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肥胖状态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农村社区T2DM队列,该队列2016年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使用的随访数据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剔除随访期间失访或资料不全者,共纳入10 310例研究对象。根据BMI和腰围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正常体型、单纯中心性肥胖、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和复合肥胖6种状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状态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HR)值及其95%CI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57 049.47人年,随访(5.53±0.89)人年,随访期间共死亡971例,死亡密度为1 702.03/10万人年。以正常体型患者为对照,调整混杂因素后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4%(HR=2.04,95%CI:1.42~2.92),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复合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34%(HR=0.66,95%CI:0.53~0.82)、22%(HR=0.78,95%CI:0.66~0.92)、38%(HR=0.62,95%CI:0.49~0.78),单纯中心性肥胖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低体重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女性复合肥胖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较正常体型患者下降50%,而男性该肥胖状态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老年患者中,单纯全身肥胖、复合超重、复合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低于正常体型组(HR=0.61,95%CI:0.48~0.78;HR=0.76,95%CI:0.63~0.91;HR=0.56,95%CI:0.42~0.73),而<65岁的各种肥胖状态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存在“肥胖悖论”现象,低体重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者,全身型或复合型超重/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肥胖类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9 759例T2DM患者,2018年通过死因监测平台跟踪随访其结局,根据BMI和腰围是否超标,将随访人群分为非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单纯全身性肥胖、复合性肥胖4种类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睡眠时间和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以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清河区和淮安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45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不同睡眠时间人群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比(HR)值及其95% CI,并按照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67 912人年,平均随访4年,随访期间糖尿病患者死亡1 057人。以睡眠时间7 h/d为参照,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 6、8、9和≥ 10 h/d发生死亡的HR值(95% CI)分别为1.14(0.94~1.37)、1.10(0.91~1.32)、1.33(1.05~1.70)和1.52(1.24~1.87)。分层分析显示结果和全人群结果相似,睡眠时间过长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但未见睡眠时间不足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睡眠时间过长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赵开栋 《社区卫生保健》2009,8(3):207-208,214
目的研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月~11月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数据库随访病例5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BMI及WHR的评价。BMI≥24kg/m^2为超重肥胖;WHR男性〉0.9,女性〉0.85为中央性肥胖。分析研究糖尿病危险因素之一BMI及WHR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为24.23±3.2kg/m^2。在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BMI正常者所占的比例最高(47.87%),其次为超重(37.52%)、肥胖(12.57%)和消瘦(2.03%)。(2)在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7079岁年龄组(49.54%)。(3)BMI正常者糖尿病患病率是47.87%、超重为37.52%、肥胖为12.57%、消瘦为2.03%。(4)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WHR〉0.9的有160人,占74.77%;WHR〈0.9的为54人,占25.23%。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WHR〉0.85的有287人,占87.77%;WHR〈0.85的为40人,占12.23%。结论虽然BMI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与消瘦和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别,但WHR男性〉0.9、女性〉0.85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WHR〈0.9(男性)、WHR〈0.85(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队列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常熟市的T2DM队列人群.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不同尿酸水平T2DM队列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的HR值和95%CI. 结果 10 246名T2DM队列人群中累积随访59 0...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居民体质指数,腰臀围比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锦泉  彭绩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902-904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研究了深圳市5 个行政区年龄在20 岁以上,在深圳居住5 年及以上8200 名常住社区居民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居民体质指数(BMI) ≥25 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指数(BMI) <25 的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患病率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2.6 倍和23 倍。随腰围、臀围及两者之比的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和IGT患病率升高;腰臀围比≥1 和<1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率之比分别为1:5 和1:25。研究结果还表明,随腰围的增加两率增加更加明显,腰围平均每增加1cm 糖尿病患病率增加05% ,IGT 患病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患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638名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基线时不同BMI组人群在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hazard ratio,HR)值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77 451人年,平均随访4.39年,随访期间共死亡1 274人,低体重组BMI < 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 ≤ BMI < 24.0 kg/m2)、超重组(24.0 kg/m2 ≤ BMI < 28.0 kg/m2)、肥胖组(BMI ≥ 28.0 kg/m2)死亡人数分别为39人、575人、484人和176人,相应的死亡率分别为15.6%、9.5%、6.2%、5.1%。调整混杂因素后,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死亡风险的HR值(95%CI)分别为1.66(95%CI:1.20~2.30),0.68(95%CI:0.61~0.77),0.58(95%CI:0.48~0.68)。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低体重人群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最高,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死亡风险较低,超重和肥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在深圳居住年限超过5午(含5午)、20岁以上的8200名常住居民。结果在所调查的对象中体质指数(BMI)≥25(肥胖),其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糖耐量(IGT)为2.6,高出BMI〉25(不肥胖)组2.3倍;腰臀比(WHR)≥1组的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糖耐量(IGT)为5,是WHR〈1组的2.5倍。当腰围增加1cm,患DM和IGT的比率相应地增加0.5%和1%。结论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在此类人群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性措施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H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3至9月纳入山西省14 05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BMI、WC、WHR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三者与空腹血糖水平(FPG)的关系。结果发现与H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地区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19 973名T2DM患者作为观察队列,根据2013年基线血清TC、TG水平的五分位数分组,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T2DM患者血清TC、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T2DM患者TC、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研究人群中累计随访132 179.74人年,平均随访6.60年,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905例,死亡密度为6.85/1 000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以Q1组为参照,TC的Q5组(TC≥6.07 mmol/L)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8%(95%CI:1.05~1.5...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3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家族史(OR=3.540)、高血脂(OR=3.420)、工作紧张度(OR=3.174)、腰臀比(OR=2.173)、高血压史(OR=2.033)、嗜甜食(OR=1.751)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与遗传等因素有关,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控制体重和血压等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25个家族高发性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家族高发性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可能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9~2001年门诊及住院的125个家庭高发性2型糖尿病先证者的家庭成员调查家族信息和环境危险因素,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与非患者在环境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Falconer法估算遗传度,用Penrose法进行多基因分析研究其遗传危险性。结果 三组人群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臀比值、高血压史及体力活动史的构成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及冠心病史差异未见显著性。125个大家系的2型糖尿病遗传度为83.42%±5.84%,提示在这些家系中可能有显性主基因存在。多基因分析研究表明在该人群中,2型糖尿病可能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式。结论 2型糖尿病为多基因疾病,环境危险因素和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可能影响其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津市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天津农村人群进行多级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共抽取9961例居民。调查对象中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585例,通过年龄、性别频数配比选取620例非糖尿病调查对象进行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家族史(OR=2.671)、精神压抑(OR=3.759)、体质指数升高(OR=1.502)、腰臀比升高(OR=1.740)、高血压史(OR=2016)和高血脂史(OR=1.867)可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而食用水果(OR=0.736)则减少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结论糖尿病家族史、精神压抑、超重、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史和高血脂史可能是天津农村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食水果则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成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依据《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重新划分肥胖定义,包括非肥胖、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应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7 030名18~65岁居民,其中一般性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男性16.29%(502/3 082)和42.28%(1 303/3 082);女性14.41%(569/3 948)和37.87%(1 495/3 948);其中复合型肥胖率男、女性分别为14.70%和12.97%。糖尿病患病率为11.28%,其中男、女性复合型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8.98%和22.07%,高于单纯中心性肥胖人群(16.24%,15.26%)和非肥胖人群(9.65%,5.18%)。男性单纯中心性肥胖、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1.61(95%CI:1.24~2.08)和2.11(95%CI:1.56~2.86)倍;女性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2.70(95%CI:1.16~6.28)、2.62(95%CI:2.01~3.40)和4.47(95%CI:3.35~5.98)倍。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BMI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间呈近乎线性正关联;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显著正关联,其中女性呈非线性升高(非线性P=0.024)。男性BMI≥22.5 kg/m2、女性BMI≥23.0 kg/m2;男性腰围≥85.0 cm、女性腰围≥80.0 cm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显著上升。结论 复合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BMI处于正常高值、腰围水平处于中心性肥胖前期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适合健康体检个体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评估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分析近年糖尿病发病率资料及发病风险因素,得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将目标人群随机分为两组队列,队列1用于危险因素评分方法的建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确定不同变量的积分值,以累计积分值的大小判断个体患病的危险性,并以队列2的资料验证该方法进行人群筛检的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分别当积分值为65.0与65.5时,约登指数最大,故将65.0与65.5作为判别不同性别发生糖尿病风险的阈值,其筛检的灵敏度分别为90.6%与83.3%,特异度分别为89.4%与9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8%与80.0%,阴性预测值为98.3%与9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与0.899,危险因素评分法用于筛查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该方法简易经济,可操作性强,有望成为健康体检机构筛查人群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的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群代谢性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农村社区5 45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代谢性危险因素与T2DM的关系,采用比值比(odds rate,OR)评价代谢性危险因素与T2DM的关联强度.结果 农村老年人群T2DM粗患病率为12.46%,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降低、血压升高的患病率分别为45.91%、18.96%、33.67%和49.95%.主成分分析将4种代谢性危险因素信息成功降维,综合成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2.44%.结论 代谢性危险因素在农村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其与T2DM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成年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2011年多阶段随机抽取四方区2个街道办事处的6个居委会社区18~69岁社区居民6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600人中,超重发生率为36.33%,肥胖发生率为17.67%,腰围超标者占60.67%。随着体质指数与腰围的增加,血压、血脂和血糖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病率也随之增长(P〈0.05)。所有调查对象的BMI和W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7、0.495、0.399、0.208、0.275、-0.310、0.344和0.506、0.514、0.453、0.214、0.299、一0.385和0.340,(P〈0.01)。[结论]青岛市四方区18~69岁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率和腰围超标率较高,肥胖和腹型肥胖均可增加罹患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