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医古文》课程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本文着重从《医古文》课程中所包涵的古代语言文化现象、古代文化常识、传统道德观等内容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入手,探讨《医古文》课程在提升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问文章,贵得神韵,得神韵者,终生不忘也。施教立法,贵在引导,善引导者,事半功倍也。赖文老师从事医古文教学多年,颇有心得,力主学生的能力培养。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围绕医古文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安排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多有建议。读之发人深思,颇多启迪。希望医古文教师对目前的医古文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以利学科建设,以期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4.
周路红 《中医教育》2010,29(6):83-84
医古文作为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医著的能力。目前。为全面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全面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中医药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顺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各中医药院校的医古:迂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很多尝试与改革.  相似文献   

5.
谈医古文中英双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兰凤利 《中医教育》2005,24(1):51-54
为了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即双语人才,实施医古文中英双语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以<扁鹊传>和<宝命全形论>为例,介绍了不同文体医古文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医古文中英双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根植于中华传统学术而形成,又反作用于中华传统学术,影响着中华民族生活行为、思维方式的方方面面。由于各种原因,现代中医教育比较偏向于纯技术教育,而较少涉及中医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传授的中医药知识是不完整的。近年来,中医文化教育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中医文化的课程也逐步走入中医院校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薛芳芸 《中医教育》2011,30(4):57-59
医古文属文医交叉课程,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至尊至重的生命意识、仁爱慈悲的心怀、孝敬友爱的美德、谦虚恭敬的大家风范及忠信笃诚的人品等,借此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孙中堂 《中医教育》2002,21(2):43-44
医古文课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发挥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它直接的教学目的虽然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中医古籍的水平和能力,而实际上,医古文课的教学还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中医专业素质及医学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培养全方位、高层次、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医古文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阅读文选、讲解古汉语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授方法,其中又将词义训释作为贯穿医古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对于普通词语,医学词语往往有自己特定的含义。例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汪廷珍《〈温病条辨〉叙》“而世俗之医遇温热之病,  相似文献   

10.
对留学生医古文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瑀  史红 《中医教育》2004,23(2):81-82
医古文这门课由于其文辞古奥,言简意赅,语法多样,使其既难教又难学,对留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更大。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目的是想和同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1认“字”是基础医古文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家数千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古籍文献,它是我国中医的瑰宝。从时间方面讲,医学古籍文献一般指1911年以前用文言文写成的中医药图书文献;从文字方面讲,医学古籍文献中汉字字体为繁体字,其中多有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用字现象,既多僻字,又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视角,分别从培养语言技能、了解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增强习医信心以及打开经典之门五方面论述医古文课程对于学习中医的影响,认为医古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医籍阅读能力、提高中医文化素养和医德修养、树立专业信心、重视经典阅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该课程是引领学生学好中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古代文献中的"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古代文献中,"蛊"作为一个与疾病有关的词,含义模糊而多歧.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归纳了"蛊"的不同含义并探讨其内在联系.指出"蛊"既是古人对病因的推测,又作为病名与证候名,概括了一系列复杂而严重的症状表现,体现了古人认知疾病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医文化清代经学对中医学的学术影响张志枫  1 .4医文并茂话中医张灿   2 .4解读“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王礼贤 杨春燕  3.4《中医哲学基础》导论张其成  3.6探索中医复杂化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张苇航 张 炜  3.9瘟疫与中华民俗文化孟庆云  3.1 2论金元时期医学学风的转变薛益明 周晓虹  4 .4“医易同源”基本概念辨析顾植山  4 .6试论《管子》精气理论内涵特征卫云英  4 .8文化语丝博士与名片———中国古代文化札记两 则傅维康  1 .2 5曹操兵败赤壁原因何在符友丰  1 .2 6篆刻…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探寻并整理中医古籍及专著中对哮证及喘证的发病症状、病因病机、选方用药等辨证施治规律,溯源以明理,期后学在临证和科研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波 《亚太传统医药》2009,5(6):163-165
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信息化世纪,信息素质因此成为医疗工作者必备的重要条件和素质。分析我国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措施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医文献内容十分丰富,总体可归为四大类:传世文献、辑佚文献、出土文献、海外文献.本文尚论述了马继兴在上述文献领域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是消渴病早期病变的主要特征。中医学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理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如《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就已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病发病的主要机理。《医学心悟·三消》说:“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临证指南医案》亦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一般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事实上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素体阴虚,复受燥热所伤,阴愈虚而燥热愈炽。燥热愈盛,愈耗伤阴液,恶性循环终成消渴。消渴初起多属燥热为主,病程较…  相似文献   

18.
《医古文》作为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基础课,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全面认识古代医书概貌,提高古医籍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掌握更多的内容,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作者在教学中采用"从树看林"与"林中观树"两种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的今昔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历史.从西汉-隋朝-北宋-,清朝一近现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方面由简单地校阅目录,到对目录分类.再到组成校正医书局工作组进行精选、整理、校定、增注,然后有了反映时代性进展、分类详尽的医学官修类书,后进行去芜存菁、实用性强、突出诊疗内涵的提要、医案等的编写,逐渐完善,到现在对中医古籍进行整体、宏观的选编、纂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