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78例足月,自然分娩,Apgar评分7分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记录胎龄,胎次,出生体重,胎儿出生后立即检测了脐血胆红素,Hb,白蛋白,血型,Coomb‘s试验。生后第3天采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根据生后黄疸出现与否分为黄疸组和非黄疸组。结果黄疸与非疸组婴儿在胎龄,胎闪,出生体重,脐血Hb,白蛋白方面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而脐血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浓度两组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感染、母乳和围产三大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将91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母婴同室前(Ⅰ组)和母婴同室后(Ⅱ组),并按其病因进行分类比较. 结果Ⅱ组和Ⅰ组相比,感染性黄疸发生率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比率明显上升(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病因不明的比率有所上升,但G6PD缺乏症的比率则呈下降趋势,两组对比,P<0.01;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比率仅呈轻微上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迁,由母婴同室前的感染性黄疸为主演变为近年的母乳性黄疸为主,围产因素已成为影响新生儿高胆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改善环境因素、预防感染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措施,对母乳喂养儿及合并围产因素的新生儿,生后即应进行血微量胆红素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简称维族)新生儿黄疸胆红素上升的时间和峰值,提出早期干预维族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方法采用经皮测疸仪动态观察我院182例维族健康足月新生儿、56例维族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及87例维族足月巨大儿黄疸情况。结果维族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6天,经皮胆红素(TCB)值为(17.2±2.0)mg/dl,维族足月低体儿、巨大儿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4、5天,(TCB)值为(23.3±2.0)mg/dl和(20.3±2.0)mg/dl。结论维族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晚,黄疸高峰値比生理性黄疸峰值高,持续时间短,维族足月低体重儿、巨大儿黄疸出现早,峰值高,对光疗、肝酶诱导剂敏感,黄疸消退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基于儿童早期预警系统(PEWS)模式的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PEWS模式干预下的护理方式。记录患儿初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使用经皮黄疸仪检测患黄疸指数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胆红素水平,记录治疗有效率。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初次排便时间、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水平降低(P<0.05),体质量差值、身长差值、头围差值、治疗效果水平升高(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PEWS模式的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能改善患儿症状,降低胆红素及黄疸指数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疾病的康复,促进身体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肖文 《医学信息》2019,(24):140-142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84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6天及结束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指标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机体免疫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三黄汤、茵栀黄联合西药、蓝光照射等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轻度:三黄汤加鲁米那、强的松口服治疗三天,中重度:茵栀黄加白蛋白、强的松、维生素、鲁米那、蓝光照射等。结果 31例轻度患儿给予三黄汤加鲁米那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3-4天23例,5-6天8例,血清总胆红素平均6天降到正常值;137例中重症患儿,茵栀黄加白蛋白、强的松、维生素、鲁米那、蓝光照射后嗜睡、呕吐消失,二便正常,皮肤及巩膜黄染6-20天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平均6-8天(105例)、8-10天(24例)、10-18天(8例)降到正常。结论早期发现并早期应用中药配合西药综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d出现,4~6d达到高峰,7~10d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h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我院随机对36例非高危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口服益生菌治疗预防新生儿黄疸与同期非用药组相比,疗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杜宇 《医学信息》2006,19(10):1827-1828
目的 评价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儿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给二常规治疗。连续5天。结果 实验组的黄疸消退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黄疸消退程度明显。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靖用茵栀黄治疗,有利于缩短高胆红素血症的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胆红素脑病4例脑电图分析章四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引起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现报道4例胆红素脑病脑电图表现并加以分析。病例报告例1.殷某,男,4岁。正常足月分娩,分娩时第二产程延长,生后第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观察茵栀黄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茵栀黄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结果应用茵栀黄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治疗黄疸,胆红素第一天下降值、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明显优于对照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和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良好的效果,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腹部按摩配合游泳对新生儿黄疸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足月生产的新生儿,按照人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腹部按摩和游泳,干预后对上述两组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干预的第1天,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和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的2~6d,研究组的黄疸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体重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首次胎便转黄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每日排便次数也增多,便秘的发生率同样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5.38%(49/65),而研究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6.92%(24/65),两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腹部按摩配合游泳对新生儿黄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可以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减轻黄疸以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51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婴儿均为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程度不同及皮测胆红素轻重情况,5例胆红素较高者给予停母乳加光疗,29例暂停母乳1-3天,17例给予少量多次母乳,3天以后婴儿黄疸均下降50%以上。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而引起。肠肝循环增加的原因主要由于初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增高,其次与热量摄入不足有关。故认为刚出生1-3天的新生儿在母乳不充足情况下用小勺喂给婴儿适量葡萄糖水、奶粉(杜绝用奶瓶、奶嘴以兔使婴儿产生错觉,影响日后母乳喂养)以补充热量,刺激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疗效。方法 将 70例分为IVIG治疗组和对照组 ,IVIG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予以IVIG ,治疗 3d后观察黄疸消退程序。Hb、RBC计数。结果 治疗 3d后IVIG组在皮肤黄疸消退及胆红素降低方面上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P <0 .1)。结论 IVIG对降低新生儿ABO溶血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 ,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4.
G6PD同工酶缺陷二个家系刘绛仙,伍招娣,童顺桃例1先证者(Ⅲ2),男,1天,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70g。出生后20小时发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为141.9μnmol/L,排除母子血型不合及感染所致。其兄为一新生儿期严重核黄疸所致后遗症患儿.积...  相似文献   

15.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青岛市妇幼保健院(266012)张立琴病例报告患儿女,35天,因尿黄染尿布,全身皮肤黄染30余天入院.患儿系第三胎第一产,(前二胎自然流产),孕384/7周顺产,出生体重2200g,生后无窒息,生后3天皮肤出现黄染,黄疸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病例:患儿解某,男,6个月,因“面色苍黄5月余”入院。患儿系G3P1(其母第一胎因发育落后人工流产,第二胎孕40d自然流产,具体原因不详)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200g,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总胆红素〉350mmol/L,在外院行蓝光照射9d,输白蛋白治疗。现患儿刚能抬头,不会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与黄疸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窒息组和对照组,根据窒息程度分轻、重两组,再根据缺氧改善状况分良好、不良两组,采用黄疸计测量经皮胆红素(TCB),比较5组的TCB变化.结果前3组的TCB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3组的TCB在生后2、3、6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改善良好组在生后6天TCB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善不良组在生后2、3天TCB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疸程度与窒息轻重程度无关,而与缺氧状态持续或反复缺氧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试管婴儿(IVF-ET)新生儿期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前瞻性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受孕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评估,探讨实施IVF-ET技术出生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从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在本院接受IVF-ET治疗后受孕181例孕妇进行前瞻性追踪观察,将其分娩的新生儿254个作为观察组,本院产科自然妊娠分娩的新生儿1205个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单胎和总体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畸形发病率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单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畸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单胎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总体比较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无差异性(P>0.05),而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而Apgar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 IVF-ET技术不增加新生儿畸形和围产期死亡率;多胎是IVF-ET技术主要并发症,是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缺氧与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与黄疸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窒息组和对照组,根据窒息程度分轻、重两组,再根据缺氧改善状况分良好、不良两组,采用黄疸计测量经皮胆红素(TCB),比较5组的TCB变化.结果前3组的TCB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3组的TCB在生后2、3、6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改善良好组在生后6天TCB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善不良组在生后2、3天TCB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疸程度与窒息轻重程度无关,而与缺氧状态持续或反复缺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