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量对卡疤率及阳转率及其他反应的分析,以提高其阳转率。降低人群结核病的流行。方法将2003年~2006年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2003年~2004年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2005年~2006年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实验组。对照组380例,取(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经稀释后分别给5名新生儿接种,实验组390例,取(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经稀释后分别给3名新生儿接种。接种后一个月及三个月检查接种儿的卡疤率及其他反应,三个月做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检测其阳性反应(阳转率)。结果实验组卡疤率及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副反应,强阳性无明显差别,2组均无1例出现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反应。结论用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稀释后接种3名新生儿,其卡疤率及阳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阳性率及其他全身副反应2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剂量对卡疤率及阳转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量对卡疤率及阳转率及其他反应的分析,以提高其阳转率,降低人群结核病的流行。方法将2003年~2006年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2003年~2004年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2005年~2006年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实验组。对照组380例,取(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经稀释后分别给5名新生儿接种,实验组390例,取(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经稀释后分别给3名新生儿接种。接种后一个月及三个月检查接种儿的卡疤率及其他反应,三个月做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检测其阳性反应(阳转率)。结果实验组卡疤率及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副反应,强阳性无明显差别,2组均无1例出现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反应。结论用5人份/安瓿卡介苗冻干疫苗稀释后接种3名新生儿,其卡疤率及阳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阳性率及其他全身副反应2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婴儿卡介苗卡疤率调查报告黎志红(广西阳朔县人民医院阳朔县541900)关键词婴儿;卡介苗;接种卡介苗(BCG)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卡介苗接种是国家现行计划免疫四苗之一。新生儿出生24h后初种,12周局部形成卡疤。1993年我们对婴儿进行卡...  相似文献   

4.
为定期评价我院卡介苗接种效果 ,保证高质量的接种工作 ,对我院接种的 786例新生儿进行了质量调查 ,现报告如下。接种对象 :自 1997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出生的 786例正常新生儿。男 4 0 6例 ,女 380例。菌苗 :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卡介苗(10人份 /支或 5人份 /支 )。严格执行冷链制度 (2 - 8℃ )运输及保存。方法 :用 1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随菌苗附发的稀释液1ml或 0 5ml加入冻干卡介苗 (10人份 /支或 5人份 /支 )安瓿内 ,待 3min复融再充分摇匀待用。接种部位 :均选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局部以 75 %的酒精消…  相似文献   

5.
本文监测了医院出生106例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有效,按接种后结素试验阳转率达79.2%;符合免疫成功率的规定指标。提示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好。对不同性别新生儿复查试验表明男女两者之间无明显性差异。对卡介苗的疤痕与阳转率的影响关系,认为卡疤的大小决定结核病的保护力,揭示:提高新生儿的卡痕率和阳转率,是提高卡介苗免疫水平的关键。整个资料表明,卡介苗接种在我院已为新生儿防止结核病起了极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体位与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方法 将604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分为2组,观察组303例,采用改进皮内注射法;对照组301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比较2组的一次进针成功率、身体晃动、标准皮丘、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结核菌素试验(PPD)阳转率及卡介苗疤痕(卡疤)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合格率、PPD阳转率及卡疤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身体晃动、拔针后菌液外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改进皮内注射法具有易固定、易进针、剂量准、减少药液外溢等优点,保证皮丘符合标准,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PPD的阳转率和卡疤合格率,而且节省人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和卡介苗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连州市妇幼保健院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选取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对照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12 h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比较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红肿浸润时间、脓肿形成时间、结疤时间及卡疤大小。结果: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卡疤黄豆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红肿浸润形成率、脓肿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红肿浸润时间与脓肿形成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和卡介苗有助于显著改善Hbs Ag(+)母亲娩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段俊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77-1178
目的:调查我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情况,评价接种质量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我市接种卡介苗例数及同期活产数,分析不同人口构成的接种率差异。并调查12周后卡介苗接种新生儿的PPD阳转率,分析不同初种时间的阳转率差异。结果: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市共有活产新生儿10421例,卡介苗初种10059例,总初种率96.56%。其中,本市人口的初种率(96.75%)高于外地人口的初种率(95.74%)。PPD实验3433例,阳转率95.66%,其中,男婴的阳转率(95.65%)与女婴(95.10%)无明显差异。有卡疤组的PPD试验阳性率(96.40%)明显高于无卡疤组(92.67%),相对优势比为2.121。而初种时间1月内的PPD试验阳性率(97.02%)明显高于初种时间大于1个月的阳性率(52%),相对优势比为30.014。结论:我市新生儿卡介苗的总体接种率较高,达到国家规定水平,但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宣传及接种工作。并注意强调早期接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靖  张方兰  邱亚平 《海南医学》2013,24(14):2180-2182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对新生儿注射接种预防的影响,为保证新生儿预防接种安全和质量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195例为实验组,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进行注射接种预防管理;以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新生儿10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结果 实行新生儿注射接种集束化干预后,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24 h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98%和99.93%;卡证执有率为100%;卡介苗接种后阳转率为98.61%;且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无因新生儿接种引起的纠纷、差错和事故发生;多人份疫苗卡介苗使用率提高了19.21%;产妇及其家属对注射接种预防方面的满意率达99.81%.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对新生儿注射接种预防,保证了新生儿预防接种安全和质量,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了满意度,创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岳阳市楼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阳转率、卡痕大小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751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痕率93.2%,阳性率89.5%,随着卡痕增大PPD阳转率依序提高。结论岳阳市楼区新生儿BCG接种质量已达较高水平。要提高卡介苗的阳转率,必须保证卡介苗的质量和接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核卡介苗(BCG)接种效果,探讨影响接种质量的因素。方法:对焦作市4 家医院1988~1997 年BCG 接种效果进行分析,接种BCG后3~6 个月的婴儿,做结核菌素试验( 结试) ,72 h 观察结果,用Topsis 法进行接种质量评判。结果:1988~1997 年结试阳转率波动在55-3% ~89-5 % 之间;卡疤率为85-1% ~92-7 % ;硬结中位数为6-3 ~6-8 mm 。各医院接种BCG 后结试阳转率在76-1 % ~83-0 % 之间,卡疤率为88-3% ~94-2% ,硬结中位数为6-6~6-8 mm 。1997 年BCG接种质量最优,1990 年最差;各医院接种质量存在差异。PPD试验阳转率明显高于OT(χ2 = 129-19,P< 0-005) ;结试与BCG 接种间隔时间越长,结试阳转率越低。卡疤均值和结试硬结均值呈正相关(r=0-521 ,P<0-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3-9783+ 0-3802X。结论:医院实施新生儿BCG接种是一项有效的措施;结核菌素种类和结试时间对阳转率有一定影响,卡疤大小作为BCG 接种后3 ~6 个月的考核指标,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6—2001年本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记录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近几年全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简称接种率)、接种及时率、接种后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简称阳转率)和卡痕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卡痕平均直径等六项指标比较稳定。结论: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李云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69-2770
针对近几年结核病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我站于2004年4月至7月进行了卡介苗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卡介苗成功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约在13mm~15mm;结核菌素阳转率为94.12%;接种卡介苗儿童卡痕率达100%,卡痕直径越大,阳转率越高;卡痕直径≥4mm,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卡介苗集中接种在新生儿疫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观察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选取2009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同时接种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卡介苗使用数量。结果观察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介苗使用数量较对照组节省678支。结论初生新生儿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能减少卡介苗使用数量,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观察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选取2009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接种疫苗的方式采取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同时接种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卡介苗使用数量.结果 观察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介苗使用数量较对照组节省678支.结论 初生新生儿采取卡介苗集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两种疫苗分开接种的方法,能减少卡介苗使用数量,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新卡介苗接种法施丽英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10009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但如何提高接种后的阳转率,同时降低其副反应率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1990年以来新生儿及42天婴儿的卡介苗接种工作。1992年以后采用将针...  相似文献   

17.
接种卡介苗对控制结核病有积极的用作,尤其对婴幼儿的保护效果特别显著。实践证明,凡是认真推行卡介苗接种的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就明显减少。卡介苗接种重点对象应是新生儿(农村为婴幼儿),检查一个地区卡介苗接种的质量,应以新生儿为主。我区自1981年开展了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工作。现将银川市四所医院1982年和1983年的584名新生儿皮内卡介苗接种后的局部和十二周的阳转情况报告如下,并对卡痕大小、局部反应与阳转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新生儿时期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有效措施,我院在1993年7月创建爱婴医院的同时,重新调整了卡介苗接种人员,举办了卡介苗接种学习班,经过3年的反复实践与摸索,从卡介苗接种开始到测定阳转率及副反应,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卡介苗接种程序,从而使卡介苗接种率、阳转率逐年提高,(见附表),现将我们的作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丹  宣颖  李菲 《求医问药》2014,(19):177-178
目的 :探讨采用皮内接种法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某院出生的2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肺结核疫苗接种。对所选取的健康新生儿采用皮内注射卡介苗法进行接种,接种后分析其接种的效果。在12周后,对这些新生儿进行结核菌皮试,对皮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新生儿的阳转例数和卡痕例数,计算其阳转率以及卡痕率。对结果呈阴性的新生儿补种卡介苗。结果 :采用皮内注射法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首次穿刺成功的新生儿有194例,成功率为97%。新生儿在接种12周后,PPD试验结果呈阴性的新生儿有6例,PPD试验结果呈阳性的新生儿有194例,出现卡痕的新生儿有190例。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皮内接种法为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高,而且漏液情况比较少,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改良头皮针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针在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提高接种成功率及提高接种阳性率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00例符合接种条件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0例采用改良小儿输液头皮针皮内注射卡介苗;对照组300例采用普通针头皮内注射卡介苗(即传统注射方法)。结果:观察组接种效果有效为288例为96%,对照组接种有效246例为8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注射时间观察组为(7.73&#177;1.76)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69&#177;4.28)s,两组比较,P〈0.01;有效卡痕率,观察组的卡痕率为94.67%,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P〈0.01。结论:改良头皮针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可显著提高注射效果及缩短注射时间,提高有效卡痕率,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阳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