疫抑制和定向迁移三大特性息息相关。本文就MSC上述三大特性及其移植治疗骨和软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癌症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改善肝纤维化。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对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20只雌性Wistar大鼠由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致慢性肝损伤模型后,随机等分为2组,间充质干细胞组(n=10)在第4,8,12,16周时尾静脉注射雄性大鼠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1×109 L-1),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慢性肝损伤20周后,Y染色体仅能在间充质干细胞组中检测出,说明间充质干细胞被成功移植并存活。MRI显示在间充质干细胞组中有大量的增生性结节。与模型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组中的结节数、纤维化评分、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胶原面积均明显增高(P < 0.05)。表明体循环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导致其植入肝脏组织,并且在由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促进了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中的旁分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充质干细胞是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然而在移植中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明确。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细胞的存活,发挥旁分泌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调节免疫,促进周围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以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发挥其在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而干细胞疗法在组织再生和创面修复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及潜力。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经DAPI标记。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所有大鼠在双后足背上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溃疡模型。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但后2组之间无差异。冰冻切片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荧光强度和区域在第5天达到高峰。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第5天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肉芽组织最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厚。免疫组化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CD31平均小血管数目在第8天和第11天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Ki-67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 < 0.01)。ELISA和RT-PCR结果均显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高。第5天和第8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P < 0.01)。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明显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此疗效可能是通过促进创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据2013年6月1日Manuguerra-GagnéR[Stem Cells,2013,31(6):1136-1148]报道,在青光眼模型中移植入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激光诱发的旁分泌因子分泌和祖细胞增殖可以促进青光眼的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